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我可是會記仇的

「但河野大臣是親美派。」
然後,他還必須得到國際上擁有向自家進行軍力投放能力的國家支持——考慮到美軍基地的存在,其實也就美國一個。
美國如果在中東撤退,日本在中東自然也就不能再狐假虎威,公平交易是一方面,但雞蛋總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俄羅斯的替代方案也是必要的。
再次經過兩三輪種種篩查之後,大約五六個組織或個人的資料被幕僚們送到了安貝眼皮底下,供他參考。
看到第三份資料時,他突然笑了出來。
因此,建立一條從俄羅斯到北海道的「能源橋」計劃再次被提上了日程——安貝進三和他的幕僚們藉以和俄羅斯溝通的渠道主要就是這個,除此外還有一些其它私人的渠道,只是一般不會動用。
「必須是沒有任何官方色彩的民間機構,而且要對能源政策有一定了解,最好就是與俄羅斯合作的財團中的,這樣對方會接受的很快。」
「不用再考慮了。」安貝斷然說道,「河野太郎我還是比較了解的,他行事往往都比較直接、坦率,不會在這種事上給我搞什麼小動作,歐美人也比較習慣這種外交風格。而且他現在還負責電力行政方面的改革,日俄能源橋計劃應該是他分內之事。」
美國當然不可能自打耳光,更不肯和-圖-書替日本政府背鍋,所以只能默許。
如果真的能做到,那安貝退下來后再多活個十幾年,沒準就能把自己的銅像安放在國會大廈空缺的那一角了。
後來,俄羅斯在開發庫頁島石油項目時,出於顯而易見的原因,他們必須想法平衡中方過多的投資勢力,所以便特意引入了曾經幫助過他們的「老朋友」——日本人參與項目,並且將其中一部分LNG建設項目轉交給了他們。
安貝迅速掃過了兩份優先順序別的較高的資料后,又翻到了第三份。
尤其是311之後,日本因為關閉核電站的原因,電力企業對LNG石油氣的需求量陡然大增,日本重新瞄上俄羅斯的油氣資源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畢竟首相府的幕僚也不是吃乾飯的,一個國家最聰明的一批人聚在一起所組成的智庫,擁有的資源也不是普通人所能享受到的。
「利用我來搞你的項目……首相的便宜是那麼好占的嗎?」
「怎麼?」幕僚敏感地問。
安貝打的如意算盤確實不錯,而且日本也確實擁有一個和俄羅斯溝通的渠道。那就是日本大財團中的若干石油、造船相關企業所設立的一個基金會——「日本笹川和平基金會」。
但這個緊張局勢又不能太緊張,不然萬一和*圖*書真的擦槍走火,然後美國人跑了,那傻眼的可就是安貝自己。
安貝把資料向面前一扔:「再看下去我也看不出什麼,我相信你們的判斷,這個人就行。」
對安貝本人來說,他不缺錢,而且在逐漸接管町村派后,他在國會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動搖,權力也不缺。
按照俄羅斯人的說法,「在07年以前,我們從未向日本出口過1克的碳氫能源」,但自從07年後,俄羅斯便開始靠著日本那些財團為渠道,進軍日本市場,並且市場佔有率逐年上升。
選舉顧問開宗明義:「首先,他得是我們自己人,功勞不能讓給別人。」
「他不能是右翼分子,至少明面上不能是。」——政調會的幕僚補充了自己的意見。
這個基金會算是標準的「國際主義」組織,除了和俄羅斯外,它也與中國、中東等國家也有非常密切的經濟、政治聯繫,算是日本非政府組織當中最重要的交流渠道,沒有之一。
看了下時間和新聞,秀則發現離G8峰會的開幕只剩了兩個多月,難怪日本又要搞小動作。
人總是得隴望蜀的,既然安貝已經走到了這一步,那除非他想要學皇帝一樣修仙,把這本書也變成早期某點都市小說一樣的後期玄幻型,那麼安貝事實上的選擇也和圖書就只剩了一個。那就是「完成前人從未完成過的事情」——修憲,把日本變成一個正常國家。
「那我們就去通知他,並且讓他們的人來接受培訓了。」
「出訪的名義也要斟酌,必須做到即便是曝光,也不會引起美國和國內的反對。」
只要不是官方團體,美國就算是知道了也無可奈何,畢竟結社自由是美國人給的憲法內容,只要你願意讓我們取消這條,我們立刻就把這些團體取締——其實我們早就想這麼幹了。
在2013年時,八國集團還是G8,沒有割一刀把俄羅斯割去,所以理論上日本外交的事務次官是可以見到俄國外交次官的。
第二次當首相后,他在政治的道路上可謂是走到了一個日本人所能達到的極點,也實現了他父親晉太郎一輩子沒能實現的夙願,可以說是功成名就。
所以,即將在6月的G8峰會上向俄羅斯挑釁之前,安貝必須想辦法丟過去幾個人,讓他們將自己的意思傳遞到俄羅斯人那裡,同時不至於引起美國人反應過度。
對內,他當然要一步步來。可是,他要如何才能夠讓美國鬆口,讓日本合法地重新擁有建軍和開戰的權力呢?
