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地圖就知道,要發財的話只有沿著長江往東方的精華地帶前進才是。
他出身於揚州官宦世家,他老爹還是一位家財萬貫的實業家。他本人1893年生人,只比袁燕倏大一歲,還曾經去歐洲留過學。
而到了1853年,黃河連續三年大決口,造成了大運河的嚴重淤塞。同一年,太平軍殺進江南,完全截斷了大運河。我大清不得不廢漕改海。
袁燕倏心中暗道,卻原來我的魅力已經大到如此地步了嗎?
洪門在這個區域的勢力被擠了出去,只好跑到湖廣川貴甘陝甚至海外發展了;而青幫不在賽里斯東部沿海這片精華地區獃著,跑到那種窮鄉僻壤去幹嗎呢?
藉著這個大好形勢,當地另一個地下組織乘勢崛起,那就是哥老會。
「小張?」袁燕圖不解地問道:「伊是啥人?」
正所謂修橋補路無屍骸,殺人放火金腰帶。還真是金玉良言來著。
眾人定睛一看,只見我們的袁大師正在捧腹大笑!
其實這在史學界是一個眾說紛紜的爭議性課題,反正他們自己說是就是了吧。
不過張繼貴回國之後既沒有回揚州繼承家業,也沒有去大學當教授,而是來到上海成了黑道太子爺。
在民國上海灘,張繼貴也是一個因吹斯聽的人物,他的人生經歷妥妥就是網文黑道流的男主角。
在十九世紀後半葉,洪門這條過江龍和青幫這頭坐地虎就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再次碰頭了。
其後,徐寶山的部下張仁奎成了馮鞏他爺爺麾下第七十六混成旅的旅長,同時擔任駐防南通的通海鎮守使。
然而在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大時代終於拉開了序幕。
還別說,徐大元帥和同為鹽梟出身的黃大將軍(黃巢自號「衝天大將軍」)真有點相似來著。
就在座上眾人有點尷尬的時候,穿林北腿突然清咳一聲打破了寂靜:「咳咳咳……」
1796年川楚白蓮教大起義爆發了。這
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我大清中期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爭。也是晚清開始的標誌。
他轉頭向張靜江沉聲說道:「靜公,再怎麼說這件事情過不在遯翁,他也沒有虧待過那個什麼玲瓏姑娘。依蔣某看,這五千大洋還是過分了!」
沒錯,這相當滴黑色幽默。
「鴻漸兄,仲謀兄。那邊本來是獅子大開口,要這個數!」
這個時候有志於反清的革命志士們又來插了一腳,同時聯絡這兩家之中的忠義之士「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呵呵……」
徐寶山就是以青幫老頭子的身份自開洪門山堂,春寶山可以看做是「青紅合流」的典範。
他長得也是英俊不凡,還是脂粉堆裏面長大的,在國外鍍了層金之後那在女性之中更是吃得開了。因此他就在上海灘吃上軟飯了……
於是在1913年,陳其美下令讓張靜江,還有杜月笙等人設計把他給炸死了。
俗話說得好,不打不相識。
他的好基友戴季陶忍不住勸阻道:「結石,這件事情沒有那麼容易吧?何況你還有要事在身……」
「……」
好吧,如果我們袁大師也走黑道路線的話,估計就是張繼貴的翻版了。
那麼「袍哥」們是不是像他們自稱的一樣是天地會分支的「漢留」呢?
