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千秋功業永留名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浮出水面

但肖秋希背後不僅僅有孫祖傑,還有廖老的支持,估計黨內不少老同志都會支持,那麼鄭平順的機會事實上就出現在黎央身上,畢竟鄭平順做市長時,黎央只是副書記,這也是突破口。
雖然支持孫祖傑,但是齊凌雲也吃不消孫祖傑這種做法,今天可以對樂法興做,明天會不會對其他同志做,誰也不知道,所以緩和的話還是要說的。
除非樂法興能夠證明自己,問題是他如果有這樣的能力,他早就證明了,又何必等到今天?孫祖傑又怎麼可能給他機會讓他再次證明自己?機會不需要代價嗎?
而且黎央出身華投,也在東海做過,孫祖傑也需要她在黨務口的支持,這樣可以專心對外,其他人就算再親密,也不可能比黎央更讓孫祖傑放心,所以黎央不好擋,也沒有足夠的理由擋。
孫祖傑石破天驚得一番話說完之後,會議室其他六名中樞會議成員,因為討論組織任務欄席會議的華組部長黎央都十分震驚,孫祖傑這番話說得太狠了,他竟然直截了當的宣判了樂法興的政治死刑。
想到這裏,竺書平搖搖頭,既然如此,他就不需要再開口了,就讓這兩位妥協去吧,反正這兩位誰上,他都可以接受。
就在文高林心中默默思考之際,孫祖傑開始了下一個議題,那就是中央局委員的安排,中樞會議成員們需要先商量一番,摸一摸大佬們的想法。
馮英林是華投嫡系,又在東海多年,在西川期間又打造了自己的幹部梯隊,還和軍工系統關係很好,他接班,有足夠的實力壓制各派。在正式的接班人出爐之前,必須加強馮英林的實力,而不是削弱,這是以防萬一的必要措施。
這五個位置都是孫祖傑志在必得的位置,大佬們也都知道,想擋肯定擋不住,但他們可以否決孫祖傑的人選,說到底現在大傢伙起得就是群眾意見,群眾意見不通過,想上還是不行的。華宣部吳學明,華組部陳剛,警法委張廣昭,東海書記馮英林,廣南書記邱達,兩位候補名單齊魯省委書記樂國英和西川省委書記安民瑞。
二來原因也很簡單,既然得罪了鄭平順,把他提到中樞,只給了一個普通副相,斷了人家正國級幹部的前程,這不僅僅是對鄭平順的打擊,也是對東海本土派的打壓,那麼下一任東海書記,一定要用熟悉情況的自己人,必須鎮得住東海,只有馮英林是最合適的。
此時此刻,竺書平才終於明白孫祖傑為什麼在屆中推出兩名副相的原因,原來就是為了今天考慮,他竟然巧妙地通過這樣的方式把肖秋希和羅學農推到了鄭平順前面,竟然是為了狙擊鄭平順!
問題是這樣一來,張廣昭就成了警法委書記,張廣昭是孫祖傑最親信的愛將,在廣南做了不少整頓工作,安排到警法委坐鎮,不存在不勝任的問題;加之他已經是一屆中央局委員,資歷深厚,這麼安排,豈不是大傢伙沒辦法反對?真是讓人頭疼得很!
說到底,蛋糕就那麼大,孫祖傑吃肉,高元平喝湯,其他人能喝多少,憑藉的是本事,李昊影響力不夠,自然吃不了太多,有些不滿意也可以理解,但總比文高林好吧,差不多就行了,沒必要追求太多。
只不過背了一個庸者下的大鍋,歐展鳴也只能自認倒霉,誰都知道他這個大鍋是怎麼回事。這幾年歐展鳴這個秘書長幹得平庸,跟齊凌雲不信任有很大的關係,政務院的大小工作,他甚至沒有常務副手何昌話語權強,做得相當憋屈。
就算黎央是女同志,過去沒有進入中樞會議成員的先例,但女同志進入最高核心層,某種意義上代表著政治進步,誰也不能用這個借口來反對。
因此當孫祖傑用每一屆安排四老和需要強有力的同志坐鎮廣南、威懾港島作為理由推薦邱達,除了文高林皺眉以外,其他同志也都沒什麼特別的反對。
事實上,齊凌雲和樂法興很不對付,但是他也不願意孫祖傑欺負樂法興太過,兔死狐悲呀!保留這個名譽職務,但是拿掉了國家副統領,這樣樂法興的影響力基本清零,再也不可能擋著孫祖傑的路,畢竟國家副統領是官方職m.hetubook.com.com務,在某些場合還是有一些作用的。
事已至此,大傢伙也只能捏著鼻子站在孫祖傑一邊,齊凌雲第一個發言,他本來就和樂法興歐展鳴不對付,所以他自然表示了支持。
最後齊凌雲給出了一個妥協意見,樂法興同志不再擔任華委委員、中央局委員,國家副統領,但是保留杜南會名譽會長的職務。
說到這裏,齊凌雲笑著說道:「另外東海書記鄭平順同志,綏遠書記紀文慶三位同志,也可以上調到政務院,這樣一來,政務院班子處理經濟的能力將會非常強大,足以應對美帝的挑釁!
