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必要的妥協

秀則在司機的提醒下,倒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請問,老車站附近有沒有比較好的小學?」
所以他假裝不知道這回事一般,將體育場館從當地政府租賃了下來,並且聘用了那些老維護人員繼續去維護場館——哪怕他知道那些人都是村長家親戚。
大概是因為秀則比較客氣的關係,酒店代駕司機在路上說了不少話,包括市區和郊區的風土人情都說了不少。
如果事情到此結束的話,菅植人倒也不失為一個骨頭硬朗、勇於擔當的首相,至於他執政的失敗,只能說日本政治生態就是如此,大家也不會怪他什麼。
「對,校車……」秀則連連點頭:「畢竟十公里路呢……對了,您參加帶廣司機協會了嗎?有沒有什麼靠譜的校車司機可以介紹的?這一行可能動輒就要干十幾年的。」
「哦,那不要緊。」司機不假思索地說,「那所小學只有十幾個學生了,如果能多接收幾十個學生的話對他們來說也是好事。」
據她所說,如果學生再減少的話,她這所小學就面臨取消的風險,不得不和其它小學並校。
看她這麼信誓旦旦,秀則也就相信了她——反正等災民學生過來hetubook.com.com后,還指不定是誰歧視誰呢。
……
司機一邊說著一邊在心裏嘀咕,說自己也算是夠對得起這位老朋友了。開校車這活工作穩定不說,還足夠清閑,每天只用一早一晚送兩趟孩子,這位老闆看上去也像是個會體恤員工的……
有了這次的「合作基礎」,相信以後秀則再提出自己光伏扶貧計劃變種的時候,那些既得利益者就能鬆鬆口。
因為各地官僚都在軟抵抗民主黨的政策,所以最後民主黨只得做了一部分妥協,比如取消先前的高速公路免費政策、恢復一部分公共財政支出等,這才換來他們「協力抗災」的承諾,只是這兩年的改革算是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於是他私下裡去找了鳩山由紀夫,表示我絕不會向小澤那傢伙投降,也絕不會解散眾議院,只要你能想辦法避免黨內通過對我的不信任案,等到期后我就主動辭職。
「小學?」司機想了一下:「如果是老車站的話,往西北一公里應該有一所小學,您問這個是幹什麼?」
秀則一想,也就答應了:「那就讓他來面試吧,如果沒有什麼別的劣跡,比如酒駕或者闖紅燈www.hetubook.com.com之類的就行。」
「這麼說,只要增設一些設施,再維修一下管道什麼的就行?」秀則試探著問。
「誰家沒有兩三個鄉下親戚呢?」司機笑道,「不過我知道那個小學主要還是因為前兩年的事,當時有一頭熊闖進了那個小學,警察緊急出動才把那頭熊擊斃,雖然說沒有人傷亡,但家長卻都嚇得不輕……後來那所小學人就更少了。」
當秀則提出要為中川裕子投票的時候,村長拍著胸脯向秀則做了保證,說是只要他一聲令下下,村裡人男女老少二話不說,有投票資格的全部都去去投中川的票,秀則也得以窺見傳說中的鄉間基層政治玩法。
「安置福島災民啊!按照規劃,300戶就應該有一個幼稚園,1000戶的話就應該至少有一個小學,3000戶就得有一所中學……」秀則有些頭疼,「幼稚園的話我還可以想辦法解決,但即便是災民移居過來也就六七百戶,單獨建一所小學似乎有些奢侈了。」
由於大面積地用了舊有村莊的老房屋,所以秀則需要新蓋的房子並不多,村長甚至很熱心地提出要將村裡建設的體育場館拿出來,當日後村民https://m•hetubook.com•com們的活動地點。
代駕司機從中後視鏡打量了一下秀則,又想了一下,最後還是開了口。
鳩山明知菅植人說這種話就是給小澤聽的,但為了避免民主黨立刻四分五裂,他也只能去當這個中間人。
不愧是車上都貼了「熊出沒注意」的北海道,秀則心說。
秀則考察了一下校舍,隨即又提出要捐贈一批學生用的桌椅和圖書——學校里很多老書桌都已經開始發朽。
由於少子化,所以日本很多小學都面臨招生不足的情況,甚至還出現了「教師比學生還多」,「一個學生的小學」這種情況,而一直在流失人口的北海道更是如此。
既然他付出了代價,那麼當然就要收到與之相應的回報。
菅植人當然是感到很委屈,因為他其實什麼事都沒有做錯。不管是執行政策也好還是救災也好,他都盡到了一個首相的起碼責任,但奈何日本的爛已經是爛到骨髓,左翼又是先天不足、毫無可用之才,他就算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嗯?這也不算什麼不良嗜好吧?只要送孩子時不要犯煙癮就好。」
就在秀則終於等來福島縣坐列車而來的災民時,政壇已經是掀起了一場www.hetubook•com•com對菅植人內閣的不信任風暴,民主黨內部要求他辭職的大有人在,而在野黨更是直接彈劾,要他解散眾議院,重新大選。
敲定了這最後一樁事後,安置災民的事也差不多也就定了下來。
日本的A1大客車駕照可是很難考的,而且和中國一樣,也有必須從小車、卡車開起,最後才能升級為A1。
「還需要一輛校車。」司機補充了一句。
但很可惜,就在下台前的最後這段日子里,他還是幹了一件蠢事。
代駕司機連忙為朋友開脫:「這也是有原因的,那家公司就只有7名司機,旅遊淡季的時候總是嫌員工多,但旺季的時候人手又總是不夠……他才40多歲,照道理精力不應該不夠用的。」
因為當年田中角榮帶來的日本大基建時代,所以日本不少地區的基建設施都過於「超前」,這種國際標準級別的體育場館也就成了「鄉賢」們斂財的工具,此時拿出來沒準反而是廢物利用。
現在局勢已經很明朗,經歷了那麼多事後,菅植人已經不大可能繼續坐在首相這個位置上,他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破罐子破摔,儘可能地將所有鍋都背在自己身上。
「您倒是聽清楚的。」秀則奇道,「我還和_圖_書以為您一直在帶廣市區工作。」
不過這麼一來,秀則就不用自己建設小學了。
校長自然是大喜過望,並且極力向秀則保證,她這裏絕對不會出現歧視災民家庭學生的事。
為此,菅植人可謂是兩面不落好——支持他們的選民愈加失望,民主黨內部也更加分裂,而官僚和自民黨也因此而更加輕視民主黨內閣,更加不拿他們的話當回事。
秀則對此心知肚明,但有些時候想要辦成事,你就得先把利益相關者擺平才行,日後再徐徐改進也來得及,不然民主黨現在的內外交困就是例子。
回到村鎮秀則按照司機所說的地址找到了那所小學的校長,校長對接納災民子女就讀一事表示了歡迎,甚至還有些迫不及待。
「沒有那些劣跡,除了平時喜歡抽兩口外什麼都好。」代駕說。
「看您也是一個好人,我就直說了,請您不要見怪……事實上,我確實有一個朋友,以前在道南高速巴士開車,也接受過雪道培訓,但後來出過一次事故,就被開除了,正賦閑在家,家住的離那邊也不遠……」
嘛,日本特色,不得不嘗。
秀則心中警鈴大作:「不好意思,如果是要開校車的話,那麼安全意識可能要比高速巴士更加嚴格。」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