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不止於此。
來,看二少爺給你們表演一個,什麼才叫正版的「彎道超車」!
順便提一句,屠海林研究員也因此項成果而得以晉陞華夏工程院院士,這與另一個時空他的晉陞之路完全一樣,只不過,時間提前了幾年而已。
如此這般的事,二少爺還做了很多。
同年,他通過忘年交的老朋友,華夏材料學界的泰山北斗師昌旭院士聯絡上了華夏有色金屬研究院,並與該院簽署了委託開展砷化鎵單晶體製備工藝與技術的課題,該課題的具體負責人是1983年獲得不列顛巴斯大學固體物理學博士學位,並剛從米國北卡羅納大學做完訪問學者歸來的屠海林研究員;
1991年,譚振華與4055所達成了協議,與該所聯合投資,開發基於砷化鎵材料的晶元製造工藝;
請注意,這是1993年。
在彼時的華夏,由於1990年底相繼開設了魔都和深川兩座股票交易所,經過了1年多的概念普及,股票已經不算什麼太新鮮的事物了,可對於風險投資,基本上所有人都還處於懵逼狀態,以至於「雙曲線」的來訪者還花了很大的力氣首先為所有人做了一番科普。
(本段https://m.hetubook•com•com為史實資料,「熊貓」IC-CAD系統是我國為數不多的,持續升級至今並得到了一定程度重視和發展的EDA(集成電路設計及模擬軟體)系統,正如它最初的名字一樣,是真正的國寶,嗯,現在它的名字叫做,華大九天——筆者注。)
隨便舉幾件二少爺的所作所為。
為毛呢?
喂,醒醒,不掌握核心技術,「超車」隨時變「翻車」!
而就在該系統通過了國家鑒定的當天,一家名為「雙曲線」的風險投資企業便找上了門,要對該軟體進行風險投資,並開出了異常優厚的條件——為這套剛剛出生,尚未投入實際應用的軟體系統做出了2億人民幣的超高估值!
1992年初,華夏首款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IC-CAD)系統歷時四年攻關,終於在京通過國家鑒定,該系統由京城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等16個單位的200多位開發者共同參与編寫而成,擁有28個工具,覆蓋了全定製集成電路正向設計的全部功能,代碼條數達到182萬行,系統被開發者命名為「熊貓」。
拿著別人的通信專利授hetubook.com•com權,用著別人研發了構架的晶元,在別人的操作系統上改頭換面加上個自己的LOGO,拼著華夏「世界工廠」帶來的低成本效益,享受著華夏已經成長起來的全球第一的消費市場規模紅利,沾沾自喜于各種表面數據上的「世界第一」,這特么的就叫「彎道超車」?
最後的結果是,這家新成立的「華夏熊貓工程軟體技術公司」旗下,一下擁有了「熊貓」IC-CAD系統、「熊貓」CAD/CAM系統、有限元分析軟體「FEPG」三大旗艦產品,同時,還有基於為CATIA系統多年配套而積累的國內國際材料庫和標準件資料庫,有包括華夏科學院、華夏工程院、北航、南航、華清、華科大、大聯理工、西工大、魯東大學等多所華夏頂尖的研究機構和高等學府做聯合開發和升級維護,有華夏光電、寧都精密機床、華芯微電子、京東方等行業領先企業做戰略聯盟並提供標準數據介面,有一大票航空航天、電子工業、機械及動力製造企業做用戶環境和推廣——總之一句話,譚振華幾乎調動了手中所有能用的資源,為這家新誕生的「華夏熊貓工程軟體技術hetubook.com.com公司」創造了一個優越的普及環境。
三年之後,有色金屬研究院公開宣布,掌握了生產砷化鎵單晶的技術,再后一年,有研院成功拉制出了華夏第一根直徑4英寸的VCZ半絕緣砷化鎵單晶,使華夏成為繼倭國和漢斯之後,全球第三家具備砷化鎵單晶製造能力的國家,而這,比另一個時空早了整整6年。
打個比方,你手機銷量全球第一就叫「彎道超車」了?
在弄懂了「風險投資」的概念之後,主管軟體開發的工信部也很快就獲悉了「雙曲線」風投資本的幕後老闆是誰,於是在經過一番研究之後,很快便做出了決定——成立一家專門的企業來持續開發、運營這套IC-CAD系統,同時,還將另一套軟體系統也裝入了這家新企業,巧合的是,這套新系統的名字同樣也是「熊貓」,不過與「熊貓」IC-CAD系統沒什麼關係,只是編製者湊巧為其取了同樣的名稱而已。這套「熊貓」系統其實早在1984年就開發出了第一版,由北航唐榮錫教授帶隊研發,到現在已經進化到第4版了,是華夏首套真正意義上具備實用價值的CAD/CAM系統。
深知工程軟體重要性的譚www•hetubook•com•com振華,還在1993年趁著米國Mentor Graphics公司開發新品不順,同時又被強大的競爭對手Cadence不斷擠壓,瀕臨破產邊緣的時機,以3億美元的代價將其併購,至此,Mentor Graphics雖然名義上還是一家米國公司,但通過多重嵌套式控股,該公司已經成了事實上的「華夏熊貓工程軟體技術公司」的米國分公司,而其劃時代的EDA產品Mentor Graphics 8.0也向華夏敞開了代碼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譚振華將能想到的所有方方面面,哪怕再瑣碎,再不起眼都做到了最好。
因此,他其實是非常反感前世媒體上動不動逮著啥事都喊什麼「彎道超車」的,他一向認為,天天這麼喊的,都是一幫什麼都不懂,只會玩弄文字遊戲的傢伙——基礎科學、工程科學,你沒有足夠的積累,拿什麼彎道超車?
比如關鍵設備中的金絲鍵合機,比如高解析度顯微鏡,比如一把小小的不起眼的優質烙鐵甚至一支小小的優質合金鋼鑷子……
一切的一切,都只為了實現那個最終目標!
(熊貓CAD亦為史實,該軟體的開發者唐榮錫教授是hetubook.com.com一位令人敬佩的學者,在該系統開發完成後,唐老隨即向國內研究所和學校公開技術,低價或無償提供源程序,PANDA系統就這樣流向業界,成為當時CAD的啟蒙系統,筆者注。)
本文的讀者們都知道,譚振華在另一個時空中,即便是在強手如林的4014所,也混上了研究員級高工待遇,還享受著國家津貼,好歹也算能在華夏國內雷達領域排得上字型大小的專家;在本時空出國留學之後,雖然主要時間都在曠課,還幹了一大堆和科研無關的事兒,可也正經八百地通過了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所以稱他一聲工科學霸,他還是當得起的。
毛線!
對於「雙曲線」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意外之喜,工信部的這個決定,無疑給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華夏已經初步認識到了工業軟體系統在整個國家的科技發展中將起到的重要作用,那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一個更大胆的計劃被提了出來——這也非常符合譚振華的風格對不?凡事只要他一摻和吧,再小的事也必然會變成大事!
至此,「超車」的一應準備工作就緒。
因為另一個時空中的雷達專家,本時空中《譚振華筆記》的作者準備發動一場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