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幻波仙池 須彌神障

三人滿腔熱念,聞言不覺冷了一大半。先是面面相覷,不發一言,末後輕雲說道:「伯父之言,姪女等怎敢違背。祇是適才伯父說洞中取寶限於女子,來人既焚香通白,絕非前輩女仙。方今正邪兩派中後起的女弟子有名者並無幾個,異派中更少。祇有一個許飛娘是萬惡的根苗,寶物如為同派中人得去還好,萬一為此人得去,豈非如虎生翼,益發補長惡焰!依姪女之見,莫如還是伯父施展佛法開了這門,由姪女等進去相機行事。來人如是妖邪一流,便將他除去,如是同道,姪女等也可借此多一番經歷,伯父以為如何?」
眾人飛身上面一看,祇見離頂數丈之間,清波溶溶,雪浪翻飛,從四外奔來,齊往中心聚攏,現出一個數頃方圓的大地。原來那地方是一個大深穴,適才所見異草乃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奇樹,約有萬千本,俱都環生穴畔,平伸出來互相糾結,向那穴|口蓋沒。除當中那一點較稀外,別的地方都被樹幹纏繞得沒有絲毫空隙。樹葉向上挺生,萬葉怒發,每葉長有丈許,又堅又利,連野獸都不能撞入,休說遠處看不見下面有池,便是近看也祇能看見些微根榦,眾人俱都稱異不置。(註:幻波池是本書一大情節,後文有大量篇幅敘述,詭異絕倫,這裏是幻波池首次出現,池外地理環境、風景、入口處的情景,描寫十分詳細,不可忽略。)
三人正待李寧開了中門入內,忽聞異香透鼻,令人心神皆爽。又聽李寧微微「噫」了一聲,回頭一看,見李寧從地下拾起一根殘餘的香木,餘燼猶燃,面現驚訝之色。英瓊忙問何故?李寧道:「我們來遲了一步,已有人先往洞中去了!」
李寧說著,一按祥光,逕往中層當中洞內穿去,三人也即跟蹤而入。兩洞相隔雖然不算甚近,四人飛行何等迅速,原本無須多時。但因此行一半為了探悉路徑,以備日後之用,加以甬路盤曲迂迴,李寧一手指點解說,時行時止,約有刻許工夫才將這一條黑沉沉的長甬路走完。三人正行之間,見甬路盡處門間焰影幢幢,出去一看,乃是一個極高大的石洞,正當中有一盞倒掛的大燈,燈形頗似人心,由一縷銀絲繫住,從頂上垂將下來。上面發出七朵星形的火光,赤焰熊熊,照得合洞通紅。燈下面是個半畝方圓形如蓮花的水池,深約三尺,清可見底。內外石色俱是紅的,水色俱是清碧,細看綠波溶溶,彷彿是什麼液汁一般。
剛一飛到正面壁上,果然觸動埋伏,立時狂風大作。對面千百丈青光挾著無數根樹木影子,如潮水一般湧到。易靜見所料不差,心中大喜,兩手一合,再朝前一放,便有一片白光帶起萬千把金刀朝前飛去。兩下才一接觸,轉眼之間化為一股青煙,一股白煙,同時消散。前面哪有牆壁,乃是一條極大的甬路,風濤之聲已不復作,那條甬路竟長得看不到底!
