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廂內人多,擁擠不堪,空氣混濁,聲音嘈雜。列車員推著小貨車,像個賣貨郎似的擠了過來,推銷瓜子乾果。
國務院正打算將軍隊規模繼續擴大到一千萬,以便讓更多的適齡青年接受鍛煉。特別是加大女兵數量,提升婦女權益。
老先生,不是我要罵您。您自己都不願受窮朝縣裡跑,憑什麼要別人替您留守農村?難道為了守墳?」
可年輕人更笑了,「難道老祖宗希望看到子孫後代受苦受窮?老先生,您是過去的私塾先生吧。家庭成分是什麼?我打賭不是貧農。」
幾百萬脫產軍隊不但沒把中國拖垮,反而讓它越變越強。相比之下,歐美參軍的利益少,民眾反而不願意參軍,非得搞義務兵役制才行。
過去我們那的人一年累到死也收不了多少糧食,連個柴個米錢都賺不到。到冬天更是只能窩在家裡,靠喝稀飯挺著。
「想留在帝都,畢竟好找工作。」年輕人自嘲的笑笑,「但我能力一般,只怕留不下。不要緊,周圍城市也行。
一年多來,「合村並鎮」的工作確實鬧得全國各地都沸沸揚揚,不理解的,告狀的,公然反抗的都有。
周青峰稍稍點頭,這車廂就是個小小的市井,聊的現狀就是他在背後推動。包括強行「合村並鎮」,發展軌道交通,擴大軍隊規模,控制超大城市人口數量。
這不但拆村,還要把墳地和祖宗祠堂也給拆了。村裡人不同意,拖了半年。結果縣裡武裝部來了一夥當兵的,逼著我們拆。
同https://m.hetubook.com.com樣為了攤低成本,修路就得朝人多資源多的地方修。
這話讓老者不樂意了,慍怒道:「你這後生年紀不大,口氣倒是跟那些當官的一樣。我是教書的,如何在村裡常住?再則,村裡農戶故土難離,難道刨人祖墳也有理了?」
老者恨恨的罵了聲,「近一年不知是那個遭瘟的混蛋發癔症,拍腦袋下發了什麼文件,硬要把我們那塊的村子給拆了。
周青峰向年輕人問了句,「你打算待在哪兒?」
我是河北的,我們那兒好幾個縣都在想方設法把人口集中到縣城,方便申請在縣裡設個鐵路站台。
對工廠來說,守時守紀的退伍兵顯然是要比連時間觀念都匱乏的農村青年更適合當工人。這又逼著各地為徵兵名額進行爭搶。
車廂內的乘客來自各地,聚在一起也算緣分。大家磕著瓜子,專註的盯著愁眉苦臉的老者。就連同車的孩童也吃上香噴噴的荷葉燒雞,停下了哭鬧。
在其他列強眼裡,中國軍隊是謎一般的存在。民眾參軍熱情極高,士兵為了提干也有極強的訓練和作戰熱情。
可對老百姓來說,卻知道參軍是改變命運的少有渠道之一。
就說我們乘坐這窄軌鐵路吧,報紙說這玩意造價便宜,修的又快。幾年的功夫,各省已經修了五萬公里。
我們村當年可以出過舉人的,村口有上百年的老牌坊。誰來了不誇一句『人傑地靈,詩書傳家』,結果說啥都沒用,當官的就m•hetubook.com.com是要拆。」
窄軌火車已經啟動,車輪哐當哐當的響。聽著有人閑聊問話,老者嘆聲道:「我是河南的,進京告狀卻沒告成。當官的不管事,反而轟我回家。」
中年人說的樂呵。又有個壯實的漢子接著道:「咋可能不賺錢?肯定賺的。我們那前兩年就通了窄軌鐵路,原本是開礦用的,後來跟市裡標軌接通。
完成兩年或三年兵役后,大批士兵猶如在爐火中淬鍊,能力翻倍提升,回到地方也是建設骨幹。
年輕人再笑,「讓您再回村裡長住,樂意嗎?」
只是壯漢擺手笑笑,「現在各地國有工廠企業只招退伍兵。私營的企業么,其實也喜歡用退伍兵。」
老者開了口,車廂里議論聲也大。
現在村裡的姑娘小伙都嫌棄種地太累,寧願去廠礦當工人。我們那兒有個石灰礦,還有縣裡的玻璃廠和煉鐵廠,每次招工都擠滿了人。」
老者大概是在類似問題上吃過不少苦頭,不服氣的哼哼兩聲,當即閉嘴。年輕人卻不過他,嘲諷的說道:「這都啥年代了,守著祖墳能發財?
