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時空回到1910年,美國佬倒是很高興,雖然不是二戰前,一戰前也是可以接受的。前提是歷史不要發生大變化。
周青峰的等級從「二」升到「三」,總共可以帶104個不同等級的被選者。但團隊「一級」「二級」被選者不夠,團隊核心只能有幾十人。
馬可世等人也緊急商議和推演,發現自己必須拚命爆兵把歐洲砸爛,才能掌握對世界的控制權。
「是啊,不可替代的藥品。沒誰不喜歡。」
「德意志」的新頭領巴澤爾是個修理工出身,他把本國被選者聚集起來,宣布己方跟法國佬劃清界限,所有人對此既驚訝又惶然。
一戰本是可以避免的,薩拉熱窩的一聲槍響並不是什麼大事。就因為威廉二世搞的同盟條約,拖累幾千萬人為之生死搏殺。
中年護士是有二十多年崗位經驗的優秀醫護人員。她搖搖頭,很確定的說道:「不用懷疑,這絕不是毒品,沒有生理成癮性。」
前次去明末,「聖光」團隊心裏沒底,但要解決的技術難題相對低級。
老頭有點不開心。
但各家的苦惱都是如何擴張,唯獨「聖光」苦惱的是家裡本錢太薄,自保都難。團隊又慶幸1910年的列強還沒到不可戰勝的地步,自家還有機會。
扭曲時空給了所有倖存被選者一個月做準備,到時便時空重啟。
但被選者的存在就是要改變歷史,這還不是逆流時空的改變,而是主時空重啟,改了就真改了,沒得後悔。
哪怕新華軍沒有火槍火炮,靠刀斧也能把當時的對手殺的屁滾尿流,原因在於解放民眾思想,能把人力物力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
這點其實是團隊內部共識,明末之行便是明證。
劉富陽瞧了眼遠道而來的「國際主義戰士」,沒怎麼多言語。在醫務室休息觀察半小時后,他急匆匆返回自己的辦公室,一堆工作要忙呢。
中年護士對這個數字比較敏感,微微抬頭瞧了眼富爾曼,確認的問道:「四十多年做了兩千多床手術?」
周青峰最懊惱的便是殺入核防工事,逼退普大帝后遇到核彈,導致亂斗戛然而止。扭曲時空才不管他高興不高興,真的要重啟。
接電話時,「聖光」團隊hetubook.com.com幾個骨幹都在聽,蕭金浪在點頭。沒人會在家徒四壁的時候拒絕跟工業國的合作,能撈點好處是一點。
德國佬的電話一掛,普大帝的電話就打來了——作為政客,厚臉皮是必備條件。前一秒還在打打殺殺想要對方的命,后一秒就能歡顏大笑,把酒敘舊。
此外還有不少流浪被選者也湊到「聖光」面前,大多是當初周青峰搞的「被選者聯盟」成員。
「德意志」的頭領先是感謝周先生的慷慨和幫助,讓普魯士民族有了主導自己命運的機會,同時話里話外表示雙方需要合作,共同對抗某些外敵。
秦清陪在周青峰身邊,端正坐著,手裡拿著紙和筆,要詳細記錄男人在亂斗時空中的每一件事,特別是關於瑪莎的部分。
背下這些手冊是不可能的,劉富陽只能說儘可能的熟悉它們,並編製一份二十世紀初工業標準,檢索集團內部是否有相應的部門。
可加上挂名的流浪被選者,團隊被選者總數突破兩百。追隨者數量從九十人增加到兩千出頭。
這不但導致歐洲衰弱,更給美國的稱霸提供了必要條件。
沒想到中年護士卻搖搖頭,「一般吧,我們國內很多外科醫生每年手術量在一百床以上。折算下來,四十年能做五千床手術。」
劉富陽原本是做機械加工的,他被細分到小型民用車輛的設計和製造。
團隊從現實各部委抽調年富力強又意志堅定的優秀幹部加入。
富爾曼的手腳有點哆嗦,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年老體衰帶來的機能退化。他也伸出胳膊,豪氣道:
此外還有富爾曼也從美國飛來,算是加入到「聖光」。這老頭幹不了啥,就只會找刺|激,但他能帶十個追隨者,擴充團隊。
曾幾何時,工業革命讓歐洲擁有對全球其他地區壓倒性的國力優勢。區區一個比利時都是工業國,能到非洲搶殖民地。
二戰後,美蘇聯手拆掉了英法的舊殖民體系,蘇伊士運河事件不過是其表現而已,根本原因卻在一戰讓歐洲失去霸權。
要說藏在幾百米水下也就算了,二三十米的水深就猶如藏在個小茶杯里。隨便爆幾顆核水雷就幹掉「兄弟會」一半人員,損https://www•hetubook•com.com失比法國佬還多。
這是必要的組織考察,不是周青峰拉個人就能加入團隊,必須獲得集體的認同。老蕭親自找瑪莎等人談話,不放過每個細節。
