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諸葛亮
(一)章武二年

仲達以為,這傢伙必定吃了什麼不消化的壞東西。
但宮女和黃門的喜愛不是假的,因為小殿下的性情確實出奇的好,他這樣金尊玉貴,在無數奴婢環繞下成長的孩子,脾氣驕縱些極正常——他才三歲,哪怕一千八百年後,三歲的孩子都很讓人頭疼,小殿下卻很懂得體貼別人,從不向奴婢們亂髮脾氣,宮女黃門自然喜歡他。
「臣只是去外面走了走,」他說,「臣還是臣。」
變故就是在那時發生的。
那張很端正的臉上一般沒有過這麼複雜的神情。
他與諸葛亮已經很熟了,偶爾支使諸葛亮干點事算是滿足了司馬懿內心小小的,見不得人的勝負心,諸葛亮有時笑眯眯地順手替他幹了,但多半會迅速找回場子,再支使他干點什麼去,要是不找回場子,至少也得講幾句什麼怪話。
憑什麼呀!就憑驃騎將軍那句「這可是諸葛亮呀!」么!公卿們咬碎了手帕也不能理解陸廉對諸葛亮的愛護到底是哪來的。最後他們只能一致認為,在孔融離開青州,重建鴻都門之後,接管青州的新任青州刺史諸葛玄,大約一定是個驚世駭俗的美男子了。
「孔明今日既來尋我,必有空閑,」他說,「你我已許久未見辭玉將軍了,不如今日便往拜謁,如何呀?」
小殿下有個壞習慣:每到清晨剛剛睡醒時,或者夜裡快要睡覺時,都要嚷嚷幾聲。
司馬懿抬起頭,眯著眼睛看了一會兒,指一指書架上的一冊書。
腹誹歸腹誹,一個人有這樣的好運,性hetubook•com.com格就很難沉悶,因為他身邊全是對他揚起笑臉的人——其中甚至連想要偷偷給諸葛亮下個絆子的人都極少!
……他該帶點什麼東西嗎?
所以,諸葛亮在這樣的環境里還能成長得活潑但不跳脫,自信但不驕橫,開朗但不跋扈,已經是很難得的了!況且在吹牛和開玩笑方面,還有一個楊修給他墊底呢!誰還會對諸葛小先生的性情有什麼更苛刻的要求呢?
當諸葛亮來找司馬懿時,這位時任廷尉正的青年文士正在案牘勞形,見他走進來,也沒有客氣。
「疏忽了與殿下的君子之約,這是臣的過失。」他說,「臣斗膽,想問殿下一句。」
高手對決,都得試探著來,對面很顯然也試探了他一句。
孔明不說話了。
他故意拉長音,又悄悄看諸葛亮一眼,想看看這傢伙到底吃錯了什麼東西。
但諸葛亮答非所問:「在下從不管祿米之事,倒是仲達為大漢效力,感覺如何?」
陸廉是被關在府里吃胡桃,但她沒死啊!要是真有哪個壞種對諸葛亮下了黑手,誰知道第二天會不會剛下了朝會就被一頭鹿創死!
但和諸葛亮打交道的都不是這種很酸的傢伙,所以他們只會謹慎評價說,諸葛侍中像是老成了些。
諸葛侍中起身冷靜了一會兒。
於是第一個說出來的是阿斗。
但,那天諸葛侍中在宮中經過,與小殿下撞上時,小殿下還是一眼就將他認出來了!
撲騰撲騰地就跑過去了!
像是有點https://m.hetubook.com.com鄙薄,有點尷尬,有點好奇,還有點開心。
司馬懿臉一板,「我生為漢臣,死為漢鬼,孔明何出此言!」
諸葛侍中愣在了那裡,任小殿下哇哇大哭了半天,才終於有了反應。
「殿下這麼說,」他說,「臣就放心了。」
什麼叫「為大漢效力」,難道天下除了大漢,還有別人家可以打工的嗎?況且他祖宗食漢祿為漢臣,他哪裡會有二心!
這沒辦法,旁人覺得諸葛侍中有一分詭異,阿斗覺得他有三分詭異,司馬懿至少覺得他有五分詭異,甚至可以升到七分!
但人無完人,尤其三歲孩子更不可能是個完人。
小殿下想了一會兒。
如果從北海學宮找一個不成器的學子來形容,他會說像是一塊有稜有角的玉石自山間滾落,在潺潺長河裡被打磨了千萬年。石頭還是那塊石頭,但那些粗糙又青澀的部分被打磨掉后,自然顯現出溫潤光華。
華佗先生認為這習慣不錯,能鍛煉嬰孩的心肺,但陛下、皇后、甘夫人都抱持不同的意見,尤其是陛下,有時高興了將小殿下抱到自己寢宮裡住幾日,早上陛下還沒醒,小殿下突然就開始亮嗓子,那陛下肯定受不了啊!