大佬們你一眼,我—語互相試探,政務院的人事基本上摸清楚了,現在輪到了最頭疼的幾個位置,華組部長,華宣部長,警法委書記,東海書記,廣南書記。
樂法興和孫祖傑既然成了對頭,樂法興本來是最合適的平衡人選,問題是孫祖傑死活不幹,拚命打壓樂法興,過去幾年不斷找茬,現在竟然連劣者汰,馬屁精都喊出來了,這種情況下,樂法興還怎麼推?總不能中樞會議天天吵架吧?
所以李昊來了一個轉移話題,將竺書平的承擔重任,改成了負責對美談判,竺秘書長聽完自然相當惱火,事實上,他也明白李昊跳出來的原因。
還不等孫祖傑說話,齊凌雲笑著說道:「程廣同志長期在地方工作,對經濟工作十分熟悉,我認為程廣同志可以上調到政務院!」
文高林此舉事實上抬高了羅學農的政治地位。按照他的意思,當年孫祖傑一馬當先,高元平、樂法興、羅學農等人跟在後面,本來地位是相當的。
好傢夥,齊凌雲竟然一口氣推薦了未來政務院三位普通副相的人選鄭平順、程廣、紀文慶,大佬們沉默了一會,竺書平想了想,決定試探一下:「平順同志的安排是不是低了一些?他完全可以承擔更重要更艱巨的工作!」
但問題也在這裏,黎央也在東海乾過好幾年,在東海的口碑不錯,東海出身的老同志們並不會堅決得反對她,更不要說他還有孫祖傑的堅定的支持。
不過這份名單出爐,也基本意味著陰正陽不可能接替首相,這四位就算正式安排不可能都是副相,也能留下兩三個,陰正陽壓根沒辦法領導。
所以竺書平剛剛表示反對,高元平就說話了:「既然羅學農同志是能者上的典型,就不能按部就班的提拔嘛!」
見孫祖傑態度很固執,大佬們也沒有跟他爭論,討論一番后,決定吳學明作為第一候選人退出,說到底華宣部這個意識形態的管理部門,屬於第一書記的核心權力,大傢伙就算想爭,也根本爭不過孫祖傑。
這樣看來,鄭平順想更進一步,應該是沒有機會了,孫祖傑這個平衡搞得非常到位,絕不可能因為鄭平順隨便變動,而鄭平順大概率會出任政務院普通副相。
現在只有一個名譽會長,樂法興可以拋頭露面,做一些社會公益活動,不至於完全封殺,但考慮到他擔任過中央局委員、國家副統領,就算沒有這個名譽職務,他想出來說說話,孫祖傑也不能完全攔著他,事實上對孫祖傑也沒有什麼影響。
慢慢得大傢伙的目光就盯住了華宣部長,不過孫祖傑在吳學明的任命上同樣非常固執,吳學明必須擔任華宣部長,讓他有足夠的權威完成對華宣部的整頓;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孫祖傑推薦羅學農,比如竺書平,他這才意識到問題不對,羅學農突然冒了出來,那麼鄭平順如何安排?
而在討論的一開始,孫祖傑就提出秦安平換屆后調動燕都市委書記;孫祖傑的解釋是華辦主任的位置太過重要,而為了避免眭朋林的教訓,他認為華辦主任不能連任,每一屆都需要更換同志,況且秦安平同志也有必要增加地方工作經驗。
事實上,竺書平和鄭平順的關係並不算非常親密,但是兩人都是東海市委書記出身,竺書平絕不願意東海的政治地位被這樣打壓下去,所以他必須說話。
不過很顯然竺書平忘記了一點,羅學農屬於各派都能接受的中間派幹部,如果讓鄭平順進入中樞m•hetubook.com•com會議,那就意味著要麼是黎央,要麼是肖秋希成為監委書記,大傢伙都有些受不了,過去幾年孫高勾結在一起壓制各派的後果,誰不知道?誰不害怕?絕不能繼續!
