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虛筆見真容
第十章 莫怪紅巾遮面笑

在近二十年前,整容無疑是一個新興行業,使用的手段也都是起步期間的最簡單辦法。就拿其中的「注射」一法來說,最開始的藥劑也是現在看來對身體產生較大損害的物質。以通俗一點的比方來說,最開始的注射手段和「疫苗」類似,注射某種已經去害化,但可以讓身體產生相同排異反應的物質,通過排異物質改變整體的形貌。而這種整容使用的桿菌,又會對皮膚產生損害,讓處於恢復期的人變得畏光和皮膚脆弱。也使得這群「非主流」處於被動的處境:平日里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為了這次百貨大樓的大型促銷活動的更大折扣,這才不情願地把自己裹得嚴實之後才敢上街。
說實話,霞浦這種在「幾線城市排名」中往往連「線」都夠不著的小城市,公職人員的行政能力自然落後于發展度高的城市。同理,警視這邊的平均能力也是弱於茨城縣的平均水平。雖然當時也有老警視這般的高人在,但架不住當時整體力量的低下。總的來說,當時警視處理事情的手法,也多是故老相傳、缺乏創新的三招兩式。比如說,警視這邊在第一時間掌握了「渡邊家女兒走失,尋人廣播無效,沒有熱心人的目擊」這幾條情報;加上後續的幾天,廣播電視、報紙、志願者的找尋也沒有奏功。於是警視便將「被拐」作為自然而然的猜測,並圍繞這個猜測而進行調查。
但話又說回來,雖然警視經過徹頭徹尾的搜查,確認這群非主流和渡邊汐美的失蹤並無干係。那為什麼這群人還要在陰天裹得如此嚴實再出門?我想了想,也知曉了答案的所在。
然而接下來的事態發展等於狠狠扇了這群警視的耳光:警視理所當然地認為,這群人形跡可疑,在周邊調查一直沒有取得突破進展的情況下,便想當然地把這些人和渡邊汐美的消失聯繫起來,進而對他們採取m.hetubook.com.com進一步調查。通過調查,警視發現他們雖然是一群非主流,愛好在當時看來顯得叛逆的新潮文化,在附近的人當中風評不佳,未成年吸煙飲酒、沉迷網路世界、染金髮化濃妝、學習成績一塌糊塗這些劣跡比比皆是,但似乎也沒有什麼足以令警視盯上的過往。但當年的警視似乎非常武斷。他們固執地認為,這群人既然已經是徹徹底底的不良少年、問題兒童,那麼他們蛻變為危險分子也是遲早的事情。加之當時人頭攢動,幾乎半個霞浦的人都在那段時間有過去百貨大樓參与促銷活動的經歷,更讓警方認為:半個霞浦的正常人,就只有你們這夥人不正常,那就是你們最可疑了!
在近二十年前,人們的穿著式樣還比較統一。出事的那一天是初秋,大約是有著絲絲涼風的陰涼好天,這天氣哪怕是穿著短袖出門也能夠清爽宜人、略不出汗。然而警視發現,這四五個人卻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風衣長袖、寬檐大帽,面部用墨鏡和口罩捂得嚴嚴實實。警視當即注意到了這幾個傢伙,並且根據他們「穿著明顯不合時宜的厚實穿著」這一可疑舉動,將他們列作特別關注。進而,警視又一次出動,在附近對這幾個「蒙身人」的出沒蹤跡進行尋訪。這一次由於目標特殊,加上時隔不過半個月,到底還是有不少人記得這麼一回事。又過了幾天,警視就還原了這群可疑分子當日的行動軌跡,並且還掌握了他們的真實身份。
普通人雖然會保養自己的皮膚,但人體皮膚也不至於嬌貴到陰天出趟門就會崩潰。如果一個人是皮膚脆弱到必須時刻保養的體質,那這個人的現實就會逼得他沒法做一個惹人注目的「非主流」。反過來,一群「非主流」忽然選擇過分地保護皮膚,這就只能說明兩件事情,一種是他們忽然患上了某https://www.hetubook.com.com種讓皮膚異常脆弱的疾病,但滿足「有傳染性、讓皮膚脆弱、被允許上街進入健康人群」這些條件的疾病實在是難以找到。故而只能是第二種猜測——這群非主流體驗了一個新興產業,整容。