……那繼續忍忍吧,不行就讓他出個差,等回來也至少半年過去了,阿斗估計早就給小先生忘腦後了。
「許久不見仲達,心中頗為想念,」諸葛亮說,「仲達以為呢?」
「叫什麼?」
「孔明原以兄稱我,」司馬懿笑道,「今日卻為何與以往和-圖-書不同?莫不是升任侍中,見我只秩千石……」
小殿下睜大眼睛看著他。
諸葛亮看許多人都會露出一種有點懷念的神色,比如說看到二將軍、三將軍、子龍將軍、簡雍糜竺孫乾先生等等——徐庶回了一趟南陽,暫時看不到——但總而言之,除了看到糜芳時,諸葛亮將眼帘輕輕垂下,不知道心裏想啥之外,他看大部分人可能是溫和懷念,也可能是謹慎觀察,但至少都是很友好的。
小殿下一個急剎車,兩隻大眼睛望著他,上下打量半天,突然就嚷了起來!
但今天的諸葛亮很明顯心裏有很多彎彎繞繞!
……據說這習慣是諸葛先生給他養成的,後來諸葛先生被陛下送去蜀中出使,說不定也有這個緣故。
他們只在心裏有這種看法,暗暗猜測諸葛亮在蜀地聽到見到遇到了什麼,並且謹慎地繼續觀察。
司馬懿一直都覺得,諸葛亮雖然得到大將軍的青眼很奇怪,但這人本身確實不是個壞人,光風霽月,胸懷灑落,心裏有什麼就直說什麼,沒那些彎彎繞繞。
「你撒謊!」小殿下還在亂嚷嚷,「你身上什麼東西都沒有!」
他停了筆,小心翼翼地望著對方,「孔明此來,尋我何事啊?」
諸葛侍中靜靜地聽著,聽過之後,半蹲下來,認真地看向小殿下。
「你不是諸葛先生!」
他替司馬懿取了冊子,又添了燈油,然後就在案邊坐下來,不吭聲地盯著他看。
三歲的孩子講不清楚,於是諸葛侍中求救般看向小殿下身後掩袖而笑的宮女。
www.hetubook.com.com位侍中有著旁人羡慕的好運,他算是被驃騎將軍帶在身邊長大的,沒經過什麼舉薦不舉薦的,從北海學宮出來,跟著驃騎將軍,自然刷了一堆軍功在身,待陛下受禪時,這位小先生也得了個謁者僕射的官職。
諸葛侍中愣了一會兒。
「先生以前給殿下帶的那些東西,」宮女說道,「他都很喜歡呀!」
小殿下今年三歲,儘管周圍的宮女和小黃門一致認為他是個天資聰慧,世所罕見的神童,但陛下自己覺得阿斗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孩子,別的孩子什麼時候翻身,他也如此;別的孩子什麼時候開始爬,他也如此;別的孩子什麼時候直立行走,他也如此;至於說話,識字,通通都是「他也如此」。
這什麼話。
「就是叫啊!」小殿下伸開手比比劃划,「很大聲地叫!你不叫!你不是諸葛先生!」
司馬懿很快就被看毛了。
這種感覺很微妙。
有些是木偶,用漆塗了,千姿百態;有些是昆蟲,用草編的,活潑俏皮;還有些木製的房屋零件玩具,用榫卯的手法將一塊塊零件拼起來,最後拼出一個德陽殿,氣派極了!
「我喜歡諸葛先生,但你不是!」他含含糊糊地說,「他每日里可開心了!」
但今天諸葛亮特別不一樣。
再一問,諸葛先生就這麼「晨夜從容,抱膝長嘯」的,陛下就同左右嘀咕起來,主要是嘀咕小先生在驃騎將軍營中待了那麼久,陸廉都沒打死他,可見小先生是真讓她敬服的。
第二個說出來的是司馬懿。
「臣……臣自蜀中和圖書歸來后,」他艱難地說道,「臣不叫了。」
諸葛亮上下打量他。
在宮牆之下,甬道之上,宮女都一臉詫異地看看這個小殿下,又看看諸葛侍中,不明白他明明看起來很平靜的一個人,哪裡不開心了呢?
唯獨對司馬懿,諸葛亮的態度很奇妙。
在那一堆烏壓壓的功臣里,這官職並不算高——但諸葛亮年紀也不大呀!他才二十三歲!人家四世三公的孩子們這年紀也在苦哈哈地排隊等著舉孝廉茂才,再謀一個縣令,從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慢慢爬回雒陽呢!他不僅在朝為官,而且陛下還很對他青眼相加,動不動要他去看太子!
當然,片刻之後司馬懿就想出了一個壞主意。
「而且,」小殿下再接再厲,「你睡覺前會叫嗎!」
諸葛侍中站在原處,從容而得體地躬身向小殿下行了個禮。
「殿下喜歡臣么?」
「將那個取來與我,」他說,「那個,那個,對,還有你腳下的燈油。」
說創就創!
「孔明回來了?聽說你升任侍中,原該為你慶祝一番,偏勞煩你來……哦,勞煩你,你將那架子上的——」
孔明坐在案邊,手裡拿著一把不知道從哪摸來的羽扇,慢慢悠悠地扇,一邊扇,一邊看他,臉上還帶著詭異的笑,笑得司馬懿頭皮發麻。
雖然給司馬懿笑炸毛了,但毫無疑問,此刻的孔明先生很滿足,很開心。
但諸葛亮出使蜀中歸來后,的確突然像是變了個人。
但諸葛侍中的眼睛忽然彎了起來。
九曲十八彎!
最近諸葛侍中有點奇怪——相熟的朝臣私下偷偷嘀咕。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