蕭金浪等團隊骨幹沒抱怨什麼。經歷明末的勝利,大家士氣正高。唯物主義者接受現實,分析問題,思考對策,沒空浪費一分一秒去悲傷。
一百年前的中國除了愚昧和屈辱,就沒啥值得可說。
按照蕭金浪的觀點,這場亂斗唯一的贏家大概就是英國佬。死的人不多,時空還真被他們重啟了。只是1910這個時間點太尷尬。
二十四小時內,各家被選者勢力都打電話給「聖光」。
看看本次亂斗的死亡率,你能保全大家便是萬幸,拉了瑪莎入夥更是意外收穫。相比別家,我們幾乎無損。」
富爾曼聽得呆住,「五千床?一個人?豈不是每兩天就要做一床手術?這太容易疲勞了。」
至於「兄弟會」,簡直鬱悶透了。
「我沒有跟葉若夫交談,一直是瑪莎跟他進行心靈聯繫。我當時確實信任了對方。」
美國的崛起擠佔了歐洲的利益,中國的崛起更是讓天下三分。
原本「聖光」就擁有非常龐雜的部門和生產線,現在更是要把所有工業門類全部囊括進來。從最簡單的造紙煉鐵,到高精尖的核能航天,一個不落。
各家勢力都知道歷史發展進程,於是各有各的苦惱。
但團隊中每個成員都確信,自己有別家無法企及的社會管理能力,社會主義一定能把國家的人口紅利化作人口優勢,乃至勝勢。
比團隊人數,「聖光」依舊是幾家大勢力中墊底。
至於一戰,普大帝倒是很期待。
作為「牆頭草」的流浪被選者沒啥特別要求,能過點富裕安穩生活就行。有能力的也可以分配一官半職,干點雜活。
劉富陽跟護士隨口笑談幾句。旁邊的富爾曼大為驚訝,低聲對護士問道:「你確定注射的不是可卡因之類的玩意?」
後人只知道俾斯麥的「鐵與血」演講,以為這位名垂青史的人物是個無腦莽漢。其實作為德意志的真正塑造者,其外交政策非常靈活。
大英帝國要死不死,美利堅將興未興,法蘭西還是歐和-圖-書陸強國,德意志正蓄勢待發。沙俄腐朽卻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蘇維埃還沒影,但列寧已經組建「布爾什維克」。
1914年就要爆發「一戰」。如果想扭轉這場戰爭的勝負,各家必須儘快控制本國的軍政大權,否則只能眼睜睜看著浩劫降臨。
「你覺著葉若夫可能是雙面叛徒嗎?」
西歐衰敗,才讓東歐有了崛起的可能。但一戰最好是能不參加就不參加,毛子寧願去死磕土耳其,沖入地中海,也不想在塹壕戰中浪費國力。
「這東西真好用,讓我像超人似的,工作效率特別高。」
只要能將當時的四億人口高效整合,技術上差點都可以接受。但如果國家分裂乃至陷於內鬥內耗,技術優勢也會被抵消。
當初覺著藏在聖彼得堡港外的水下是個絕妙主意,事後發現這主意也是夠蠢。
薩維利的死給法國被選者致命一擊,德國佬們開始思考自己的命運。巴澤爾拉著手下初步商量就得出結論——一戰不可避免,但必須推遲。
連被周青峰坑慘了的法國佬也捏著鼻子來問候一聲,表示自己正在重建組織,希望保留跟「聖光」的聯繫。
周青峰坐在集團總部的大樓窗前,望著車水馬龍的繁忙街道,滿心濃重的挫敗感。從科技發達,文明昌盛的二十一世紀倒退一百多年,他認為虧大了。
當周青峰嘆聲中接受時空重啟的不可改變,有個電話從柏林打到集團總部。對方自報是「巴澤爾」,指名要找周總裁。
至於外敵是誰,那還用說嗎?德國佬跟俄國佬其實很類似,都是沒啥朋友的主,朝周圍看一圈,全是敵人。
「當然。」富爾曼得意的笑,就等護士來誇自己。
可車輛本身就五花八門,涉及面極廣,小型民用車輛葉門類繁多。任何一種都足以耗費技術人員畢生心血。
「如果這種血清能讓我年輕三十歲,我將是最好的外科醫生,四十多年做過兩千多床手術呢,絕對技藝精湛。」
毛子同樣不想跟「聖光」光死磕,畢竟兩國的核心區相聚太遠,沒有戰略上不可調和的矛盾——就算有,此刻也得視而不見。
但團隊並沒把人員編製朝技術方面傾斜,兩千多追隨者中,三分之二是管理人員。蕭金浪和-圖-書提出一個論斷——1910年的中國最缺的並不是技術,而是社會改造。
劉富陽捲起袖子,將胳膊放在醫療室的檯面上。戴口罩的中年護士從醫用冰箱里取出血清,抽入注射器后,又輕輕拍打劉富陽的胳膊,讓血管更明顯些。
「葉若夫沒說核防工事內有核彈?」
由於周青峰自帶「國族天賦-種田」,「聖光」團隊的優勢就是把集團內的企業順利帶到1910年去。
這個問題同樣讓普大帝抓狂。他若是信仰蘇維埃的,那麼投奔布爾什維克就是必然之路。奈何他不是啊!
