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生說得沒錯!」武紹哈哈一笑,撐著沙盤邊沿掃視著整個沙盤:「我在江西和殘明大眼瞪小眼這麼多年,對他們的官吏軍將的心態也算是有所了解,他們不少人心裏都清楚殘明已經不可能再興復故都、中興盛世了,他們如今還為殘明效力,不過是千百年的君臣綱常、忠義氣節在發揮作用而已,他們不是不願投誠我大熙,只不過是缺少一個台階而已。」
「堵胤錫是個有才幹的,當年在何騰蛟帳下時,軍務基本都是他在處理,後來何騰蛟被咱們擊潰,遭殘明革職,便由他一直統領何騰蛟舊部,在浙西等地與咱們對峙。」
「我之前派人去勸說過他,但被他禮送回來了……」武紹有些無奈地撇了撇嘴:「堵胤錫倒還算客氣,但話說得很明白,他說他世受大明國恩,為大明之臣,自然要盡忠職守,只要大明還在,他就絕不會改換門庭。」
「若是殘明朝廷向咱們投降,他們自然也就毫無www.hetubook.com.com心理壓力地改換門庭了!」宋獻策點點頭,苦笑一聲:「聽說殘明的小皇帝,算得上一個剛強的英睿之主,要讓他投降……免不了要打上幾仗、兵臨城下了,武靖侯,滅明之戰,您是怎麼布置的?」
「劉國能對自己有多少實力清楚得很,他與東虜作戰,就是為了撿漏的,哪有膽子和能力去與東虜堂堂陣戰?」宋獻策哂笑著搖了搖頭:「若論戰鬥意志,揚州那些殘兵恐怕都比劉國能要能堅定。」
「反倒是實力最強的劉國能所部,一直按兵不動,坐看東虜安然北撤,據說吳三桂等人給劉國能送了五百多顆正藍旗甲兵的人頭和一千多顆正藍旗余丁的人頭當作買命財,所以劉國能才坐視東虜離去。」
宋獻策跟著武紹入了大堂,堂中的將官官吏紛紛起身行禮,宋獻策一一還禮,走到大堂中擺著的一副巨型沙盤前,武紹提著一根教棍,在一處點了點和*圖*書:「劉國能所部如今是一分為二,一部由其大將楊彥昌統領先行渡江,擊潰劉良佐后,便在江南以勾結劉良佐謀逆的名義抄掠官紳……」
「劉國能實力最強,自然被東虜看得最緊,東虜知道傅宗龍、何剛他們沒有足夠的力量堵截北撤之軍,最多也就打打秋風,可劉國能卻不一樣,他真的有實力堵住在揚州城下磨盡了軍心和士氣的東虜大軍的!」宋獻策抿著嘴分析道:「劉國能也清楚,他若是去堵截東虜,一心北撤逃跑的東虜沒準會拚命,殘明朝廷對他們這些軍頭是個什麼態度,他心裏也明白,若是和東虜兩敗俱傷,到時候便是別人摘了桃子,他卻要背口大鍋。」
武紹冷笑幾聲,繼續說道:「對於他們來說,謀逆就是口鍋,他們看中了誰家的家財,便扣一個勾結劉良佐的罪名,然後出兵搶掠,乃至於直接攻打城池和官紳堡寨,聽說復社之中不少人的家業,也被他們搶掠了。」
「老和_圖_書奸巨猾的傢伙,實力更強的吳三桂他不敢去招惹,便去和祖可法拉扯!」宋獻策微微一笑,直起身子說道:「來安慶之前,我就詢問過執政的意見,執政說,劉國能愛投不投,對殘明的軍頭、官紳官吏的招撫,一定要以我為主,只有咱們給他們開條件,他們沒有談判的資格,若是他們自以為手中籌碼夠多、頭腦犯渾,武靖侯您手裡的刀子,就得磨鋒利了。」
「這就是執政所說的三分軍事吧,揍的就是這些不開眼的傢伙!」武紹哈哈大笑起來,繞著沙盤轉了一圈,教棍點在一個地方:「我軍在安慶大舉集結,明軍自然也有所發覺,咱們當面的明軍,目前集結在銅陵、銅官山一線布防,主帥是咱們的老熟人,殘明兵部侍郎堵胤錫。」
「我記得堵胤錫是殘明之中支持和我大熙聯合的重臣之一吧?」宋獻策回憶了一陣,問道:「此人是敵是友?能夠拉攏過來嗎?」
「但劉國能此番搶掠和以往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同,他們自己是佔了大頭,但也分出不少金銀錢糧給貧苦百姓,還幫著江南官紳的家奴佃戶燒毀地契奴契,甚至有些作惡多端的官紳還會抓來過堂審問,江南的官紳對他們恨得牙痒痒,百姓們倒是對他們頗為崇敬。」
「有那些真虜的人頭,足夠劉國能交差了,兵馬是他的身家性命,他自然不會輕易將他們拼個乾淨。」
「還在江北呢!」武紹呵呵笑道,用教棍往沙盤上江北方向指了指:「劉國能領軍四萬左右,在江北襲擊東虜後路,和東虜打了幾場小仗,砍了千來個人頭,大多都是留守的余丁和新編綠營的兵馬,劉國能打仗嘛……滑溜得很,東虜甲兵一來他就跑,只做騷擾,不和清軍正面大戰。」
「呵!闖塌天大王這是又準備當劫富濟貧的綠林豪傑了?」宋獻策嗤笑一聲,問道:「武靖侯,你剛說劉國能所部一分為二,那劉國能他人在哪裡?」
「不止是身家性命,也是日後和咱們談判https://www.hetubook.com.com
的價碼!」武紹也冷笑了幾聲:「劉國能所部在江南劫富濟貧、裝模作樣,在江北主動攻擊東虜,依我看,就是為了以後在咱們這裏抬價,這段時間我大軍在向安慶等地集結,劉國能或許是收到了消息,活動又頻繁了起來,和祖可法也打過幾仗。」
「只要大明還在……」宋獻策咀嚼著這句話,微笑著說道:「也就是說,殘明若是投降了,他堵胤錫自然也跟著投降了。」
「正是如此!」武紹點頭表示贊同,繼續說道:「劉國能的主力現在駐屯在周家橋附近,與寶應、淮安一線的祖可法、吳三桂所部對峙,如今東虜正在逐步撤兵,揚州的黃得功、應廷吉等部已經沒有進擊的餘力了,鎮江的傅宗龍集結了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還有水師的何剛等部吊在清軍後頭,就連鄭家也從松江派了一千多人來打秋風。」
「另外,如今東虜的兵馬都撤得差不多了,劉國能所部正沿宿遷、泗陽一線布置防禦,應該是防備我大軍東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