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禮貌的和這位年輕總裁握了握手,感謝對方接受了採訪。
方卓和了和稀泥,關於「實踐」的說法還有更著名的一句貓抓老鼠,反正,他一心是要搞發展,互聯網也好,半導體也罷,往前走就對了。
方卓在經營過程中有沒有問題?
當他乘車前往恆隆23的易科總部,樓下正有躍躍欲試的採訪記者。
「新浪的方總說實踐才是第一位的,可實踐也得有理論指導。」
不成想,又過兩天,10月19號的《經濟日報》上出了一版國內企業家對當前輿論爭執的看法,易科總裁方卓的言論赫然就在其中。
按照計劃,5個月之後能完成華夫板澆築,又3個月能進行生產線項目的主廠房封頂,再2個月則是潔凈室正壓送風。
「理論可以有各種說法,可我們企業的實際經營活動中往往不是非此即彼,就我個人來說,實踐才是第一位的。」
這篇文章發布,新浪緊接著又復刻了一次網民投票,上次是90%投票的認為顧鄒軍存在問題,這次的結果是90%的投票網民認為方卓沒有問題。
鄭俊仁是副總編輯,方卓去年在北京開會的時候確實有一面之緣,手機里也存著電話,只是後續沒打過交道。
——有的國企已經不是家裡干不幹凈的局面,是家裡房子已經塌了一大半,這時的優秀管理層不僅把房子修好還另外擴增,如此斥之為保姆未免有些不講道理。
年輕記者有衝勁,可問完之後也有些忐忑,今天這場採訪和想象中不同,易科和冰芯的總裁雖然年輕,卻全程穩重,很顯氣度。
方卓思索數秒,開了口:「我沒怎麼關注這個事,只是稍微聽說了一些說法,怎麼說呢,我覺得還是不要走極端,國企改制的過程中存不存在問題?可能存在。」
果不其然,記者劉東朝接下來的採訪變得一板一眼,全程圍繞著冰芯提問,方卓也就侃侃而談的給出回答。
然而,稍微聊了一會,方卓就發覺兩位和-圖-書年輕的記者總是想把話題引到當前的輿論論戰,心裏便有了些猜測。
上一個敢叫囂著站出來的已經祭旗了,現在還有敢出來的?
——「反對MBO,不管其他人怎麼樣,我會為國家站好企業的這班崗。」
「新浪的投票很有意思。」
除了易科總裁,其他被採訪的企業家也很有名,以國企單位的居多。
「令人不悅。」
方卓迎頭撞上鏡頭,沒有絲毫回應提問的意思。
兩位年輕記者面面相覷,被方卓點名的記者劉東朝沒想到忽然被這麼問了一句,他「呃」了一聲,猶豫三秒,說道:「我們確實是要採訪冰芯項目,它是國內半導體少有的大投資,當然,也很好奇方總對當前輿論的看法。」
這一天,方卓還覺得記者固然是年輕了點,報道上的事還挺嚴肅。
郎咸平的一部分支持者以「新左派」自居,他們既為郎咸平大聲叫好,也積極的接受媒體採訪對另一方進行辯駁,這次瞧見《經濟日報》這樣的報道,幾乎立時就認為易科總裁在隱隱反對。
「國企同樣可以做得很好,中國電信不好嗎?它比民企差嗎?」
很快,時刻追逐著最新戰況的記者就把話筒遞到了郎咸平的面前。
然而……
「尤其,像新浪這樣可以刊載新聞的門戶網站,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那毫無疑問是容易犯錯的。」
隨著郎咸平及其擁躉找准第二個民企企業家,北大的周其仁也就勢提出一個觀點。
大部分言論都隱隱站在了郎咸平這一邊,相較而言,方卓穩妥的回應反而顯得比較鮮明。
一群人一時之間難有什麼實質性的攻擊,倒是郎咸平又一次接受採訪時被問及看法,他這位聲名鵲起的經濟學家笑著給予了回應。
「我知道方卓,知道他做的企業很成功,可能也正是這種成功讓他對國企沒有清晰的認識。」
「正是基於這一點,我和方卓的看法是一致的,實踐才是這個過程中第和-圖-書一重要的品格。」
新成立的永科地產有沒有貸款問題?
