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黃金十年
第九百一十六章 勝負心

「哈哈,試下手感,你對棋子還滿意嗎?」徐暢然問道,這套棋具正是謝虹雲根據他的推薦在搜寶網上下單購買。
徐暢然感受到周志明的一些特點,他下棋中規中矩,手法正派,但也不是只撈實地,有幾手顯得飄逸,不知算妙手還是緩手;而且他雖有高川格的流水不爭先風格,但也不是一味退讓,有一次徐暢然走了一手欺著,他長考一陣,進行了反抗,一度讓徐暢然感到棘手。
人生沒有退路,沒有完全的妥協,時間一到,你就得落子,只有棋盤上灑滿棋子,有人投子認輸,有人獲勝的那一刻,一切才算結束,在這個過程中,你只能不斷向前,去追求你的勝局。
「你下午還寫不寫?」周志明問道。
「是嗎?暢然,你還年輕,不應該覺得累啊。」周志明有點詫異地說道,想了想又點頭,「拚命爭一個輸贏,那樣是比較累。」
「不寫了,下午就在院子里休息。」
謝虹雲不在這裏,兩個男人倒也融洽相處,因為周志明有一種特別淡然的態度,而徐暢然也能保持默契,所以他聽說謝和-圖-書虹雲沒在院子,並沒有改變方向回榮城,而是到院子里和周志明呆兩天。
葡萄架下,小桌子上擺著一張新榧棋盤,旁邊有兩個棋罐,周志明果然把這套裝備置齊了,桌上還有一本翻開的書,徐暢然拿起看了看,是坂田榮男對局集,56冠征戰記,日本圍棋名將坂田榮男選取自己從31歲到55歲的經典對局,這本書上個世紀90年代初即已出版。
吃晚飯時,周志明問徐暢然,如果方便的話,趁這次機會到終南山走一趟?去終南山的事說了好幾次,總是沒有成行,徐暢然說好,確實是個好機會,季節也合適,兩人決定明天休息一天,把冰箱里的菜吃完,後天出發。
「既然今天有這個機會,我們還是下一盤吧?」周志明笑著說道,徐暢然做了個請的手勢。
勝負心是不可能完全泯滅的,它是人生寶貴的動力,只是要用對地方。徐暢然不願下圍棋,是不想在圍棋上用勝負心,因為圍棋中的勝負心很強烈,消耗了心力。
下了幾十手后,徐暢然意識到,真正淡然的還是周https://m.hetubook.com.com志明,他自己的棋表現出的勝負心勝於周志明,畢竟圍棋就是勝負遊戲,如果你不拚命向前,那還下什麼棋呢?所以幾次挑起戰鬥的都是他,而周志明處於防守的態勢。
兩人開始下棋,徐暢然猜得黑子,他已經做好輸給周志明的準備,他的勝負心早已從圍棋上撤出,而且從很多領域中都撤出了,只保留在少數領域中,現在剩下的,只是對圍棋藝術的享受。
徐暢然沒有說話,圍棋有很複雜的規則,它沒有平局,一定要分出輸贏,而象棋是有和局的,但徐暢然不喜歡下象棋,尤其那種大量兌子求和局的下法,讓人覺得討厭。
隨著棋局的進行,勝負心不僅冒出來,而且越來越彰顯,不是為了贏周志明,而是圍棋的規律使然,正是這種勝負感使圍棋具有獨特的魅力,如果說象棋模擬戰爭,圍棋則模擬人生,戰爭是有和局的,人生則沒有。
但他不想在圍棋上體驗勝負心,體驗爭輸贏的那股勁頭,他只想感受圍棋博大精深的內涵,雖然它的內涵之美,可和-圖-書能被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怯魅,但它營造的單純的世界,仍讓人流連忘返。
「暢然,下得好。」周志明微笑著說道,他為棋逢對手而高興。
「這盤棋真是……不錯。」周志明盯著棋盤說道,似乎還在回味,那種沉浸在圍棋世界的滿足感浮現在他的臉上。
周志明有一定功力,徐暢然沒敢掉以輕心,一直認真思考,中盤戰鬥時還走出一個漂亮的手筋。局面一直有些膠著,徐暢然覺得自己佔優,但稍有不慎,可能被周志明翻盤。
「那是,這裡是最理想的場所。」徐暢然翻著書,問道:「沒買那種名局細解嗎?這書是坂田的自戰解說,比較簡單。」
「名局細解看著太累,一切盡在不言中,這種簡單的解說我覺得夠了,一局棋關鍵的幾步說出來就行,其餘的自己體會。」周志明微笑著說道。
「不錯,比我在大學時下的那種玻璃棋子好多了。你現在沒下圍棋了?為什麼?」周志明問道。
晚上徐暢然在屋裡寫作4個小時,超額完成當天任務,第二天上午一直寫作,也很順暢,第二部已經快寫完和圖書,寫完后要拿給一個影視公司過目,他們對這部小說有興趣。
下完官子,徐暢然感覺自己贏了,計算后,果然贏了1又四分之三子,兩人都往椅子上一靠,鬆了一口氣,臉上帶著笑容,甚至有點發燒,這真是一場運動啊,這盤棋下了近一個小時,周志明花的時間更多一些。
圍棋是鼓勵進取精神的,一旦開始落子,就沒有退路,只能去戰勝對方,沒有講和的路子,徐暢然認為小孩下圍棋對意志和精神是很好的訓練,比如,你必須保持進取的態度,每一步棋都不能懈怠,在一兩百手中保持堅韌的意志,這樣才有可能走向勝利。
兩連星的下法,會讓人以為徐暢然走的是武宮正樹的宇宙流,其實,更多的是追求一種簡單,周志明則走了星小目對應。
「不不……」徐暢然咧嘴說道。這真是一場經典對局,雙方都下出了自己的水平,一些著手令人回味,能下出這樣一盤棋,心情是很愉悅的。
圍棋的世界在不斷變化,現在的圍棋界似乎是少年的天下,活躍在一線的往往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此種狀況耐人和*圖*書尋味,徐暢然認為,不是現今的圍棋選手比過去的棋手聰明,而是訓練手法發生了變化,過早投入高強度訓練,使他們年輕時就嶄露頭角,但功成名就后,卻沒有足夠的耐力以維持更長久的圍棋生命。
午睡起來后,打算休息一下午,在院子里享受鳥語花香。看見葡萄架下的棋盤,來了興緻,坐在竹椅上打譜。選的是第一個棋譜,即坂田獲得本因坊頭銜的一戰,那一年他已經31歲。
這門古老的藝術——徐暢然更多地把圍棋看成是藝術,而非體育運動或遊戲——如今有成為藝術體操的傾向,選手們吃的是青春飯,不免令人感慨,而未來還有一個更大的猛獸等待著它:人工智慧。
「暢然,在打譜啊?」周志明下樓,走出堂屋。
「很放鬆,每天打一兩局譜,是一種難得的享受,估計在榮城就沒有這種心境了。」周志明說道。
走進院子,果然只有周志明一個人,他說謝虹雲已經回老家,他在院子里住了一周時間,也準備到榮城去,兩人可以一起走。
「那種勝負心,神經一直繃著的,讓人覺得累。」徐暢然說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