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二二 斷腿軍師

「看到點燃火炬,大家就同時射擊!」
二勝一敗的結果,田忌贏得千金。
趙向齊請求救援。這是齊威王二十五年(公元前三五四年)到次年間的事情。
將軍龐涓扭曲著他那又薄又大的嘴唇說:
孫臏在軍事方面的天分,此時已廣為齊人所知。齊威王準備以孫臏為將軍,讓他率軍前往援趙。對手是魏國。受過魏國將軍龐涓陷害的孫臏,當然對其恨之入骨,在復仇心情驅使之下,應會大力奮戰才對——威王企圖利用這一點。
倘若母后的說情被大王採納,理就等於對哥哥有所施恩。如果未被採納,哥哥不是壯烈犧牲就是因打敗仗而被剝奪太子地位。對理而言,這都是有利的事情。
外交使節通行無阻,這是理所當然之事。
「這一點我來設法。」
——以受過刑的殘廢之人為將軍,這樣的事情絕對要不得!這象徵著遠征軍將兵全會成為殘廢,不是太不吉利了嗎!?
齊這次又派出將軍田忌和軍師孫臏這對搭檔。
對此,太子申搖頭:
縱使孫臏沒有辭退,這一次出征,最後還是會由田忌受命為司令官。因為這是齊國上層派閥抗爭的一環。
——遂成豎子之名!
無論結果如何,都對鄒忌有利。
孫臏的計策被田忌採納,齊軍遂於桂陵大破倉促放棄邯鄲而正在回國途中的魏軍。
孫臏對這次戰爭的獻策內容是:
孫臏因此得以脫離魏都,來到齊國。
戰國時代的救援作戰,常以「為了正義」做幌子,實際上卻以本國利益為優先考慮,要有好處才肯派兵救援。
(難得一見的奇才!)
魏舉兵攻趙。雖然二者都是由晉分裂而成的兄弟之國,但由於互相毗鄰的關係,兩國之間常有紛爭發生。
——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這位使者不久就要歸國。要是能https://m.hetubook.com.com把這個人帶回,對齊國將是極大貢獻!——做此打算,他遂問了孫臏:
魏軍於入暮後,週遭被一片黑暗籠罩之時,經過此處。遇到這種狀況,照理應該在未到此地之前的寬敞處設營才是,但急欲趕路的龐涓並沒有如此做。雖然於危險時刻經過危險隘道,而心存「齊兵不堪一擊」想法的他,卻準備一鼓作氣強行通過。
太子一派人士卻對太子說:
孫臏每次都以泰然神態回答。沒有雙腿的人是不可能脫逃的,所以,這個廂房沒有嚴密警備。
他對從自己手裡逃走的孫臏,始終耿耿於懷。因此,從來不說孫臏的名字,而以「豎子」代替。
而孫臏卻謙辭,說:
——援趙討魏的結果,如果獲勝,功勞將歸我這個主戰論者。倘若打敗,這將是田忌的責任,我的宿敵會因此被消滅。
(對!想逃離此地,唯有利用外交使節一途!)