——「企業要發展,也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發展,不能野蠻生長。」
「問題在於,公有制企業的改革前無古人,它的困難自成一家。」
「民企是能做的不錯,是能去上市,可國企就不行嗎?」
你說不要走極端?你憑什麼來定義極端?你一個搞企業的懂什麼理論?
年輕總裁攜著故鄉領導的熱情,迎著裹挾撲面的輿論,回到了恆隆23。
方卓微微一笑,知道這是不願落人口實,他沒有繼續往下戳,示意採訪流程繼續。
但,他這一路走來就沒有別的問題嗎?
更何況,這還不單純是經濟理論,有一個極其刺|激的現實案例擺在了眼前。
郎咸平輕描淡寫地說道:「這隻是網站的娛樂活動,代表不了什麼,顧鄒軍先生兩周前當眾表示他不怕查,不知道方卓先生願不願意有這樣的表示?」
郎咸平覺得這個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動輒這麼大的投資,裏面的錢都清楚么?
「當國企不想出讓控制權,管理層又以種種方式來完成這一目標時,這樣的管理層已經化身門裡的野蠻人,這是必須要防範的。」
不到一周的時間,炙手可熱的經濟學家新星頻頻cue到了互聯網行業的代表人物,終於把裝睡的年輕總裁給cue醒了。
——「郎教授說的有道理,國企的家裡有些髒亂,招來一個保姆幫忙把家裡收拾乾淨了,她算是有功勞,可這個家能變成保姆的嗎?這確實很荒謬。」
方卓很開心,領導也很開心。
郎咸平在方卓的這個問題上只說了這麼幾句,他更主要的精力用在了回應北大張維迎等人提出的新問題。
可以說,冰芯項目的廠房建設已經規劃完畢,明年這個時候就能看到完整的廠房建設。
郎咸平不僅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也是去年剛成立的長江商學院的教授。
徐長倫謹慎的圈定著討論範圍,還拿和*圖*書新浪的發展來舉例,試圖證明優秀的管理層可以發揮出什麼樣的作用,自家公司的市值已然是前兩年的幾十倍。
當輿論開始爭辯,當有人走向極端,一個單純的問題就不太單純,更何況,這本就不是單純而是極其複雜的問題。
「我也看到了這個數據,投票的人中有90%認為方卓很好,那我就有個程序上的小疑問,沒投票的人是不是比這個90%還要多?」
方卓是在冰芯辦公室接受的《經濟日報》採訪。
他接到上海易科總裁辦的電話,又和來訪記者通了電話,知道對方是要報道冰芯項目的情況,這才答應了採訪要求。
不論是醫科、易科、冰芯,方卓的行事從來沒涉及過國企產權這一塊,但如今有些郎咸平的擁躉已經在提原罪不原罪,他覺得這是不合適的。
「方卓毫無疑問是優秀企業家,我甚至覺得這樣的問題壓根不用把他這樣的人牽扯進來,產權改革這種事,就算把所有主張改革的經濟學家全部槍斃,只要走市場經濟之路,公有制企業還是要搞產權改革。」
只是,冰芯除了投資規模大,它也就是IC產業中間環節的代工廠而已,連產業意義這個點還有人說造不如買呢。
乃至,冰芯這樣號稱投資百億的項目有沒有問題?
他就在那間公開回應顧鄒軍的辦公室里再次接受記者採訪,聊到了新浪所搞的網民投票活動。
嘖,好像很難下手,挂號網似乎沒什麼盈利,易科是賣音樂播放器,新浪是互聯網門戶網站,冰芯剛剛開始搞……單純從國企改制這方面應該一點牽連不上。
你說國企改制過程中可能存在問題?那是可能嗎?那是一定!
