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膈應

徐瑩暗想母親心疼自己正與自己心疼二娘一般,想到二娘,悲從中來,又是一套大哭。莒國夫人陪著哭了一回,眼睛哭得生疼,蕭復禮救命來了。
蕭復禮道:「就這樣辦吧。」
蕭復禮道:「您也保重,休息好了,到了日子,我陪您過去,咱們一塊兒送她。」蕭復禮有事要做,莒國夫人陪女兒休息,徐瑩躺在床上死活也睡不著,躺著發獃。莒國夫人急也沒有辦法,她現在只求這件事情能夠有個善了,心中把事情過了一遍:伺候的侍女已經拘管起來了,事情在第一時間上報了,屍身已經由收斂了。就差擇個「孝(侄)子」舉哀了。
顧皇後會心一笑,帝后從宮中回來,宮裡小道消息就是不但皇太后、帝皇、德妃去了,韓國夫人、榮安郡太夫人也去了,平固長公主的葬禮十分盛大。就有積年的老人小聲講古——都是些厚道人吶!當初平固長公主可是任性,榮安郡太夫人居昭仁殿偏殿的時候,與這位長公主打照面,都得陪著小心,都是些小事兒,可長公主那樣不太在意的態度,嘖。
「哎。聽說太夫人也要過去?老人家是厚道人。」
錢氏低頭掩口,小聲啜泣著。她不太喜歡蕭淑和,這熊孩子也在無意之中讓錢氏膈應過許多回,但是為了兒子,錢氏都忍了。且覺蕭淑和年幼,跟個孩子置氣也不值當的,聽到人沒了,她很吃驚:「怎麼會沒有了?」還以為她會鬧騰一輩子呢。
蕭復禮努力回憶:「她小時候,那麼大一點兒,」比了三尺左右,「和圖書還送我一枝花呢,那花真漂亮。她綉工一塌糊塗,做得也少,幾乎不動針線,還是給我縫過一張帕子……」斷斷續續回憶了幾個片段出來,努力找蕭淑和的閃光點,找來找去,也就是「天真爛漫」四個字。
徐瑩頭腦昏昏脹脹的,點頭道:「你也不要累著了,我……我去躺一會兒,二娘收斂好了,我……我再去看。」
池春華道:「是呢,我也奇怪來的,」她見蕭二見得少,很是鄙視這貨沒有智慧,然而人死為大,倒也不口出怨言,只說,「不知道保慈宮裡有多傷心呢。」
蕭復禮來的時候這兩人正在嘀咕著,錢氏要怎麼致奠才好呢。
「阿娘,節哀。」
蕭復禮回到大正宮,李幼嘉就來向他彙報了:「平固長公主身後尚有遺澤,錢已經花了很多去,田莊等倒都還在。原本食封要收回的,現在已廢食封,就是停發俸祿。此外,陪嫁的宮女倒都是良家子,斷沒有再留在徐家為奴的道理,應發還。還有公主府等。公主無後,業已封存。」
長公主又如何?池春華自己的出身也不低啊!誰稀罕對個破公主討好奉承啊?
池春華很同情地道:「我知道,我知道,人死了,想起的就全進她的好。阿娘常在家中說起景宗,話里話外全是好,周王太妃偶爾會說——死鬼坑了我一回,轉頭又說,旁的時候對我還是很不錯的。聖人與二娘十幾年的兄妹,可憶之事太多了,心裏難免空落落的。我們這些局外人來勸,也是隔靴搔癢,縱有難過,m.hetubook.com•com終比不過你們當事之人。你,總歸想想還有這麼些心疼你的人,心裏就會好過一點了。」
徐瑩獃獃想了一會兒,莒國夫人看得略急,又不好開口,終於,徐瑩想起來了:「二娘是出嫁女兒,也算不得早夭,只是她沒有後嗣,這事情上就不太好看。」
致奠的前一天,顧皇后提出,她也要跟著蕭復禮一道去。蕭復禮道:「也好,你是她嫂子,送她一程。她雖則任性,人已經去了,就不要計較這麼多。」
不知怎地,這流言就傳到了蕭復禮的耳朵里——先是生氣,下令封口。次后,心裏也不得不犯一點嘀咕,對榮安郡太夫人無視的事情,平固是真做得出來啊。「我與二娘相處不多,她倒是個真性情」、「何必小心翼翼,又不欠誰什麼。」、「聽說太夫人也要過去?老人家是厚道人。」
蕭復禮勉強道:「令德妃后至吧,次序不可亂。」
顧皇后道:「聖人也說,我是她嫂子,為了聖人家裡和睦,我也得大度。再者二娘一個小娘子,還沒長大呢,有什麼好計較的?倒是德妃,是不是也帶她過去?當初她們表姐妹就處得好,叫人家送一程吧。」
再者,大家對蕭淑和之死也頗有怨言,死都不選時候,偏偏要在快過年的時候死,弄得大家過個年都要帶著晦氣。
池春華道:「成,我這就回去跟阿娘說,她本來不太想與徐家打交道的,不過……二娘是你妹子,當不礙的。你們母子說話,我回去啦,一時半會兒就回一消息過來。m.hetubook.com.com
看到池春華也在,蕭復禮道:「你們說話呢?」
蕭復禮點頭:「是。水火無情,我……心裏不好受。」
