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在兩天風雨過後似乎一切都變得風平浪靜,周楷旋沒了聲音,李基金不見動靜,唯有蘇格蘭皇家銀行還有些不足為慮的叫囂。
方卓給新浪那邊打了個電話,讓他們不要帶節奏,畢竟,新浪方面的動靜很容易被當成是自己直接的表態,而且,新聞媒體這一塊的作用能不用就不用。
許曉沒有李家城的電話,但有周楷旋的號碼,所以是撥給這位周女士。
許曉猜測方總是領會到自己的委婉了,答道:「原話,嗯,方總,畢竟,我們既然採訪了,那邊肯定也會注意我們的報道內容。」
很快,電話被重新拿起,已然換成李家城。
所以,如果能搞到李家城和方卓的採訪,那《中國證券報》絕對能一枝獨秀!
李家城打趣道:「好久沒來內地,沒想到這次倒是看到一個方派,楷旋說我有點灰頭土臉,我告訴她,活到老,學到老,這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嘛。」
負責跟這波報道的記者許曉左想右想,認為在如今的網路時代,既不能放棄新聞的真實性,也不能不懂變通。
還是加急發!
李家城毫無疑問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周楷旋想藉著他的名頭來吹一陣風,這樣的舉動引起了大家自然而然的反擊,要在不確定華人首富是否真要摻和進來的時候直接定性。
孔豫心想,這老李今年七十多,應該沒幾年了,他能怎麼和老闆爭滔滔不絕?
兩位關於自家業務的論述舉重若輕,偏偏都在最後一句露了鋒芒。
「我個人很佩服李先生,他對香港的建設和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經常有朋友和我開玩笑,說『家城家城,一家之城』,李先生是活著的傳奇,周女士也熱情的邀請m•hetubook•com•com
了我,有機會我一定會去香港拜訪請教。」
他清了清嗓子,認真聊起MIGA基金在與工行合作的奔走,聯繫合眾銀行和華盛頓互助銀行,又與德意志銀行溝通,而與中行的合作則是臨場救急。
許曉說道:「我想採訪李先生,就電話說兩句都行。」
一位是歷經數十年風雨,屹立香港,一位是乘著互聯網春風,內地稱雄。
「周楷旋偃旗息鼓正是看到了監管的最後定論,她再說下去也不會動搖對英國銀行的決定。」方卓如此答道。
許曉聽著手機里腳步離開的聲音,鬆了一口氣,僥倖,僥倖。
就在監管層一錘定音、方卓保持沉靜、周楷旋和李家城收攏局勢打算離開北京之際,第一個採訪周楷旋的《中國證券報》連續幾天沒拿到最新消息,只能當個轉載的跟屁蟲,報刊記者瞧著居高不下的熱度,忍不住心裏焦急。
許曉聽到這種當事人的回應,已經十分滿意,然而,最讓他震動的是李家城最後的話。
周楷旋沉默好一會,相信了內地媒體的底線,說道:「等一下。」
「哦,那就這樣吧。」方卓輕飄飄地說道,「下回來上海,看看有沒有什麼大賣的新聞給你,許曉,先這麼說。」
「你們報紙要怎麼刊登?是提煉意思還是原話?」方卓問了句。
方卓沉吟片刻,慢慢說道:「李基金已經從與中行的合作中出局,這確實是塵埃落定,但我們畢竟還沒和中行達成合作……不過,考慮到有監管層出面,他風風雨雨這麼多年,這次涉及的資金說多也多,說少也少,大概不至於再有什麼了,他在內地還有大量的生意,流水不爭先,爭的m.hetubook.com.com
是滔滔不絕。」
結果,新浪財經那些網路媒體收割了大量的流量不說,一些紙媒憑藉亂寫也銷量大賣,實在是不講武德!
許曉已經愣住了。
銀行機構、合作夥伴、經濟學家、業內同行、監管領導、三五好友、正義路人……
一位是華人首富,一位是內地首富。
方卓轉了轉念頭,問道:「這還真讓我意外,既然你認為我回應比較好,那他是提到我嘍嗎?」
就怎麼說呢?
許曉決定就這麼說,至於方總能不能體會……
雖然現在算是事後,但孔豫倒是真能感覺到老闆一直的氣定神閑,他自己喜歡這樣的疾風驟雨,但方總這麼說,那當然點頭同意。
方卓又說道:「李家城還是很厲害的,一時之爭,如此而已,這一次外面的聲音太急切了,其實沒必要。」
是的,不要帶節奏,老闆自己會帶!
周楷旋看到有過採訪交集的情況沒有立即掛電話,但依舊冷冷地說道:「什麼事?不接受採訪。」
方卓停頓幾秒,問道:「許曉,我這樣回應,可以嗎?」
這個可能性不太大,但許曉決定試試一種變通的方法。
他沒敢指點,說道:「方總,不管你怎麼回應,我這裏也是如實報道的。」
「方總,與中行的合作應該不會出現變數了吧?那個周楷旋應該偃旗息鼓了。」MIGA基金的負責人孔豫在向老闆彙報完資金情況后聊起輿論形勢。
最後,方卓正面回應近期風波:「外面聽風就是雨,其實都是正常的商業合作和競爭,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複雜。」
李家城光明磊落的承認基金會的失利,也落落大方的祝福中行的發展,只在最後以一種幽默風趣的語氣和_圖_書提了兩個字「方派」。
這……
孔豫觀察到被周楷旋藉著名頭的李家城其實一直沒有發聲,他又問道:「李家城是不是還在北京?既然塵埃落定,他應該也不會有幺蛾子了吧。」
而且,這次確實是很多人站出來給方卓說話。
他觀察到,儘管這幾天的新聞紛紛擾擾,但最關鍵最核心的兩個人物實際上是沒動靜的——李家城和方卓都很沉默,方卓似乎有個非正式的回應,但保不齊也是新浪財經的標題黨。
那便——發!