想到這裏,文高林覺得這樣的安排勉強可以接受,在孫祖傑一家獨大的當下,這樣的人事安排,已經勉強做到了平衡。
而一旦羅學農沒有入選,四選三,鄭平順的機會就大得太多太多了,不管怎麼說,黎央和張廣昭不可能同時進入中樞會議,他必然有一張門票,這裏面的差距太大太大了。
高陰羅三人也都是他可以接受的幹部,左右中各佔一個,大概率是左派佔據上院,右派佔據下院,羅學農這個中間派負責監委,孫祖傑這一手太厲害了,平衡玩到了極致。
不過孫祖傑很清楚自己為什麼如此選擇,既然要打仗了,港島必然要出問題。為了以防萬-,廣南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省委書記坐鎮,邱達在中原期間,證明自己有主政大省的能力,用他孫祖傑可以放心。
李昊聽完,笑著接道:「老竺,平順同志的性格,我比較了解,綿里藏針,柔中帶剛,他確實可以承擔對美商務談判這一項重任!」
另外還有一個相當陰損的理由,他把張廣昭這個老中央局委員放在了警法委書記的位置上,也就杜絕了其他人覬覦警法委的機會,這一屆孫祖傑意圖非常明確,必須完成對警法委和警政系統的大整頓,所以警法委書記必須用自己的幹部。
這樣的七人組合,孫祖傑自然還是一家獨大,黎央、范思煌、肖秋希都是他的老部下,根本不太可能站在孫祖傑的對立面。
吳學明是輿情辦的創始人,有十年正部資歷,提拔合情合理;至於省委書記經歷,並不是華宣部長必須的,這一塊相當專業,需要專業性更強的幹部,而吳學明就是這樣的幹部。
所以鄭平順能不能進入中樞,最後事實上就是孫祖傑和閔老之間的較量,閔老退一步,黎央上;孫祖傑退一步,鄭平順上,其他人估計不願意下場干預。
而范陰兩人在爭取首相的位置,既然陰正陽選擇了退讓一步,那麼接下來他能夠選擇的要麼就是常務副相,要麼就是下院主任。
原因很簡單,中央局已經有了一位軍工系統的代表樂國英,現在孫祖傑竟然還要把邱達推到這個位置,他也真是捨得下本錢呀,把廣南省委書記這麼一個核心位置交給邱達,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邱達與孫祖傑關係並不是很深,說到底他是軍工系統的幹部,與孫祖傑也許熟悉,但僅此而已,使用這樣的同志,總比孫祖傑的嫡系要好。
事實上大概人選已經基本出來了,隨著寧中萊、呂原、樂法興、梁齊生四人或是主動,或是被動退出中央局,歐展鳴換屆後退居二線,成干林去了獄神廟,這樣一來,原來的中樞領導班子只剩下了十位同志。
黎央和肖秋希一個是華組部長,一個是政務院副相,二人都是中樞幹部,排名在前,沒有理由的話,很難越過兩人。
如果羅學農再佔據一個位置,那麼接下來的兩個位置,黎央,肖秋希,張廣昭,鄭平順四個人競爭,鄭平順想順利上位的壓力就比較大了。
只不過後來羅學農背後的蔣老一脈推動力有限,他一直上不去,但不能因此否定了羅學農的江湖地位,既然樂法興不行,那麼羅學農作為平衡孫祖傑、高元平的力量進入中樞會議合情合理。
所以孫祖傑建議由原孫辦主任、現警政部正部級的副部長黃新堅接任華辦主任,同時按照慣例兼任中樞副秘書長。
這一次換屆,李昊自然也有一些人選,只不過好些位同志沒有通過,李昊相當惱火。竺書平心說,你想提拔石油系統的幹部,目前來說明顯不合時宜,當然需要否決;
李昊藉機對竺書平表示不滿,孫祖傑當然知道,不過李昊並不知道,孫祖傑對他事實上有所壓制,這位同志能力絕對是一流,但做事有些不講究,他器重的幹部,孫祖傑多少有些不放心,稍微壓制一些是有必要的。
堂堂一個副統領竟然成為了劣者下的典型,在孫祖傑眼中竟hetubook•com•com然是必須除之而後快的馬屁精,這種話孫祖傑當面說出來,樂法興在政壇上將再無立足之地。
文高林說完,還不等高元平反應,辛海望接過來說道:「高林同志說得在理,軍工系統有一位同志作為代表也就差不多了,既然祖傑同志推薦邱達同志擔任廣南省委書記,國英同志就有必要等—等,而且他也確實需要再鍛煉一番!
