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這麼解釋也行,至少大家還能理解。
再問旁邊的大頭兵,有安陽的,有開封的,有洛陽的。周青峰咧嘴一笑,「喲,都是袁世凱老鄉啊!你們為啥來當兵?」
「後世」帝都政府把老城區的四合院當寶似的,搞衚衕文化,其實都是些低矮破舊的爛房子。
附近的百姓更莫名其妙,齊齊跑出來圍觀。他們也沒啥擁軍的意思,別說幫忙了,連口水都沒得預備,就是好奇。
這比抗戰時期的國軍吃的好,至少大米沒發霉,也沒有沙子、石子、粗糠、稻殼、稗子、老鼠屎和小蟲子。
其他官兵倒不敢吃的這麼呼嚕帶響,卻也覺著「周山炮」沒啥架子,不像個當官的。
周青峰這次沒拒絕,也找個牆根蹲下,隨手撕了兩個雞腿,塞給旁邊的大頭兵,「來,吃飽了,下午還得幹活。」
午飯吃完,休息半小時,下午繼續幹活。周青峰到處巡視,那裡最臟最苦最累,他就去那裡帶頭做示範。一直到天黑才收工,回營洗漱休息。
官兵們無不小雞啄米般點頭。
周青峰一腳把記者踹進地溝,硬塞一把鐵鍬過去,惡狠狠的喝道:「老子最瞧不起你們這些光說不練的假把式。
周青峰端起大海碗,呼啦啦的朝嘴裏扒飯。他那張大口就跟無底洞似的,眨眼功夫幹掉小半碗,肉片更是進嘴就狼吞虎咽,不帶嚼的。
可偌大個帝都,光靠每天幾百號大頭兵如何能清理乾淨?更何況,今天清理了,www.hetubook.com.com明天老百姓繼續按習慣處理垃圾。
「東四」已經算帝都市中心了,段祺瑞就住附近,可這地方還是髒亂的很。
聲似炸雷,怒目如電,圍觀的百姓都被周青峰的罵聲給嚇著,受命的排長和士兵只能硬著頭皮也跟著跳下地溝,清挖淤泥。
答:「河南項城。」
換別人來,只怕要講講軍民魚水情的大道理。可周青峰一指大海碗里剩下幾塊肉片,「想不想以後天天有肉吃?」
周青峰大怒,命令鏡頭對準普通士兵,文章標題也改為《人民軍隊為人民,義務勞動最光榮》。採訪目標也不能是軍官,可以是普通百姓和年輕士兵。
周青峰特別喜歡抓文宣和教育系統的人來「義務勞動」,明確表示:「你們這幫搞宣傳和教育的人不能高高在上的說假話空話。
這舉動被周圍人看在眼裡,兩個大頭兵差點飯碗都端不住,手裡的筷子不敢扒飯,更不敢吃雞腿,只能眼巴巴的朝周圍觀望。
帝都城內組建環衛系統和城建系統,制度化的把「愛國衛生」活動推廣開。宣傳機器全力工作,每天都要報道軍政方面的改革新聞。
做這一切的好處,就是能天天吃大魚大肉,拿足額的餉銀,將來娶個好老婆,住上大宅院。我們不能當惹人厭的丘八,是可以抬頭挺胸人民軍隊。」
只一句訴苦,圍攏的官兵就沒啥好情緒。他們大多二十歲左右,不比「後世」蜜罐里和圖書泡大的孩子,全是受窮受難受欺辱受壓迫,苦水裡泡大的。
炊事班的老伙頭見過當年袁世凱小站練兵的場景,瞟了周青峰一眼,轉身給他捧來個大海碗,裡頭滿滿冒尖的肥肉片。還有個食盒,裡頭是肉湯和燒雞。
我沒指望你們現在就懂,一切都是要從實踐中去領悟。為人民服務不是干一天兩天,不是十天半個月,是今後軍隊準則,時時刻刻都得遵守。
街巷狹窄,牆體垮塌,沒有廁所和排水溝,連喝水都難。真真的冬冷夏熱,住在裡頭純粹是活受罪。
是站在老百姓一邊,還是站在資產階級一邊,你們得做出選擇。」
等到隔天,周青峰又換個營出來清理城區。他帶上幾個參謀,分區劃片,協同合作,讓工作效率提升上來。
溝里散發惡臭,屎尿俱在,中人慾嘔。分到任務的一個排死活不肯動手,不管排長如何威嚇,士兵就是搖頭。
等到一月底,駐紮在南苑北苑的第一集團軍完成重組。各部每天抽調十個營,由政工幹部帶隊入城進行義務勞動,挖溝通渠,蓋房修屋,乾的熱火朝天。
「東四」有條地溝堵了,必須掀開蓋來清淤。
周青峰將自己的衣袖和馬褲捲起來,操著鐵鍬就跳進黑臭的地溝淤泥中。他鏟了一鍬的穢物,對旁邊的士兵爆喝道:「愣著幹嘛?把簍子拿過來。老子都不怕臟,你比我金貴?」
當年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帝都的老百姓也這樣。什麼國www.hetubook•com.com
家大義,民族氣節,壓根沒有,一點蠅頭小利就把人給收買了。
