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復興之路
第七十六章 別說了,快別說了

朴浩昌當即反駁,「日本也可以靠中國市場賺錢啊,憑什麼要來指責我們?韓國政府有攔著你們嗎?自己無能為什麼要怪別人?」
美國股市一崩,全球股市都得倒霉。互聯網泡沫的破裂會導致接下來幾年全球經濟都不太好。
「總體的,經過這次失敗的政變,我們跟『聖光』還有勝算嗎?」三浦問道。
「三浦君辛苦了。」
「別說了,快別說了。」
就這麼墨跡了半天,韓國人朴浩昌再次蹦出來,不耐煩的說道:「我在旁邊等半天了,你們怎麼就沒人表態呢?」
全球正陷入歷史性的股災。
徹底明白了。
「有用嗎?」
「我不知道,現在看來還是有點用的。但長遠看就不知道了。」
石立點點頭,「是的。」
與之相反,《朝日新聞》在報道中直言不諱,說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內因來自其近兩年扭轉性的高效反腐和經濟變革。
此外還有香港五家地產商死於非命,這更是一大筆橫財落在「聖光」手裡。順帶靠抄家變賣,港府大大的收攏人心,緩解社會矛盾。
「為什麼韓國經濟這兩年還不錯?」三浦又問道。
雖然美朝雙方還是不信任,但二胖子有了中國的援助,手頭可比歷史上寬裕的多。他也希望美國能放棄對朝制裁,讓自己能正常的跟國際社會接觸。
比如在半導體行業,日韓的從業人員都是百萬計算,而且經驗豐富,設備齊全。可中國由於產業落後,相應的人才儲備就可憐了,水平還比較底下,更談不上什麼經驗。
韓國人一點就著的脾氣表現的淋漓盡致,對日本人更是沒啥好態度。爭辯幾句后,朴浩昌氣呼呼的獨自離開,只留兩個日本人繼續坐在電腦前。
www•hetubook•com.com浩昌大怒,「別否認了,我知道你們想幹什麼。我只想說,我願意入夥。」
「你沒看錯,周青峰的『聖光』團隊對中國經濟的激勵超乎想象的強勁。」
當周青峰在帝都街頭閑逛,他的敵人也沒閑著。
石立總算開口了,嘆道:「這可是五萬億美元的資金。它並不會憑空消失,而是從股市轉移而已。至於它被轉移到哪裡去,到誰手裡,就看大家的本事了。」
國庫突然間暴富,雖說很多都是股份和不動產,但流動資金也足夠支持大規模的科研和基礎設施投資。
三浦把《朝日新聞》的報道念了一遍,不用多想都知道這背後發生了什麼。他看了看石立,問道:「我們現在還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對嗎?」
「這就是你們所謂的「獲勝信心」?」哪怕作為一個「謙虛有禮」的日本人,三浦都想放棄敬語吐槽幾句,乃至罵娘。
朴浩昌又問道:「你們是不是想背叛『兄弟會』?」
新世紀后,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確實遠不如韓企。石立也沒啥好說的,只能嘆氣。
可「搞黨政」的一句話結束爭議——「磨刀不誤砍柴工」,領導比職工多幾倍,不徹底改革還有個鬼進度,只會浪費時間和金錢。
日本GDP增速也在提升,比如2001年達到百分之一——哈哈哈……好歹也是比歷史上的「零點幾」好不少的。
「日本經濟也發展的不錯。」
三浦和石立同時搖頭,默默表示表示自己的堅貞不屈。
「太好了,具體多少?」
朴浩昌開車,很直白的回答道:「我認為歐美日韓聯合起來,在改變歷史方面還是取得很大成就。至少https://m.hetubook.com.com我們的經濟發展都遠比歷史上要好。」
石立就尷尬了,低著頭沒說話。
兩個日本人被嚇著了,愣愣的。
在板門店聯合安全區,三浦在朝方探照燈的照射下,邁步越過了三八線。在南邊是他的日本同伴石立太一,還有韓國的朴浩昌。
具體?
