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裡的「聖光」場站是扶貧關鍵點。
「聖光」在阿富汗就大量使用運五B,現在又給石家莊飛機製造廠下了兩百架的訂單,並且要求儘快研製無人機型號,降低空重,減少油耗。
跟苟任平不對付的扶貧幹部就是這麼來的。
「之前不是韜光養晦么?現在藏不住了吧。把美國人激怒,中國還能有好果子吃?」
掛職的扶貧幹部倒是明白些,卻只當自己遇到了瘋子。想想自己跟個瘋子斗,又好氣又沮喪。
其中,幹部帶頭下鄉扶貧就是其一。
「聖光」和地方政府合作,在雲貴川地區搞試點,把已經渙散的基層供銷社系統和網購平台聯合起來,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統購統銷。
要說市裡的幹部心甘情願來扶貧,那真是假的。哪怕有人一開始滿腔熱血要為鄉村建設做貢獻,也會很快被殘酷的現實消磨意志。
比如在幫扶的貧困鄉建一座毫無用處的賓館,美其名曰「發展旅游業」。建好之後當年的人均GDP上升——很棒,幫扶工作超額完成。
正好周青峰要為生產iPhone搞全國性的產業升級,一部分普通電子產品的產線需要搬遷,乾脆就搬到雲貴川算了。
扶貧幹部終於火了,指著苟任平的鼻子罵,「你才懂個屁。我們現在人均GDP才六千美元,就已經快追上美國了。
運五能在不到兩百米的跑道上起飛降落,這一點特別適合雲貴川的多山地形。而比它更先進的輕型運輸機沒有這麼好的短距起降能力。
「這麼個要啥沒啥的破地方有什麼好扶貧的?」
最近「聖光」也發現這個情況,正跟地方政府協商,要給借調到自己網點的掛職人員發補貼。
「聖光」的惠民項目稍稍緩解了這方面的矛盾,通過設立大量網點和地方信息中心,把鄉村上實時發生的供需信息收集上來統一調配運力。
「聖光」確定自己的模式行得通,於是開始推廣。
總裁還死活不改。
但一來政府也窮,拿不出www.hetubook.com.com錢來。二來山溝溝里沒有產出,頂多有些低級農產品,量還特別少,能怎麼扶貧?
一說要開除,場站的人終於有些怕了。現在四五千一個月的工作不好找,扶貧幹部的工作也很難做。
「你們……你們等著。」苟任平氣急罵道:「我是這場站的站長,我要把你們統統開除。」
但當地老百姓該窮還是窮。
兩人見面就鬥嘴,彼此氣呼呼的。苟任平抓著毛巾臉盆,仰著脖子去場站的水龍頭接水。把後頭的扶貧幹部氣的七竅生煙。
吹牛的時候都候挺棒,吹完牛就拉胯。能找點臨時工裝裝樣子就不錯了,過兩年等下一任領導來了也是又一個輪迴。
歷史教訓很沉痛,周青峰對這種細緻活也不擅長。
但這點人還是不夠用。
你一天到晚說美國制裁,中國藥丸。
等待下一個輪迴。
「這老王八從哪裡坑裡冒出來的?」
那位扶貧幹部戴著眼鏡,穿了身滿是油污的白襯衫,像是農機站的維修工。他兩眼發黑,很是憔悴,已經許久沒休息好。
但找來找去就發現,居然沒有合適的替代品。
「聖光」用卡車運粗笨的低價值貨物,用運五B裝時效性強和貨價高的商品。兩相組合下來,兼顧了成本和效率。
雲貴川這塊哪怕到2010年還是窮的要死。特別是苟任平待的貴州,出門就是山,沒完沒了的山。
賴了半小時,苟任平才懶洋洋的穿衣出門。大概是前不久寫了份申請開設更多基層網點的建議,也可能是基層實在缺人,他最近陞官了。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這種扶貧比支付轉移還高效。
「要完啊!這國要完!」
比如從偏遠貧困戶手裡收購的新鮮辣椒,那玩意量太小卻又要儘快送到消費者手裡。政府過去完全沒辦法處理這種瑣碎又高時效的信息。
喀斯特地形還沒田地,缺乏河流,地表保不住水。地下卻有大量暗流溶洞,搞基建也困難重重,https://www•hetubook•com•com難度極大。
不去?
