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自由民也不是那麼好當

經她一提醒,鄭琰想起來了,是有這個風俗沒錯兒,她周圍少見這種事情,一時沒想起來。鄭家的孩子都是自家撫養,也沒有什麼三災六病,用杜氏的話說就是:「看著了也是細皮嫩肉,骨子裡還是莊戶人家的孩子,糙得很!」
「七娘是富貴命,不曉得這裏頭的門道,手藝不好的,哪裡還吃得下這碗飯,早餓死了,或是打了板子發賣掉了。」
像阿湯與湯小弟這樣的,連田地都沒有,阿湯的主人家對她又不錯,還不如一條路走到黑呢。跟著鄭琰混口飯吃,興許過上二三十年,也能混出一份不差的產業,到時候再說去留,便是不去,阿湯也混成鄭琰心腹了,留下來也是奴婢里的中上層,日子挺好過。
「你倒好運氣,跟著七娘總有好事兒。匠戶營里跟他們家做了幾輩子鄰居的人都沒見著過呢,小六娘到他們家的時候,余氏娘子的面子上,晉王已另尋宅子安置了他們。」
過年期間大家總是忙碌的,尤其是社交方面,鄭琰今天是與鄭悅姐妹約好了,領她們到于元濟家去串門子,大家到於家聚一聚,李莞娘等人也一併到了。阿湯回到「生活工作的地方」,果然冷清了不少,連阿崔帶洒掃的老婦都問:「怎麼樣?怎麼樣?」
阿崔推了她一把:「瞧你這樂呵勁兒。」
阿崔見她且哭且笑,順手撈了把濕手巾擲給她:「快擦擦唄!外面嬸子們是怎麼回事兒?」
阿湯一興頭地在講,沒想到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不想鄭琰偏來了興緻:「這余家一直是綉工匠戶https://m.hetubook•com•com?」
「可不是,晉王妃帶著的。」
「我理會得。」阿湯答應了一聲,把手巾往個小丫頭手裡一塞,跑到自己的房間里拿出只小匣子,取出兩吊錢來,準備買了果子散與外面的人吃。又把隨身帶的些小玩藝兒分給屋裡的同伴,阿崔道:「七娘喜歡這些個,你該帶些來孝敬的。」
「可不是,」阿湯也是頭一回這麼深入了解綉工,「這樣的匠戶人家,多是父子師徒相繼的,有些就是收個徒弟當女婿。還有,同是綉工的兩家人家,也好結個親,興許還能學兩手呢。」
阿湯叩謝了。
阿肖低聲道:「難道就是晉王家六娘的生母?」阿慶道:「便是這樣的事情,也不是遍地都有的,既是晉王家的,又是綉工出身,必是她。」
阿湯點頭,十分肯定地道:「是啊!有好幾輩子了,聽說前朝的時候就是綉工,太祖定了江山,留下來接著用的。」
出言解釋的是阿肖:「為了好養活,有些富貴人家,或是覺著孩子養不住,多會托給親信的人代養些時日,待長得大些了,再送還回來。」
「那一手活計,綉出來的花鳥蟲魚都像是活了一般。但凡有一樣做得好的,就必不用一輩子都做這個行當的。那一天這小娘子因綉了一件衣裳,晉王妃一看就喜歡上了,召她到府里發賞,原以為也就是這樣了,結果你猜怎麼著?」
等鄭琰回來,頭場慶祝會已經散了。
真有個色盲基因,是根本干不下這份工作的。那這個小六娘和-圖-書,不但不是晉王的閨女,還有九成九的機率,根本就不是余氏的閨女!
她終於想查一查了。
「等等,」鄭琰抬手打斷了她的話,「王府的閨女到余家去?」
阿湯驚訝道:「七娘知道?」
眾女都聽住了,這大概是一個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愛情故事。
每個女人都有過一個灰姑娘的夢,明知道實現的可能性很小,還是止不住想聽一聽,偶爾代入一下,覺得生活充滿了希望。阿湯今天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鄭琰想破了腦袋都想不出這其中的奧妙。
自古以來就有識時務的人,捧著田宅契紙去投靠大地主,托賴在人家名下,繳些保護費,好歹能混口飯吃。總比死扛著,最後人家田連阡陌,你無立錐之地強——這就是隱戶的由來。當然國家對這種情況是深惡痛絕的,每每「括隱」,雙方展開拉鋸。
阿湯一拍巴掌:「你們看到了?」
阿湯這兩天明明已經哭過許多哭了,聽到問話,嘴角一翹,明明是笑著的,開口說話又帶上了哭音:「是他,找到了。」
咦?難道是余家把自家孫女兒跟外孫女換了?可能么?鄭琰好奇心起,又問阿湯:「余家有與小六娘年紀相仿的女孩子么?湊作一處,也是福份。」
「恰逢晉王在府里,去尋王妃說話,結果晉王一進門,一眼就相中了。」說到『相中了』,還狠拍了下巴掌。
這樣的故事,能拿出來講的,在這個時候只有一種發展方向,阿祁心裏已經猜到了,還是與阿湯一搭一唱地問道:「怎麼了和*圖*書?」
再說,這年頭,自由民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單看這些年被搞得灰頭土臉的權貴們,十個裡面有八個犯過「侵奪民田」這個罪名的,就知道小老百姓想安穩過日子都難。好么,你辛辛苦苦勞動著,在地理位置不錯的地方買了宅子、弄了塊比較肥沃的田地,以為繼續勤勞就會有好日子過,正家裡吃著火鍋唱著歌呢,權貴家的狗腿子來了,田也沒了、宅也沒了,哭都沒地方哭去!
