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莫道此國盡滄桑且看今朝我最狂
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舊筆戰震南北,袁鄭鏡破各西東(十九)

饒瑟僧可以說是民國駢文通電的祖師爺,讓駢文的獨特魅力藉助通電這種高效通訊手段大放異彩。在他之後,所謂民國電報戰的各方基本上都用「饒氏電報體」。
後世經歷過九年義務制教育的賽里斯人在寫作文,尤其是議論文的時候,很少不受「毛氏文體」的影響。
他這麼一比較,就發現這兩位很有共同之處,尤其是在無恥這方面。
「妙,妙,妙,真是妙不可言!」
不過他沒有那麼直白,也不用那麼直白,只是略略地寫道:東海名士,雄談自殊,南粵俠妓,巨眼識途。乍乍微瀾,不動太湖(指袁燕倏)。些些碎風,豈拘紅拂?
甲申天變,辛亥易鼎,燒玉三日,魚目兩混。辨才七年,原是八郎!
不過袁燕倏最「佩服」陳布雷的一點倒也不是他的文采,而是——他居然真的殉國了!
文中寫道:明之牧齋,清之有為,高才峻望,薄海具瞻,嘆深微管,捨我其誰?
這麼一比較,孰高孰低、誰香誰臭那和圖書是一目了然啊。
也不是吹捧他老人家,不過天魔傳人在文字一道上確實有著超越常人的天分。
其中有一句是:「歷觀生作,練成一色文字,自是偉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
他存世最早的文稿是寫於1912年的《商鞅徙木立信論》,當時他也不過十九歲。
第三位自然就是陳布雷了。
在北洋政府執政時期,他的駢體文已經到了「羽檄修書,星馳電布,一篇脫手,八繳風傳。」的地步。
最為因吹斯聽的是,有人甚至說他的文章能鎮壓邪祟,辟易鬼神……和-圖-書
所以後來等他「再加功候」,就成了全賽里斯人民的導師……這裏說的是白話文寫作。
雖然老陳殉的爛無可爛的蔣記民國,自殺也可以說是懦夫的逃避。但是能用自己的生命為自己的事業做註腳,那也總比一幫舔著臉去寶島、去香港、去國外當寓公的「黨國元老」強。
這篇文章一方面諷刺康聖人老了還要娶浣紗女來紅袖添香,一方面吹捧袁大師能讓交際花來個紅拂夜奔。
第二位則是黎元洪大總統的御用文案——饒漢祥,字瑟僧。
這位「孟八郎」不是什麼歷史人物,而是孟浪失德之人的意思。
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啊。
但是陳布雷有辦法,他把康有為和錢謙益做了一番比較,老錢大家都挺熟的,就是明末「水太涼」、「頭皮癢」的那一位。
根據袁鴻漸同學後世讀史之後的總結,民國有www•hetubook•com•com三大文膽。
在這一點上,戴季陶和他一樣還算有點可敬。
他們從袁燕倏手中接過文稿,湊過來一看,標題是——《浣紗添香樂花甲紅拂夜奔識英豪》
作為穿林北腿的文膽,他最有名的一句話便是:如果戰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陳布雷DISS完了南海聖人,就開始吹捧太湖大師了。
暫時變身為「喵喵」的袁大師還在學貓叫呢,旁邊眾人也不由得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頭一位,他自己就是自己的文膽……沒錯,正是天魔傳人。
不得不說,天魔傳人真的是那種「你不服那就打臉到你服」的龍傲天式人物。
說真的,只要有初中以上水平,讀得懂簡單文言文的漢字使用者,讀饒瑟僧的文字就會有口齒生津的爽快|感。
他的班主任,前清秀才柳潛看到這篇文章時,擊節讚賞,給予很高評價。這篇文章才500字,他寫的評語卻有整整150字。hetubook.com.com
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這幅著名壽聯也是出自他的手筆。
他老人家對於白話文的貢獻不是因為他的政治地位,而是得到當時文人們的公認,唐德剛在《胡適口述自傳》中說:「胡先生告訴我:「共產黨里白話文寫得最好的還是毛主席!」
我大清最高產的大詩人愛新覺羅·弘曆陛下曾經專門寫詩挖苦老錢:「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進退都無據,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屢見詠香囊,末路逃禪去,原是孟八郎。」
「來,來,來。諸君也來欣賞一下布雷先生的妙文。」
什麼「唯有杜門思過,掃地焚香,磨濯餘生,懺除夙孽,寧有詞條之葉,仍返林柯,墮溷之花,再登茵席?」《1915年黎元洪辭職電》
這幾句話實在是很毒來著。先諷刺這兩位在前朝欺世盜名,后嘲笑他們在新朝首鼠兩端,其實都是「孟八郎」。
語文課四大課代表那也是水平頗高的文人,一看這個標題就秒懂啊。
因為余美顏如果是「慧眼識英雄」的紅拂女,那麼袁燕倏自然成了「姿貌瑰偉,心懷大志」的李藥師了www.hetubook.com.com
什麼「年豐母餒,歲暖兒寒,戰骨已枯,恤金尚格。膺宗殄絕,嫠婦流離。」《1925年郭松齡討張作霖電》
我們袁大師心中暗道,陳布雷這位「領袖文膽」、「總裁智囊」、「炮黨第一支筆」還真的不是白給的呢。
陳、戴二人應該說是最後幾個真正意義上的賽里斯士大夫了,他們的自殺還有蔣記民國的滅亡意味著一個時代落幕。
什麼「恩逾于骨肉,禮渥于上賓。推心則山雪皆融,握手則池冰為泮。」《1913年黎元洪與袁世凱電》
其實這年頭一樹梨花壓海棠乃是尋常之事,也最多是譏諷兩句,沒辦法太過上綱上線。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