李寧道:「瓊兒你那裏知道,此事關係群仙劫運,如能弭禍無形,還用你說麼?」輕雲要問英瓊易靜入門所見,英瓊猛想起佛奴尚未見到,忙往室中火鼎前跑去。李寧輕雲易靜跟著走到爐側。李寧先命三人跪下虔誡通白,才將手一指,一片祥光將鼎蓋托起,李寧便命三人快快取丹。
易靜算計正面壁上必然藏有門戶和法術埋伏,細看了看形勢方位,想起此洞既按五行部置,東方屬木,壁間又有這許多林木陰影閃動,說不定用的是玄門「先天五行遁法」,且喜當年曾隨侍父親學習此法,深明其中妙用,何不試一試?主意既定,便請英雲二人暫行按住遁光,略為退後。手握靈訣,口誦法咒,暗中準備停當。然後將手一指,一道黃光,朝前飛去。
眾人入內一看,比頭層還要高大出好兩倍,四壁盡是奇花異草,正當中設著一座大丹爐。英瓊急於要見神鵰佛奴,正待趕奔過去。忽聽李寧道:「瓊兒先莫忙,將這兩條路要看明了,省得明日走時匆忙,有了遺誤!」
回頭再看易靜,手中持著一個刀刃密布的金圈,正在禹步行法,臉上帶著愧容,倏地大喝一聲朝前擲去。才一出手,那金圈便中斷開來,化成一個丈許長的半環金光飛上前去。生剋妙用果然希奇,那些木林,看上去原是密密層層無邊無際,及至這半環形的光華一迎上去,先是將最前面的木林包住了些,按著環光的兩頭像雙龍出洞般分左右包圍上去。環徑並不甚大,頃刻之間,那多大木好似全被包覆住,一聲雷震,青煙四起,萬木全消,連那條長甬路也換了一個形相。
這四外的水飛出數十百丈,射在中央,力絕大又極平勻,所以上下看去祇見白茫茫一片。那四外的水到了中央此激彼撞,經過一番排盪迴旋,才成了一個絕大漩渦引著那股子洪瀑下臨。上面的人以為是一個大水池子,下面的人又疑池在上面被一根擎天水柱托起。那水落到深穴以後,便歸入這個方塘裏面重行往上噴射,循環往復,永無休歇,真真巧奪天工,奇妙到了極處!(註:幻波池的奇景,必需字字細看,然後才能在心目中湊出一幅畫來。原作者所寫的,實是世上最宏偉的一座「水池」。)
英瓊上下四顧,未見佛奴存身何處。忍不住又要問時,李寧道:「我先不知艷屍所在,恐她暗中走來加害佛奴,已用佛法隱過,待我收法,你們就看見了。」說罷朝上一指,又是一片祥光閃過。祇見佛奴果然高懸大鼎的上面,離地約有四五十丈。周身毛羽業已落得淨盡,僅剩一張白皮緊包著全身,閉目倒掛,狀如已死,神態狼狽之極。英瓊連喊兩聲佛奴,才微抬了抬眼皮,慢說英瓊見了傷心落淚,便是輕雲也惋惜不置。
二人先以為塘中也和上面幻波池一樣,誰知下面的水其深無際,二人下沉了百十丈還未及底。漸覺那塘竟是下寬上仄,下圓上方,大小相差幾數十倍。正降之間,猛見四壁有許多凹進去的深溝,一條極長而細的銀鍊,光色燦爛橫拖在那裏,看不到頭,也不知有多少丈長短。英瓊心中奇怪,隨手抓起那鍊子,剛拉得一拉,耳邊忽聽李寧低喚:「瓊兒賢姪女速回,遲便無及!」
三人一問李寧,才知這洞便是南洞的主洞。李寧道:「池中所貯並非真水,乃是石髓。上面所懸心燈之火,便是吸取此髓而發。發出https://www.hetubook.com.com來的火焰又被此池吸收了去,如此循環不息,亙古常明。燈上面洞頂為萬流總匯,聖姑用法逆水上行,成為幻波池奇景,全仗此火之力,這裏也是全洞最緊要的所在。過去便是東洞藏寶之所,難關將到,你們務須仔細。少時你們行至甬道中見光之處,可將各人所帶法寶飛劍施展出來護身前進,以防不測。我祇能護送你們走完東洞甬路,便不能再進了。到了裏面危機四布,埋伏重重,後洞設有聖姑打坐的雲床,須去虔誠通白,方可隨意取攜。至於何處有甚險難,尚無所知,全仗你們相機應付了。」