「不是夫人、七娘慈悲,奴婢姐妹同處一城還互不相知呢,這樣的恩情是死都不能忘的,些許孝敬是應該的。京兆看到府里的面子上,免了他幾個月的番役,功夫都是白饒出來的。」
阿肖對阿湯道:「想來這余氏娘子也是個美人兒了?我們隨七娘去魏王家,見到她生的小六娘了,生得真是好看。」
阿湯弟弟也找著了,未來的規劃也做好了,更是一門心思侍奉,因鄭琰前天說想聽外面的新聞,阿湯也著意在匠戶營里打聽了一些。擺出果碟子來,給鄭琰沏上茶。阿湯書場開講,由於講的內容過於勁爆,所有人都聽住了。
再次見面,又是一場打趣不提,阿湯先奉給鄭琰許多玩具,湯小弟的手藝挺不錯的,做得樣樣精細。鄭琰也是與杜氏一樣的心思,湯小弟還是匠戶,又不是財主,做這些東西,怕是要耽誤他正常工作的。作為補償,鄭琰也給了些錢物,阿湯也很痛快地收下了。
狸貓換太子?偷龍轉鳳?晉王妃把余氏生下來的男孩兒換成了個女孩兒?有這個可能么?除非余氏不是在府https://m.hetubook.com.com里生的,否則不可能不傳出風聲來,晉王又不是傻的!晉王妃對王府的控制力強大到這種程度了么?如果是換孩子,至少得人不知鬼不覺地把現在這個六娘能弄進府吧?那麼大的小孩子,會不哭?
鄭琰心頭一跳,忙問:「他們家不會是姓余吧?」要不要這麼巧啊?
阿湯喜滋滋地答應一聲,把隨身帶的一隻大包袱給打開了裏面皆是些漂亮的小木器,小盒子、袖珍的小傢俱一類。「這些都是那小子閑的時候做的,回來非讓捎上,外頭還有一些,樣頭兒有些多,等會兒他給送了來,孝敬相公、夫人和郎君、娘子們。」
「卻是可惜了,這卻是沒有。」
杜氏看著這些小玩藝兒著實可愛,也笑納了:「雖對他也算是土產,做起來也不容易的,他又要養家糊口的一個人,也是費心了。」
阿湯胡亂擦了把臉:「聽說我兄弟找著了,起鬨叫買果子吃呢。」
鄭琰有些鬧不明白了:「為什麼呀?」
「要說還真別不信,這世上真的就有一朝有造化的人。譬如男人遇上了常識他的貴人,譬如女人遇到了名門公子。我兄弟他們匠戶營里就有一戶人家,是綉工,與他們木工住得略遠些——不過現在已經不住在那裡了。那家有個小娘子,生得一表人材,活計也好,命也好……」
「也應該的,不過阿肖她們幾個隨七娘出門還沒回來,這一份子可得留下了。」
鄭琰原以為這晉王家六娘不是晉王親生的就已經夠她凌亂的了,沒想到九天玄雷在這兒等著落她頭頂上呢!
「是啊。」阿和*圖*書湯答得理所當然。
世!代!綉!工!
「有呢,一整套的小玩藝兒。再看七娘有什麼想要的,小匣子呀、小架子牙,手藝不一定比積年的老匠人好,勝在方便,想做什麼做什麼。」
「余家沒有手藝不好的人么?」比如分不清顏色綉出紅葉綠花兒的?
阿湯自去央人買果子,分發請客,又給跟著鄭琰出門的阿肖幾人單留了一份兒。
鄭琰:「……」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呀?難道不是余家?鄭琰有很大的把握,這孩子不是晉王跟余氏生的,那麼,晉王的親骨肉哪裡去了?那個孩子,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她現在又在哪裡?
她不是個沒眼色的人,給錢就拿,她與湯小弟也是商量過了的,若能想辦法從番役上脫身,日後就是投到池家當奴婢。鄭琰幫了他們姐弟團聚,知恩圖報也是應該的。
阿成等又湊趣兒要她請客:「這樣的大喜事,不請我們吃果子?」阿湯也攢了幾個私房錢,這趟出去因不能確定是不是自己的弟弟,便都放在了鄭府她自己房間的一隻上了鎖的箱子里。此時大方地道:「原怕太輕狂了,現在既這麼說,好歹等我去收拾一下兒。」
顧益純老先生還是只糰子的時候就被寄養過,由此對他的一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進而間接影響到了鄭靖業及其全家。
這秘辛也太秘了一點兒吧?
「余娘子的父母都是綉工?」
杜氏道:「也還罷了。」讓取了些銀錢、布匹一類,算是賀禮。之所以是給布不是給絹綢,也是有講究的——就是給了,她們姐弟也不能穿用。這是有嚴格的身份規定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