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後事態很快就一發不可收,孫中山在上海號召「武力討袁」,眼見湘督譚延闓也有意響應,這鐵路看來是修不下去了,李傑只好先回京再作打算。回京后不久,李傑得知杜心五也回京,便上門拜訪,得知「宋案」還有諸多疑點,那個買兇者應桂馨是中華國民共進會會長,是滬督國民黨人陳其美的人,兇手武士英最後又死在上海獄中,甚為蹊蹺,中山先生一口咬定是大總統所為,似有不妥。杜心五也深感是意氣消沉,已經決定棄官去職了。
不久,就傳出孫中山向英美德法四國銀行團接洽,希望能夠借款修築鐵路的消息。此消息立即遭輿論界質疑,唯恐外國政治勢力藉此機會攫取中國鐵路,進而瓜分中國。孫中山遂在北京招待全國40多家報刊記者予以解釋。他解釋道,他個人將以私人身份向外國資本家借款,以公司名義與外國資本家簽約,系他個人對中國政府和*圖*書以及外國資本家負責,中國政府對外國政府以及資本家都沒有責任。隨後,他離開北京,前往山西、河北、山東等地實地考察鐵路情況,粵路總理詹天佑、總工程師鄺孫謀、交通部僉事李傑陪同。10月份到了上海,11月14日,孫中山在上海開辦中國鐵路總公司。
觥籌交錯間,袁世凱注意到一直跟在孫中山身邊的李傑,見李傑身著挺括的藍呢子新軍官校軍裝,顯得身材挺拔、儀錶不凡,孫中山看見便笑道:「這位子義老弟還是大總統的小老鄉呢,原是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橋樑專業的大學生,現下在兄弟身邊屈就,當個副官,現在正要向大總統討個差事。」
「不必多禮,」袁世凱擺擺手,「年輕有為,文武全才啊,了不起。」回過頭對孫中山說,「逸仙兄身邊果然多才俊啊,這樣吧,就讓他去交通部,待逸仙兄開始修鐵路,必能大用。」
hetubook•com•com不久「二次革命」爆發,對李傑來說,一邊是視若師長的中山先生,一邊是對他頗為器重的老鄉大總統袁世凱和總長朱啟鈐,何去何從一時間陷入猶豫之中,不過形勢並未讓他猶豫多久,7月12日「二次革命」爆發,8月13日桂軍龍濟光部攻佔廣州,正好一個月,李傑還沒來得及決定去從,「二次革命」就宣告失敗。9月,李傑又隨詹天佑一同去了湖南粵漢路工地。
全場熱烈鼓掌。
到了上海,孫中山便畫一副《全國十萬英里鐵路十年規劃圖》,交給李傑,讓他帶回交通部。
民國二年春,李傑正在岳陽考勘察粵漢路鄱陽湖岸段路基情況,忽聞「刺宋案」,大吃一驚,心想有那杜心五在身邊,宋教仁怎麼會出事?後來才知道杜心五在北京第一農事試驗場任技正、兼農事傳習所(農業大學前身)氣象學教授,未在宋教仁身邊,此時正在上海參与為和圖書宋治喪事宜。
袁世凱哈哈大笑:「鄉里鄉親的,不必客氣,俺老袁就好幫扶鄉親。」
北京,西苑。
春去夏來,隨著政局穩定下來,原臨時大總統府的僚員們紛紛有了新職,各自散去,「侍從室」也解散了,連杜心五也去了宋教仁任總長的北京臨時政府農林部作了僉事、一同上京去了。最後侍從室也只剩下李傑一個人了。夏去秋來,終於,在內閣總理唐紹儀加入同盟會、內閣部長已半數是同盟會會員的情況下,孫中山決定接受新的臨時政府之邀上京了。
袁世凱待掌聲停了,大笑道:「中,俺老袁應下了。這『全國鐵路總督辦』非逸仙兄莫屬啊。」說著舉起酒杯,「願我中華富強,諸君努力。」
李傑再次抬手敬禮:「謝大總統栽培。」
民國元年9月11日,袁世凱發布臨時大總統令,授予孫中山「全國鐵路督辦」的全權,命孫中山一方面制定計劃,商定向各國和圖書借款招股事宜並制定合同報請政府批准,一方面組織鐵路公司以著手進行修路事宜。其中規定,沒有動工的鐵路日後由孫中山經營,已經修築但沒有完成的鐵路需與交通部商定后確定權責歸屬。李傑此時已是交通部土建司橋樑處僉事,負責督辦鐵路橋樑,部里派他去鐵路督辦處聽用。
李傑忙上前敬禮:「李傑見過大總統。」
這朱啟鈐也是河南老鄉,對自己的這個小老鄉李傑也頗為器重,眼見孫中山的這個中國鐵路總公司不像成事的樣子,也不再派李傑回上海,委他了個「交通部粵路路橋監理工程師」,與粵路總理詹天佑一同去了長沙。
李傑拿著這幅圖一看,不禁哭笑不得,只見上面密密麻麻畫滿線條,把全國所有大點兒的城市都連了起來,卻不管兩座城市之間是崇山峻岭、荒原大漠,還是大江大河、叢林沼澤,既不分客運、貨運,更不分幹線、支線,直接以線段連接。詹天佑和鄺https://www.hetubook•com•com孫謀看了也都連連搖頭。但是此時正是國會選舉關鍵時期,孫中山在上海每日里跟國民黨一眾幹部吵吵嚷嚷,明顯已無心鐵路的事,李傑無奈,只得帶著規劃圖回京。
此時的交通部總長朱啟鈐,是北洋的老人了,原本對孫中山常放「大炮」就頗為不以為然,這次見了李傑帶回的《全國十萬英里鐵路十年規劃圖》更是冷笑連連,也不多理會,吩咐存檔了事。
這天晚上,臨時大總統袁世凱親自舉辦晚宴,歡迎孫中山進京,李傑作為孫中山的副官陪同參加。
「如此甚好,」孫中山道,回頭對李傑道,「還不謝過大總統?」
宴上,袁世凱向孫中山請教治國方略,孫中山說:「自辛亥革命以來,各地商務凋敝,民不聊生,唯一挽救的方法是開辦實業。然而,開辦實業需要交通發達,必當首先修築全國鐵路。」說著,他看著袁世凱,「文請大總統練成陸軍100萬,文願為中國建築鐵路10萬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