第八卷 Nostalgia(懷舊)
第十五章 鄉愁

「他還有什麼東西沒做完嗎?」
「也就是說,古賀直氏絕不會真正地退隱。」我向明石同學道。「像他這樣沒病沒災卻突如其來地宣布引退,並且不在事前做好後繼者的培養,這完全不像是一個從容引退的人應該留下的布局。這便說明,他並不是瞭然無掛地放棄,而只不過是以另一種方式去實現對企業的控制。為什麼要從企業頭腦的角色轉變為一個提著木偶絲線的操偶師角色?原因便是他不願意自己來擔負惡名。」
古賀物流龐大到不尋常的僱員隊伍,其淵藪來自於上一代經營觀念的掣肘。上一代的企業經營者們,不少是趕上了業界方興,規模急遽膨脹的勢頭。那時候的觀念粗放,也沒有精準發力的概念,「辦事靠人多」還是根植於時人當中的觀念。那時候,古賀物流速遞的上一代經營者,便雇傭了很多人放在自己的機構里。加之,那個時代的企業經營者又普遍有著「人情」的觀念,但凡是勤勤懇懇地在自家旗下付出過的人,經營者都很難硬起臉面將人掃地出門(因為那個時代處於上升期的企業老闆們,招人的經驗豐富,而普遍缺乏裁人的經驗)。這樣一來,古賀物流速遞第二代掌門人古賀直氏的治下,便出現了冗員眾多,卻又難以裁撤的局面。
「你有了這些情報,下一步要怎樣向船戶們交代呢?」
「這就是我所不知道的山形風俗了。」我在事件的最後,將這個我所不知道的風俗補記在了這一合輯的最末尾,並向宇野奈惠、明石雅等人詳細進行了解釋:古賀家原本的宅基地位於山形原來城市範圍的邊緣。除了他們富貴人家的選擇偏好以外,尚有一個原因。那便是古賀家原本並不是完全出自城市,他們其實源自當時遍佈於山形周邊的衛星聚落。有道是「十里不同俗」,在衛星聚落當中也有若干獨特的和-圖-書風俗,而古賀直氏和船戶們這些後代人們,他們的先人竟爾是同一個衛星聚落里走出來的。
「現在,古賀直氏已經將原處於市中心的祖墓物理搬遷到了新的城市邊緣,並且也要辦起安葬自家前輩至親的法事。法事的規模定然不小,船戶們時常在古賀直氏的新別墅附近出沒,做法事的動靜他們定然能掌握。等他們自己掌握到了這個信息的時候,我就可以向他們公布所有的實情了。做法事,標志著古賀直氏的上一代人的影響被完全地帶到了地下,也就是說『蓋棺定論』了。這意味著,古賀直氏要開始自己的后招了。」
「你這麼想,警視力量很多時候要做入戶調查。但他們平日里都坐在辦公室,對大街小巷的熟悉程度並不如巡邏警。巡邏警若是沒有編排進任務,就不能靠他們得到街道和住戶的情報。而這個時候,提供幫助的就是快遞員,他們和計程車司機、郵遞員、派報員等一樣,是對城市的角角落落都了如指掌的職業。所以,只消湯谷同學的父親在他們的平台上,以『我們有一個山形的任務需要調查』的理由,向山形的同行們了解一些古賀物流在山形本據地的過往,就足夠套到我上面所說的那些信息了。」
古賀直氏要除去自家公司中的冗員,但這樣一來會給自己招來惡名和記恨。顯然,那些在自家公司里過慣了閑日子的上一代僱員,一旦被裁撤,心中的怨恨是可想而知的,何況是如此龐大的一支快遞企業的隊伍。於是,古賀直氏就藉著這個機會,讓自己有一個從高處名正言順地退下來的借口,進而退到幕後來執行這些手段。這樣的話,他便能將這些怨恨的焦點從自己身上轉移到那些當時處於風口浪尖的人身上。這些人在古賀直氏引退後,本就處於「幕後的控制力」和「競爭企業內決m.hetubook.com•com策權的壓力」二者的交織下,再加上這些裁撤人手的鬧騰,這便是古賀直氏套在這些人身上,用以確保他們「不至於趁自己不在時架空自己」的枷鎖。並且,利用這些人的精力和遭裁撤僱員的怨氣對耗過後,自己再重新出山、收拾殘局,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了。
