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赫爾曼是獨子。他父親里布.謝纓爾.萊布。布羅德.胡沙廷拉比的信徒,是個有錢人,他在齊甫凱夫擁有好幾處住房。他請了一位拉比按猶太人的習俗教他的兒子,又請了一位波蘭人家庭教師教他學習各種非宗教學科。里布.謝纓爾.萊布希望兒子成為一個現代拉比。赫爾曼的母親。曾在倫貝格的一所德國大專院校學習過,她希望兒子當一名醫生。十九歲上,赫爾曼來到華沙;他通過入學考試,進入一所大學的哲學系。在他年輕的時候,他就表現出對哲學的偏愛。他已經閱讀過齊甫凱夫圖書館裡所有的哲學著作。在華沙,他違背雙親的意願,和塔瑪拉結了婚;那時她在弗什赫尼查大學讀生物,是個左翼運動的積極分子。差不多從一結婚開始,他倆的關係就不太融洽。赫爾曼是叔本華哲學的信徒,過去曾下定決心永不結婚,永不生育。他把自己的決心告訴了塔瑪拉,但是她已懷孕,而且拒不墮胎;在她家庭的支持下,她迫使赫爾曼結了婚。他們有了個男孩。有一和圖書段時間,她是一個狂熱的共產主義者,甚至計劃帶著孩子移居蘇俄。後來,她放棄了共產主義,成了猶太社會主義工黨黨員。塔瑪拉和赫爾曼的父母都不再繼續資助這對年輕夫婦,他們靠當家庭教師來維持生活。結婚三年後,塔瑪拉生了個女兒,根據奧托.魏寧格爾的說法(那時赫爾曼認為他是最言之成理的哲學家),是個「沒有邏輯性、沒有記憶力和德性的生物,只是一個性欲容器」。
赫爾曼和他的第一個妻子塔瑪拉都出生於富裕的家庭。塔瑪拉的父親里布.謝克納.盧里亞是個木材商,同時和他姐夫合夥做玻璃生意。他有兩個女兒——塔瑪拉和謝娃。謝娃已經死在集中營裡了。
瑪莎、希弗拉.普厄和里昂.托特希納比赫爾曼先到美國。赫爾曼到紐約後,又遇到了瑪莎。開始他在一所猶太法典學院裡當老師;後來又到一家小印刷廠去當校對,在那兒他遇見了蘭珀特拉比。那時瑪莎已經和她的丈夫分手,他原來從來沒有過什麼發明,也沒有m•hetubook.com•com資格擁有博士頭銜。眼下他是一個上了年紀的有錢女人的情夫,她是一個房地產主的未亡人。赫爾曼和瑪莎還在德國時就相愛上了。瑪莎發誓說,一個吉普賽算命的曾經預言她將遇見赫爾曼。這個算命的把赫爾曼給她描述了一番,連最小的細節都說到了,他還警告她說,她和赫爾曼的愛情將會給他們帶來痛苦和煩惱。正講到瑪莎未來的當兒,那個吉普賽人突然神志恍惚,然後昏了過去。
赫爾曼每次裝做出門去推銷書籍,都在布朗克斯的瑪莎那兒過夜。他在瑪莎的公寓裡有一間房間。瑪莎在猶太人居住區和集中營裡生活過好幾年,死裡逃生活了下來。她在特賴蒙特大道上一家自助餐廳裡當出納員。
在戰爭期間和戰後的幾年內,赫爾曼有足夠的時間讓他為自己對家庭的行為表示悔恨,但是他基本上還是老樣子: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人類,是一個生活在自殺前的憂鬱中的享樂主義的宿命論者。各種宗教都是謊言。哲學從一開始就徹底破產了。有關進步的種種沒兌現的諾言不過是吐在世世代代殉道者臉上的唾沫。如果時間只是一種感覺的形式,或是一種理性的範疇,那麼,過去就如同現在和將來一樣,該隱繼續在殺害亞伯。尼布甲尼撒仍在殺害西底家的眾子,剜掉西底家的眼睛。基什尼奧夫大屠殺永遠不會停止。猶太人永遠要在奧斯威辛被燒死。那些沒有勇氣結束生命的人只有一條出路:麻痹理智,抑制記憶,消滅希望的最後痕跡。hetubook.com•com
赫爾曼在德國遇見了瑪莎和希弗拉.普厄。瑪莎和里昂.托特希納博士結了婚;托特希納是一位科學家,據說他發明過、也許是協助發明過某種hetubook.com.com新的維他命。但是在德國,他把整個白天和一半晚上都用來和一幫走私分子玩牌。他說一口流利漂亮的波蘭語,還隨口說出一些他自稱有連繫的大學和教授的名字。他在經濟上靠猶太同鄉會給他的錢和瑪莎縫縫補補、改做衣服得來的微薄收入過日子。
儘管赫爾曼自己設法逃過了希特勒造成的大災難,他還是始終想像不出這兩位婦女是怎麼死裡逃生的。他在一個草料棚裡差不多躲了三年。這是他一生中永遠無法彌補的一個空檔。納粹分子入侵波蘭的那年夏天,他正在齊甫凱夫探望雙親;他妻子塔瑪拉帶著兩個孩子到她在納倫采夫的家去了。納倫采夫是個溫泉療養地,她父親在那兒有一幢別墅。起先赫爾曼躲在齊甫凱夫,後來躲在雅德維珈的家鄉利普斯克,這才逃過了猶太人居住區和集中營的苦役。他聽到過納粹的吼叫聲和槍聲,但是沒看見過他們的臉。他不見天日地生活了幾個星期。他的眼睛漸漸地適應黑暗了,他的雙手和雙腳由於不動變得不靈活。他被蟲子、田鼠和耗子咬過。他發hetubook.com•com過高燒,雅德維珈用她從地裡採來的草藥和從母親那兒偷來的伏特加給他治病。他經常在心裡把自己比作《猶太教法典》中的聖徒喬尼.哈馬格爾,據說他睡了七十年,當他醒來的時候,發現世界變得這麼陌生,於是他祈求死去。
瑪莎的父親邁耶.布洛克是一位名叫里布.門德爾.布洛克的有錢人的兒子,門德爾在華沙擁有資產,而且曾經有幸坐在亞歷山大拉比的餐桌旁。邁耶說德語,是一位相當有名望的希伯來語作家,又是一位文藝倡導者。他在納粹占領波蘭前就離開了華沙,後來,因為營養不良和患痢疾死在哈薩克共和國。在信仰東正教的母親的堅持下,瑪莎進了貝思─雅科夫學校讀書,後來在華沙一所希伯來─波蘭語中學上高中。大戰期間,她母親希弗拉.普厄被送往一個猶太人居住區,而她卻被送往另一個居住區。直到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後,她倆才在盧布林相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