周青峰其實有點嫌棄運五B太老舊,一直試圖尋找更先進的機型替代這種上世紀五十年代設計,仿製蘇聯四十年代產品的古董級機型。
沒一會功夫,隔壁屋傳來開門聲,他知道自己可以繼續睡了。
補貼最快也要下個月才能發下來,現在幹活的人還是少。場站的扶貧幹部正在指揮卸貨,他的助手從屋子裡跑出來喊道:「領導,運輸機要來了。」
初步估計iPhone供應鏈的變動能給西南地區提供百萬量級的崗位,帶動至少千萬量級的間接就業。
場站就在縣郊,馬路對面有塊專門平整過的三百米空地。扶貧幹部受過簡單培訓,還要兼任簡易機場的地面調度指揮。
錢不多,每人每月也就兩三千。好歹讓出力的人不至於毫無收穫,平復些怨氣,增加些積極性。
等中國人均能破上萬美元,美國就得哭死。
累死也得去。
只是願景都是極其美好的,要實現就有大量細緻繁瑣還特別累人的工作要干。
「這信息時代還真是好啊。」見到飛機來了,扶貧幹部送了口氣,「過去山裡僅有的一點產出也運不出去,沒法換錢。現在總算不一樣了。」
「你們懂個啥?」苟任平就很不服,跟在旁邊嘀咕道:「沒用的。美國農業比我們強多了。人家一個人能耕種上萬畝地。這山裡的產出太少了。」
至於現有的運五B么,這種小飛機開起來跟拖拉機差不多。
組織上有得是辦法對付不去的。
喊累?
有這筆補貼后,相信來幹活的人能多一些。就好像警察還能有協警呢,下鄉的幹部也可以多幾個幫手嘛。
到土共這邊么……
「這什麼破網購店,不就是過去的供銷社么。什麼雜七雜八的事都擠了進來,還讓不讓人活了?」
幾個鄉,上百個村,每天有大量工作要做。偏生苟任平撂挑子,天天嘀咕他的「藥丸論」,能活活把人氣死。
沿海省份過https://m.hetubook.com.com去寧願搞輸血式的幫扶也懶得搞造血式的產業,因為後者太麻煩,吃力不討好。
幹部一通罵,鬚髮張揚,酣暢淋漓。旁邊的人齊聲大笑,把苟任平笑的暴跳如雷,咒罵不已。
動動你那顆豬腦,要不是美國佬急了,它能來找我們麻煩?這不就是證明我們發展快,已經威脅到它了么。
也出過很多PPT項目。
「聽廣播了沒?美國向中國發動貿易戰了。現在中國對外貿易占經濟比例超過百分之六十,知道這代表什麼嗎?」
地方政府不是不想扶貧。
場站蓋有一座三層屋子,屋頂閣樓就算塔台,配了電台之類助降和觀測設備。
如果有,那麼一定非常貴。
就洗把臉的功夫,苟任平朝場站內嘟嘟囔囔。他也不敢當面跟人說,就喜歡背地裡發表意見。一天到晚牢騷沒完,好像掌握了某種真理。
因為網點數量猛然暴增,苟任平成了縣一級網點的站長,專門負責對底下幾十個鄉級和村級網點的管理。
但「搞黨政」的下決心鐵腕治國,蕭金浪等團隊成員配合,加上這兩年反腐掃黑成效不錯,還是把諸多政策執行下去。
山區種地很難,因為根本沒有田。只能搞點紅薯、辣椒、魔芋、蔥姜之類的。有些地方土豬品種不錯,卻又難以規模化養殖。
土共認真起來,還真沒有它幹不成的事。機關單位里有大量冗餘公務員,一個個派下去,指定任務,明確職責。
地勤轉職來的飛行員開運五B還是駕輕就熟的。哪怕飛機出了點問題,他們也能修,畢竟就是干這個的。
扶貧幹部氣歸氣,還是想辦法從縣裡鄉里調來幾個科員當助手,維持住場站的運行,把扶貧工作幹起來。
只是現場壓根沒人怕這老小子,笑過之後該幹嘛還幹嘛,全都當其不存在。
可就當幹部這邊想著要不要去道個歉,從運五B上下來個高高大大的年輕人。他走過來瞄了眼,問了句:「你們這怎麼了?吵什麼呢?站長在哪裡?和圖書讓他來見我。」
通過大數據的測試,信息中心甚至能預測那個村那個農戶那塊地可能有哪些產出,進而提前做些準備。
「老苟,你的工作不能老讓我來干啊!」
