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世界裂變
第三十三章 光速解決

中國用軍事力量壓制日本時,英美等國外交人員就強烈反對。英國駐日大使麥克唐納接連在外交場合公開表示對日本的支持,但這沒卵用。
但近衛師團很快出來封鎖街道,要求所有人員待在家裡,有外交證件也不允許通行。對外通訊又全部中斷,於是列強使館只能打開收音機,聽聽廣播里有什麼消息。
局勢彷彿在此刻停止,東京城內沒再發生激烈戰鬥。封鎖街道的近衛師團變得非常茫然,他們接到不同指揮機構下達的命令。
「日本國力疲憊,民生艱難,難能再有力量保衛本土,繼續戰爭只會使國家生靈塗炭。朕同意按首相提出的條件,負責與中國進行停戰談判。」
當廣播里傳出「中國人民要跟日本人民站在一起」的言論,幕後黑手隨之浮出水面。可惜知道了也沒啥用,外交人員只能幹著急。
日軍最精華的部分就是海軍了。這一聯合,看著好像平等合理。但軍隊組織不是過家家,艦隊聽誰指揮?用腳指頭也明白不可能是聽日本人指揮啊!
日本陸軍軍力尚在,海軍也沒全完蛋,中國也沒有原子彈。軍隊內自認還有一搏之力的大有人在。大正的這些說辭明顯比喊投降更容易令國民接受。
至於守在半藏門的小隊日軍,被戰車的機槍警告性射擊后,乾脆讓開了道路。
到隔天,英國人在外務省的內線拿到了中日開始接觸的消息——中方談判人員居然立刻就出現在東京,只能說這場兵變謀划已久。
「無償?」麥克唐納大使守在和-圖-書收音機旁,很不爽的吐槽道:「不要錢的才是最貴的。我大英對這套把戲太熟練了,肯定附帶別的條件。」
臨近天黑前,東京廣播塔重新開始工作,先是負責皇宮庶務的宮內省對外宣布將有重大事項要宣布,請全體國民、官員和軍隊注意收聽。
這都是殺人不見血的招數。
當兵變發生時,摧毀陸軍省的重型航彈將英國使館的玻璃窗都給震破了。包括大使在內,所有使館人員齊刷刷跑到窗口,看著小鬼子的陸軍省「一號樓」在冒煙。
不管唐寧街10號,還是白金漢宮,交給麥克唐納的任務都是維持現狀,卻對這位大使的任何要求都無法滿足。
後世世界銀行最喜歡藉助經濟危機給倒霉的國家發貸款了。美國財團就站在世界銀行背後,手裡拿著鐮刀拚命割韭菜,低價收購別國優質資產。
東京都千代田區一番町1號,有一棟紅磚建造的建築,是英國駐日大使館。它位於皇居西側護城河「半藏濠」的對面,也就是說處在兵變漩渦的中央。
日本明治維新的成果看樣子是保不住了。
可這些人不是已經被中國策反,就是臨時加入兵變隊伍。比如海軍省代表就是豐島二郎這種掌握實權的「內鬼」。
他同時宣布將組建「停戰專務委員會」,接管軍隊和政府權力,並且儘快跟中方談判。
內線給英國人提供了一份談判備忘錄,頭條就是中日雙方組建聯合艦隊——聯合?艦隊?!
現在菲律賓在美國手裡,越南在法國手裡,www•hetubook•com•com馬來西亞和緬甸在英國手裡。印尼的荷蘭人被趕走了,但實際上還是英國人的地盤。
這一維和,擺明是借民族獨立給列強上眼藥。同時給日本一個泄壓閥,將其多餘人口消耗掉。
晚上七點,大正天皇玉音放送。
「朕深鑒於世界大勢與帝國之現狀,欲以非常措置收拾時局,茲告爾等忠良臣民:……」
一個裝甲連的「灰狼」開了過來,領頭的一輛徑直將內山中將撞倒,後續的幾輛看不清路,也就壓了過去。
這可不比西方列強血淋淋的屠殺和搶掠好多了?成本還低。小鬼子被賣了還要替中國數錢。
第二條,中國組建東亞維和部隊,吸收日本陸軍參加,用以維護東亞地區和平穩定——看到這條,麥克唐納大使的虛火就上來了。
麥克唐納大使在日本好些年了,他知道日軍其實從上到下都不想再打這場無望的戰爭,只是在選擇如何體面結束上有很大分歧。
麥克唐納看到這條時當場懵逼,腦袋嗡嗡響——好傢夥,中國人真會玩。趁人病,要人命啊!