眾人先見五洞五樣顏色,因為祇顧看那水幕晶柱,未甚在意。這時走進南洞,見那洞門質地頗似珊瑚,比火還紅,上面有兩個大木環,雙扉緊閉,英瓊上前推了兩推未推動。及至走向西洞一看,形勢大略相仿,兩扇洞門金光燦爛,上面有兩個黑環。洞門俱關嚴絲合縫,如非門色與石色不一樣,幾似通體渾成。
英瓊笑問那些花草何時取走?李寧笑道:「這裏奇花異草雖多,異日凝碧仙府俱有,且勝於此。可供攜取的靈藥祇有一十二種,此時勿急,而且取時也非容易,等到行時我自有吩咐。這裏共是五洞府、九條甬道、八十七間玉房石室。除卻中洞是聖姑仙蛻所在外,北洞上層為艷屍潛踞,北洞下層為幻波池的發源。全洞命脈,埋伏重重,這兩處最關重要。你們三人已然去過,可一而不可再。餘如東南二洞和那上下三層、五六十間仙房石室,複道盤踞,儘多奇景。那東洞中層是藏珍之所,當年聖姑封藏留有緣,你們既入寶山,豈可輕回。祇是那洞三層過路俱有仙法封鎖隔斷,既不能仗著爾等仙劍法寶將它毀壞,好好進去又非容易,說不得我祇好略存私心,仗我佛法相助入內了。」
輕雲正要上前相見,忽聽那僧人含笑說道:「瓊兒,我隨你白眉祖師,已得了正果,早晚飛升極樂。便是你也得了仙傳,異日光大師門,前路正遠。我父女俱是出世之人,怎還這般情癡?我此次和你相見,原出意外,別久會稀,正好快聚兩日,祇管哭他則甚!」
輕雲進有二尺,壁上現出尺許寬的一個小門,裏面黑洞洞的。因恐時候久了不便,率性駕起遁光前進,那路又狹又曲折,飛行了一陣,漸行漸高,忽見前面有了微光,出去一看,已達一間石室之中。
似這樣過有兩三個時辰,李寧才行開眼,將手往爐鼎中按了兩按,那朵青蓮便沉入鼎中,轉眼消滅。李寧道:「佛奴經我用天池真水刷毛洗骨,筋髓皆密,如無這座現成爐鼎和我本身元陽之火融精暖骨,復原絕無這等快法。牠周身新毛已生,元氣已復,祇須再隔一日夜便可長成。瓊兒如要看牠,此刻已無妨了。」
易靜雖然未便獨行,這半日功夫對於李寧,因白眉和尚名高望重、佛法無邊,李寧卻是成道未久。自己是個晚輩,恭敬之心則有,信仰之心卻不如周李二人。及見李寧用祥光推門,半晌未曾大開,後來兩次門已露有一二尺的空隙,還是不令進去,未免有些性急。心想門中厲害未必盡如李伯父所言,何必這般慎重!不由又起了自恃之心。正自等得煩躁,忽見李寧虎目圓睜,猛的將手朝前用力一推,那股子祥光頓顯異彩,發出萬朵金蓮,如潮水一般朝前衝去。一片怒濤澎湃聲中,那門立時大開。三人俱是一雙慧目,也被光華射得眼花撩亂,正在驚顧之際,耳聽李寧喝道:「你們還不入內,等待何時!」
那嶺原是東西橫亙,長約數十里。就祇當中隆起如墳,最高最大。英瓊到了上面一路留神細看,並未見佛奴蹤跡,正開口想問,耳聽泉聲淙淙響個不絕,彷彿就在近前,四面一看,卻找不著水源在哪裏。這時已走出一片樹林以外,正當嶺的中心地帶,眼看前面生著一大片異草,綠波如潮,隨風起伏不定。
李寧道:「我雖能入定默察未來,但是功行還淺,非倉卒之間所能做到。此番奉你師祖之命,說此洞幽僻合用,可助佛奴脫毛換骨,方知這裏有許多奇景,來此尚是初次。此香乃東海無盡島千載沉香,看這燒殘異香尚未熄滅,來人絕非在我到以前來此,必是適才我們在西洞勾留之時到達。這人既知用異香向聖姑虔誡通白再行啟關入內,必已盡知底細,祇不知他是何派中人,道力如何?你們此時進去難免與人爭執,來人如果有緣,必能懷寶而去,何必徒種惡因?如若無綠,他必被陷在內,不如還是多耽擱半日,由我參禪入定,察明了再進不遲!」
李寧又囑咐須俟門大開時始可入內,英瓊、輕雲自然尊重李寧之言,不敢造次!
