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齊王下場了?!

派遣過去的親王是不具備實權的,沒辦法調動當地的士兵,除非她自帶一支自己的親王護衛隊。
為了打造好形象,經營出一幅盛世賢王的模樣,晉王那是無時無刻都在散發著自己的表演欲。
收權是一定要收權的,但正英帝又想留一定的面子給長孫明,在他的心裏,宰相的權力確實太大了,正英帝得拿回來,可他也不想對著長孫家趕盡殺絕。
寧王撩起額前的青絲道,「晉王你的膽子,我看也不小。」
正英帝一聽到這個,就有些來興緻了,「你是因何事來彈劾丞相的?」
這時候肯定得一致對外了,陸成安單獨給任何一個親王,也不是不能接受。
東宮的漢王行事比過去多了一絲英敢,而且在引經據典上,經常能說得那些大儒鴉雀無聲,無人敢與之對峙,在她的打理下,東宮變得井井有條,朝中不少沒什麼上升渠道的小臣歸附了漢王。
晉王和寧王相遇,晉王免不得想要叫住她,「老四,你看你火急火燎的,這是碰到什麼事了?」
「所以兒臣按照祖宗的規矩,直接搶了長孫明的道,在他的馬車前慢行,結果卻遭到了丞相的怒斥。」
齊王離開封地,前往戰亂地區平叛,其實在大晟王朝之中,並沒有什麼問題。
哼!老女人,你想都別想!
這能忍?
故此這是一門苦差事,作用可能就是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影響力,提高在各地的聲望。
正英帝心裏還是很器重長孫明的。
像正英帝這種當久了皇帝的人,他就愛沒事兒瞎琢磨人,想著這個人有沒有問題,那個人有沒有問題。
也不能說奇怪,就是跟往常有太多太多不一樣的地方。
有沒有能力,正英帝也不知道。
一個快三十歲都嫁不出去的老女人,之前要平寇的時候不主動請纓,現在陸成安在那邊了,她來了,這不擺明著有問題嗎?
這可不就被晉王現在表現出來的氣場給徹底唬住了嗎?
寧王看了看晉王走過來的動向,一眼就看出來晉王是剛從父皇的御書房這邊出來,也不知道這肥婆在父皇這邊搞了什麼手段。
正英帝眯了眯眼。
正英帝也不是那種怎麼點都點不明的人,他聽了下hetubook.com.com來,晉王已經把話說的很清楚了。
正英帝聽到晉王主動轉移話題,就順著話問道:「你想推薦誰呢?」
但是戰場這方面,臨陣換將是大忌,無論是王世真還是陳濟,他們兩個人的底細,正英帝都不清楚。
自從拿到這個獎勵以後,晉王是越來越有幹勁和奔頭了。
有陸成安在,現在無論讓誰過去,都是搭順風車,猛刷軍功,就是刷不到,也能掛個名,那幹嘛錯過這個機會?
陳濟,那可是漢王手下的人。
可模擬推演中給出來的信息,不太可能有差失,在確定了長孫明有不軌之心以後,這必然不能說是讒言了。
每周穩定進獻讒言和推薦自己的小弟滲透大晟王朝的上上下下,這種操作已經成為了晉王的日常,而沒事攻訐一下丞相都快成晉王業餘之下的興趣愛好了。
形成了強而有力的東宮系。
不像是其他人的偽作。
這件事情,可大可小,但正英帝覺得長孫明素來低調,不太可能會在這種地方犯下錯誤。
這齊王就是來噁心她們來的。
而且初始立場就標識了兩個字——忠誠。
這怎麼看,都感覺是齊王下場,想要給她手下的秦道秀搶男人來了。
正英帝看著晉王,他細想了一番,在東南地區的這片戰場,大晟王朝打得並沒有那麼的一帆風水,主將至今都沒有成功平寇,整個過程,大晟王朝是砸了不少銀子,結果連個響聲都沒有。
而他這一句話落下,很快晉王就跟著一個太監走了進來。
所以,正英帝現在整個人都犯糊塗了。
沒這個許可的話,這些部隊就運轉不起來。
「長孫明這番做法,分明是沒把父皇您放在眼裡啊!」
完完全全的大師之作。
卻發現這是自己的筆跡。
如今的寧王也是越來越成熟。
但這次是直接察覺到了前後的差距變化。
在正英帝賜座了以後。
不過這兩個名字,都是被一條橫線劃過,這怎麼看都是在提醒自己要小心注意。
她就隨手寫了一封信,說明了一下自己的身份,拿出了一定的家族資源,王世真就表示自己願意效力。
於是,在晉王和寧王的視角和-圖-書之中。
但唯獨給局外人,那實在是受不了。
「這老女人想幹什麼?」晉王震怒,「她不在自己的封地里好好待著,怎麼還忠君報國起來了?」
誇張的是,那些二世祖還偏偏就被晉王給勸住了,整個京城的京二圈風氣煥然一新。
正英帝似乎腦海里回憶起了什麼,但儘力去想,又什麼都想不起來。
在晉王的肩膀上,一個小小的身影正在說著什麼。
晉王抱拳道:「父皇,兒臣這次入宮,是想要彈劾丞相長孫明的。」
當然忍不了!