「看樣子,那是個大官嘞。」
周青峰把整個燒雞撕開,分給更多士兵,沒啥肉的雞架丟給排長,喊了一嗓子,「吃啊,這他娘的有毒啊?」
「部隊里沒有「爺」,叫首長或官職。」周青峰停下手裡的筷子,嚴肅道:「今天的任務是為了改造部隊。」
扒飯的官兵停下手,眨巴眨巴眼,無不費解。
士兵們見記者吃癟,無不哈哈大笑。
幹活期間,《帝都日報》還派記者和攝像師來採訪,架起相機拍照——原本鏡頭要對準周青峰,記者連文章標題都想好了——總統特使愛民如子,親自帶兵疏通溝渠。
滿身髒兮兮的周青峰剛剛帶隊清完一處垃圾堆,見帶隊排長正揮鞭子,他低喝一聲:「停下,抽有什麼用?遇到難題,當官的先示範。」
周青峰跑了全營,確認伙食標準沒被剋扣。重體力勞動如果吃不飽,當兵的可真要造反。等他繞一圈,炊事班來人說在附近酒樓預備了便飯,請他過去。
周青峰又問排長,「你那裡人啊?」
聽不懂,沒關係。
說罷,周青峰從士兵手裡抓過一根鐵鍬,指著排長喊道:「別說一條溝,打仗的時候,槍林彈雨,你都得給我帶頭從。現在我第一,你第二,其他人通通給我下溝里去。」
「哎呀,還真挖啊!」
被逼著來清理的大頭兵們很不情願,神情難看。要不是周青峰親自和圖書動員且示範,他們早跑了——什麼軍民一家親,沒那回事。
記者不下沉到基層,怎麼可能了解真實情況,怎麼寫出真實的報道?你們不改造自己的思想,怎麼能搞好三觀教育,培養好下一代?
排長接過雞架,猶豫了一會,朝手下的大頭兵點點下巴,分到燒雞的幾人才敢動口。他本人咬了一口雞屁股,嚼了嚼吞進肚裏,滿臉回味。
只這一條,帝都文人恨死周青峰了。好些人受不了那個苦,乾脆投奔南方去了。
看著被老百姓用作化糞池的地溝,被點名的排長臉都白了。當兵吃糧是天經地義的事,要說給官老爺干雜活也行,但不包括給城裡的窮酸泥腿子挖地溝啊。
來採訪的記者可是文化人,平日結交的都是清雅高貴的上流社會,哪裡肯來挖泥?他看著烏漆嘛黑的臭泥溝,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周青峰繼續道:「我們今後不是為了那個大帥去賣命,天下窮人是一家,我們要為全天下的百姓賣命。
官兵們更不懂了,但大概意思還是明白——今後當兵不用再擔心隨時挨打挨罵挨餓,但想吃飽穿暖就得服從命令聽指揮。
「我說官兵平等,你以為是笑話么?當兵的吃啥,我吃啥。」周青峰指了指大頭兵的飯碗,「不過我飯量大,給我多來幾份。」
「這到底是為啥啊?咋就來挖溝了?」
發現有肉吃,幹活的大頭兵們怨氣才消解不少。他們也顧不上臟,讓街坊打來井水洗洗手臉,捧著飯碗蹲www.hetubook.com.com在牆角開吃。
「這還用問為啥?」旁邊吃雞腿的小兵被觸動了,他拉長音調,哀嘆道:「活不下去唄,家裡年年遭災。爹娘都餓死了,兄弟姐妹不是賣身就是逃難。」
老城區的居民也沒啥衛生習慣,便溺垃圾隨處亂倒,想要徹底解決不僅僅是個大工程,更是要扭轉社會習慣。
報紙上盡寫些無病呻|吟的矯情文章,一點也不懂民間疾苦。這次老子當了官,你們統統都得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另外……記者也不能脫離群眾嘛——下來給老子挖泥,要到基層體驗百姓生活。
排長蹲在對面,把個雞架吃的只剩骨頭,試探的問了句:「周爺,我們今天來清垃圾到底是為啥啊?」
今後不許自己欺負自己人,老兵不能欺負新兵,軍官不能壓榨士兵。士兵不能欺負老百姓。
「過去頓頓有肉嗎?」
不顧旁人眼色,一個排三十幾號當兵的挖了整整一個上午,弄得每人身上全是污穢,就連臉上頭髮上都有——溝里堵了不知多少年,一天根本挖不完。
官兵們頓時遲疑,有人點頭,有人搖頭。
地溝就在街面上,左右都是民居。各家各戶遠遠的墊起腳,雙手攏袖,無不翹首觀瞧,細細低語。
中午,炊事班送來午飯,倒是有加餐,咸蘿蔔配糙米飯,外加三兩熏肉,還有帶點油星的菜湯。
具體到今天,就是這條發臭的地溝堵了,我們就得來疏通。百姓的房子塌了,我們得來救助。遇到大災大難,部隊就得主動出來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