要知道青幫原本是吃漕糧這碗飯的,活動區域是在大運河沿岸。這裏可是我大清的財賦重地外加還是天子腳下。
張靜江苦笑道:「結石,你以為這五千大洋是看在李寶英這個拉三(滬語,女流氓)面子上的嗎?還不是看在小張面子上……」
「哦……」
張繼貴不但拜入張仁奎門下,而且兩人還聯了宗。小張對外宣稱是張老太爺的侄子,這下他在十里洋場那是橫行無忌,真的沒人敢惹。
他們兩兄弟都不說話,旁人也不便插口,桌上自然就安靜了下來。
袁燕倏再次冷www.hetubook.com.com笑一聲,瞟了一眼張靜江,淡淡地道:「靜公,恐怕小張的面子還沒有那麼大,你是看在張老太爺的面子上的吧?」
總之,青紅合流比國共合作還要一團和氣,也沒有像國共那樣相愛相殺過。
這裏必須要解釋一下了。
就在穿林北腿壯懷激烈的時候,座上眾人就聽到有人突然啞然失笑。
所以洪門之中才有一條諺語:由青轉洪,披紅挂彩;由洪轉青,剝皮抽筋。
這次農民起義的結果不但削弱了我大清在長江中游的統治力量,也打擊了白蓮教在這一帶的地下勢力。
和所有成功的組織一樣,崛起之後的哥老會也開始拓展自己的勢力範圍。
「呵呵……」
好吧,真要說起來袁燕倏也是一個「空子」,不過他覺得自己加入洪門是洪門的榮幸,所以他很是心安理得,還要把任天堂聖賢二爺繼續當下去……更確切地說,他現在準備給自己升個職。
當時社會上的名流們也千方百計地想要入他的門下。其中知名的有著名軍閥韓復榘和蔣鼎文、上海銀行公會會長陳光甫、交通銀行總經理錢新之、中央造幣廠廠長韋敬周、汪偽政權外交部長夏奇峰、宣傳部長林柏生等等。
想到此處,他的嘴角忍不住翹了起來……
反清還是安清不是問題,銀子和盤子(地盤)才是問題。於是這兩家下面大大小小的堂口頓時就打得不可開交。
難道說,難道說,難道說穿林北腿的審美觀其實沒問題啊???
後來張總司令還成了四一二事變當中和蔣總司令沆瀣一氣,出了不少力氣。
「季陶,你不用勸我了!」
還沒等其他人回答,他大哥就冷笑一聲,開口替他解惑了:「老二,靜公說的小張是揚州會館的坐館張繼貴……」
如果說青幫十姐妹的李寶英是滬上拆白黨的女黨魁,那麼這位又帥氣又年輕的留洋學生是拆白黨的總司令。
只聽袁燕倏用諷刺的語調www.hetubook.com.com說道:「張老太爺還是青幫裏面德高望重的大字輩老頭子。」
如此一來,這兩家又找到了共同的「政治理想」,頓時就從下三濫不入流的黑道幫派變成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革命組織。
袁燕圖看到他如今張開的五根手指,心中還是感到有點肉痛。
我大清能容得下「安清之幫」難不成還能容得下「復明之會」嗎?
這特么的還打個什麼勁啊,大傢伙一起合夥發財才是啊!
徐大龍頭本來是縱橫江淮的大鹽梟。不過他是關心時事,也有著政治嗅覺和眼光的大鹽梟。
他用古怪的眼光看著張靜江,語氣也有點古怪的道:「靜公說笑了,小弟怎會不知道張錦湖(張仁奎的字)呢?他可是吝庵公(張謇)的得意門生,徐寶山的得力部下,春寶山的坐堂大爺……」
穿林北腿先給「人形百度」點了一個贊,再一拍胸脯道:「說起張老太爺,蔣某倒也還有幾分薄面……」
七十五萬軟妹幣啊,可以買一打五菱宏光,一會排成個二字,一會排成個B字……
所謂空子,就是冒充青幫的混混。
要注意了,所謂的「青紅幫」裏面的紅幫不是整個洪門,而是哥老會在江淮地區的分支。
因為青幫中有「許充不許賴」的說法,黃金榮就稀里糊塗地成了青幫中人,功成名就之後才拜成為張仁奎的門生,算是「轉正」了。
「蔣某不才……」
還有的就進入了大運河沿岸的「旱碼頭」討生活,到最後這些「旱碼頭進幫」反倒是成了青幫主流。
這下把了解歷史掌故的江淮士紳們嚇得夠嗆。於是就連張謇都親自出面幫徐寶山到北京奔走,最後這位大鹽梟被我大清招安,掌管兩淮緝私營……
我們的袁大師這次忍住沒有吐槽,你老兄去年本來想拜張仁奎為老頭子,結果人家婉拒不納,你只好拜進了黃金榮這個「空子」的門下。這也叫「有幾分薄面」?