樂國英同志在贛西省委書記的任上表現平庸,最起碼也是不算突出,我認為他沒有資格安排進入中央局,至於安民瑞同志嘛,』
所以對於黃新堅成為華辦主任,大佬們並沒有任何異議,只不過這樣一來,程廣怎麼安排?
文高林此言一出,竺書平知道大勢已去,大佬們現在最頭疼的就是怎麼平衡孫祖傑。如果可以選擇,大傢伙自然不願意選擇羅學農,壓制了這麼多年,誰願意讓羅學農翻身,鬼知道這傢伙翻身之後會做什麼。
秦安平現在的權力已經相當大了,而他對待方家的種種做法,讓大佬們甚至有些側目;讓秦安平以增加地方工作經驗的名義,擔任燕都擔任市委書記,雖然還在燕都,但畢竟不在大內,大們絕對會輕鬆不少。
而秘書長竺書平更加居中,事實上也可以平衡孫祖傑,如果高元平沒有亂來,對孫祖傑一邊倒的支持,孫祖傑絕不至於做大到今天的地步。
陰正陽,作為黨內右派勢力的代言人,又出身地方青委,又和章老是姻親,孫祖傑不可能反對他上位,所以他肯定也有一張門票,也許他成不了首相,但他那張門票誰也奪不走。
又比如孫祖傑的大秘,中樞副秘書長兼華辦主任秦安平,這一任肯定有一張中央局門票;又比如西川省委書記馮英林,大概率會出任廣南省委書記或者東海市委書記,肯定有一張中央局的門票,這一點大家也預料到了。
而范思煌經濟能力很強,所以常務副相不需要經濟能力很強的同志,偏偏肖秋希和羅學農都是黨政全能的幹部,兩人都能幹,但肖秋希的作風更加柔和,這種情況下,大概率是肖秋希擔任常務福相,羅學農出任監委書記。
頂破天就是樂法興說一些怪話,對於沒有實權的政治人物說怪話,孫祖傑一向比較寬容,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又不多樂法興一個人。
陰正陽擔任常務副相可能性不大,畢竟陰正陽的資歷更深,為了讓范思煌更好的工作,他只能離開政務院,也只能這樣了,陰正陽擔任下院主任,正好可以看著那個討厭的丁越,做一些平衡。
不過齊凌雲發言時,也委婉得說道黨內同志之間還是需要團結的,不能因為個人之間的芥蒂,也不能因為一些同志的不足就把他們徹底否定,這並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說到這裏,李昊笑著對其他中樞會議成員說道:「我想未來再沒有比對美談判更重要的工作T!
孫祖傑之所以拚命抬高羅學農,就是用他來堵住大傢伙的嘴,你們不是要平衡嗎?我可以接受羅學農,他也不是我的人,你們為什麼不推他?
又比如綏遠區委書記,讓文高林頭疼無比的紀文慶,獲得了齊凌雲的認可,他大概會進入中央局,成為政務院普通副相;
竺書平發言並沒有反對提升羅學農的政治地位,但是他認為將羅學農一步提升為中樞會議成員有些太過了,這置那些位中央局委員於何地?所以竺書平的意見是羅學農再進一步成為中央局委員就足夠了!
而目前已經浮出水平的中央局委員,包括兩位樞密系統的同志衛宗生和凌成源;又比如原遼東省委書記杜昌,肯定是監委二把手,未來的監委副書記、國家監委主任;
既然樂法興已經不行了,那也只能使用羅學農了,沒有其他選擇了!這位雖然不怎麼討人喜歡,後台也沒有了,但不管怎麼說他的資歷過硬,能力也可圈可點,勉強還可以做一些平衡。
想明白這些,竺書平也不得不佩服孫祖傑算計之深,抬舉羅學農,羅學農自然感激,不至於在大問題上跟他過不去,同時還順便打壓了樂法興和鄭平順,真是一石三鳥,不服氣都不行。
某種意義上,孫祖傑此舉就是用自己和圖書這麼多年的政治資歷、威望,硬生生得毀掉了樂法興的那麼一絲未來,此時留給中樞會議成員的只能是信任還是不信任孫祖傑,大家不要想著左右搖擺,給樂法興創造那麼一丟丟機會,沒有了,徹底沒有了!不行就是不行!