又過了一陣子,船戶們探知了古賀直氏在新宅附近辦起了法事,又從高橋睦子那裡得知了我所轉述的,古賀直氏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以及它的前因後果。我原本預想的是,這些船戶們會因為階級的不平等而產生情緒,進而集中在古賀直氏的新宅,攪擾得他日夜不得安生。但事實上的情況卻並不是這樣——這些船戶知曉了古賀直氏的算盤后,表現得並不像被引爆的火藥桶,而是非常坦然,彷彿之前的劍拔弩張都不存在了一樣。我對船戶們出乎意料的平靜而詫異:難道是時間的推移讓他們逐漸從怒火中走了出來?還是說古賀直氏私底下已經對他們進行了足夠的安撫?亦或是其中另有款曲?我沒有再向高橋睦子打聽,而是找到了河內同學那裡,請她談談對這個變化的見解。
「那麼,你說我知不知道呢?」我合上了這一段合輯,標題上的那個英文單詞,歷歷映在我與明石同學的眸中。
「是呢。山形也有這樣的一群人們,他們似乎是把山形這座城市,當成了自己的『象冢』。」
「所以,我打算在古賀直氏準備開始這些後續手段的時候,把真相透露給那些船戶,讓他們成為古賀直氏如意算盤上的絆子。逐利心過重的商人們,他們的如意算盤永遠是『利益最大化』,這並不是大多數人希望看到的結果。」
「為什麼湯谷同學能從她父親那裡問到答案啊?」
「嘉茂同學,你是怎麼了解到這些的?」
作為旁證的,則是那些船戶們先前在這m.hetubook.com.com片古賀家宅基上的生活環境。船戶們描述說,在古賀直氏發難前,他們在這片宅基上生活得很自由,房租沒有大變,管理也不苛刻,船戶們要進大件傢具、改變牆體結構、清理管線這些大活事都很容易說話。船戶們這樣評價宅基地的管理,是對那個「古賀家的親族,一個老年人」的評價,和我所評價的,上一代古賀物流速遞的所有者,這個形象有著高度的重合。古賀直氏若是有兩位以上的,這樣光輝的上代親族,那古賀家理當在當地便有足夠的名聲,我們也沒有理由打聽不到。這個局面也有令它改變的契機,那就是第一代掌門人的老去,和第二代掌門人古賀直氏的藉機退隱。
「就算她有可能聽到這個故事,但她絕不是能聯想到『象冢』傳說的人。」明石同學的眼光越發的冷峻。「所以嘉茂同學,到底你是真不知道,還是裝不知道?」
這個特殊的風俗便是,每當到了一定的年歲,或者說便是「聽到上天的感召」一類的陡然間心念發現,這個當事人便會從「工作模式」迅速地轉換成「頤養模式」。具體來說,就是非常突然地放下當前的事業以及其他「打拚」的努力,轉而以一個完全的享受、放鬆,達觀知命、不問世事的心態重新出現在人前。這個巨變的契機可能是一次整五整十的壽數、一個大事業的大功告成這些足以令人確信其里程碑意義的人生重要事件,也可能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夢醒早晨或者一杯午後的清茶過後。
「聽過。那是在有大象分佈的地域,人們跟蹤大象的行跡后得到的一個說法。說是年老的大象,為了不成為族群的拖累,便自己前往一個秘密的洞窟坐以待斃。這個洞窟,任何一隻象在前往這裏之前都沒有來過,但他們歷來總是能找到這個歸宿一般的地方。」
「我們的學妹,湯谷祐https://www.hetubook.com.com里的父親是本地警視力量的頭目,警視力量總有他們領先於任何普通人的情報網路。加上,我們誰不在古賀物流速遞那裡收寄過快遞呢?我藉著一個由頭,向湯谷打聽了關於『過去的古賀物流速遞』的故事,她從她父親那裡問到了我所需要的答案。」
(全書完)
然而,古賀直氏畢竟是這個時代的商人,恪守傳統習慣,特別是舊地風俗的觀念並不能對他的行動產生太大影響。眼見得在這之後,古賀物流速遞群龍無首,幾個此時的頭面只好去山形負荊請罪,重新把老東家古賀直氏請出山;而梅開二度的古賀直氏又以疾風烈火的手段快速掌控局面,以一個幕後傀儡師的身份輕而易舉地操作這具徒有其形的快遞企業的空殼。這不免讓人感嘆,老奸巨猾的商戰大鱷,終歸是不會給旁人太多可乘之機的。
想一想,為什麼這些船戶的家屬們都是垂暮而顯出老態?想一想,為什麼古賀直氏的上一代會選擇在事業如朝陽的時候,忽然抽身出來?還是徹徹底底的抽身,而不是像我推測古賀直氏的那樣藕斷絲連?