於是隊伍擴編勢在必行,前次優中選優卻沒能去明末的成員現在有機會了。團隊內不再局限於機械組軍事組之類的,轉而向一個真正的政府轉型。
沒能拿到最高時空許可權,「神聖聯盟」連跟其他幾家談判的資格都沒有。扭曲時空不給他許可權,真是說話還不如放屁響。
但兩千多號人其實根本不夠用,平均部門算下就百來號。尤其是工業門類多,什麼鋼鐵、化工、造船、航空、核能。每個分支的人手只有個位數。
英國的查爾斯也打過來,表示想跟周青峰閣下討論國際局勢,隱隱提出美國才是大敵,需要共同遏制。
返回2021年的第三天,團隊成員就被陸陸續續通知去打針。
血清注射到靜脈,很快流遍全身,劉富陽在幾分鐘內就感到有一股澎湃的力量在四肢奔涌,頭腦也變得非常靈動,思維敏銳。
一戰前的德意志帝國,領袖是思想很不成熟的威廉二世。這位老兄推翻了俾斯麥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變得意氣用事。
同樣深感煩惱的也包括英國佬,查爾斯等人只要想想一戰前的世界局勢,就沒有不頭疼的。更頭疼的是美國佬大勢以成,難以遏制。
一戰的後果不單單是打擊了歐洲的列強,更斷絕了德意志稱霸天下的路線。二戰不過是一戰的擴大化,本質上沒啥區別。
當「聖光」團隊為此頭疼,其他幾家更頭疼。
英國佬如果不想成為二流國家,勢必要避免歐洲大亂,又要遏制蘇俄,更要警惕美利堅。至於中國,都是次等再次等的考慮選項。
外交、司法、交通、科技、工業、財政、民政、公安、農業、水利,教https://www.hetubook.com.com育、醫療、礦產,一大堆機構創立。
周青峰跟巴澤爾的電話沒多久,只申明互通有無,相互合作的大前提,接下來會派特使商談細節。
1910年距離明末跨越了近三百年,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末期,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起步。工業門類無論深度還是難度都提升好幾個數量級,任務非常重。
「如果他是雙面叛徒,那他乾的可真是太糟,以至於普大帝比我還先退出。我更傾向於普大帝做了兩手準備。這種準備應該在預料之中,可瑪莎的樂觀讓我也麻痹大意。」
在辦公室坐下,劉富陽桌面上是十幾本不同種類的技術和工藝手冊,每一本都像是磚頭。這些手冊就是過去幾百年工業發展的結晶,每一條背後都是智慧和血淚凝結。
在四十八小時內,臉色蒼白的葉若夫乘坐飛機從莫斯科抵達帝都。隨他而來的還有個孩子。
對此沒啥特別辦法,只能追求全能型的多面手,一個人當十個用。此外有個好消息,瑪莎的血清也可以給大家當十全大補丸,供應量加倍。
秦清細緻了解亂斗的全過程,基本沒看出什麼破綻。她反過來安慰自己男人,「別太自責,如果我是普大帝,確實會做兩手甚至三手準備。
這次的人員不再局限於技術方面,「聖光」要直面數億人口的社會管理,要有當家做主的思想和長期工作的規劃。
中年護士只「嗯」了聲,再看富爾曼一把年紀,降低語調道:「兩千床也不錯了。您算得是經驗豐富。」
這個情報頭子之所以背叛普大帝,原因之一就是瑪莎的血清能治療這孩子身上的怪病。他照例要接受組織審查,確認其忠誠沒問題,才會被接受。
這些人算是被聖彼得堡的亂斗嚇怕了,發現時空要倒退到1910,那可是個赤|裸裸的叢林世界,一切講究弱肉強食。
至於中國,說好聽點叫做黎明前的黑暗,不好聽就是在最苦難的深淵中奄奄待斃。倒是東面的日本蓬勃發展,初露猙獰。
1910年,這還真是個挑戰。
單個被選者不得不找個勢力依附,大部分去加入歐美,但總有些選擇「聖光」。
現在團隊人手不足,有人研究刀具還要兼任熱處理,有人負責發電,自然就把供電輸電也一起包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