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倭國的社會構成與華夏有很多的類似之處,兩者處於同樣的東亞文化圈,其歷史和文化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時期都交織在一起,所以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人們的思維方式也非常的類似——比如,遇到了譚振華提出這個「專利授權競標方案」,四家「入圍企業」自然而然地開始按照各自所屬的陣營「抱團取暖」。
這樣的結果自然是二少爺所喜聞樂見的,充分的市場競爭才能讓消費者得到最大的實惠嘛,譚二表示作為一個吃瓜群眾,看人撕逼什麼的最爽了……
在這種前提下,索尼和東芝立刻達成了協議,槍口一致對外,誓要將佳能和松下首先驅逐出競爭者行列。
事實上所謂的「東燃化學」,原本就是「三井財團」旗下,「三井物產」中的石油化學部門獨立經營之後的馬甲!
高分子膜,這顯然屬於石油化工領域中的一個細分支了,在這個細分領域內,倭國有兩家企業堪稱全球範圍內的行業領導者,「東燃化學」和「旭化成工業」。
和*圖*書但譚振華要的高分子薄膜微孔技術,並不掌握在這幾家被譚振華特意挑選出的公司手中,索尼、佳能、東芝、松下,這四家企業的主業都是電子產品的製造與銷售,嚴格說來,他們既是電池的用戶,也可能是電池的生產者,但現代工業產品複雜的供應鏈構成決定了他們絕不可能是每一個零件的製造者。
而對倭國影響最大的,就是所謂的「六大財閥」,它們分別是:三菱財團、富士財團、三井財團、住友財團、三和財團、勸銀財團。
也就是說,後來者要麼在自己的產品上被迫選擇採用此次授權企業生產的產品,接受對方的利潤盤剝,要麼就得花費巨大的代價,踏入被對方抬得越來越高的行業進入門檻。
這些聯合體的支點基本上都是大銀行或者金融機構,一般都有一個傳承悠久的家族為核心,彼此之間互相參股,通過各企業間高官組建的「經理會」這一機構協調行動,在遇到困難時相互提攜,在遇到競爭時m•hetubook.com.com一致對外。
看到這裏,同學們也許就明白了,當初譚振華在CES上準備高光登場時,盛田昭夫為什麼會答應了佐波正一,一起為他站台了——這兩位,本來就是一夥兒的。
每一家都對譚振華拋出的新技術心動不已,但每一家也都對譚振華提出的交換條件頭痛得不行。
這六家財團加起來控制著全國60%以上的總資產;55%以上的總資本;60%以上的銷售額;20%以上的就業人員,可見其對倭國的影響之深。
但最後的結果其實也是顯而易見的,由富士財團、住友財團和勸銀財團組成的三方聯盟雖然看似實力強大,但要協調各方的利益分配卻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故而最後還是三井財團棋高一著,在經過了內部的協調后,他們很快達成了一致意見:拿下鋰電池的專利后,索尼和東芝將組建一家合資公司來執行產品的生產任務,雙方各佔40%的股權,另20%的股權由三井物產持有,而高分子隔膜將由「東燃化
和-圖-書學」供應,這樣一來,幾方的利益便達成了一致;而「東燃化學」將向譚振華指定的華夏企業授權高分子微孔膜的生產技術,這一技術轉讓的費用將由新成立的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承擔,「東燃化學」將從產品銷售的額外溢價上獲得技術出讓補償。
說得更具體一點就是,拿下了這個授權的企業,將可以在5年內在把所有倭國競爭者排除在外!
為避免書友說芊之羽水文,關於這六大財團的背景成因以及旗下企業,咱就不詳細介紹了,反正你認識的倭國品牌幾乎被一網打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上網去搜索,在這裏只介紹一下被譚振華圈定的四家「入圍企業」各自的歸屬。
當然,佳能和松下是不會甘心於就這樣輕易出局的,他們也立刻行動起來,協調了彼此的立場,並立刻也組織起了一個橫跨三大財團的聯盟——佳能所屬的富士財團和松下所屬的住友財團當然在列,另一個新加入者則必然是「旭化成」所屬的勸銀財團。
至於「巴統」的規和*圖*書定么,嗯,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對不對?高分子膜又不是只能用於分子篩等高科技產品上,農業生產上用的大棚不也是這玩意嗎?塑料袋、保鮮膜也是啊,對不對?就是膜微孔技術的轉讓稍微有點麻煩,不過也不是無法可想,咱們可以向華夏出口上一代的擦著「巴統」規定邊走的技術么,正好還能保護「東燃化學」的技術領先優勢,至於出口名目么,嗯,向華夏出口一條醫用口罩的原材料生產線這個主意不錯……
企業還有陣營?
而且索尼和東芝在這次的專利授權爭奪戰中本來就佔有很大優勢,因為,在倭國的兩家高分子微孔膜領導企業中,「東燃化學」就屬於三井財團!
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5年時間,足夠拿下授權的企業在這個行業中取得近乎壟斷的統治性地位,而後來者將不得不面對技術、成本與市場等多方面的高聳壁壘!
譚二少爺則成了穩坐釣魚台的那個裁判者。
簡單介紹一下倭國的這種「財閥」制度:這是一種倭國企業間特有的制度,傳和*圖*書
承悠久,其歷史可以從今天向上追溯好幾百年,其特點可以簡單概括為,各成員企業之間呈環狀持股,是「以資本為紐帶」的,以相互提攜業務為目標的聯合體。
於是,四國殺很快演變成了雙雄爭霸。
所以這一次的授權,是必須儘力爭取的。
更不要說,鋰離子二次電池的性能優勢極為明顯,在這些做電子,特別是消費電子的頭部企業眼中,必然會成為未來的流行趨勢,那也就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同樣的談話很快就在東芝,在佳能,在松下陸續上演。
佳能屬於富士財團,松下屬於住友財團,索尼和東芝都屬於三井財團。
他提出的條件實在太麻煩了——誰家能拿出聚丙烯或者聚乙烯微孔膜技術給他,他就會將鋰離子電池的專利授權誰家,而且,這次的授權不但免費,還將是5年內限定倭國地區排他性的!
當然有,在倭國,企業之間的「陣營」劃分,那是傳統,而且還有非常嚴密的組織來劃分「陣營」,並因此也形成了倭國特有的一種企業文化和組織形式——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