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聖光時代
第六十二章 成長

挨了半天的炮,終於輪到敵人倒霉了。
肖勁帶領的混編部隊完全摩托化,凌晨三點從瀋陽出發,中午十一點抵達鞍山。除自行炮兵團協助鞍山防禦,主力繼續南下。
蔣翊武則讓通信兵通知各排恢復觀察哨,向他彙報敵人所在位置。他自己則抱著電話蹲在地堡的觀察孔前,渾身哆嗦的等著。
「好,注意觀察炮擊效果。」營長掛了電話。
蔣翊武也不知道該幹嘛,至於是麻溜的又帶兵返回陣地。
彈坑密密麻麻嵌套在一起,每個彈坑旁邊至少有一兩具屍體。有的屍體挨了不止一次炮擊,被炸的肚破腸流,肢體破碎。
連里兩個主官對視而笑,嘿嘿嘿的帶著全連傻樂。
「把你眼睛睜大點,老子在營部都能看見鬼子陣地上在挨炮,你能看不見?」營長似乎又高興又想罵娘。
連副和通信兵手腳並用的爬出防炮洞,從壕溝探出頭。他們瞧見遠處的煙柱,先是不相信的乾嚎,接著扯嗓子歡呼,抱在一起大喊大叫。
他搞不清自己是因為害怕、興奮、激動,反正手腳乃至口舌都不太利索,很平常的動作都無法完成,一句話要分成好幾段才能說完。
營長在電話里問了炮擊效果,要求二連打個反衝擊,殲滅殲敵人這個中隊——蔣翊武的手下在陣地里還能像模像樣的打,一跑出來就拉胯。
但直到營長提醒,蔣翊武才明白這是敵人受到我軍炮兵反擊。
修工事的時候,營長把全營排以上軍官拉起來搞培訓。其中一件事就是教基層軍官看地圖,並且按地圖給陣地外的各個區域做標識。
高粱地里硬邦邦的和*圖*書,小鬼子連挖個掩體都做不到。
「120迫」最大射速能上每分鐘二十發。哪怕控制炮管溫度,降低到每分鐘十發也是跟天雷轟鳴似的,持續個沒完沒了。
一個中隊兩百號兵力,完全趴在冰冷的地面上——僅僅一分鐘時間,上百發炮彈將這個中隊炸的鬼哭狼嚎。
轟,一枚炮彈當即將其撂倒。
蔣翊武在觀察孔前等啊等,等了約莫五分鐘,一發炮彈落在高粱地東面兩百米外,轟的一下炸開,掀起些許泥土。
后藤大佐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部隊被對手捅穿,他命令一個騎兵大隊下馬構建防禦陣地。另兩個大隊其餘繼續迂迴,在更大範圍內穿插,尋找戰機。
蔣翊武本人也跟著沖。趕到高粱地時,全連又發愣——日軍一個中隊擠在大概一百乘二十米的田坎下,兩百多發炮彈將這裏給犁了一遍。
大島義昌妄圖利用騎兵的速度來獲取勝勢,卻被更加高速的卡車死死克制。第二騎兵聯隊的后藤大佐感覺自己剛出門,就被對手一棍子敲了上來。
作為防禦核心,自然是騎兵自帶的騎炮和機槍。
第三發試射落在鬼子正中,有個鬼子兵被炸的飛了起來。蔣翊武在電話里喊了聲「准了,准了」,接著就是十幾發炮彈仿若一波大雨似的傾瀉而來。
鬼子炮兵陣地距離蔣翊武兩三公里,舉著望遠鏡確實能看到遠處出現大量煙柱,以及炮彈落地炸開的火光。
蔣翊武抱著電話回到防炮洞,將一張桌上的瓶瓶罐罐全掃到地上。他從自己的行軍包里取出地圖,讓勤務兵鋪在桌上。
百來號和-圖-書菜鳥新兵藉機宣洩一通,沒任何人想到要抓俘虜啥的。幾個排長頂多指揮打掃一下戰場,將有用的軍需物資帶走。
日軍士兵倒是聽話,軍官死了,他們也端著長長的步槍,挺著刺刀發起衝擊——反正撤退是不可能撤退的,作戰指導也輪不上,那就只有「豬突」了。
中午十二點,作為前鋒的「104」裝甲汽車團出現在後藤大佐的視野中。但這個團沒直接靠近,而是隔著兩三公里拐了個彎,找日軍騎兵對衝去了。
高粱地后的小鬼子又扭頭,看著那些發狂的騾子,面面相覷。日軍炮兵陣地挨炸,這已經大大出乎意料。沒想到才幾分鐘時間,炮彈瞄中了他們。
「暴支軍隊的戰力變化太快了。」
蔣翊武手抖、腳抖、渾身在抖。
「120迫」的彈坑遠沒有「三八式榴彈炮」大,但落下的炮彈夠多,造成的傷亡不會有半點打折。
為了獲勝,后藤大佐特意將防禦部隊布置在幾個鐵路邊的村子內,利用村外田地的溝溝坎坎給卡車製造障礙。
蔣翊武的二連全部上陣地,機槍排的三挺「麥德森」噠噠噠的響。打空兩個彈匣后,炮擊停止,敵人所剩不多的潰兵慌忙後退。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炮擊。
不知什麼時候,小鬼子熱熱鬧鬧的炮擊停了。
真正的戰爭遠比書本和想象的複雜且殘酷多了。
蔣翊武回到陣地內,四肢和皮肉還是在抖。他布置好觀察哨,靠在壕溝內,聽著手下菜鳥們討論剛剛的炮擊,腦子依舊嗡嗡響。