如果羅學農還是國務,按照能者上的原則,給他一個中央局委員、普通副相就打發了,他怎麼也不可能越過鄭平順;
不過這個時候文高林反應很快,他笑著說道:「祖傑同志,你今天說幹部提拔要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咱們在年輕一代幹部中也應該如此操作呀!
按照慣例,杜南會名譽會長一支由國家副統領兼任,現在樂法興的政治職務被全部奪走,那麼給他一個名譽會長,讓他苟延殘喘,不至於一點面子都沒有。
孫祖傑和自己的部下主持黨務政務,高元平、陰正陽在上下兩院坐鎮,羅學農負責監督,這事實上還是上一屆模式的翻版。
竺書平不再說話,他開始默默思考,既然羅學農得到了普遍支持,有很大概率進入中樞會議,那麼未來的中樞會議成員基本上定了下來,孫高范陰黎肖羅,七人之中黎央和肖秋希的位置相對不太穩定,鄭平順要想再進一步,就必須取代二者之一。
而黃新堅只比孫祖傑小兩歲,這些年一直非常低調,對奧林匹亞諸神都比較尊重,他做完這一任差不多就退休了,既然如此,大佬們自然沒有必要擋著他前進的步伐。
邱達?又是一個讓所有人意外的人選,按說中原省委書記作為大省書記理論上應該是中央局委員的重要候選者,但是邱達卻比較意外。
又比如現任的西域區委書記全安邦,朔方區委書記丁越,山城市委書記衛國安,濱海市委書記鍾信,燕都市委書記程廣,必然會進入中央局;
再說了,你不滿意找高元平呀,找我算怎麼回事,他否決得更多呀!事實上李昊也知道這些,他的消息同樣靈通。只不過高元平,他目前招惹不起,當然只能跟你竺書平算賬了,憑什麼東海的年輕幹部飛速提拔,我想用幾個人咋就這麼難?
還有肖秋希,他和孫祖傑的關係也比鄭平順親密,鄭平順同樣沒有理由越過他,這樣一來,鄭平順豈不是很容易被排除在中樞會議成員以外?
真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呀,宮永勝這個蠢貨,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看人的,竟然把這麼一個兩面派推到了監委書記這樣一個關鍵位置,真是坑死人了!
說到底,孫祖傑抬高羅學農,打壓鄭平順,黨內各派事實上都比較滿意,也都非常支持。過去這些年東海勢力太龐大了,適當削弱一些不僅僅是孫祖傑的希望,也是大傢伙的希望。
而此時此刻,文高林也同樣意識到孫高范陰黎肖羅的人事安排基本出來了。他意識到,如果黎央進入中樞會議,她只能安排為秘書長,這個位置只有她上,孫祖傑才能放心。
即便是肖秋希也是這個道理,西域區委書記在黨內的政治地位明顯不如東海市委書記,肖秋希同樣也越不過鄭平順。
再說了東海一系已經有了范思煌作為代表,還想再進來一個純正的東海乾部,大傢伙又怎麼能接受?東海書記憑什麼就一定有資格直接成為中樞會議成員,孫祖傑打破這個先例,大傢伙都支持!