兩代價值觀念不同,特別是對「人力」和「人情」的觀念不同的商人,經營理念自也會有不相容的地方。我敢說,古賀直氏早已對自家企業下這些冗員看不順眼,但此先總是礙著那位是自己至親又是企業太上皇的老人,而沒法去下手翦除。既然他已經入土,古賀直氏這樣以逐利至上的新商人定然會行動起來。
「我會等古賀直氏完成了他的全部工程之後,再向這些船戶們告知實情。」
「嘉茂同學,山形這個離你這麼遠的城市,這個城市曾經的一個小衛星城,衛星城裡一個奇奇怪怪的風俗,你到底是真不知道,還是裝不知道呢?」雖然我說什麼就是什麼的宇野奈惠很好糊弄,但一旁的明石同學依然搖了搖頭。「我雖然很大程度https://www.hetubook.com.com上相信你也不知道這麼偏門的東西,但河內同學就適合作為揭曉謎底的角色嗎?她去山形也不過一年,這種就算問土生土長的山形人也不一定能答上來的問題,她自己恐怕也不知道吧。」
「可能,這是另一種風俗上的理解吧,我認為。」河內同學緩緩道。「嘉茂同學,你聽過『象冢』的傳說嗎?」
「但她沒準就知道呢?她的同學若是正好也有知曉這個背景故事的人,當做一樁同學間的趣談說起,不也是很合適的嗎?」
「我告訴你一些,我自己所掌握的情況吧。」我淡淡地向明石同學道。
古賀家上一代的那位至親,也就是古賀物流速遞最初的締造者,便是在這樣的「契機」之下,徹頭徹尾地從自己的事業當中退出。契機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個故事被反映給了船戶們之後,他們卻從中察覺出了「這其實是知天命而退」的舉動,於是,這才沒有繼續向古賀家發難。他們沒有繼續發難的原因,一來是明白了這個故事,並且知曉了古賀家也是和自己一樣的源出;二來則是他們自己,也同樣是處於「知天命而退」的狀態。也就是說,這些船戶們的親屬大抵都顯示出若干的老態,這便是他們也感受過同樣「感召」契機的動力。並且,宇野奈惠和明石雅等人,也向她們傳遞出了「盲目地相信我,並不一定是百分之百正確的」這一我一直就在反覆強調的告誡。
「五色土,其實便是這個『心態大轉變』時所要舉辦的儀式上的道具。當時,山形是個礦產豐富的地方,各色物產都有開採,各色土壤也很容易採集,並且一次的用量並不算大。」古賀直氏在這次事件中採集五色土的行動,也讓這些船戶們感覺「他也感悟到了這份感召並準備那個傳統的風俗了」,於是便以「與世無爭」的心態決定不再叨擾。這也是這個「佛系」的心態下普遍會採取的聽之任之吧。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