「沒錯,我們進步很快,還修正了很多錯誤的科技發展方向。比如豐田打算把對未來的投資從氫能源改為鋰電池。」
「大概八年後吧。」
「我們的情況怎麼樣?」三浦大難獲救,心情還是不錯的。
這下三浦倒是懂了,「所以我們在主動做空,從崩盤中獲益?之前不是說好了『兄弟會』不能再幹這種事么?」
三浦繼續猜測道:「所以『兄弟會』那幫白人還是沒忍住靠金融業賺快錢的誘惑,是吧?這真是太可恨了,他們明明說要強化實業的。」
石立繼續裝傻,朴浩昌則搖搖頭不說話。
「我有時候真希望周青峰是日本的被選者,如果他去議會裡把那些頭腦頑固的老古董挨個敲死,我絕對百分百的支持。」
「給你們添麻煩了。」
「啊……是嗎?那麼日本呢?」
相比國內的遮掩,日本財經記者收集了幾十起中國高層的離奇案件。這些案子無一例外都是死者在極為嚴密的保護下被幹掉了。
日本媒體對這個案子有個特別有意思的評價,「誰是最終受益人,誰的嫌疑最大。嶺南王家財億萬,現在全進國庫了。」
石立連續嘆氣。
《朝日新聞》將這些密集的改革看做中國權力架構的巨變,同時也是為加入WTO,在全球市場競爭做的準備。
朝鮮在宣布放棄核武發展計劃后,美國也不願看著這個東北亞的「https://m.hetubook.com.com硬核桃」徹底倒向中國,轉而開始對其進行拉攏。
兩個日本人彼此鞠躬,連帶韓國的朴浩昌也彎腰點頭。三人登上一輛軍車離開安全區返回漢城,算是結束此次人員釋放。
很多新聞在國內不為人知,但在國外往往被傳的沸沸揚揚。
三浦沉默一會,伸手在電腦上搜索跟中國相關的財經新聞。日媒對這方面還是非常關注的,很快找到《朝日新聞》對近兩年中國經濟的分析報道。
「現在看來不用八年了。」
作為一種善意,在平壤政變中被捕的一些外籍人員得以釋放。日本的被選者三浦因為被抓後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成了其中的幸運兒。
兩個日本人聊了半天,逐漸沉默的彼此對視,誰也不說話了。可他們明明又有想法要溝通,卻都不願主動開口,只能幹看著對方。
現在領導都下崗,院所跟著重組——不少院士向中央提意見,說這會影響某些重點項目的進度,對大局不利。
三浦對經濟不太了解,反問道:「既然我們知道股市要崩,為什麼不阻止?」
三浦大喜,詳細跟同伴討論。
一同被幹掉的還有十七家呢,於是巨量資產充公。
同樣擁有未來二十年後的科技,西方加日韓在很多領域還更先進。其人才儲備也更豐富,把枯燥的技術從文件狀態用於實踐,無論深度和廣度都超過「聖光」團隊。
類似的還有鐵道部提前十二年改製成為「鐵路總公司」;幾家飛機製造廠和發動機廠合併成中航工業;中國船舶,中國化工,中國中車,一堆政府部門提前變成了國有企業。
「我們韓國連續兩年GDP增長超過歷史值了。」
三浦在電腦前抿了抿嘴,看看得意的朴浩昌,再看和*圖*書看信心滿滿的石立,弱弱的低聲問了句:「我們和美國的數據為什麼並不太好的樣子?」
比如「聖光」進入航天產業,直接拆掉了航天部門好幾個院所——「聖光網」有報道,一個院所四五千人,五分之四是領導,幹活的沒幾個。
「預測中國GDP在2002年增速會達到百分之十五以上,因為長久制約其發展的內耗大大降低了。地域和部門利益被硬生生打破。
「我同意這個觀點。」
比如「嶺南王家的老二在帝都高檔會所被人敲爛了腦殼」,這案子影響力極大,驚的整個嶺南地動山搖。
大批實權人物的意外死亡到底是誰在背後策劃,其緣由實在值得媒體好好探尋,但也可能是個世紀之謎。」
石立原本禮貌性的保持笑臉,被三浦一句話破防,只能垂頭喪氣的說道:「去年是互聯網泡沫破裂啊,納斯達克指數達到5048的歷史高點,隨後就崩了。
石立當即同意,「是的,我們應該一起去喝一杯,為三浦慶祝一下。」
自打上世紀九十年代經濟崩盤后,日本社會出了名的死板和僵化。他們不是求變求存重新開闢市場,反而一門心思鑽牛角尖。
朴浩昌一聳肩說出實情,「這可是五萬億的崩盤,誰能攔得住?再則,正因為我們知道會崩,而且知道那些股票會崩,所以……」
「喝一杯?這時候難道不應該想辦法找『聖光』那邊聯繫一下嗎?」朴浩昌還想再說,卻被兩個日本人給捂住嘴,硬生生拖走了。
反腐之後,中央權力極大強化,可以大刀闊斧的進行體制改革。
三浦看了石立一眼,猶豫一會說道:「或許我們應該去喝一杯。」
這種「不太好」會一直延續到續08年「次貸危機」,稍稍恢復的經濟https://m.hetubook.com.com會再次遭到徹底重創,然後一直延續到21世紀的二十年代。
現在手機沒辦法隨時上網,具體數據可就要費點功夫去查了。三人跑到美軍基地后找了台電腦查詢各自政府發布的年度報告。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切的起始都是在2000年初開始的系列案件上。
唉……
在車上,死裡逃生的三浦問了問自己被抓后的政變情況。得知中朝再次加強盟約,並強化了在半島的軍力,他是唏噓不已。
思科,微軟,戴爾等大企業的股票領頭暴跌。這場股災要到今年下半年才會結束,兩年內有五萬億美元的市值被抹去。在華爾街跳樓的人可不在少數。」
這次石立落井下石,主動說道:「韓國經濟是靠中國市場維持的。韓國的財團完全喪失原則。只要賺錢,他們什麼都干。」
石立反問道:「三浦君問的哪方面?」
其2000年GDP增長百分之十,原本只有百分之四點幾增長的2001年則達到百分之六。
在日美經濟都很糟的情況下,韓國經濟好的過分了。
「2000年GDP增長百分之十二,2001年更是飆到了百分之十四?」三浦瞪大了眼睛,反覆閱讀屏幕上的數字,感覺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韓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趨勢,這其中確實有被選者團隊努力的成果。
是好消息,不對嗎?
就連美國也獲得遠超歷史的成績,2001年GDP增速達到百分之一點五。
兩日本人還是搖頭,卻不說話。
「什麼時候被中國超越的?」
朴浩昌急的一跺腳,「你們日本人就沒點正常的表達方式嗎?為什麼不敢承認呢?」
「可我們的科技發展明明要比中國更快啊。我們有更多的高科技人才,消化未來技術的速度遠超中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