社會底層其實就反應國家發展方向,民間輿論可比官樣文章更靠譜。目前來看,「聖光」掌控的中國還是很有活力的。
過去俄國有一百多萬常備軍,把西歐各國嚇的夠嗆。現在中國幾乎沒有遭受陸地侵略的可能,但常備軍將長期穩定在上千萬左右,這可太嚇人了。
只要有鐵路站台,縣裡的農貨就容易賣個好價錢,也方便辦廠開礦,來錢快。和圖書哪怕窮苦人出去尋個零活也容易些。
但在三四線城市的交通也不能不管。
開頭的年輕人接下話題,說道:「報紙上說了,以後農村人口只會越來越少。大家想過好日子,都會想盡辦法進城。
這話一說,旁邊立馬好幾個乘客詢問壯漢是哪裡人?工廠還招不招人手?大夥語氣急切,顯然是對招工的事非常關心。
「暴力拆遷啊。」周青峰聽著「哦」了聲。
外界只知道中國為了應對戰爭大肆擴軍五百萬,還將軍費從一口氣提升五倍,卻不知道這其中有很大水分。
回帝都沒三天,把自家正宮娘娘和兩位愛妃喂的飽飽,他又帶著警衛和秘書離開部委大院,跑到朝陽門的火車站,隨便上了一趟城際火車,打算在帝都附近好好逛逛。
這個群體有上億人口,數量龐大,放任不管是浪費人力資源。但他們從農業社會出來又根本不適應工業生產,於是必須參軍接受紀律改造。
我聽電台里的新聞,說華北乾旱,帝都不適合承載太多城市人口,要將院校企業乃至政府機構都搬出去。產業可以集中,但人口不能過度集中。
所以中國的五百萬軍隊看似龐大臃腫,可實際上是個超大號的軍事訓練營。雖然養部隊的成本大,但效益也極高。
別看它跑的慢,時速只有三十公里。可一個市只要通了它,日子鐵定好過。
老者滿臉皺紋,年歲不小,神情甚為陰鬱。其衣著是棉麻混紡的料子,便宜又有檔次,彰顯身份。
窄軌鐵路就是米軌,車廂較小,www.hetubook.com•com但乘坐的客流卻不少。周青峰上了車就笑呵呵的問對坐的一位老者,「老先生,你從哪來的呀?」
與其等著今後農村自然消亡,不如現在就對鄉村進行改造,讓它能更適應未來。我就是村子里出來的,但我說什麼也不願意回去。」
能當教書先生的,肯定不是貧農。
現在大家都學聰明了,秋收后就想法出去打零工,就算沒賺什麼錢,至少能吃飽肚子。玉米面的饃饃肯定管夠,個把月還能吃肉打個牙祭。」
1910年,中國鐵路里程接近一萬公里,但路網零散,管理不一。十年後,現在國內標軌鐵路里程達到四萬多公里,基本將一二線省會大城市連起來。
老者一愣,答道:「我在縣裡教書,但逢年過節還是要回村祭拜祖宗的。」
每年春秋徵兵季,各地武裝部都要跟打仗似的,既要向上級申請更多的名額,又要保證向部隊輸送最優秀的兵源。
這是在普及基礎教育之前,針對十五歲以上,給已經不適合從小學開始學習文化知識的底層年輕人一條出路。讓他們不至於困頓一生。
按「後世」經驗——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好了,原材料和產品才能低成本流通,從而刺|激經濟發展。
「這話說得對!」旁邊有個中年人插了句,語氣肯定的說道:「聽說城區三十萬人口就能升縣級市,可以自籌資金通鐵路。
於是便宜廉價,技術水平低的窄軌鐵路紛紛上馬——交通部考慮過在全國大修公路,但全年汽車產量還不到二十萬輛,優先供和圖書應軍隊都不夠。
不等問個詳細,旁邊有個嗑瓜子的年輕人忽然嗤笑問道:「老先生,看您這打扮是讀過書的,您自己還住村裡嗎?」
就這一句,車廂內的議論聲迅速壓低。原本大夥挺同情這愁眉苦臉的老者,但一問家庭成分,階級鴻溝就出現了。
五百萬軍隊中超過一半是農墾師和工程兵。好多士兵從入伍到退伍,連槍都沒摸過幾次,整天就是受訓學習和修理地球。
周青峰是個坐不住的人。
如果真如此倒是大好事,好些地方能受益。我也不用離家千里找工作,照顧爹媽也容易些。」
時空重啟即將滿十年。「聖光」降臨初期就在搞社會改革,但直到十年後才真正有實力重塑整個國家的行政格局。
「百年後」的中國可以花巨資為偏遠山區的單戶人家修路通電,現在的中國萬萬沒有如此能力。寶貴的鋼筋水泥不能隨便浪費。
周青峰把車窗打開通通風,又招手喊住列車員,買了些零食分給同座人等,笑嘻嘻的問老者,「告狀?這事我愛聽。告什麼狀呀?」
雖然世界大戰即將迎來高潮,可目前中國最重要的事反而不是戰爭,而是周青峰大力抱怨的「合村並鎮」。
修通鐵路真是讓老百姓開了眼界。
況且現在國內石油產量不高,柴油汽油都是限購物資。燒煤的蒸汽機車在運行上方便廉價,更具實用性。
現在是要壓縮縣級以下行政村數量,提高生產和管理效率。
這說來又是另一個話題。眾人議論聲更大,一則是各地徵兵名額,二則是正在進行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