李寧囑咐已畢,三人俱都兢兢業業,如臨大敵一般,隨定李寧往東洞飛去。這條甬路孔道是長方形的,還未進去便微聞遠遠狂飆怒號,如萬木搖動,驚濤飛湧,聲勢浩大。
李寧又道:「此洞須留為異日之用,並且內中還有層層仙法埋伏,休說不可妄為,欲加破壞,你易周二位姐姐哪個沒有法寶仙劍,還能輪到你麼?你夙根秉賦無一不厚,祇是涵養還差。此番開府盛會以後,教規愈嚴,門下弟子不容有絲毫過犯,你殺氣太重,凡事切忌魯莽,以免有失,悔之無及!」
英瓊道:「爹爹說我們進去要受驚恐,難道爹爹這麼高深的法力都不能破麼?」
易靜恭身答道:「姪女適才聽周姐姐詳說探險經過,忽然想起姪女所經之路,所見之景。此洞外分五行,暗藏五相,通體脈絡相通,分明是一人體!此地西洞屬金,金為肺部,此門頗似左葉六塞之脈,出路必在右側旁通肺管之處。尋得此道繞向南洞心部循脈道以行便達東洞,不知是否?」
李寧笑道:「癡兒,這正是牠的成道關頭,你不替牠喜歡,卻哭什麼?牠已服了靈丹,伐毛洗髓,如今正在歛神內視,明日此刻便換了一身白毛,與你師祖座下白鵰一樣的靈異了。」英瓊定睛往上一看,佛奴身上果如輕霜也似薄薄的生上一層白茸。雖知乃父之言絕不會差,佛奴已是轉禍為福,終是有些憐惜,便想飛身上去撫慰一番。
那地方大約數百畝,高及百丈,四壁非玉非石,乃是一種形如石膏白色透明的東西凝結而成m.hetubook.com.com。內中包含著千萬五色發光的石乳,大小不一,密若繁星,照得各洞透明,纖塵畢睹。地面坦平若鏡,光鑑毫髮,卻有許多石乳石臂到處湧起,經了一番人工,就著膏乳原形加以雕琢斧修,成為許多用具。如同几案、屏風、雲床、丹灶、飾物鳥獸之類。猿蹲虎踞,鳳舞龍蟠,樣樣明潔如晶,映著四壁的五色繁光,眩為異彩。
李寧道:「我近來獨在一處,靜養參修,本沒想到能和你們相見。今早做完功課,恩師座下神鵰飛來,啣著師父法旨。說今日是黑鵰佛奴脫毛換體之際,現在崇明島身受火劫,我帶了天地功德水先去為牠淨身洗骨。到了崇明島一看,你們已然去遠,黑鵰早得白鵰預告,存心犯此重劫,等我前去相救,並未走開。當時我帶了佛奴飛往離此百餘里的依還嶺上,替牠剪毛洗髓,赴會以前,準可換了毛羽復原。適才山頂閒眺,運用慧目神光查看,特地追來相會。此時你姐妹二人可隨我去至依還嶺小聚一二日,等佛奴傷癒復原同往峨嵋也還不遲。祇不知易道友可願同去?」
英瓊自與老父重逢,喜出望外,進來並非所願,一心祇想早些了完事,好出去與老父相聚,於洞中寶物並未怎樣看重。祇因這一念孝思,不起貪念,免卻許多魔難,此是後話不提。
三人見爐火中托著一朵青蓮,曇花一現般頃刻消逝,聞得鼎內異香撲鼻,比起先時所聞還要濃烈。各將身劍合一飛入鼎內一看,適才花現處有一隻碧玉蓮房立在鼎的中心,內中含著蓮子大小的十二粒丹藥,每人拾起四粒,李寧便吩咐不可搖動那碧玉蓮蓬,大家速速退出,三人依言出來。
輕雲驚問道:「李伯父,莫非姪女適才所見,並非聖姑遺蛻麼?」
英瓊驚問道:「爹爹佛法高深,這洞如此難開,又不為外人所知,難道事前竟未覺察麼?」
原來這裏石壁俱都有縫,可通上下,那十畝方塘便是幻波池的水源。從洞頂幻波池中心直落千尋,下入深穴,流向潭中。因著天然形勢,再經當初洞中主人苦心佈置,用絕大法力壓水上行,由各處石縫中萬流奔赴,直射到上面幻波池四外的那一圈發水口子,使其奪關噴出!
