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二十年五月三日,善六奉召到伏見第四十三部隊報到後,立刻被編入第二中隊第三小隊第十二班的教育兵。從此他跟二十位來自福井、滋賀、三重等地的男子一起渡過他們的軍旅生涯。這二十個人的個性迥然不同,身高、體格的差別懸殊。有瘦瘦高高而臉色蒼白的男子、脖子短的侏儒、沒有手指頭的……。總之,體格參差不齊,一看就知道是雜牌軍。雖然善六身高只有五尺左右,但因長年當郵差的關係,他的腳相當健行,在徵兵檢查時染上的肺病也已痊癒,所以他被派去照料馬。不過,這個部隊實在是反應遲鈍之人的集合體。明治建軍初期,就有人說:「輜重輸卒若能算是軍人的話,那麼蝴蝶、蜻蜓也算是鳥。」又說什麼「電線桿上開花。」……等挖苦的諺語。只要你一入伍就知道,不管輜重輸卒在軍中多麼勤勞,升遷依舊無望,了不起只是一顆星的二等兵罷了。即使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名稱已改為特務兵,但不見得代表升遷之門大開。你只要看看這一班的組合,侏儒、沒手指頭的人等,他們除了照料馬的能力之外,還能做什麼呢?名稱、待遇只是公文上的改變,事實上,根本就是從前的使役和_圖_書兵嘛!只要聽聽那十二班班長池谷軍曹講話的口氣,大家心裡就有數了。池谷軍曹臉上戴著一副沒有鏡框的眼鏡,三日上午九時,召集善六等二十名兵到營舍集合,他說:
日本軍隊訓示軍人,軍鞋、劍、槍等物均是天皇的賞賜,務必比自己私人的東西倍加愛惜,當然馬也不例外。只是同樣是陛下的賞賜,其他東西是物品,馬卻是生物。這點就是特務兵跟其他兵種不一樣的地方。
從以上這段文章看來,各位不難了解,即使在昭和二十年五月,日本軍隊依然教導士兵們「馬在戰場上跟往昔一樣佔有重要地位,可想而知將來也是如此。」把書翻到下一頁,繼續敘述著:
輜重特務兵是當時京都第四十三部隊的稱呼,其實以前是叫輜重輸卒,也就是馬卒的意思。太平洋戰爭末期,軍中的規定變化迅速,不過軍中大本營的改變,不見得能代表普及到下面各個單位。當時由於人手不足,所以改稱輜重輸卒為輜重特務兵,原本是想將他們跟輜重兵列為同等地位,以便和其他兵種的軍人一樣,廣開升遷之道。不過,善六他們倒沒有這種感覺,打從他們入伍那天開始,軍中的人就跟他們說,在明https://www•hetubook.com•com治建軍初期,他們的名稱就是「輸卒」,這個字眼可不是什麼高級名詞,講坦白一點,就是做馬的奴隸。
說完後,清一清喉嚨,換個口氣繼續說道:
「你們守護的馬是天皇陛下的馬。你們只值一錢五厘,陛下的馬可不只這個數字喲……它們是重要的賞賜品。」
肥田善六將「馬事提要」這本書放在他從朽木村帶來的化學纖維布料製的公事袋裡。這本書的開頭寫著:
當時,軍方獎勵東北、日本海邊的農家養馬,套句軍方用語,這類馬叫「育成馬」。在敷島出生所在地福井縣大野附近,自古就以出產優秀駿馬而聞名,因此有很多馬販專門以飼養販賣軍用馬為目的。每一戶農家一有幼馬誕生,他們總是期待著這些馬將來能賣給軍方。同樣的養育過程,賣給陛下的馬比農耕用、食肉用的馬有價值多了,而且在戰場上又能派上用場。每一匹馬養到三、四歲左右,就可以準備賣給軍方。這跟人類徵兵時一樣,一定要經過嚴謹審慎的檢查過程。軍方大約花三百五十元到四百元的代價買一匹檢查合格的馬。在當時,四百元是一筆為數不小的數目,賣一匹馬就可以蓋一棟房子,和圖書可想而知農家是如何費盡心思地為軍方養馬。各師團都設有軍馬補充部支部。檢查官先檢查各處送來的馬匹,在決定以四百元買下駿馬的那一瞬間,尋常百姓家的馬搖身一變成為陛下的馬,所以這當中有一套嚴謹的領受體制。每一個領受新馬的部隊,都附設專門照料馬匹的士官、下士、獸醫士官。從這套制度看來,可知馬在軍隊中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