別看日本和俄羅斯在官面上鬧得也有點僵,但俄羅斯在遠東的開發卻依然少不了日本財團的幫助和-圖-書,即便是在美國制裁俄羅斯的時候,日本也向俄羅斯出口過很敏感的無縫鋼管,幫助俄羅斯建立石油管道。
畢竟沒有人會在被狼圍攻的時候,依然緊緊地把狗拴在家門口的。
對某些人的小動作,久世秀則看得可謂是一清二楚。
簡單,只要中、俄、朝繼續發展下去,發展到讓美國感到威脅的地步,那麼日本就一定能獲得發展軍力的權利。
所以,安貝需要向鄰國挑釁,造成緊張局勢。
「去吧。」安貝揮揮手。
見首相心意已決,幕僚們也就不再提出什麼反對意見,反正經過篩選后,上面的這些人不管哪個對他們來說都可以,他們再問一遍不過是為了確認首相的堅決程度,以免將來出事後責任被推到自己頭上而已。
「但他的人可不是親美派,而且還是富士財團軸心企業的一門,不會出什麼事的……我看沒有什麼比這個人選更合適的了。」
「原來您比較信任他嗎?其實他的優先順位不是最靠前的,畢竟太年輕了一點,我建議您再考慮一下。」
我安貝進三,心眼可是超小的,記仇!
尤其是從2011年起,美國國內就開始搞起了頁岩油革命,如果讓他們搞成,那中東石油對美國來說就只是純粹的利益關係,而不再是個安全問題,美國就可以撤回從中東部和圖書署的部分軍力。
幕僚們走後,安貝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露出了古怪的笑容。
因此,安貝還需要幾條溝通渠道,去和自己即將挑釁的幾個國家進行溝通,以免對方誤解了自己的意思。
而這些負責出口的企業中,第一勸銀的伊藤忠商事,還有富士集團的丸紅商社都功不可沒。
幕僚將資料取了過來,然後翻看了起來。
你一言我一語之下,他們很快就湊齊了幾個合適的人選。
想要變成一個正常國家,那麼首先他就得想法讓自己得到大部分國民支持,或者說至少是肯投票的大部分國民支持。
「最好背後有專業從事外交工作的人,不然他一定會把事情搞砸。」——這是負責外交諮詢的幕僚所說。
換句話說,他想要修憲,就必須控制國內公務員、大企業,對外交好美國,這樣他才能完成自己的這個願望。
日本人來搞建設當然不是來做慈善的,而是為了賺錢。1973年石油危機導致日本實體經濟增長停滯后,日本就一直都非常重視能源安全,光是靠中東和美國是靠不住的。
這個溝通渠道絕對不能是官方的,甚至也不能是自民黨的,否則都有被美國人清算的可能。
安貝從美國兜了一圈回來,並且確認了日本在美國「重返亞太」中的地位后,立刻便開始搞起了小動作。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