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六龍回日起煙塵
第八十七章 雙方都大捷

何夕拿葉沈所部做種子軍隊的,畢竟大明大部分軍隊都還沒有改造。火器雖然多,但也僅僅是葉沈所部是純火器部隊。死這麼多人,不知道,該怎麼補充的。
何夕說道:「正是,要讓天下人知道南京的真面目,特別是讓河北百姓知道,他們在南京方面看,已經是逆賊了。對於逆賊什麼辦法都可以做,再有,如果讓南邊掀起反對傅友德的浪潮也不錯。」
但是等熱血冷卻了,看著身邊這麼多傷亡,很難沒有人心動搖。
怎麼樣才能讓傷亡慘重的部隊,迅速恢復士氣。
不僅僅是軍中需要人才,朝廷需要人才,連各地公司都需要人才,地方官府,甚至地方農場,各方面都需要足夠的人才。
但是到底是怎麼回事?自己心裏清楚。相傳,朱允炆聽到這個消息,狠狠摔了幾個花瓶,都是官窯精品。
但是傅友德有什麼辦法啊?
何夕看著朱雄英微微一笑,說道:「正好,臣也準備南下,就讓臣陪陛下走一趟。」
何夕說道:「陛下,我覺得葉沈在這一戰之中,進退失據,被傅友德牽著鼻子走。如此封賞,恐怕不能讓天下信服,名爵乃天下名器,不可輕率授之。」
傅友德沒有https://www.hetubook.com.com別的選擇,無他,損失太大。打得時候,傅友德所部,有一股傲氣,這一股傲氣不是別的。就是大明這幾十年來,對外屢戰屢勝。從無敗績。
這種辦法,在古代戰爭之中,屢見不鮮。在損失慘重的攻城戰之後,將領都下令洗城,都有這方面的意圖。
如此一來,一路上,傷員死亡數量相當之多。
朱雄英就是要在軍中有自己的影響力。即便河間方向的軍隊都是何夕所有。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些軍隊都是大明的軍隊。估計很多將領對上層的問題,他們感受並不是太深。
甚至連挖坑埋了的時間都不夠。
朱雄英這一番話是陽謀。
朱雄英就是抓住了這一點。
畢竟何夕儘可能讓政府直接對接百姓,減少中間層次,因為中間層次會在行政命令傳達之中謀取大量的利益了。給百姓增加大量的負擔。
而在北京這邊,情況又大是不如。
何夕對這一件事情,也樂見其成。反正他對而今的權力並不貪戀,該交給朱雄英的,也會交給朱雄英,他想做什麼就去做吧。如果讓朱雄英安心,也是一件好事。
何夕搖搖頭說道:「並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是,是為了滄州慘案。」
朱雄英聽了,也是一笑,說道:「姑父想得太好了。朕那弟弟,決計不可能如此不智。」
朱雄英聽了這話,有些無奈,卻也沒有辦法,說道:「朕知道,但是無可奈何?朕總不能與這些愚民置氣吧?」
北京宣傳為齊家務大捷,因為交戰雙方距離最近的一村落就是齊家務。而南京宣稱是天津大捷,因為,傅友德已經距離天津非常近了。如果沒有葉沈阻攔,飲馬天津,是大概率事件。
是的,葉沈這邊缺醫少葯,傅友德只會更缺,要知道他已經輕裝了。帶的東西非常少,幾乎沒有帶什麼藥品,再加上急於與葉沈所部脫離。所以,根本沒有給傷員療傷的可能。只能帶著急速行軍。
朱雄英說道:「既然姑父這麼說了,朕就堅持了。不過,將士們辛苦了。朕準備南巡河間等地,見一見下面的將領,嘉獎一番。姑父覺得如何?」
既然如此,葉沈將來有太多大戰要打了。何必因為一場不漂亮戰事而封侯啊。
似乎,南京與北京心有靈犀一般。
不過,何夕之所以壓制葉沈的爵位,並不是因為心疼傷亡,何夕到底是親自上和_圖_書過戰場的,知道戰場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既然將方面之任給了葉沈。葉沈所做一切後果都敢承擔。
何夕說道:「而今,卻有了轉機。」
有些戰事,不是他想迴避就能迴避了?
