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0章 民間

「聽說朝廷從四川找了些挖井的人來……」一名農戶抱著玉米棒子啃著,接話道:「說是從自貢找來的,都是挖井鹽的礦工,用挖井鹽的技術來幫俺們河南和山西等地打深井,希望能打出水來。」
「盧先生不知道,若是沒有大熙,俺早幾年就餓死了……」那農戶嘿嘿笑著,將那餅子硬往盧象升手裡塞:「俺當年是一家八口吃一畝地,有收成,還得給成老爺交七成的地租,還有明國的稅賦要繳,一個人的口糧要分八個人吃,全家都餓著肚子,趕上遭了災收成不好,便只能當流民了。」
「這你倒是放心,他們也不敢不管事的!」一名農戶接話道:「之前西平縣的知縣老爺就是只坐在縣衙里斷案辦公,後來就被工作隊給整風了,判了個瀆職的罪名罷了官,現在西平縣的王知縣,不也隔段時間就下鄉轉轉不是?」
「這老天爺啊,年年都是這災那災的,就是不讓人好好活著!」那老m.hetubook.com.com漢嘆了口氣,又笑道:「今年這旱情來得尤為厲害,連汝水都枯竭了,俺活了這麼多年都沒見過這般景況,若是往年,碰到這種旱情怕是要當流民了,若不是有了大熙,咱們如何能勉強活下去?」
「聽說那劉知縣也是農家出身的,以前是快餓死的農戶,在山西投了義軍菩薩……」附近一名農戶一邊乾著活一邊八卦著:「窮苦人出身的,到底還是會多多少少為咱們這些窮苦人做些事,就怕以後劉知縣走了,又來了一個不管事的知縣老爺。」
盧象升一愣,凝眉說道:「東虜兇殘暴虐,開封會成為前線,太危險了,你在上蔡有田有地、有家有室的,何必去自置險地呢?」
盧象升默默地捧著手中的餅子,一旁的老漢呵呵笑著說道:「前幾日朝廷發了個什麼動員令,村子里好多後生娃娃都要跑去參軍,參不了軍的就當輔兵民夫幫忙運糧築城,www.hetubook.com.com只可惜朝廷要的人少,不少娃娃都是失望而歸,三崽子能去開封修城運糧,算是他命好。」
「當年我在大名、廣平等地時搞過屯田,這種田的手藝,是專程找老農學過的……」盧象升笑著回答著,揮舞著鋤頭的雙手似乎更加有勁了:「後來升遷了去帶兵了,好久沒下過田了,這手生得很了。」
上蔡縣位於汝水之東,乃是周代蔡國國都,時至明代,上蔡在整個河南的縣城之中,也算得上是排得上號的大縣。
「聽說府城的學堂里還發鴨蛋吃?」那老漢一邊啃著番薯,一邊問道:「也不知道咱們上蔡的學堂什麼時候能發鴨蛋,讓俺那孫子帶幾個回來嘗嘗也好。」
「你們這些老爺大官,根本用不著下田,手生啊,就對了!」那老漢哈哈笑著,扶著鋤頭喘了口氣:「俺老漢在這上蔡活了五十多年了,哪個當官的出過城到這村裡來過?也就這些年大熙改朝換代了,https://m.hetubook.com.com新的知縣老爺才經常到村子里轉轉,和咱們談談話、乾乾活。」
那三崽子和幾人笑成一團,盧象升看著他們,嘴角不自覺地也掛上一絲微笑,身旁的老漢又湊了過來:「盧先生,您當過大官,見識多,您說說,義軍菩薩能打得過東虜嗎?」
盧象升苦笑一聲,嘆道:「這大明滅亡啊,就是認真管事的人太少了,像西平縣那種躲在縣衙里不管事的太多了。」
「要看湖廣那邊的產量如何……」盧象升嘆了口氣:「河南今年若不是遭了旱災,本來也是要試行複合農業的,北方先是雪災又是旱災,種不出糧食來就養不了雞鴨,湖廣四川等地的鹹鴨蛋也得留著給當地的百姓用,能分到河南的就不多了,即便是汝寧府城的學堂,也只有十歲以下的學員才偶爾有鹹鴨蛋可以吃。」
盧象升默然不語,就在此時,幾個農婦挑著扁擔走了過來,一邊走一邊吆喝著:「吃飯啦!吃飯啦!父老鄉和_圖_書親們吃完飯再幹活吧!」
「大熙能不能,我說不準!」盧象升將那餅子遞到嘴邊,狠狠撕下一塊咀嚼著:「但是你們,一定能!」
「盧先生,和咱們一起吃飯吧?」那老漢拉著盧象升便走,盧象升也不拒絕,跟著他和一群農戶圍在田埂旁的一棵枯樹下,隨手抓了一個烤番薯啃著。
河南,汝寧,上蔡縣。
「有水就好了,咱們乾的這些活也不算白費了!」那老漢嘿嘿一笑,伸手去抓一張餅子,卻被一名農戶打了一下,那農戶捧著那張餅子,恭恭敬敬地遞到盧象升身前:「盧先生,今日是俺最後一次跟您幹活了,朝廷在招人去開封修城送糧,俺報了名通過了,這張餅子是俺讓媳婦專門給您做的,謝謝您教了俺和俺媳婦寫自己的名字。」
「後來是義軍菩薩救了俺們家,給俺家分了田、蓋了屋子,到今日即便是這般大災,俺們全村湊起來,大夥也勉強能夠吃飽……」那農戶笑得很幸福,讓盧象升心裏發著顫:https://www.hetubook.com.com「工作隊的何教導跟俺們說過『吃水不忘挖井人』,俺這日子是怎麼來的,俺心裡頭記得清楚,俺就是死在開封,家裡還有兒子可以支撐,可若是東虜打敗了義軍菩薩,俺們一家恐怕都得餓死。」
「就是就是!」一名農戶哈哈笑著拍了拍三崽子:「三崽子,你要努力立功,聽說當了正兵就有白面饅頭和肉吃,到時候回來給俺們講講是個什麼滋味!」
「在大明,俺們倒是希望那些個官別管事!」老漢喘著粗氣,笑道:「那些官來管事,要麼就拉丁、要麼就搶糧徵稅,不像大熙的官,下鄉都是來幫咱們抗旱打井、演戲宣傳、解決問題的,像西平縣那不管事的知縣老爺,在大明的時候,就算是青天大老爺了。」
穿著一身粗布短褂的盧象升挽著袖子,拿著一把鋤頭奮力地鋤著地,一旁一名身材幹瘦、鬍子花白的老漢呵呵笑著說道:「盧先生,以前只知道您是個當過大官的教書先生,沒想到您干起農活來,也這般熟練。」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