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夏之篇·鯨波
第十三節 獵鯨重複第三步:尋找第二根巨木

浦陽江盤繞一座座青山,映山紅與桃花點綴寬闊的綠帳,江水拐彎處浮現一艘艘沉重的敞口船。裝載著岩石,被日漸激越的江水送出海,運往急需石材的武原。仲雪與阿堪腳步輕快,深入山中,一陣太陽雨。淺灘處的鵝卵石被雨點打亮,每逢春雨,仲雪仍會有幻聽,恍如越國給他額外恩賜,這次又聽到清越的笛聲。
「你迷路了?知道伐木工去了哪裡?」仲雪向小臟孩打聽不出什麼,「跟我們一起走嗎?」
仲雪寧願帶一個陌生小孩下山,卻不願接納親侄子,不過他下山走得很慢,以便伯增能不費力地跟上……夜空滾過山谷迴音,還有野獸在呼喚。他們淌過淺淺的山澗,小臟孩忽然停步,當著仲雪的面——小臟孩的雙腳在融化,手心、嘴中、鼻孔不斷湧出泥漿,山丘顫抖著,像一頭巨大蟾蜍從冬眠中醒來,順著山澗,巨石與泥沙咆哮奔騰www.hetubook.com.com而來——山洪暴發!
還算不上一場演講,大浦說伐木工很苦,身為國家工匠的伐木工。自身屬於國家財產,一出生就要為國家在山林間攀援,如果沒有說話的機會,就如世襲奴隸一般苦幹下去,永遠不為人知。我是為了伐木工的明天而來的,如果我獵殺了鯨魚,人們就會注意我,我再為伐木工說話也有人聽見。
洪水越大,越沒有潔凈的水,他們一身泥湯地翻過山嶺。來到諸暨,啊,在夫鐔治理下的大諸暨,驛道平滑得難以察覺,有如丘陵間拉直的新絲帶。
少年沒有飄然離去,而是猛竄到仲雪跟前,不是別人,正是他禁忌的侄子,伯增。他去而復返,在會稽山麓的幾座城市寄居,一直沒有放棄對叔叔的追蹤。
「說得好!」有人喊。
伐木工崇敬山靈,認為山洪暴發就在於稻秋任意開採山和_圖_書石、破壞植被,大浦兩兄弟衝上前要打稻秋耳光;稻秋的老僕人也跳上巨木,拔劍挺身,「如果你們靠吃食物而不是敬神過活,就不能質疑給你食物的人。」老僕人冷峻地說,大家第一次聽到他開口聽話。
諸暨的繁忙碼頭,連最粗野的水萍也無法安靜生長。成排的硬木從更遠的南方開採而來,浸泡在水道中,等待送往吳國建造艅艎大舟及其他軍艦。
「你看到什麼?」阿堪誘導伯增。
沿途所見的渾圓石頭,也是幾十年前泥石流的遺留物吧。大如一座座房子的岩石,如同山神投擲的棋子,從山頂砸來,伯增撲住仲雪,用瘦長的身體遮擋住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叔父……當大浦和小浦從泥石流中找到他們,仲雪輕輕推開捨生保護他的伯增,「你最好不要做這麼危險的事……」大浦和小浦正是察覺山澗水位徒然下降,才趕忙離開伐hetubook.com.com木小屋的。
「你知道傻孩子在瀑布那邊見到了什麼,對嗎?」阿堪問。伯增慢吞吞地跟著,月亮升上樹梢,一個水霧騰騰的金色月夜。
「攻擊一個無法為自己辯護的孩子,也算是正義?」阿堪與老僕的矛盾也觸發了。
「又是那名少年,用笛聲帶路,他是越國山神嗎?」仲雪問,「去年第一次碰見他,他吹笛子引我去見山都,他有許多幻化,白蛇也是他變的嗎?」
他們來到伐木小屋,大浦小浦都不在,鍋里慢吞吞地滾著米湯,野兔皮剝了一半,還有什麼比晚餐更有吸引力?巨石長滿青苔,在月光下格外渾圓。石頭後邊有小孩探頭探腦,仲雪以為是小浦,走到跟前卻不是。骯髒的小孩哧溜哧溜吸著鼻涕,手攥一支小牧笛,讓仲雪相信他是山神,又不甘心。
老僕人責怪伐木工太過注重虛幻的名譽,「如果需要鯨魚,稻秋先生也能為你買一和圖書頭來。」他對稻秋的敬稱也十分古怪,就像崇敬一名過分年輕的教師。
「這麼多問題,我該回答哪一個?」阿堪敲響小銅鼓,催促毒蛇爬蟲趕快讓路。
「吳國水妖和越國鼓神之間語言不通,他看起來還是傻愣愣的。」阿堪為失敗的擊鼓叫魂辯駁。
「我既不想知道,你也不必告訴我。」仲雪再次拒絕。
「你不想知道我在瀑布那邊看到了什麼嗎?」伯增阻住仲雪,他的雙眼緊貼眉毛,狹長而迷離,這是一雙充滿童稚的丹鳳眼。
「仲雪將軍!」有人喊,稻秋對崇敬的人一律稱為「將軍」,美貌的侍童正光腳踩在比自身大幾十倍的柚木上,是稻秋擔心他們出事,領人手來接應嗎?要知道稻秋一直擺弄算籌,計算成本與利潤,能遠離他的交易中心,親自來尋人,可真不容易……但他是來採購船木的,他看中一根樹冠被雷劈過的柚木(因此無法朝貢給吳國),沒有www.hetubook.com.com入山搜得的柏木那麼巨型,但也極其可觀。
小浦又打手勢,大浦代言,認為買來的木頭會破壞捕鯨的聖潔性。
小浦無法為自己辯護,大浦上前,渾身泥濘的他們踩踏漂浮的巨木,已置身中央菜市場前,等候開市鑼聲的菜農、水果販子、牛販子、木料販子和小偷齊聚水門柵欄下,先是推鬧喧嘩,接著陸續靜下來,聽大浦的演講。
「二十七個不堪重用的人,你果真是天生的笑料。」仲雪推開阿堪。
這時,一個身影出現了,讓全場一下鴉雀無聲。
阿堪激動地上前對伯增敲鼓,差點嚇壞他。
魚躍出冰層,春天在地表下孵化,仲雪在越國迎來第二個春季。在冬季封山之後,春季梅雨之前,必須找到第二根巨木製作備用獨木舟。
「叫你別勸來路不明的傢伙下山,」阿堪拽起仲雪就跑,「那小泥猴是『山洪之神』!」
「如果他願意呆在山上,最好別勸他下山。」阿堪說。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