雖然田忌獲得勝利,卻由於捲入政爭,不久之後,不得不亡命出逃。他後來復歸為齊國將軍,是威王去世、宣王即位後的事情。
龐涓之所以如此蔑視,並非僅對孫臏的憎惡感所使然。靠戰爭吃飯的三晉(魏、趙、韓),莫不如此蔑視齊兵。實際上,齊國軍隊兵員素質,確實較三晉略遜一籌。
「呵……。連外國使節都來拜訪,你確實成為大人物了嘛!」
「那當然!可是,我是個被囚禁的人,得先恢復自由啊!」
魏國以龐涓為將軍,更以太子申為上將軍。
孫臏依據斥候報告,計算魏軍進擊速度,算出魏軍會於入暮時分到達馬陵。
這天的宴會來客非常多,其中一人暫時離座,也不會被人留意到。
「騎射」這項運動,在齊國頗為興盛。這是將馬車競逐和弓術合而為一的一種比賽。和_圖_書貴族和將軍常常以此賭錢。
孫臏露出讚歎表情說。
《史記》記載,龐涓說完這句話,就引頸自刎,太子申則被俘。
「要是被打敗,太子將不可能繼承王位,所以,太子應該以不參戰為上策。我們掉頭回國吧!」
龐涓袛要一想起來就到廂房,對孫臏說。
兩者間的勝負,至此分曉。
火終於點上。
這個秘訣在於,讓自己實力最弱的馬車和對方實力最強的馬車交手。這一回合當然贏不過對方。但自己實力最強者和對方實力居中者交手,以及自己實力居中者和對方實力最弱者交手,都必會贏。
龐涓得意洋洋地說道。如果對待正常的人,他或許不至於如此狂傲,但他是面對一個廢人,所以他敢如此自吹自擂。
路旁一株巨木樹皮被剝下,先塗上一層白漆後,再用毛筆寫上幾個黑字:
「你有沒有意思找個地方,好好發揮自己的才華呢?」
「好吧,下次有東國人來時,我設法讓你見見就是啦!」
而最近由臨沂出土的竹簡上寫的卻是:「龐涓被擒。」
孫臏潸然流淚說出這句話。心地善良的老管家因而生起惻隱之心,說:
當時有身份的人外出,習慣上都帶多名隨從。這位使節叫來在廂房等著的一名隨從,叫他背負孫臏,藏到馬車裡。
「我不能掉頭回國。聽說,連我弟弟理都向母后哀求說情不要派我出征。我會是個怕死的懦夫嗎?」
趙國派人請求救援時,以最積極態度主張出兵的是鄒忌。
這位使節把孫臏推薦給田忌將軍。田忌大大賞識其才華,因而將之以幕客身份留下。
「既然他們認為如此,我們就利用這一點吧!」
「我是受過刑的人,由沒有腿的人當將軍,這樣的事情絕對不妥當。就讓我以軍師身份參加,在輜車裡負責作戰事宜吧!」
和-圖-書腿被斬斷的孫臏,如同動物般被養在龐涓宅邸的一個角落。
輕裝魏軍遂被殲滅。
實際上,他的兵書失傳已久,竹簡到最近才出土。
他將弩(由三人操作之巨大石弓)和以優秀弓箭手組成的狙擊兵,埋伏於道路兩邊山中。
——膽小如鼠的齊兵!
不依奇策,而採用準確實在的分析——這是孫臏兵法之秘訣。這一點不難由這次的騎射比賽看出。
魏軍聽到齊國出兵的消息後,立刻從韓折返,形成由後面追趕齊軍的局面。
因此,倘若孫臏被任命為遠征軍負責人,鄒忌一定會以下面的理由,堅決反對吧?
和這名斷腿囚人談話之後,這位齊國使者大大吃驚。因為對方委實是個才華出眾的人物,軍事上的造詣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這位使節極喜愛孫臏的才華和人品。孫臏彬彬有禮的態度,令他十分欣賞。
——雖然趙都邯鄲為魏軍所陷,但我軍絕不可以邯鄲為攻打目標。魏國將精兵投入佔領邯鄲,因此,國內袛有老弱婦孺。所以,我們最好擺出攻打魏都大梁之態勢。如此一來,邯鄲佔領軍一定會趕回國都,立即撤離趙國的。
龐涓追擊齊軍時,一邊勘察築灶痕跡,一邊與哨兵的報告對照。
「我希望你好好睜開眼睛,仔細看我飛黃騰達的樣子。你有沒有發現我每次出入,隨從人數越來越多?還有,來找我的客人也愈來愈多。訪客不是袛有魏國的人,其中多的是外國使節。現在的我是何等重要人物,你看得出吧?」
於此戰役的五年後,孟子到魏國遊說,當時的君主惠王對他說,自己的長子已死。由此可以推測,陣亡的是太子申,被俘的才是龐涓。