甬路裏面更是酷寒陰森,黑沉沉的祇是一片濃影。劍光照處,反映成綠色,人行其中,鬚眉皆碧。有時看見壁上俱是一根根又粗又大和樹木相似的影子,路徑迂迴甚多,上下盤曲,連經了好些轉折。
李寧道:「真正奇景還在下面呢!」說罷又朝下面池水左側浪波較平之處一指,那池倏地分開,現出一個空洞,望下去深幾莫測。
英瓊、輕雲、易靜用心聽著,李寧又道:「那神女修道的洞府深藏在嶺頂幻波池底,外人不知底細,定難進入。幻波池關係甚大,異日你們定然還要再來。今借佛奴脫體之便,一則使你們先行認清出入道路,好為異日之用。一則池底洞中藏有神女遺留的毒|龍丸,乃古今最毒烈的聖藥,專能降妖除怪,異日頗有大用。但是神女遺偈,取丹須是女子方能如願到手。你們少時取了這毒|龍丸,還可將池底神女所植的十一種靈藥仙草連根移植回去,豈非妙絕!」說時,已達嶺頂。
易靜本就看出石壁滿是大小不一的磊塊,惟獨靠裏一面有一大片石壁墳起,圓拱平滑,血痕萬縷隱現其間。聞言忙奔過去用力一推。沒有推動,再兩手扳著朝裏一面的邊緣,試輕輕往懷中一帶。說也奇怪,那一片十來丈方圓,數萬斤重的石壁竟是隨手而起,拉開有二三尺遠近。英瓊、輕雲忙趕過去相助,三人合力,居然將那石移了開來,現出蓮房也似七個圓孔,最大的一個偏下約有三丈,其餘也可通入,不禁同聲歡笑起來。
一進甬道還沒多遠,忽然眼前一暗,轟隆之聲大作。輕雲見勢不佳,忙把天遁鏡取出。百丈金霞照向前面一看,甬路已然不見,前面一片甚是空曠,千百萬根大木,碧玉森森,重疊疊的潮湧而來。被鏡光一照,前排的雖然止住,後排的仍是一味猛進不已,互相擠軋磨盪,匯為怒嘯,聲勢驚人!