有讓軍隊戰鬥到底,誓死保衛天皇的;也有下令軍隊立刻返回營房,等待後續命令的;更有說兵變國賊已經控制天皇,要對軍隊進行清洗的。
麥克唐納搞不懂經濟特區的「特」在什麼地方,但總感覺中國吃相非常優雅,拿刀子割肉時還不忘給獵物打麻藥,順帶讚美其配合的非常好,有利於和平與發展。
作為回應,「自由日本之聲」當晚就對三浦首相和-圖-書的講話表示歡迎,並代中國政府宣布將對日本進行無償的糧食援助,用於解決迫在眉睫的糧荒。
駐東京的各國外交人員頓時像熱鍋上的螞蟻,亂跑亂撞的到處打聽消息。
天皇侍衛長內山中將的車從使館附近開過,麥克唐納大使也看見了。他有上去打聽打聽消息的想法,可惜內山中將沒空搭理。
意料之中,東京的廣播停了,啥動靜都沒有。
領頭的「灰狼」車長從炮塔上探出半個身子,對渡邊大佐軍官喊道:「我們要大正天皇發表全國講話,結束戰爭,嚴懲戰犯,改造國家。」
雖然字面上沒細節,但以英國佬思路,完全可以腦補出很多彎彎繞。光是貸款和債務問題就有無數的坑可以挖。
東亞,維持,和平,這三個很尋常的詞湊一起,立馬點出中國在本地區的野心——中國自己就差點成為西方列強在東亞的殖民地,現在有點實力就要開始維護和平了。
麥克唐納作為駐日大使,格外注意大正的每一個字詞,從中揣摩出多種意思。聽廣播的日本人得知國家還保留一些顏面,抗拒心理也少一些。
但對處於困境的日本來說,民眾對此容易接受,軍隊也少些抵觸。這是真正政治家的做法,堂堂正正的陽謀,讓對手自己朝火坑裡跳。
這些要求……都很合理。
麥克唐納大使站在使館門口能看到皇居的半藏門。對面很快出現一隊持槍的日軍士兵加強防守,可從他們慌慌亂亂的模樣看,明顯沒啥底氣。
現在就缺一個有足夠地位的人站出來www.hetubook.com.com喊一嗓子「不打了」,各級軍官隨之卸下責任,心安理得的放棄抵抗。
地面很快多了一個血肉、碎骨、臟器混雜的噁心印記。有點像道路上被車輛碾過的死老鼠,扁扁的,平平的,屍體和軍服被壓成一片。
在廣播中,大正並不是宣布無條件投降,而是宣布解除軍部一系列高級軍官的職務,同時承認兵變合法化,他對此表示支持。
誰說中國人愚昧老實不會耍花樣的?這耍起來不是挺在行么。
按照麥克唐納的預想,中國應該會提出割地賠款之類列強侵佔的尋常手段。只要有這些條款,英國自然可以大做文章,挑撥日本民眾和軍隊的情緒,從中搞事。
麥克唐納很想去皇居內瞧瞧,可很快有大批武裝人員重新佔領街頭,對附近的近衛師團進行繳械,並繼續進行戒嚴。
可目前談判備忘錄提出后,所有手段都藏在字面之下。什麼聯合、協助、促進、合作,每一個詞都很好聽,但戰敗國有什麼資格享受權益?
渡邊大佐吶吶半天,想攔不敢攔,硬著頭皮表示自己要跟天皇陛下商量商量——「灰狼」裝甲連很乾脆的無視了他,履帶吱嘎吱嘎的開入皇居,進逼皇宮。
各路記者還紛紛上街,至少要去挨炸的陸軍省大樓前拍幾張具有歷史意義的照片——發回英國絕對能上《泰晤士報》的頭版頭條。
負責駐守的陸軍侍從武官沒再學自己的上司擋路。他等在門口,恭敬的詢問兵變人員具體目的。
英國使館內有不少日本僱員。當收音機里傳出不太真切的https://m•hetubook•com.com聲音,這些人有的失魂落魄,有的嚎啕大哭,更有的叫喊著:「不許聽,不許聽,這是國賊編造,不是天皇講的。」
這些兵變人員胳膊上系了白布,派了專人堵在各國使館門口,名曰「保護」,實則禁止內外聯繫。使館內的英國佬乾脆聽廣播得了。
剩下的是中日經貿合作,日本大藏省要加強跟中國財政部的合作。
委員會成員明面上包括外務省、大藏省、陸軍省、海軍省以及工商業界人士,甚至破天荒的有不少工人和農民代表。
沒關係,外交使館都有專業的無線電通訊天線,可以收到來自幾百公裡外的短波信號。英國使館第一時間就把頻率鎖定在「自由日本之聲」上。
一般人沒這樣的威望,也背不起如此重大的責任。但平時不管事的小鬼子天皇還真的可以——從來不負責的吉祥物當然可以代替全體國民喊「停戰投降」。
備忘錄最後提議將九州島單獨劃出作為日本經濟特區,給與政策扶持,作為中日合作的典範項目。
後來的武裝人員成分繁雜,有些是東京都的工人,也有學生和水兵,甚至包括被策反的衛戍部隊,但主力是一支叫「日本解放軍」的部隊。
三浦的講話就嚴厲多了,首先斥責軍部不顧國計民生,強行將五千萬國民拖進戰爭深淵,犯下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
很快,內山掛了。
有點後現代主義印象派畫作的意思。
大正的「玉音放送」也就幾分鐘,廣播內重複幾次后,改由首相三浦內康出來講話。
又不給錢,又不出兵,光嘴上說能管啥子用?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