「他說了什麼?」周楷旋冷冷地問道。
因為,樹欲靜而風不止。
許曉不卑不亢地說道:「我現在不能透露採訪內容,但我認為李先生或許應該有個回應,簡單些也行。」
他添了添茶,拿起易購的籌備彙報,距離雙十一僅剩一周,中行的風雨應該過了,還要多看易購這一次大促的表現才是。
是想偷襲吧!
新浪財經編輯部聽到老闆的意思,這才發覺似乎有些領會錯了。
房間里只剩下方卓一個人。
周楷旋驚愕的重新把手機放回耳邊,李生誤判了!
這倆人……
——「家城家城,一家之城……」
僅僅第二天,《中國證券報》就在紙媒和網路上同步刊登了新聞稿件,成為獨家採訪到近期輿論當事人的媒體。
許曉覺得這話頗有些誅心,這要是報道出來了,指不定落入誰的耳朵里呢。
總編親自|拍板:「發!」
方卓想了想:「現在算是正式採訪吧,我來聊聊MIGA基金與銀行合作的努力。」
至於,到底誰更佔上風,只能各有各的看法,反正,這兩位的仇恐怕是實打實的結下,沒法輕hetubook.com•com易善了了。
這……
李家城說方卓在內地是方派,方卓說香港成了李家的一家之城……
許曉穩穩地答道:「真的,方總,我手機里就有電話採訪的錄音。」
許曉重新聽了一遍兩位大咖的電話採訪錄音。
「哈哈,我就不接受採訪了。」方卓笑著說道,「已經有很多新聞了嘛,許曉,我把你的號碼標一下,下次有新聞第一個通知你,連新浪都放後面,行不行?」
許曉禮貌的問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採訪機會,詢問他對李基金錯失與中行合作的看法。
許曉依舊變通:「方總,是這樣的,李家城已經接受過我們的電話採訪,可能……我認為你回應下比較好。」
許曉沉默,報道肯定要出的,現在已經給方總時間了,不過,要是換了自己,似乎也不太好回應。
方總的態度和善,甚至,還說出了新浪放後面的話。
周楷旋不屑道:「掛了。」
許曉猶豫了。
通話結束了。
十來秒之後,他想著方總要標註自己號碼,想著這位內地首富和那位華人首富的不同,委婉地說道:「他聊了聊基金會,只在最後提了句方總,認為方總在內地的風格自成一派,值得學習。」
這兩天一直沒有姓方的真正的在媒體上出聲,李生認為他不會再主動露面,沒想到,還是接受了採訪!
方卓驚訝,不太相信這種事,問了句:「真的?」
新浪財經編輯部看到了《中國證券報》的報道,這才發覺似乎有些領會錯意思,不要帶節奏,不要帶節奏……
明明是自己先!
許曉躊躇了一會,還是按計劃給方總打了電話,說自己想要採訪他。
以靜制動是很難靜了。
不過,他瞧見新浪財經直接把自己的話寫上新m.hetubook.com.com聞,還是有點不高興的。
李家城態度平和,沒有生氣,沒有惱怒,只是祝福中行的發展,也祝福國內的金融市場有更好的發展,順便聊了聊基金會在國內的慈善工作。
通話沒有掛斷,另一邊卻安靜了好一會,最後才傳來方總「這樣啊……」的聲音。
許曉有些猶豫,這報道到底要不要發……
不管真不真,這態度就讓人心裏舒坦。
——「好久沒來內地,沒想到這次倒是看到一個方派……」
然而,就在她把手機從耳邊拿開還沒拿遠的時候,電話里傳來記者拔高的聲音。
他決定先找李家城,李基金這次落入下風,肯定有話想傾訴。
方卓覺得這種反應頗有些過激,但也不好說什麼。
一個戳向心窩子,一個扯著肺管子。
孔豫又聊了幾句,起身離開套房,MIGA基金的事務因為時差關係,晚上反而比白天還忙。
「喂,周總,我是上回採訪過你的《中國證券報》記者許曉啊。」許曉打通電話。
方卓為難地說道:「那這就不太好呀。」
許曉聽的心中一震,隨即便是李家城禮貌的結束,電話變成忙音。
搞新聞的怎麼能不堅守真實性呢?
原本,儘管有很多關於MIGA、李基金的新聞和分析,也有新浪財經的標題博眼球,但不管圈裡人士,還是八卦路人,普遍認為依照這兩人的身份不會出來直接回應,會對這件事進行冷處理。
僅僅兩天時間,當方卓沒想針對周楷旋發聲的時候,他眼睜睜看著這些人站了出來。
他把這採訪內容往上報了報。
「等等,等等,我已經採訪到了方卓,李先生這種關頭難道不說兩句嗎?」許曉變通地說道。
沒想到,眼看風雨將息,他們隔空硬碰硬的拼了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