這是一群在當時便屬意新潮,拒絕同化于社會的人,並且他們也有實際行動的覺悟。我們可以揣度這些「非主流」的心思:他們為什麼要標新立異,著意在行為舉止上不同於大眾?回答便是「他們希望自己被矚目」。讓自己處於受注目的狀態,這的確會成為一些人需求之所在,於是便有了諸般「行為藝術」。從這些青年人們的染髮、化妝、刻意違背社會一般價值、視規矩為無物的做法來看,他們和「行為藝術者」們的收益觀是一致的。但是,這些行為藝術在實行時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觸犯法律」。換句話說,若是這四五個非主流青年真的是因為生計、拮据等等原因鋌而走險,選擇對渡邊汐美出手,那他們的行為也不能用「行為藝術」和「引人矚目」來解釋了。
受限於當時有限的鏡頭數量和低解析度,警視能夠利用的監控只有設在百貨大樓其中一個入口附近高處的點,並且畫面也只有模糊的黑白圖像,更沒法從中確認出渡邊一家三口的身形。但警視卻在監控畫面中捕捉到一個信息:在渡邊一家人來到百貨大樓參加打折促銷活動的那一天差不多時候,畫面里的人群隊伍中,出現了一群穿著扮相有些奇怪的人。
既然也不是出於他們的叛逆心理,那這個嚴實的裝束又有什麼穿出來的必要嗎?那也只能從「特殊的必要」方面去解釋了。警視查明他們並沒有進行不法舉動,加上當時也沒有過多的探頭,所以這身裝束並不是出於掩蓋自身樣貌的目的。再從「收益」看,他們這樣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除了在https://www.hetubook.com.com人群中更容易出汗之外,也沒有任何好處可言。沒有「收益」,便只能是「必須」,也就是這些人是出於某種防護的需要才寧願在好天氣也要封閉著出門。不考慮出門的目的,只要「出門」就必然會接觸到的,是戶外的空氣、陽光、噪音和粉塵等等。噪音只需要一副耳塞防護,這個選項排除;人不可能不呼吸,並且在霞浦這種沒什麼工業污染的城市,室內和室外的空氣也沒什麼差別;這個選項也排除。剩下的「陽光」和「粉塵」,就的確需要這麼嚴實的裝束進行防禦了。
這麼一鬧騰,警視又要安排力量進行公關,更加沒心思對付這個頗有難度的懸案。暮去朝來,找尋渡邊汐美的期望越發渺茫,久而久之也就沒人再願意提起這茬。就算霞浦警視有新的領導到來,在翻看卷宗的時候頗想拿出這個懸案來證實自己的能力,但旁人往往在這樣的自負者耳邊低聲說上幾句,這個念想往往就會被現實所蓋過。
這「找尋」一下就是近二十年,那一個下午顯然是無濟於事了。並且,渡邊夫婦也不是無知的傻子,他們立刻拜託百貨大樓發布尋人廣播,同時請求警視的幫助。後來廣播電視台、報社等等方面也登出了尋找渡邊汐美的啟事,志願者那頭也知道了這一茬。在她走失的頭幾個月里,這些找尋的力量也不可謂不積極。然而在那個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和範圍遠遜於我們現在的水平,以至於這幾個月的找尋「黃金期」就這樣在碌碌無為中被耽擱了。