順理成章地,洪家弟子能www.hetubook.com.com拜入青幫老頭子的門下,青幫中人也能自開山堂當龍頭老大,到最後就有了一個雜交出來的「青紅幫」。
他不由得看向了自己的大哥……卻只見袁燕倏英俊的臉龐上一副神遊物外的神情,似乎完全沒有聽到陳果夫的這番話,只顧著在抽他的雪茄煙。
只見穿林北腿皺著眉頭道:「五千大洋還是太多了。蔣某和貴家的交情一向深厚,這件事情不能不管……」
所以到了清末,本來把青幫視若寇讎的洪門,開始和青幫交起了朋友;而本來不是出自洪門的青幫,居然也自稱是洪門的分支了。
「哦,想不到鴻漸兄這樣的留美博士居然如此了解江湖上的掌故,實在是見聞廣博。蔣某佩服!」
因此在仁宗爺嘉慶之前,這兩家算得上是井水不犯河水。
此言一出,張靜江只好打了一個哈哈道:「鴻漸老弟,原來你也知道張老太爺啊?」
春寶山的龍頭在徐寶山死後由他弟弟繼承,不過張仁奎仍然是坐堂大爺之一。
「吼吼吼……」
早在辛亥之前,他就很有眼色地投靠了袁世凱,成了北洋在江淮地區的「中流砥柱」。
廢話,就算沒有大師球系統,袁大師都知道這位張仁奎張老太爺。
畢竟這是整整五千大洋啊,就算不考慮此時物價因素,那都相當於七十五萬軟妹幣。
而有著正式師承的張老太爺在青幫裏面地位極高,聲望極大。上海三大亨裏面黃金榮是他的弟子,杜月笙是他的徒孫,張嘯林是他的師侄。
他們打著打著就發現了,原來洪門從長江中游往下運的是鴉片,青幫從長江下游往上販的是私鹽……
被他這麼一看,聽他這麼一說,張靜江的臉色也變得十分精彩。
不過么,現如今的上海灘來了一位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皮卡皮卡」的任天堂二爺!和-圖-書
陳果夫豎先起了兩根手指,再一指張靜江道:「多虧靜公出面通融,現在只要這個數就能把這件事情給了斷了。包管是再無後患!」
不過等到了聖祖爺康熙晚年統治安穩下來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呵呵呵……」
說到底了,他們老袁家的鈔票也不是大風刮來的,都是一筆筆佃租收來的,一張張股票賺來的。
「哈哈哈……」
在戊戌變法之後,他自封為兩江兩湖兵馬大元帥,聲稱奉光緒帝的衣帶詔,要他「剪除奸黨,以救朕躬」,號召豪傑速速遵詔行動起來。
這是因為徐寶山就是張靜江幹掉,還是用炸彈給BOOOOM掉的。
被裁撤的漕丁自然大多是青幫中人。他們之中有的去當了鹽梟,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青皮黨;有的成了太湖上的槍船幫會,比如「強盜錦繡」出身的巢湖幫;有的加入了我大清的長江水軍,跟著「千古完人」一起鎮壓太平軍。
實際上這隻適用於我大清的早期,洪門之中確實有叛徒投向了青幫,兩幫之間也確實經常發生仇殺。
據說,只是據說啊,穿林北腿日後的「達令」就和他有過一腿。要不是張繼貴名聲實在太臭,這兩位倒是挺般配的。
此人的笑聲越來越大,意味也越來越狂。
等一下,等一下,他老人家的目光怎麼總看向自己妹妹呢??
穿林北腿一擺手,一肅容,一沉聲,很是威武和威嚴地說道:「鴻漸兄和仲謀兄……嗯,還有三小姐既然視我等為親朋,我等又豈能袖手旁觀呢……」
某些文藝作品裏面把洪門和青幫描述成兩個勢不兩立、水火不容的宿敵冤家,洪門自然是要反清復明的了;而青幫對我大清忠心耿耿,所以又名安清幫。
就這樣奇妙滴……青紅合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