劍光迅速,一會便即通過那一條長甬路,飛出南洞側門之外,三人見那地方正是南洞的外層洞府,也是一間廣大石室,滿壁青光照眼。靠裏一面有三座洞門,當中洞門最為高大,兩旁較小。祇左邊來路的一門開著,中門和右側門都雙扉緊閉,門是青色,門上各釘著兩個朱環,氣象甚是莊嚴。室中陳設頗多,形式奇古,大半修道人所用,也未及細看。
李寧說罷便朝著中門,相隔三丈許站定。口宣佛咒,將手搓了兩搓,左手掐訣,右手一揚,隨手發出一股尺許粗細的祥光,由手往前逐漸放大,最前面光頭有丈許方圓,正照在門的中心。那光好似一種絕大的推力,照上去約有半盞茶時,那門漸漸露出一絲縫隙。接著便聽那萬木搖風,松濤怒吼之聲從門內傳將出來,比起適才甬道所聞勢益猛烈,轉眼間又射出一條青光,門已漸啟。這時已是到了緊要關頭,那門後也好似有一種絕大的推力與光力兩相牴觸,雙方互有短長,各不相上下。李寧站在當地直似嶽峙山停的一般,右掌放光作出前進之勢,雙目如電,注視前面。眼看那門已被光力推開數寸,又往前合攏。似這樣時啟時閉了好幾次,有一次竟開有兩尺許寬仄,論理三人原可飛身衝入,偏生開得寬稀時,關閉起來也更速。
恰巧英瓊、易靜也同時由對面駕遁光飛出,再看李寧面色已不似先時安閒,頗有吃力神氣。三人剛一飛入門內,李寧倏地虎目圓睜,大喝一聲,一道祥光閃過,接著便聽叭的一聲大震,兩扇門業已合攏。
易靜暗忖先來的人既有如此本領將好些禁法埋伏破去,為何寶物尚未取走?這一路上又未見著一點蹤跡?正自詫異,忽聽輕雲手指東洞一角「噫」了一聲。易靜英瓊隨指處一看,東洞那片斷木入口處的前面,有一個坎卦的水池,下有青煙籠罩,大約尺許見方。屏風雖是立著,居然儲有一泓清水,並不下滴。最奇怪的是有兩個赤身男女在裏面游泳,身材才如豆大,浮沉上下,嬉樂方酣。女的生得和玉人相似,眉目如畫,彷彿甚美,男的鬚髯如戟,遍身虯筋裸|露,奇醜非常。這兩個男女雖然生得極小,卻是具體而微hetubook•com.com,無一處不與生人相似!
李寧道:「你哪裏知道,聖姑生性最惡男子,直至成道化去時仍未能免除這點私見。洞中靈藥異寶俱都傳女不傳男。她所學不是玄門正宗,嬰兒成形脫體以後,祇能遨遊十洲、絕跡飛行,介乎地仙之間,不能飛升紫府,證列天仙。現在上崑崙仙山、自本巖潛修,要煉過九百年後方遂飛升之願。祇你師祖能以佛力助她減卻許多苦修,祇我可以代求,有此一段因緣,我方能為你三人開路。至於洞裏險阻,全仗你三人同心合力相機應付,我不便一同入內,違背聖姑的本意!」
英瓊聞言,拉著李寧前手面帶愁容道:「女兒和爹爹多時不見,夢裏都在想念,好容易才得相會,爹爹又說赴會之後便即回去。此別茫茫,不知何日重見,一想起就萬分難受,還有多少話均未顧說。適才為了入洞探路與救助佛奴,已耽誤了好些時候,不得隨侍爹爹說話。如今又要去耽延上大半天,明日回山,爹爹與許多師長們相見,不能與女兒多談。師長們都說女兒這口紫郢劍足稱無敵,爹爹同去尚可,既不同去,寶物有什麼希罕?周易二位姐姐入內取寶,女兒隨侍爹爹在外相候便了!」
英瓊問易靜道:「這裏埋伏俱在屏風上面,難道發動起來,連人也攝了上去麼?」
易靜聞言,用手一拉周李二人飛入。二人也忙將身劍合一,疾同電掣,直往洞中衝去。三人身剛入內,雙門已闔,輕雲稍為落後,幾被擦著門邊而過。雖未碰著,已覺出門上那股子青光的力量迥異尋常,不禁咋舌。低囑英瓊洞內埋伏必定厲害,我們能力較低,伯父那等叮囑,千萬不可逞強任性,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才好!