徐瑩泣道:「這哀如何節得了?我的心已經死了一半了。」
池春華插完刀,沒事人似的並沒有跟鄭琰說,這丫頭膽子也大,倒覺得自己是做了一件好事。蕭復禮每以師兄自居,對她頗為照拂,便是少時,也要抽時間到崇道堂去聽幾節課,與池春華相談甚歡,池春華也認他這個師兄——大姐頭有時候也想嘗試一下軟妹待遇。蕭淑和在宮中跋扈,池春華沒少聽到蕭淑和又占蕭復禮便宜,或者給蕭復禮添麻煩一類的傳聞,更兼見面的時候對蕭淑和也沒好感,早把這人記黑名單上了。
蕭復禮心裏一痛,雖然這個女人有時候不太講道理,還會偏心,還時不時添點麻煩,但是看到徐瑩如此憔悴,蕭復禮也堅持不住了。徐瑩待他還是不錯的,也很關心他的起居,也很關心他的健康,只是囿於水平有限,無法處理好各種關係而已。
鄭琰不久就知道了補刀全過程——錢氏那裡的人是她找的,身契雖然給了錢氏,表示自己放手了,一絲香火情總是在的。鄭琰自己就是個會下黑手的人,一聽就知道閨女兇殘了,把人拎來道:「你這又是做什麼?把人當傻子么?」
蕭復禮很是惆悵,蕭淑和給他的童年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不喜歡她,一點也不喜歡她,然而她走了,又像缺了點什麼,蕭淑和的存在感,委實太強。考慮到了徐瑩的感受,也是為www.hetubook.com.com了防止徐瑩再額外提出什麼要求,蕭復禮搶先一步把命令給發了下去,這才到保慈宮裡來彙報。
李幼嘉道:「臣的意思,先封存,若徐方有子,嫁妝給孩子,若徐方無子,則擇近枝過繼,直接給嗣子為宜。徐方是駙馬,無論續弦還是納妾,公主的嫁妝斷沒有交給旁人的道理。」
說完,拍拍裙擺,起身一禮,回去跟鄭琰彙報去了。
蕭復禮十分心虛,他真不太喜歡蕭淑和來的,轉移話題道:「這……能勞動先生一趟么?」
錢氏看著蕭復禮眼圈紅紅的,問道:「是,阿池剛剛說,二娘……薨了?」
徐瑩看到蕭復禮,又是一陣傷心:「阿元,二娘走了,我就只有你了——」
蕭復禮道:「可令徐氏子侄暫代,駙馬還年輕,冒然過繼,界時又生出親子來,那才是二娘的兒子呢。否則這……有些亂啊,杞國公家裡也不好處置呢。」
且不說李幼嘉找了池之商議,止把「侍奉不周」的宮人杖二十,徒一年,蕭復禮不太開心地出宮,去看錢氏了。
蕭復禮是個好人,蕭淑和不是個討人喜歡的人,許多人不樂意見到一個好人為個討厭鬼傷神。後面見蕭復禮的傷感少了許多,不知多少人額手稱慶。
錢氏看著池春華的背影,嘆道:「他們家是厚道人啊。你既是夫人的學生,也要厚道,娘子失了親女,你多孝順她。」
蕭復禮道:「逝者已矣,眼下還是把二娘的身後事辦一辦吧,您收淚,讓二娘也走得安心些。我已讓政事堂準備二娘的後事了,您看還有什麼要添的?https://m.hetubook•com•com
池春華無奈地看了錢氏一眼,低頭扯著袖口:「我與二娘相處不多,她倒是個真性情,難怪你喜歡她。她去了,你好好辦她的身後事,也是盡心了。太夫人還說想要致奠,又問禮儀,照我說,太夫人就這麼正大光明的去,也是一番心意,何必小心翼翼,又不欠誰什麼。」
錢氏已經收到了蕭淑和故去的消息,這消息是池春華帶來的,她常被鄭琰打發過來看錢氏。用鄭琰的話說就是:「做人不在乎識字多少,多跟有智慧的人處一處有好處。」
母子二人無言相對而坐,池春華的辦事效率非常之高,沒過一會兒,她就親自跑回來:「阿娘說,到了致奠的時候,她先來接太夫人,再一道過去。」免得尷尬。錢氏與徐家,這關係也是略微妙的。
蕭復禮道:「為安撫太后,這些東西先不收回,待徐方有子,也算是二娘的孩子。」
蕭復禮嘆道:「是呢。」錢氏灑下淚來:「恁年輕,忒可惜。」
徐瑩腦袋亂鬨哄的:「二娘剛去,徐方又要做什麼?」
蕭復禮牽起唇角:「這是自然。」
李幼嘉見蕭復禮情緒不高,難得地沒有補刀,也不嫌自己大材小用,跑去治喪兼處理謀殺後遺症去了。李幼嘉、鄭靖業知道是謀殺,兇手知道,收斂的人知道,旁人卻不知道,為了把此事辦成鐵案,李幼嘉必須親自督辦。
莒國夫人暗暗叫苦,蕭復禮已經道:「那就請您為二娘擇一侄子權代吧。我再催促政事堂用心辦。」
「是。」蕭復禮聲音悶悶的,這個,兩相比較,蕭淑和還真沒什麼好形象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