等「60迫」能裝備到排級,三百米外的那伙日軍就不用前線步兵和_圖_書在電話里呼叫炮兵支援。栓動步槍的作用將再次下降,真要成燒火棍了。
其中日軍「三一式」山炮是聯隊火力中堅——這種炮是世界火炮裝備史中的奇葩,一種「非常先進」的架退炮,可惜晚生二十年。
第二發試射很快轟了過來,命中高粱地南面一百米。幾匹給鬼子馱載軍需的騾子倒了霉,被炸的嘶鳴亂叫。
接電話時,蔣翊武就因為多次炮震導致耳鳴失衡。同一個防炮洞的士兵也都有類似現象。部分嚴重的還會哭喊,失禁,乃至不管不顧抱頭縮在角落的。
日軍重炮轟小半天,躲在防炮洞里的蔣翊武被轟的腦子嗡嗡響。他曾經浪漫的認為自己為了革命不怕死,但炮聲讓他明白自己還是想當然了。
對於敵人散亂的衝擊,營部加強給蔣翊武的「馬克沁」最開心了。兩百發的帆布彈帶嗵嗵嗵的抖。抖完之後,對面還能站著的日軍少了三分之一。
不等勤務兵鋪好,蔣翊武衝著電話里喊:「十三號方格,日軍有一個連在我陣地三百米外的高粱地里,就是十三號方格。」
這小小的戰鬥中,連隊一百多號新兵,手裡的步槍幾乎沒派上任何用場。除了機槍發揮點作用,全靠炮兵輸出殺傷。
三百米外的田地里有人,日軍每次炮擊結束后,都從那裡展開散兵線向國防軍陣地發起衝擊。衝擊受挫,小鬼子就退回去,等待下一次炮擊結束。
蔣翊武抱著磁石電話的話筒,聽了半天才聽明白營部命令。他喊了聲「明白」,跌跌撞撞的爬起來,跑到工事的地堡觀察孔,半跪著把腦袋湊上去。
騎兵打騎兵嘛,https://m.hetubook.com.com很合理的。
火柴擦出火,蔣翊武抓著捲煙吸了一口,精神總算放鬆。他吐了一口煙氣,苦笑道:「百無一用是書生,我總算明白這話啥意思了。」
現在國內兵工廠主要在製造「120迫」及其彈藥,「82迫」和「60迫」的生產任務要排到1911年的年中。
彈片橫飛,泥沙四濺。
這套進攻和撤退的流程反覆演練好幾次,每次都一樣。看似簡單,其實需要長期訓練才能配合好。
連續挨了幾個小時的重炮轟擊,營部突然給前線各連打電話,要求做好引導己方炮群攻擊的準備。
連副樂道:「書生咋了?書生也能打仗啊。班定遠還投筆從戎呢,咱不比他差。只要活下去,有機會開疆擴土的。」
他渾身是土,滿臉烏漆嘛黑,確認消息后咧嘴發出「哈哈哈」的大笑,「我們的炮兵上來了?小鬼子也有今天?他們在挨炮子。」
營長在另一頭罵:「別笑了,打仗呢。敵人炮兵被我們一鍋端了,接下來要對鬼子步兵進行覆蓋射擊。告訴我,那個地方有鬼子?」
但現在後藤大佐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聯隊裝備的這種火炮上,用它每分鐘兩發的高射速和不到四百公斤帶來的強大機動優勢,阻止對手卡車部隊的狂飆突進。
「偏南一百米。」蔣翊武抓著電話大喊,「打準點,打準點,叫那些小鬼子好看。」
「營長,你大聲點,我耳朵被震聾了,聽不見?」蔣翊武搖了搖自己嗡嗡響的腦袋。
此刻,進攻鞍山的三個日軍鐵路警備隊正遭受滅頂之災。從海州快速北上的日軍第二騎兵聯隊同樣遇到挑戰和*圖*書
營長沒指望手下菜鳥打出什麼漂亮反擊,問了句傷亡大不大?隨後要求多多觀察日軍動向,繼續引導炮兵。
同時,幾個日軍騎兵中隊被集中起來,隨時準備從防禦部隊的側后殺出去,向來襲的中國軍隊發動衝鋒。
己方炮群?
騎兵若是跑不起來,還能叫騎兵?
新兵沒練過戰術,三個排擠在一條進攻路線上,完全沒有配合。要不是小鬼子已經潰退,他們非得吃大虧不可。
日軍第二騎兵聯隊很快發現自己剛剛離開海州,馬匹的機動性尚未展開就受限。負責前衛的幾個中隊紛紛回報表示跟中國軍隊的前鋒遭遇,且一點便宜沒佔到。
蔣翊武的笑聲通過電話線,一路傳到營部。
也有日軍士兵受傷未死,強掙著靠在田坎邊據槍頑抗。二連的新兵被這股蠻橫勁嚇的不輕,連忙朝傷兵和屍體補槍。
從觀察孔朝外看,步兵營用兩個月構建的工事坑坑窪窪。部分壕溝被炸塌,幾個觀哨被轟沒了,有所死傷。
「喂,二連,看得到南面小鬼子的炮兵陣地嗎?」電話里傳來營長的粗啞嗓音。
見蔣翊武的手在抖,同樣髒兮兮的連副湊過來,掏出皺巴巴的捲煙,「頭,抽根煙。這打仗嘛,就是一回生,二回熟。等這次結束了,咱再好好練兵。」
「連長,接下來該咋辦?」
指揮中隊的日軍軍官待不住了。他抹了滿臉沙子般的碎土粒,跳出來抽出軍刀指向國防軍陣地,喊了聲「殺雞雞」……
躲在高粱地后的小鬼子紛紛扭頭,像土撥鼠似的觀望。蔣翊武搖動磁石電話的搖柄,向營部報告炮擊效果,「打偏了,偏東差不多兩百米。」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