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狐猴之歌
初見辛伯洛夫

的確是一廂情願,但倒也不盡然。雖然有人還在繼續算舊帳,不斷重複「一大或多小」的爭議,但仍然有人已經逐漸接受了新的思考模式。有些積極向前的思想家關心的不再是小面積與大面積的爭執,而是有效族群的問題,他們已經開始探討中樞物種(keystone species,也就是永續維持整個生態環境的完整性,所最急需保育的動植物)的觀念了。蘇利與辛伯洛夫強調,規劃自然保護區,重點在於中樞物種與有效族群。m.hetubook.com.com他們認為,「一大或多小」即使還在苟延殘喘,也該壽終正寢了。不管是不是一廂情願,這篇論文都是一項珍貴的心血。
「那次去莫斯科之前,我並沒有見過辛伯洛夫。」蘇利說,那次他們同時受到一位蘇聯知名生物學家的邀請,後來還發現兩人竟然住在同一間旅館。有天晚上兩人一起吃飯,然後去觀光,也許是上天的安排吧,路上蘇利發現他還挺喜歡辛伯洛夫這個人。「我見過不少彬彬有禮m•hetubook.com.com、溫文儒雅的人,他絕對是當中數一數二的,不但非常有教養,而且對音樂與藝術頗有研究,能跟他住同一家旅館實在太棒了。那時候,我手裡剛好有一份稿子……」說到這裡,蘇利著名的壞記性又發作了,當初到底為什麼跟人家談起這份稿子的,他硬是想不起來。
「那個時候,大家正在想辦法解決戴蒙和辛伯洛夫兩方的爭議,他們兩個是主要的對手,」蘇利多事地告訴我,隨後又修飾了一下自己的措辭,說戴蒙和*圖*書和辛伯洛夫是兩位「主角」。
辛伯洛夫看完稿子,給了蘇利建設性的批評,建議他修改文稿、增加內容。最後,應蘇利之邀,辛伯洛夫同意掛名為共同作者,這篇論文後來登載於一本英國期刊上,題目是〈遺傳學和生態學在自然保護區規劃上對你我有何啟示?〉(What Do Genetics and Ecology Tell Us About the Design of Nature Reserves?)在蘇利與辛伯洛夫m•hetubook•com.com聯合執筆之下,「你我」這樣的字眼別具意義:有哪些觀點是辛伯洛夫和戴蒙兩方都同意的?當然他們都贊同的觀點未必很多。論文摘要中的第一句裡,蘇利和辛伯洛夫宣告:「討論自然保護區最理想的面積時,『一大或多小』不再是爭論焦點了。」不再是爭論焦點了?我問蘇利這是不是一廂情願。
「誰知道,我覺得有,可是沒有直接的證據。」
「沒錯!」他說。
他說,認識辛伯洛夫之前,「我覺得自己比較支持戴蒙那一方。」他當時的那篇稿子在和*圖*書探討自然保護區規劃的種種問題,那些問題不但困擾過洛夫喬伊等人,而且更激起了「一大或多小」的論戰,使得兩派爭論不休。當時蘇利正設法脫離舊有二元對立的窠臼,改採新興有效族群理論的洞見來分析問題,也希望能夠藉此消弭兩派的紛爭。他認為,當時保育生物學家要對付的強敵已經夠多了,實在禁不起兄弟鬩牆。「於是我鼓起勇氣對他說:『看看這個,給一點意見吧!』」
我問他這篇論文有沒有發揮什麼樣的效果,有沒有引誘大家離開「一大或多小」的戰場?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