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傑笑道:「人家住在法租界,那肯定會說法語。況且他們既然敢來大明做生意,必定要學咱們官話的。的不過咱們也留個心眼,到時候你跟他講俄語,我裝作聽不懂法語的樣子,看看這位尤福思先生是不是表裡如一。」
「什麼柿子?」
王管事苦笑道:「哪是什麼錢的問題啊四公子,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根本看不懂洋人的技術!你知道什麼叫做紅磷的化學分子式嗎?」
喬惠年嘿嘿一笑,豎起大拇指稱讚道:「妙!」
喬惠年頓時搖頭。
喬惠年驚訝道:「外國這麼危險?」
王管事搖頭道:「此事便說來話長了——當年洋人還沒來的時候,這津門還沒有如此繁華富庶,但也算消停安生,不曾聽聞說有什麼牛鬼蛇神。可自從洋人來了之後,這裏晚上就開始鬧鬼。」
普通人初來乍到兩眼一抹黑,也許找不到什麼門路,但對於商家來說,倒不算什麼大事。
王管事點點m.hetubook.com.com頭,說了句稍等,起身離開。喬惠年拿胳膊肘輕輕碰了碰徐世傑,小聲問道:「瑞士人說的是哪種語言你知道嗎?」
王管事將兩罐火柴放在桌上,對喬惠年說道:「四公子,你可認得這兩種火柴的區別?」
王管事搖頭道:「您也不要妄想在這裡能花大價錢挖到熟工,天津衛城裡城外,只要能說兩句洋文的,都能混上個不錯的營生。但凡是從洋人工廠里出來的工人,不分生熟都被機器製造局開十倍薪酬給收攬過去,人家是官辦場局,對於本地人來說就是鐵飯碗,一旦進去,你再給多少錢都挖不出來了。這還只是技工,你要是留過洋的人才,能看懂洋人的圖紙和說明書,那隻要進了機器製造局,直接提拔成造辦助理,正七品的實職官銜和俸祿,見了縣太爺都不用低頭,咱們根本想都不要想。」
王管事耐心解釋道:「這個黃色的叫做火柴,www.hetubook.com.com使用的是黃磷,紅色的叫做安全火柴,使用的是紅磷。黃磷有毒,而紅磷火柴是洋人最近幾年才研發出來的新技術,沒有毒性,所以才叫做安全火柴。尤福思先生手裡兩種技術都有,但安全火柴的生產技術和配套機器,要比普通火柴貴五倍以上。」
說話間王管事回來,手裡拿著兩個硬紙圓筒,上面都印著洋文,但也有火柴的圖案,只不過一個黃一個紅。
「那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王管事前兩天已經接到老家來信,這邊都提前做好了準備,直接就跟喬惠年開門見山說道:「貨放在這裏你不用管,我找人給你分銷出去,走的時候拿上匯票就好。辦工廠才是正事,不止你們喬家,我們王家、陸家、周家都要來人,只不過你也知道,如今各家都在等著聽朝廷的消息,不知道今年這生意還有沒有得做,誰都沒心思管別的。宋家之前聯繫上的是一位住在法租界的www.hetubook.com.com
瑞士商人,名叫尤福思。他手上有機器也有技術,問題是咱們吃不下來。等四公子你休息好了,我就帶你過去跟那位尤福思先生聊聊,生意能不能談暫且不說,主要是先混個眼熟。」
喬惠年從兜里掏出自己的火柴看了一眼,皺眉道:「既然黃磷有毒,那還是安全火柴比較好吧。現在普通百姓也用不起自來火,能用得起的人都不差這點錢。」
喬惠年腦門微微見汗,下意識地轉頭去看徐世傑,徐世傑這時候卻在看外面街上的行人,似乎並沒有關注這邊談話的內容,直到喬惠年輕輕推了他一下,這才轉過頭來笑道:「其實我更好奇的是,王叔你為什麼說晚上千萬不能出門,我看這都快天黑了,大街上的本地人一點也不見少,難道說咱們外地人在這裏還有什麼忌諱嗎?」
喬惠年啞然,回頭與徐世傑對視了一眼,徐世傑微微搖頭。
喬惠年倒吸一口涼氣,忍不住追問道:「留洋和*圖*書是什麼意思?只要出過國就行嗎?」
王管事笑道:「哪有那麼簡單的事兒啊,我跟你講,你要想留洋,那得從小就讀洋人的學校,學會了洋文再到外國大學去深造,學習他們的現代科學,什麼化學啊,物理啊,學成歸來那才能叫做留洋。咱就不說這中間要花多少人力物力,只說那西洋諸國都遠在萬里之外,比那古時候流放的路程還遠,你要讓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孩子跑那麼遠去讀書?他能不死在那邊兒就算萬幸了!過去這些年裡……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啊,就天津衛這兒,被洋人忽悠著上了船的傻子,一百個人里都未必能有一個人回來!」
「分子式!你別問我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只是聽別人這樣叫。」
喬惠年虛心請教道:「我對這火柴製造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來之前特意去看了宋家的工廠,結果除了廠房還什麼都沒有呢。原本宋家大掌柜知道這裏面的底細,可是人沒了。剩下的宋家人一問三不知,和-圖-書我這實在沒有辦法,所以才急著趕來天津。不知道王叔你對這個東西可有什麼了解嗎?要不然我就算去見了那尤福思先生,說不到點子上也容易讓人家笑話。」
王管事咳嗽一聲壓低聲音說道:「咱們可以雇外國人,專業的工程師就不要想了,機器製造局那邊都給拉過去了,咱們只能找人家不要的。但四公子你想啊,連機器製造局那邊都不願意要的外國人,多多少少都得有點毛病,咱們真要請過來,說不定也是個麻煩。」
喬家要接手宋家的火柴廠,還要自己建工廠,就必須得來天津和外國人接觸。
「倒也不是沒有別的辦法。」
畢竟洋人來大明就是為了做生意,做生意肯定要跟商家打交道。要說在大明境內最了解洋人的,那既不是大鴻臚寺也不是神武軍,肯定是這些商人。
王管事搖頭道:「哪能到得了外國,洋人根本不拿咱們當人看,上了他們的賊船就是待宰的豬羊,不聽話的半道上就給你扔到海里餵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