那麼,在「警視已確認這群人和渡邊汐美的走失毫無干係」的事實下,他們選擇在初秋的陰涼天氣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出門,又要怎樣解釋呢?這就要再說說這些「非主流」與廣義上「行為藝術」的一個不同點,那就是之前所說的「注目欲」。對於這群青年來說,「注目欲」是他們採和-圖-書取與世不容的諸般行止的出發點,並且也是他們成就感和自我認同的依憑;但對於廣義上的行為藝術來說,注目欲可能是出發點,也可能是成就所在,但絕不是唯一的。舉個例子來說,堅州的一些人在參与演講時背過身面對演講者以示抗議,這是一種行為藝術,但它並不以受人注目為目的。換句話說,這群非主流選擇特立獨行,為的是收穫他人的目光。
儘管歲月變遷,警視隊伍的成長和科技的進步讓如今的辦案早已今非昔比,但因為錯過了第一時機,終究讓這件事情變得再難查清。甚至可以說,若不是今日的諸般巧合,渡邊夫婦哪怕是現在,也沒法和已經是竹森信子的女兒相認。
在結賬后,渡邊夫婦一邊要照看吃零食的女兒,一邊要拎著大包小包的購物,自然就心力支絀了,也沒法再始終拉著女兒的手。不幸的事情果然發生,在店門口處,渡邊夫婦一行三人被湧入的人潮一衝,兩個大人登時和女兒失去了聯繫。渡邊夫婦這下連買的東西也沒心思管了,這一下午就在百貨大樓裡外四處找尋自己的女兒。
在今日的警視重新展開調查后,這麼些個當年警視的顢頇故事也就披露在了外人面前。然而,當年的警視也的確是扎紮實實地走街入戶,用自己的雙腳一步步走到了這些情報提供人的面前。儘管因循守舊、缺乏創新的確是他們的弊病所在,但這些人沒有接觸到更新一步的理念,又要怎樣讓當年的他們滿足現時人的要求呢?考慮到當年的技術手段有限,我已經認為,不能單純以「顢頇」來非議這些當年人了。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我對這句唐人筆下的句子,又有了更切實的一層體會。
更令人可嘆的是,最應該期待的找尋力量——警視卻被錯誤的調查方向帶偏,以至於第一時間沒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現在回過頭再看這起事件,也不得不說,當年的警和圖書視受限於條件,一切的行動在今天看來著實是顢頇無能的表現了。我也可以在這裏說說「為什麼警視第一時間展開的調查被帶歪了」的問題。
——題出白居易《別後寄美人》
那時候,「監控錄像」作為一種安全手段剛剛在霞浦初步建立,設立的探頭並沒有多少個。當時,警視調查的主要辦法還是依賴人力走訪來獲取目擊情報,直到這個辦法在頭一兩個星期沒有任何收穫,才有人提出「藉助監控的信息輔助判斷」的想法。
於是,警視更上一層樓,在一個約好的時間分頭調查了他們常住的地方。這四五個人平素也不常走動,也各有下處。在兵分多路調查了各自的住址,包括獨立住宅都被警視不厭其煩地翻了個底朝天之後,終歸是沒有渡邊汐美的任何影蹤。而警視的行為另一方面也惹來了報刊的注意,他們在採訪之後,寫出了令霞浦警視立場非常不利的報道,其中「濫捕好人」「擅闖民宅」「顢頇無能」等等令警視難以辯白的貶義詞不一而足。
再進一步推想,雖然當時是個陰涼天氣,但畢竟時間是下午,到底還是有陽光照射的,並且也是一天當中溫度最高的時候。陽光的照射會對皮膚造成影響。而粉塵既可能影響皮膚,又可能影響呼吸系統。這群人把自己裹得嚴實,卻沒有戴防塵呼吸裝置,這就說明他們的目的是保護皮膚。
在初秋季節把身體裹得嚴嚴實實地出門,的確能收穫周圍人的目光,也算得是一種行為藝術,但這些嚴實的衣物卻阻隔了自己與周圍的目光。換句話說,以這些青年人「收穫注目」為出發點的心思,他們是不會用這種方式來讓自己被注意的。在當時,百貨大樓門前匯聚了小半個霞浦的人群的場合下,若是要收穫注目欲,有的是大把的機會和方式。這般保守的穿著並且在人群隊伍里規矩地排隊,顯然他們並沒有打算在這裏彰顯自己非主流的一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