因為道路難行,偏遠地區連小販都懶得去。農戶往往只種點滿足自己吃喝的,在消費上極度簡化。
一部分扶貧幹部到基層掛職,藉助「聖光」的平台優勢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場站內的搬運工都覺著莫名其妙,大家聽不懂這位「站長」念叨的情況。啥美國關稅,貿易協定啊,出口|暴跌啊,離著貴州的山溝溝是很遙遠的事。
其前兩任就因為受不了苦而退縮,直接被撤職。他原本想著「聖光」在鄉村打下不錯的基礎,自己應該能輕鬆些,沒想到老苟不是好東西。
這種事放在西方能寫出非常漂亮的PPT,政客們會拿著畫板在媒體上宣傳自己要幹什麼,吸引選民給自己投票。
雲貴川的山區,直線距離一百公里往往要開車老半天,用運五B只要四十幾分鐘。綜合算下來,油耗和時效性都挺不錯。
白天一睜眼,苟任平就被卡車的發動機聲吵的受不了。他決定賴在床上不動彈,就當啥事都跟自己沒關係。
如果農戶願意在種植方面進行配合,擴大點規模,簽訂個哪怕口頭上的產銷合同,效果會更好。
現在部分幫扶款項乾脆撥付給「聖光」來干,錢花的更有效率些。
苟任平接了一臉盆的水,走到場站外的馬路邊洗臉。他抬頭就能看見對面街道新塗的宣傳「三下鄉」標語。
各個地方都是貸款建工業園,也不管建成之後園區有沒有企業入駐,廠房是不是在長草。
此外周青峰強烈建議地方政府搞扶貧搬遷,與其花大價錢給偏遠地區的某一戶人家通水通電通路,不如花錢請對方搬出來。
否則真要就靠少數扶貧幹部賣苦力般幹活,就是把人累死也難有效果的。
苟任平用枕頭捂住腦袋,可還是能感受到外面轟隆隆的動靜。但他死不起床,直到兩分鐘后,卡車和圖書的發動機聲終於消停了。
「這不你樂意么。這麼想當官,我給你加加擔子。」
你那麼喜歡美國,幹嘛不去美國?整天嘰嘰歪歪像只蒼蠅,嘴巴吃屎一樣臭,活得還沒一條狗明白。虧你還姓苟。」
我們是很窮,可基數低增長也容易。哪怕種點菜賣出去,生活就能大幅改善。這山溝溝里也能飛出金鳳凰。
一出門,苟任平就看到了到自己這兒掛職的扶貧幹部。兩人針尖對麥芒似的瞪眼,都不服氣。
真讓苟任平鬧起來,事情很難辦。畢竟「聖光」挺護短的。
但把貧困戶請出來還的給他們找工作,於是「聖光」動員自己的供應鏈,在貴陽等大城市建工業園區。
看到飛機來給自己送貨,場站的職工都很樂呵。畢竟集團那個「裙底聖光」的LOGO實在太……那個了。
「啥科技文化衛生啊,面子工程,都是假的。」
扶貧幹部上了塔台,就看到帶北斗導航的設備上顯示有一架民用運輸機正在朝自己靠近。他用電台和對方飛行員取得聯繫,三分鐘后就有一架運五B降落。
屋子外的腳步逐漸增多,有人在呼喝叫喊。那是市裡下來的扶貧幹部在指揮搬運工卸貨。站點里有叉車,所以隆隆的聲音又響了。
這事在原歷史的新世紀初太常見了。那是個來頭豬都能當領導的時代,老百姓都跟看笑話似的看土共。
經過半年的試驗,部分鄉村居民每個月能多賺個兩三百到五六百的,這是過去無法做到的成績,挺讓人振奮。
看一次叫人笑一次。
「你們這些傻人有傻福啊,根本不知道現在有多危險。」
倒是「聖光」的基層網點擴大后,活越來越多。每月賺它個四五千,手頭寬鬆許多,日子倒是越來越好。
雖然前種辦法顯得政治正確,宣傳效果好。但后種辦法才治標治本,能真正脫貧。
「聖光」從空軍找來一批退伍的地勤人員擔任飛行員——部分地勤早期是按飛行員培訓的,沒通過考核就只能幹地勤。
那可不行哦。
但投票后就歇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