李寧道:「還算玉娘子事前預有準備,人雖死去,元神不曾受傷。她因捨不得那臭肉身,又想借著這洞天福地躲去一重大劫,率性留守在此,早夜將元神附著死體虔修,靜等兩甲子後復元,佔據此洞,為所欲為。如今歷有百年,身子已能起坐,再有一二十年便可重生了。適才如非賢姪女逃遁得快,祇一被她元神迷住,你便失了本性,甘為她的爪牙,萬劫不復了。我起初祇聞人言艷屍被禁在此,不知深居何處,如非一時觸動靈機,分神入內觀查,也難知底細呢!」
三人存身之處,是一間數十丈長大的石室以內。前面立著一座二十多丈長短的木屏風,時有縷縷青煙冒起,上面刻有林木景致,近前一看,不禁恍然大悟。原來屏風上不但刻有成千成萬成叢大木,所有幻波池底全洞景物,無不畢具,每一景必有一些符咒附在上面。不過那些林木俱已折斷,生氣毫無,餘外也有好些殘破的所在,祇西南北中兩洞俱都工細完好。
李寧攔道:「佛奴生有至性,牠此時正當養性寧神緊要關頭,不可便去擾牠,明日便可功行圓滿,何必忙在這一時?待我行法將這爐鼎神火重行燃起,助牠些力吧。」英瓊祇得戀戀而止。李寧吩咐三人隨意遊散,逕自走向爐鼎後面盤膝坐定,口宣佛咒,兩手合掌搓了兩搓,然後朝著爐中一放,便聽爐鼎中有了風火之聲,一朵青蓮花似的火焰冉冉升起,離鼎約有丈許高下止住不動,再看李寧,業已瞑目入定。
英瓊不敢違命,見進來時的門戶已閉,便問道:「易姐姐說此門已難開了,我們去往東洞可打此門而出麼?」
李寧笑道:「你們雖然道法深淺不同,俱都得過仙人傳授,這門曾經聖姑封鎖,可有打開之法麼?」
李寧看了易靜一眼,笑對英瓊道:「畢竟易賢姪女道力見解都勝似你二人。以我法力,此門再開雖然比先前費事,尚非甚難。祇緣左側艷屍已然警覺有人來此,我已用大力金剛禪法將此門封固,易賢姪女既能觀察隱微,足徵道力,可還知除卻此門尚有其它出路麼?」
李寧率了三人,且行且說:「此嶺為西方十七聖地之一,僻處苗疆萬山之中,四外都是崇山惡嶺包圍,更有數千里方圓的原始森林隔斷,常人無一個可以到此。百年前有一女子在此嶺上修道,因為她是人家棄嬰,為靈鳥啣上嶺來撫育,後服本山所產靈藥成仙。生無名字,便以嶺名做了道號,人稱依還神姑,飛升以後,所造遺跡甚多。」
三人到了裏面,見四壁空空,耳聽風雷水木之聲越發浩大,祇是有聲無形。這二層內比起外洞反小得多,正面壁間有一根大的林木陰影,一閃隨逝,隨生隨滅,與甬路所見相同。四外不見一點門戶痕跡,那被困的兩個男女也不知何在。
李寧說著,便指著那縮進壁中的兩扇方門道:「這門設有聖姑的仙法,不知底細的人固然不能關閉,即使知道運用,能開能放,絕不能使其平開平放。那兩條要道均在兩扇門裏。且待我用金剛大力神法試他一試。少時我如將門抵住,你和輕雲可由門中入內。約進二尺,朝內的一面便現出一個尺許寬的小門,與門的空處,恰好合筍,一些也錯不得!祇一錯過少許,任是天上神仙也難出入。我行法頗費精力,你二人分頭進去,得了通入別洞的要道,急速回來,不可深入,以免我支持不住,將你二人關閉在內。易賢姪女如願去,可與瓊兒一路。」
李寧道:「聖姑遺蛻藏在中洞,雖可相通,尋常人怎能到得?那具艷屍便是我所說的玉娘子崔盈,是左道中數一數二人物。百年以前,因來此洞盜寶,為聖姑太陰神雷所殛。」