竺書平相當惱火,高元平這個傢伙打什麼主意,他自然知道,相比于黎央和肖秋希,比較弱勢的羅學農成為監委書記,他在監委的影響力會得到更多的保留,他自然樂意接受羅學農。
不過誰讓他在黨內的政治地位一般呢?現在陶老退休,樂法興又被收拾得這麼慘,他能平平穩穩得退休,沒有被揪小辮子,已經相當不錯了,不可能再讓他繼續留在關鍵位置了。
區區一個杜南會名譽會長,樂法興還能翻天?再說了這麼多人說情,面子還是要給的。孫祖傑點頭同意了,樂法興的事情算是解決了,至於歐展鳴,孫祖傑雖然把他作為庸者下的典型,但他畢竟有一個下院副主任,事實上也不算虧待了他。
說到這裏,文高林微笑著看著高元平,一字一句地說道:「安民瑞同志如果進入中央局培養,又置鍾建安同志和_圖_書於何地?既然要培養年輕人,那麼安民瑞同志和鍾建安同志,還是同時培養比較好,用人不能厚此薄彼嘛!」
又比如喬傑,他這個中樞黨校校長,按照前面孫祖傑的說法,肯定也有一張門票;又比如浙東省委書記陳剛,他大概率會調回中樞,安排到什麼位置,大家並不清楚,但大概率會有一張中央局的門票;
本來孫祖傑想讓馮英林過去的,但左思右想,馮英林必須回東海。一來他現在還是孫祖傑的備胎,就算孫祖傑選中了呂培竹,但楊希說得對,天有不測風雲,萬一自己身體出了問題或者呂培竹出了事,他來不及選拔新人,必須有人挺過這個困難期,馮英林在,就能壓制各派。
所以就算是文高林,也沒有幫樂法興歐展鳴說話,現在文高林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能者上羅學農身上,必須把這件事坐實了,不能讓孫祖傑有反悔的機會,為此就算犧牲一下呂歐樂三人,也值了!誰讓這三人都有太過強大的對手,上不去也只能怨自己不會做人!
連與樂法興不對付的齊凌雲都為他說話,其他幾位大佬自然站在了齊凌雲一邊,孫祖傑考慮了很久,想了想接受了齊凌雲的建議,樂法興沒有了黨政職務,孫祖傑已經達到了自己換屆的目標,至於社會職務,根本無所謂。
更好玩的是,三人之中,黎央是純嫡系,范思煌和肖秋希,一個背後站著老,一個背後站著廖老,內部做到了平衡。
還有現任齊魯省委書記樂國英,孫祖傑曾經說過,王樂馮三人作為年輕幹部的代表,同時進入中央局,那麼他進入中央局也比較明確了;
高元平說完,文高林也說話了,他說得是資歷問題:「書平同志,羅學農同志的資歷很深,他也是當年中樞精心培養的接班團隊的一員。
不過你安排到政務院和一些地方的同志,我也沒攔著呀!住建部長不就是你提拔的幹部嗎?還有齊林森,這幾年跟你走得比較近,這一次轉任應急部長,未來走羅學農路線還是相當不錯的。
李昊對竺書平說不,這樣一來竺書平想讓鄭平順更進一步自然難度比較大,不過他也只是試探,試探不成就不再說話了,反正現在大家說了不完全算,老同志們也要參与進來討論。
再說了,就算擋住黎央,孫祖傑也可能提名張廣昭,即便張廣昭所處的廣南省委書記歷史上還沒有一步到位成為中樞會議成員的先例,但先例根本不重要,只要有需要,破例一點都不奇怪。
既然同為接班團隊一員的樂法興同志不合格,那麼讓羅學農同志遞補他的位置,進入中樞會議絕對合情合理!
當然這樣做,也有風險,備胎轉不得正,馮英林搞不好會起異樣的心思,但是孫祖傑相信自己能夠駕馭住他,要沒有這個自信,他也不會有今天。
孫高范陰黎肖羅這七位預選中樞會議成員,鄭平順、張廣昭和王平秋這三位同志肯定會擔任中央局委員。
這樣一來,真正剩下來還沒有完全敲定的門票並不多,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張,就算如同上-屆一樣,加上兩名中央局候補委員,那也只有多少,還需要敲定的中央局委員可以說少之又少。
下一屆中樞會議成員除了孫高兩人明確一二把手以外,目前拿到門票的還有范思煌,他就算不是首相,也會有一個常務副相的位置;
而且使用邱達,也兌現了孫祖傑上一屆中央局的承諾,每一屆安排四位老同志,給他們最後的機會,這一屆四位同志就是邱達,衛國安,丁越和杜昌,邱達也就一屆的年齡,到棧可以退休,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在對待鄭平順的問題上,中樞其他大佬的意志比較一致,東海這樣巨大的山頭適當削弱是好事,東海書記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每一屆都進入中樞會議,再說了東海也有范思煌這個代表了,鄭平順退一步不是合情合理嗎?
另外,我認為沒有必要專門設立兩名候補委員,現在的形勢與五年前不一樣,中央局已經有了兩位年輕同志,並不缺乏代表!」
想到這裏,文高林瞥了一眼高元平,對他的恨意不由得更深了!上一屆當中,自己和辛海望資歷與孫祖傑差距不算大,更具平衡能力;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