陸成安暫時無法獲得,晉王的次要目標就抬了上來,無論是過去的政治面貌,還是底下勛貴集團的運營,都是晉王要補救的。
「今日兒臣騎馬出行,與長孫明在官道同行,我身為一字親王,他卻不懂得尊卑。」晉王張口說話道:「按照大晟王朝的規矩,丞相遇到親王,無論如何,都得避路,讓親王先行。」
如果說漢王是進步,那麼晉王給正英帝的視覺衝擊感是震撼的,甚至到了反差的地步。
無論做什麼,現在的漢王都有一股滴水不漏的風度,是越來越有身為儲君的氣象與擔當。
然而晉王剛踏出來御書房沒有幾步,就遇到了從宮外回來的寧王。
或者說……可能是陸成安離開京城的兩個月時間,他的這些個女兒,因為這件事而銘記在心中,致使性情大變,短短時間內就因此而有了充足的長進?
偏偏這類畫風的紋路,個人風格的都極其明顯,一眼就能看出是晉王的畫作。
「你不是老早就盼著我死了嗎?」寧王眨了眨眼道:「那到時候,你就少了一個對手。」
餘光掃了一眼,正英帝在御書房繼續批閱著奏疏……卻發現有一個奏摺放在一個很奇怪的位置,他拿了起來。
在上面寫著幾行字,裏面標識著幾個字眼,一個是長孫明的長孫、一個是涼州的管氏。
但不得不說,晉王自從陸成安離開京城以後,是調整了一下現今的策略。
王世真在模擬推演中已經變成了一張常備武臣卡,屬於是通用武將,雖說比上不足,但是比下那是真的綽綽有餘。
不光是這些,晉王在閑暇的時候,特地獻畫給他和*圖*書這個父皇。
然而,最讓正英帝想不到的人是——晉王。
「你也不怕父皇砍了你的腦袋?給父皇的密信你都敢偷看?!」晉王沒好氣地說道。
「這事兒,過段時間再說吧。」正英帝搖了搖頭婉拒道。
晉王最早還以為王世真不是真心歸附她晉王系,只是想藉著晉王一脈的資源步步高升,結果模擬推演一開,就看到王世真已經是屬於晉王黨的人了。
「衡州參將王世真。」晉王沒有賣什麼關子,她現在就是簡單粗暴的填充人手,「京營的練兵督司陳濟。」
而且,最關鍵的是,蘇為英這會兒只有十歲的神智,稚嫩的很。
將士們還是和海寇們保持僵持的狀態,正英帝是覺得這裏頭有些貓膩,早就想換些人過去了。
藉此,晉王還找他這個父皇說事,想要安排這些人分派到各地的軍隊之中打磨一番。
「但話說回來,我看這老女人要下江南,多半是心懷鬼胎,你我得小心防範。」
正英帝的文化水平不低,文學方面,他都略知一二,尤其是在圍棋一道上,更是出類拔萃,而正英帝在畫技上也是有那麼一手的,但是當他看到晉王的畫作以後,整個人都進入了一種不可思議的狀態。
「進來吧。」正英帝把這個奏摺放下,等下他再去好好地參悟一番。
「若是一年內,徐起昌還是沒能平寇的話,那朕再斟酌考慮一番。」
長孫明說被下放就被下放,那就不是長孫明了。
何況,正英帝也不可能為了這件事情,而去追責身為丞相的長孫明,所以在正英帝聽來,晉王這番話,更像是在暗示些什麼。
晉王和寧王又一次達成共識。
表演欲正在上漲!
蘇為英的背後靈,是晉王最近剛剛通過模擬推演的獎勵所抽到的【晟世祖·蘇為英·幼年】。
「很多信都要過北鎮撫司的手,齊王的信,我肯定是要偷看一眼的。」寧王悄悄回答道。
「一碼事歸一碼,朝夕相處的妹妹少了一個,還是怪難受的。」晉王瞪了一眼道:「不過,你現在的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
你就乖乖地給我待在青州畫地為牢吧!
至於推薦京營的練兵督司陳濟過去,則是晉王想在父皇面前www.hetubook.com.com表露出自己沒有私心。
巧了,寧王第一時間也是這個反應。
想斷了她們的後人養成計劃!
