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作者曾評論這本書:「雖然這全是我天馬行空幻想出來的情節,但近江北部的確有馬販,我是以他們為模特兒,摻和虛實編寫這部小說。」雖然如此,但作者以戰敗後帶著馬復員的輜重輸卒為主角來寫一本小說,也是個相當奇特吸引人的想法。
肥田善六原本是個郵差,他未曾有過跟馬親近的經驗。若是生長在農家、家裡有養馬的人,當然從小就已習慣馬,甚至騎在牠背上馳騁原野。但是,不幸地善六不是生在這種人家。因此,別說喜歡馬,連跟馬靠近都覺得心驚膽跳。
這篇作品在昭和四十八年一月到四月間連載於《小說新潮》,同年八月新潮社刊行出書。
善六照料的馬是來自越前大野的「敷島」,牠是一匹去勢的馬,紅棕毛,鼻子上有白色的刺毛。馬也有壞毛病,牠們的咬癖、踢癖等毛病常帶給輸卒很大的困擾。而「敷島」卻沒有這些怪癖。雖然如此,善六第一次接近馬,不管馬多麼溫馴,他還是覺得牠很可怕。人怕馬,馬未嘗不是覺得人類也很可怕。光靠「馬事提要」這本教科書,一下子要訓練大頭和圖書兵熟悉如何駕馭馬,可想而知是多麼辛苦的事。輸卒們無不叫苦連天。
善六帶馬回近江朽木村後,不再幹原來的郵差工作,開始當馬夫。他們包辦搬運機械、木材,耕田翻土等工作。村人看到善六辛勤地工作,熱心地替他撮合婚事。新婚夫婦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甜蜜生活,更顯得敷島的孤單寂寞。這段只維持三個多月的婚姻,令重拾單身生活的善六覺得人不可靠而更加疼愛、照料敷島。
《馬兒呀!在大地上安息吧!》這本書是《兵卒之鬃》的姊妹作品。《兵卒之鬃》主要是描述在輜重隊裡照顧、訓練輓馬的輸卒之慘狀和滑稽生活,而本書的重點則是戰後輸卒買下平日照顧的馬帶回故鄉,人馬一體如何維生的狀況。
祖田浩一
善六覺得這一個月的受訓,宛如生活在地獄裡。不過,在一次行軍演習的歸途中,善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體驗,對敷島的態度完全改觀。那一天他累得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只知道牽著繮繩,這時敷島和-圖-書竟然拉著善六往前走。善六又驚又喜,從此對敷島產生好感。馬很聰明,曾有傳聞說人在馬面前跌倒,馬不但沒踩過人的身子,反而還咬住人的衣領救人一命。善六就靠著敷島拉他的力量走回營區。
戰中篇完全是在軍隊的模子下,得按照規則來寫馬和人如何交往,戰後篇就迥然不同了。《兵卒之鬃》必須排除比較性、虛構性,就事實記錄和體驗;而本書則是作者未曾體驗過的事,完全是他天馬行空,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的小說。
善六接到召集令後,被編入京都第四十三部隊照顧馬。善六個子矮,大約只有五尺高,原本對馬就存有恐懼心。其實不只善六如此,隊裡這些輸卒幾乎沒有人懂馬。而且這個兵種全是體格有缺陷的人,不是久病初癒的人,就是身材矮小的人。
本書作者於昭和十九年五月奉召入伍,在京都伏見中部四十三部隊的輜重輓馬隊教育班待了三個月,這段期間他以輜重特務兵的身份與馬共處。他曾經寫過《兵卒之鬃》,描述生性怕馬卻不得不照顧馬的輜重兵生活,這本書曾經獲和圖書得吉川英治文學獎。
這件事發生後,在善六的內心引起很大的變動。時間一久便習慣馬的習性,善六不再恐懼馬,反而跟牠產生一段深厚的友情。這就是本書和《兵卒之鬃》之間的差異。在《兵卒之鬃》裡,馬是主人,服侍牠的人是僕役,僕役被主人搞得慘兮兮的,別說喜歡牠,連適應牠都成問題,更遑論與牠產生友誼,每個人都巴不得早日離開苦海。但是,本書的主人翁卻愛上馬,一直照料到馬斷氣為止,共維持了十七年,這個人馬一起生活的主題與《兵卒之鬃》迥異其趣。
隨著科技的發達及村莊流行養牛的風氣,善六喪失打零丁賺錢的機會。屋漏偏逢連夜雨,敷島染上蹄葉炎,暫時不能工作,善六和敷島的全盛時期已過。原本以為從此生活將陷入絕境,誰知道敷島還有當祭典神馬、電影戰馬的工作機會。敷島年紀大了,還要走到附近神社工作,善六因憐惜牠而漸漸婉拒神社的邀請,但是難免為自己的將來感到悲哀。
戰時軍馬雖然地位崇高,但是戰後就一文不值了。再怎麼出身名門的高貴馬,www.hetubook.com.com戰後一樣在瓦礫中拉著板車載貨。像「敷島」這麼富有數劇性的馬大概很少吧!不!我想或許沒有。這完全是作者憑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的諷刺性小說。由於他的生花妙筆,讓人以為馬彷彿就活在現實的社會中。作者以對馬的愛情為主題寫下這本有關戰後社會變遷的小說,文筆生動活潑,令人不得不讚嘆其非凡的文學創造力。
被軍隊出售的輓馬戰後生活,其實隱喻著諷刺時代變遷。即使敷島腳瘸了,還要拉載著新郎新娘的馬車往返於神社和旅館之間的結婚廣場,有如令人笑不出來的喜劇。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滑稽,但是稍一深思就會覺得悲哀。人跟馬一樣,逃不過既定的宿命,在社會不斷的變遷中落幕了。
善六等人在伊勢三木里迎接終戰的一刻,馬再也不是軍隊的寵兒,不是慘遭殺害,就是拍賣出售。善六在拿毛氈、衣服、鞋子回去的當兒,提出以復員津貼八十元買下敷島的申請。這個舉動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周圍的人在愕然之餘,都對他冷嘲熱諷。在糧食短缺的戰後,如何餵養一匹馬呢?善六家裡既沒有馬www.hetubook.com.com廄,村裡習俗又忌諱馬,可知帶一匹馬回去將遭遇多大的困難。但是,想到敷島若落入別人手裡,不是被殺,就是慘遭奴役,心裡實在嚥不下這口氣。善六帶敷島回去並沒有想到該如何利用牠,一開始的出發點只是想救敷島脫離險境。
或許應該說本書的主角是敷島而不是善六。因為有了敷島,善六整個人生才有了改變。善六帶著村人忌諱的馬復員回故鄉,在周圍人士的驚訝側目之下,和馬一塊辛勤地工作。其工作機會之多,常引起旁人的羨慕。但是,社會變遷急速,漸漸地馬力再也不吃香了,演變成他們得去求工作的局面。敷島和善六的一生與戰後社會的變遷史有不可分隔的關係。以他們的工作狀況,就可以看出日本戰後如何復甦的軌跡。
《兵卒之鬃》的主人翁是「我」,《馬兒呀!在大地上安息吧!》的主人翁是肥田善六,兩本書的意境、構思雖然不同,卻有密切的關聯。《兵卒之鬃》是描寫馬和輜重輸卒兵的戰中篇,本書則是戰後篇,內容更加精采。作者在寫《兵卒之鬃》中馬和人殘酷的關係時,便孕育了再寫一本戰後篇的靈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