或許讀者很難理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可以再詳細解釋一下。當時稱日本軍隊為天皇陛下的子民,大元帥陛下統率全國的軍隊。陸軍兵種分為步、騎、砲、工、輜重、航空、憲兵等。在這些兵種中,特務兵是屬於輜重的一部分。作者我孤陋寡聞,不清楚有那些書詳細記載「輸卒」的意思與工作狀況。總之,輸卒就是在輜重兵的營舍裡,負責照料馬的下等兵。肥田善六奉召入伍就是要幹這種角色的工作。
「古今戰役中不可或缺的要件是戰馬,掌管戰馬為司馬的職務。明治年間歷經兩次大戰役後,始知我國軍馬品種不良,經過不斷的研究改良,花費不少公帑,終於培養出優秀的駿馬。當今科技日新月異,戰爭的方式不斷改變,但是馬在戰場上跟往昔hetubook.com.com一樣,依然佔有重要地位,可想而知將來也是如此。」
雖說天皇陛下的子民一律平等,但是體格不同,兵種就不一樣。輸卒就是輜重隊的使役兵,服役期間大約是一個月或二個月,一般是挑選身材矮小的役男。在徵兵檢查時,肥田善六因為身材矮小又生病,所以他的體格被列為丙等,納入國民兵。在昭和十九年時,軍方欠缺兵源,不管丙等國民兵也好,久臥病床的人也好,殘廢的人也無所謂,橫豎只要是年輕或還有體力的男人,軍方都徵召來當兵。
讀者或許會很納悶,昭和二十年五月,正逢太平洋戰爭末期,南方前線基地正為飛機不足而傷透腦筋,也就是說,戰爭已演變成空戰,在這種節骨眼,馬還有什麼功用呢?不過,當時陸軍的確還有很多馬。事實上,就在肥田善六入伍前十天,陸軍軍馬調派部才從青森、秋田、福井等地購進新馬,並且利用貨車送到下京區梅小路貨物站,再轉運到本篇故事的舞台——京都伏見第四十三部隊。敷島就是深草營舍五棟馬廄三百匹馬中的一匹。敷島來自福井縣大野郡,因此能夠推斷出牠的出生地是大野。但是,到底是那一個農家將牠賣給軍馬調派部呢?恐怕只有問馬本身才知道hetubook.com.com囉!
我並非一字不漏地抄錄「馬事提要」這本書。事實上,當時的軍書多半是用片假名、漢字書寫的,說實在的,有些漢字我根本看不懂。在這裡我只是儘量地將它譯成白話文,以便讀者容易了解。就是肥田善六本身也不見得全盤了解「馬事提要」的內容。
「首先要培養愛馬之心才能駕馭馬。古今名將勇士們愛他們的馬宛如愛自己一樣,養育馬就好像養育自己的子女一樣。我國的民俗往往忌諱馬,對馬持有相當幼稚的觀念,在軍事上這實在是阻撓進步的根源。為了扭轉這種偏差,當務之急在於培養愛馬之心。幹部要以身作則,愛護馬匹,部下要衷心受教,遵守規定,以便讓馬在戰場上充分發揮所長。」
「從今以後你們要聽從我池谷的命令。我的助手是恩田上等兵和寺島上等兵,他們的話你們也要服從。我們的任務是教導你們熟練輓馬、馱馬的駕馭術,以及其他種種基本動作,你們的勤務就是輜重特務兵。」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