而這樣一位當紅炸子雞的經濟學家簡單的指明方向,他的一些支持者自動的便對準了方向。
十月底,邱慈雲從紐約返回合肥,更多的工程師抵達合肥,更多的行政人員調到合肥,方卓和一眾安徽省、合肥領導一起見證了生產廠房樁基工https://m.hetubook.com•com程的開動。
這是一篇由主筆徐長倫給出的內容,略微討論了一下郎咸平響徹媒體的比喻。
劉東朝畢竟年輕,好容易有這樣一個採訪方卓的機會,還是忍不住在最後問道:「方總,聽說安徽省的企業家聯合會在前兩天有來冰芯參觀,近日備受關注格林柯爾的顧鄒軍也和方總有過交流,方總對國企改制這一塊的爭論怎麼看?」
「我不是反對民企,我是希望民企以一種健康的方式發展起來。」
你說不是非此即彼?就是非此即彼!
東五塊存不存在問題?
又過兩天,郎咸平在接受搜狐專訪的時候第三次談到方卓。
「比如,據我所知,上海有個房地產開發,方卓先生第一回進入這個行業還是讓我挺吃驚的。」
「但因此去說搞民企的有原罪,那也太極端了。」
這就像「願意接下任務的往前一步」,結果方卓沒往前,其他人統統後退了一步,他變成了往前邁一步的人。
10月31號,方卓和兩名秘書、助理抵達上海機場。
方卓邀請《經濟日報》這一行記者留下來吃飯也被婉拒,他回到辦公室思索了一番今日的採訪內容,覺得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要誤會,這個野蠻人不是形容個人,是形容惡意收購者。」
易科總裁的一番話還是掀起了波瀾。
「這是一起經典的商業案例,可對國企而言就必須牢牢掌握控制權,不能像新浪那樣淪落到門口的野蠻人的手中。」
後半程讓人昏昏欲睡的採訪以方卓對IC產業的意義闡述而結束。
僅僅過了一天,郎咸平主動在另一家媒體面前第二次提及了方卓這位年輕的企業家。
但方卓沒有直接回應,他謝絕了忽然增多的媒體採訪要求,只間接的通過新浪發表了看法。
再者,郎咸平這一波操作已經聲名鵲起,格林柯爾也被調查,種種爭辯應該也要接近尾聲了。
這種增幅難道完全歸功於互聯網行業的復甦么?
——「我和顧鄒軍不熟,對他格林柯hetubook.com.com爾和科龍電器的操作不太清楚,既然已經有了調查,想必很快就會出結果。」
——可以不搞MBO式的產權收購,但是不是應該提高待遇,引入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方式,增加期權等獎勵措施,以此來發揮主觀能動性。
「只有這樣,民企才能越來越快,越來越好。」
「當初沒有清楚的約定,沒有健全的規定,現在要倒回去釐清產權改革份額談何容易?」
聊這個哪有經濟理論大論戰來得有意思?
然後,這群人研究了一番方卓這個搞企業的各種行徑,挂號網、易科、新浪、冰芯……
如果只是這樣,為什麼搜狐的市值落在最後?
「劉記者,你們今天過來到底是想採訪冰芯還是想詢問我對一些社會輿論的看法?」方卓笑道,「我和你們《經濟日報》的總編輯鄭俊仁也有數面之緣。」
在郎咸平看來,這樣的投票活動反而是個錯招,是在幫助自己,因為它主動把對方卓的質疑給擴大化了。
他一個憑藉民營企業起家又不參与國企產權的人肯定不會有什麼改制方面的問題。
這種情況下由邱慈雲繼續坐鎮合肥,方卓則在領導們的熱情中飛往上海,他要處理易科的美國上市,正好也順便看看美國設備的採購情況。
劉東朝鬆了一口氣,覺得方總這個看法比較符合今天對他採訪的印象,回答很穩妥。
——「國企的產權改革當然要謹慎,不然容易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我了解過方卓,知道他成功的運用資本手段控制住了新浪。」
只是,當耳邊傳來「東五塊」等字眼,當記者詢問方總對郎咸平頻頻提及他的看法,方卓還是給了一句淡淡的回應。
《經濟日報》是10月15號進行的採訪,過了兩天,冰芯這個半導體項目的採訪內容在17號登報,方卓當天就看到了最新的報紙,仔細瞧了瞧,發現刊登的內容全是冰芯相關,沒有最後那一番話。
這是郎咸平第一次提起方卓,是被記者問到了《經濟日報》上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