倘若齊軍逃亡人數與日俱增,以至於軍團本身自然消滅,這樣的話會失去立功機會。現在非趕緊追上、將之殲滅不可。為了如此,必須調編輕裝部隊,以兼程速度追擊。這是唯和_圖_書一殲敵的方法。
——反正一個殘廢的人不可能惹出事端……
桂陵之役後的第十三年,過去相互拚鬥的魏和趙,正聯手攻韓。韓雖勉強擊退趙軍,但在魏國精兵的猛烈攻擊之下,情勢已達岌岌可危的地步。
事實上,這個方法很簡單。
與此同時,雨點般的飛箭和巨石,從前後左右飛來。
戰國之局勢,可謂複雜怪奇至極。
坐在木板上的斷腿軍師孫臏被士卒抬到山上後,命令道:
他看到了樹上的字。
韓遂向齊請求救援。
這些人都抱此想法,所以都樂意幫助他。
「前面樹上好像寫了一些字——」
入魏國的齊軍,依照孫臏的指示,第一天築造的灶數有十萬個。因為曾在同一兵法私墊就讀的關係,孫臏對龐涓的作風非常清楚。
說這句話時,他幾乎流出眼淚來。因為弟弟的至情實在使他感動。
他就是在這個時候想到脫逃妙計的。
齊國宰相名叫鄒忌,因與將軍田忌同名,人稱「二忌」。這兩個人卻是勢不兩立的宿敵。
輜車就是帶篷馬車。帶篷的用意在於不使外邊的人看到內部,這樣的篷車,一般都供女子乘坐。也由於這是女子乘坐的馬車,所以向來不到戰場。
「我就知道齊兵膽小如鼠。進入魏國才三天,士兵大半已逃亡了。」
齊國使節聽到老管家說這話時,由於好奇心而表示同意。
實際上,理是在身邊謀士的獻策之下,向母后哀求不要派哥哥參加遠征的。
「我是不可能生還故鄉的……我最大的願望是能見故鄉的人。」
最後,田忌以將軍身份出征,孫臏則被指派為軍師,擔任輔佐任務。
他和宅邸管家、僕傭都處得很好。不幸的斷腿囚人自然受到大家的同情。這都是他以和藹態度對待別人的結果。
「請您見一個可憐的囚人,可以嗎?」
「千萬不可有掉頭回國這個念頭!對方不過是由田忌和那個豎子(小子)所指www.hetubook.com.com揮的齊兵而已!根本不堪一擊!」
——龐涓死於此樹下。
齊國也好,衛國也好,對魏來說,都是東國。齊國使節來宅邸參加宴會時,老管家便讓孫臏和這位使節偷偷會面。
一天,田忌和公子相約比賽。這樣的比賽通常以三戰二勝來決定勝負。孫臏由馬匹腳力判斷兩者的能力在伯仲之間。但,雙方三輛馬車的實力強弱都有上、中、下之別。孫臏於是告訴田忌必勝的方法。
孫臏針對這一點,訂立了他的作戰方案。
龐涓有一個習慣,便是會以築造灶數和炊煙升起的情形,推測敵軍人數。由於每次推測百無一失,所以他從來不改這個習慣。
馬陵位於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南,為河北、河南、山東三省境界相接地點,是個道路狹窄、兩側之山相當逼近的地方,非常適合埋伏,就時刻而言,也極其合適。
依據《史記》記載,孫臏的出生地是阿、鄄之間。這是現在的鄄城縣(山東省西部,鄰近河南省處),也是戰國時代的衛國。但,自稱為孫武後裔的他,依家系來說,應該是齊國人。
《史記》以此語作為孫臏傳記之結語。
聽到這個報告,龐涓於是來到這株樹下。他知道樹上確實寫了一些字,但由於黑暗,所以看不清楚。他立刻叫人用燧石點燃火炬,準備仔細閱讀樹幹上的字。
「我的眼睛睜開著——」
實際上,齊國這次也故意拖延派兵前往援救,等到魏、趙雙方筋疲力盡,才開始作戰行動。因此,孫臏的兵法並未派上用場。
「豎子(小子)!你的眼睛睜著嗎?」
路旁一株巨木樹皮被剝下,先塗上一層白漆後,再用毛筆寫上幾個黑字——龐涓死於此樹下。坐在木板上的斷腿軍師孫臏被士卒抬到山上後,命令道:「看到點燃火炬,大家就同時射擊!」
第二天,他將灶數減少為五萬,第三天則減少為三萬。
龐涓暗自歡喜地說。
這是立大功的機會。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