朱雄英有些好奇說道:「姑父,你為什麼南下?也是為了巡視諸軍嗎?」
傅友德很清楚,這一支人馬,最近不能用了。不能再打了。很容易崩的。但是他又要這一支軍隊保存戰鬥力,畢竟,這裏附近還有其他北軍。
何夕雖然儘可能讓行政簡單化,好讓百姓適應。但是問題是,何夕不得不面臨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不管怎麼簡化,本質上,新政對老百姓來說,與官府打交道,是變得更複雜了。更不是更簡單了。
何夕單純的覺得,葉沈這一戰打得不夠漂亮而已。
皇帝在大明體制之中,具有先天優勢。
「臣也看過下面的戰報。」何夕不由搖搖頭,似乎在品味戰報之中的苦澀,說道:「傅友德太難對付了。老而彌堅。如果能換帥,就再好不過來了。」
一時間打得上頭,根本沒有感覺。或許說是集體狂熱。
只能,火葬。
那就是擴大教育體系。這一件事情一直是解縉在做。但是解縉的思路與何夕的需要有和_圖_書一些差別。何夕想要的大量人才,與解縉理解大量人才是不大一樣的。
有一件事情,已經迫在眉睫了。
總不能將百姓全殺了吧?
故而,那一戰之後。傅友德雖然撤回來了。他面對的也是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缺醫少葯。
何夕說道:「下面報來,傅友德所過之處,屠村十八座,共有兩萬餘人,不分老幼。殘酷的令人髮指。但是不得不說,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對傅友德來說,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朱雄英也是聰明人,一點就透,說道:「你的意思是說滄州慘案?」
「陛下,有所不知,其實河北府縣經過臣整頓之後,都支持北京,但是下面的百姓,有不少心向南京,畢竟太祖是在南京坐龍庭,百姓沒有那麼多的心思,只覺得南京是正統。」
何夕說道:「倒不是臣苛刻。這也是保全之道,臣不客氣的說,葉沈的能力,天下定鼎之後,國公之中,必有一席之位。只是他到底是太年輕,壓一壓也好,更何況他這一戰的確不漂亮。」
到了這個時候,傅友德才算是鬆了一氣。
如此種種,對軍心士氣的傷害非常大。
朱雄英倒不是不想,和圖書奈何這樣想法的人太多了。如果僅僅是一個兩個人,朱雄英早就殺了。但是這是幾十萬,上百萬人這麼樣想,朱雄英也只能與不與這些人置氣了。
他不知道該怎麼給後方彙報戰事。但是傅友德不可能謊報戰報,只能一五一十的稟報上去。至於結果,就要看南京的想法了。
朱雄英說道:「傅友德做得的確可惡,但是也不至於讓姑父親自走一趟吧。」
不僅僅不漂亮,而且讓何夕心疼之極。
果然在無邊殺戮之中,似乎傅友德所部恢復了士氣。更是得到不少財物與食物,這才很快回到了安陵堡附近,與大軍匯合。
對於這個問題,傅友德的答案是,放手劫掠,屠城,屠村,讓將士們釋放出心中的暴虐。
葉沈這一戰雖然不漂亮,但是卻將自己的位置坐穩了。而今朱雄英已經沒有易帥之意了。
北京官報與南京官報,同時宣傳大捷。
甚至有些遲鈍。朱雄英不求能將這些軍隊給拉過來,但是只要能擁有一些影響力就足夠了。
朱雄英聽到消息之後,立即來見何夕,說道:「姑父慧眼,葉沈可擔大任。葉沈可擔大任。朕要封葉沈為侯?就滄州侯如何?」
不可能的。
朱雄英說道:「姑父不要對下面太過苛刻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