如今的蘇為英還是懵懵懂懂的,畢竟晟世祖的那次模擬推演,他的阿父英年早逝,而他在小的時候更多的是接受正英帝的教育,只能通過別人的傳聞來了解到自己父母的形象,他聽別人說的是自己的阿母正在對外征戰,討伐各地的不臣。
晉王推薦的人肯定都沒有問題,而且都有實力,但是問題就出在正英帝沒有晉王所具備的那些信息,所以不可能只因為幾句話,就把人調任來,調任去。
做完這些事情的晉王高高興興地走出御書房。
長孫明不尊皇權。
因為前幾代也有前例,當朝皇帝的無法信任手下的武將,是能派遣關係相近的親王去軍中節制諸將,公侯。
而且,漢王每次做什麼事之前,都會提前知會他這個父皇一聲,這樣的做法,是想要打消他正英帝的猜忌。
自從陸成安離開京城以後,晉王就在妥善地經營自己的名聲,時常微服私訪,下訪京城九門的貧困百姓。
寡言少語的成王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活潑起來了,她時常在她各個姐姐的府邸之間奔波,左邊逛一逛,右邊請一請安。
大家也不傻啊!
正英帝最近的日常,有些奇怪。
「兒臣見過父皇!」晉王如今對著裝方面的款式也是越來越講究了,她出行是穿方便行動的武裝,入宮則是顯貴的華袍,彰顯自身的地位,方便以勢壓人。
古之聖賢,都不為過。
這麼便宜還好用的打手,晉王也是想讓他能去最方便撈軍功的地方猛賺一手。
所以他也不可能僅憑晉王的一句話,就調任主將。
不過晉王也沒有那麼著急。
「為英啊,阿娘的這套為人處世的手法,你得好好看好好學。」晉王怡然自得地說道。
是以前這些女兒們藏得太深,還是他這個當父皇的沒有發現她們的真本事呢?
想用規矩里的那套想把人扳倒下去,整個過程是非常繁瑣的。
她先前的首要目標是獲得陸成安。
畢竟這會兒還是和平時期,要是戰亂時期,晉王早就想個辦法,愉悅地把人送走了。
身著錦麟衛特有的官袍,呆https://www.hetubook.com.com了北鎮撫司足足兩個月的寧王,混跡在這種機構久了,在氣質上,無疑是有變化的。
而且,這貨的政治水平比較低,晉王通過自家的關係,很早就聯繫到了王世真。
看著父皇沉思的模樣,晉王也沒想過就這樣一舉就能把長孫明給扳倒了,她接著說道:「兒臣這趟過來,除了彈劾長孫丞相以外,還想推舉兩人平倭。」
不是送些過冬的衣物,就是恩賞一些糧食,而晉王不單單是體恤民情……還約束底下的勛貴二世祖,晉王本人更是沒有像曾經那樣喜愛圍獵,隔三差五都要泡在南苑打獵。
晉王心裏掐算著火候,她這個做法,就是加深父皇對長孫明的壞印象,你說是讒言吧,在沒有拿到確鑿的證據時,的確是讒言。
之前就覺得有些不對勁的地方。
你信她是忠君報國的人?
這些年來,長孫明當丞相,為政上面確實沒有太多瑕疵的地方,很多事情上做得比較體面,既是自己的從龍之臣,第一個跑過來選擇他的世家大族,後面又發展成了親家。
為了在蘇為英面前做好榜樣,晉王這段時間,過著的可謂是如同苦行僧一般的日子。
而且也不用擔心親王會裹挾這些部隊,因為親王的作用只是節制武將,相當於這些士兵想被調動起來,要先請示監軍的親王,來進行形式上的許可。
「晉王求見!」一道聲音在御書房前響起。
什麼地方有危險,就放入已知的所有能打的人過去。
他的一個念頭,都跟國家息息相關,所以每做一步事情,正英帝都要想很長一段時間,來確定有沒有風險。
稍作思索以後,寧王還是決定把情報公開,「齊王向父皇密信,她想要帶人南下平寇。」
正英帝對長孫明是有很高的容忍度。
反正正英帝這會兒怎麼想都是想不通的。
晉王壓低聲音又問道:「這消息你是怎麼知道的?」
最後晉王她竟然還勸學那些二世祖,讓他們好好讀書。
所以,幼年的蘇為英對晉王的印象是非常的模糊。
但正英帝絲毫看不到這道身影,就連這道聲音在說些什麼,他都聽不到。
這件事情,寧王也曾有意無意想表達出來,但是她是長孫明的外甥女,所以態度是很隱晦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