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的話

(全書完)
二〇一一年正值馬勒逝世百年紀念,雙十節當天,國家交響樂團在音樂廳演出『千人』交響曲,我在台下欣賞演出之後,動念想將這本以馬勒與作家本人的混合體為主角的小說製成電子書,傳到好讀網站上供文學愛好者同享。後經好讀站長提醒,發現我手中的兩個不同中譯本都錯誤百出,不適合公諸網路,只好不辭辛苦,親自動手翻譯。歷經半年翻譯修改,這項百忙之中抽空所做的工作,終於在馬勒百年尚和-圖-書未結束、其忌日前一個月的今天暫告一個段落,剛好也趕上《魂斷威尼斯》一書發表屆滿百年,僅藉此向我最崇拜的作曲家馬勒以及小說家托瑪斯.曼致敬。
於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看過義大利導演維斯康提根據此書拍攝的同名電影的朋友們,也許清楚這部電影與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的緊密關聯,我在翻譯過程中,更進一步地發現作者創作這部小說時,基本架構根本就是模仿馬勒的第五號交響曲,hetubook.com.com也難怪導演要以此曲為其電影配樂。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總共有五個樂章,其中的第四樂章、知名的小慢板,據說是馬勒獻給年輕妻子阿爾瑪的情書,主旨當然不外乎是『愛』,這段浪漫的旋律後來因電影《魂斷威尼斯》而舉世聞名。而托瑪斯.曼的小說,不但也是五個章節,第四章的最後一句,就是『我愛你』,和馬勒交響曲如出一轍。
Charlotte Chang
書中同一章第三段,hetubook.com•com阿申巴赫在滿天繁星之下搭乘鳳尾船返回麗多島,斜倚在軟墊上時想起的鄉間別墅、烏鴉、暴風雨等等,則和馬勒的聯篇歌曲《悼亡兒之歌》互相呼應。托瑪斯.曼把馬勒的音樂嵌入自己的小說中,藉此向他心目中的偉大音樂家致敬,身為這兩位偉大天才的崇拜者,翻譯此書,與有榮焉。
網路上找得到或坊間有售的中譯本,多半是由英文版轉譯,但以德文寫成的原著在被譯成英文之際,已產生諸多謬誤,而這些謬誤在我讀過的中譯本當中並未得到更正,有時甚至在將英文轉和-圖-書譯成中文時,又製造出二度錯譯。至於我自己的翻譯,絕不敢自認文筆較佳,但因為係根據德文原著逐字逐句譯成,並以評價頗高的英譯本為輔助參考,文字的忠實性應比其他中譯本高些。儘管如此,由於個人德語能力有限,翻譯這本書恐怕仍有許多不盡詳實之處,倘有疏漏錯誤的地方,還請方家不吝指正。

一九一〇年九月,馬勒在慕尼黑發表第八號交響曲,即所謂的『千人』交響曲,首演非常成功,現場的掌聲及喝采長達半個小時。當時定居於慕尼黑的小說家、日後成為諾貝爾https://www.hetubook.com•com文學獎得主的托瑪斯.曼,也是在場聽眾之一,演出後深受感動,便寫了一封措辭熱烈的信向作曲家表達謝意,兩人因此成為知交。一九一一年五月托瑪斯.曼前往威尼斯度假,途中聽到馬勒過世的消息(馬勒於一九一一年五月十八日與世長辭),加上作者本人在威尼斯的所見所聞,引發他寫作《魂斷威尼斯》的動機,於次年完成並發表。作者本人在一九二一年寫給朋友的信件上提到他不僅賦予主角阿申巴赫和這位偉大的作曲家相同的名字:古斯塔夫,甚至依照馬勒來描寫主角的外貌和性格(第二章最後一段)。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