李寧忽然閉目不語,一會睜眼說道:「這事很奇怪,此時洞中的人乃是一男一女,非敵非友,已然陷困在內。雖然時間短促,不及詳查他的來歷,他既然犯了聖姑之禁而來,必然自恃,不是尋常人物。你們進洞須要量力而為,有得即返,不可貪多,免蹈前人覆轍。等到功成退出之時,如見那被困之人不能脫身,儘可助他出險,不必再問姓名來歷、是敵是友。你們各自準備,待我行法,此門大開,速即一同飛入便了。」
易靜平日雖頗自恃,聞言知非容易,唯恐萬一出醜,輕雲更是謙退,俱不作聲。英瓊和慈父重逢,早就喜極忘形,聞言便答道:「女兒先推那紅門沒有推動,今番且來試試。」
李寧忽然笑道:「我們已然到了幻波池邊了,你覺得看不見佛奴影子,心中奇怪麼?我們慢慢下去,好讓大家見個仔細。」說罷將手往那https://m.hetubook.com.com片異草中心一指,那草便往池底陷落下去。
英瓊聞言,便停手不前,祇管望著乃父嘻嘻憨笑。口稱:「女兒謹遵不敢忘記!」李寧這才走上前去,先對著那門恭身向南默祝了兩句,然後伸出左手三指捏著門環輕敲了兩下,將右手一指,一片祥光閃過,便聽門上起了一陣細樂。
李寧道:「這裏五座洞府,南向一洞為聖姑生前修道之所,此時尚不能入內。西洞煉丹爐鼎所在,她飛升之際,此丸剛剛第一次煉成,尚未開爐便即化去。那十二種仙草也在其內,此洞與其餘三洞相通,關係日後不小,大家務要留心,以為異日之用。佛奴現正在丹爐上面養傷,大約再有一日便可痊癒了。」說罷便率眾人往西洞走去。
正說時,輕雲已上前跪下口稱「伯父」,一面又招呼易靜上前拜見道:「這便是瓊妹妹的令尊李伯父,現在白眉老禪師門下。」易靜早知不是常人,聞言益發肅然起敬。忙即上前拜倒。原來那僧人正是本書開始時所說的李寧。
那兩扇三丈多高大的金門徐徐開放,李寧在前引導,走進洞去。眾人見那頭一層石室甚是寬大,室中黃雲氤氳,僅能辨物,李寧走到盡頭,拉著壁上一個金環往懷中用力一帶,再往右一抵,忽覺眼前奇亮,一陣隆隆之音,當中三丈多高的一塊長方形石壁忽往地下沉去,進門一看,乃是一個與門一般大小的曲折甬道。頂上一顆顆的金星往前直排下去,每隔二三丈遠必有一個,間列甚是整齊。金光四射,耀眼生花。
英瓊輕雲一聞易靜之言,早就往右側注視。見壁上石形雖然間有凸凹,卻是通體渾成,並無縫隙。這時再走過去推彈查看,毫無可疑之狀,一些看不出路在哪裏。以為易靜既然悟到,必能查出,及至一看易靜,也和二人一樣,說雖容易,行起來卻難。二人自知道淺,還未怎樣,易靜素來好勝,聞見李寧誇獎,意頗自負。自己見解既然不差,必可按圖索驥,誰知這等難法,好生內愧,急得滿面通紅!
且說女神嬰易靜幼蒙父師鍾愛,出生未久便即得道,獨得師門祕授心法。後來奉命下山積修外功,縱橫宇內從沒受過挫折,未免心驕氣盛,不把一干異派妖人放在眼底,遇上便隨意誅戮。終因在芒碭山用飛針刺傷了赤身教門下娃女隋精精,兩下結了仇怨,被赤身教主鳩盤婆用邪法困住,險些形神俱滅,萬劫不得超生。幸而遇救脫險,雖然經過一番重劫,除與鳩盤婆成了不解之仇外,平時盛氣仍未歛抑。等到苦心積慮煉成滅魔七寶以後,益發有些自恃。這次進了幻波池南洞後,暗忖周李二人祇有那兩口寶劍,如論道法還差得遠,滿擬獨顯奇能,破了洞中埋伏,獨自將寶物得到手中再行分與二人,到了峨嵋面上也有光輝。所以一進洞,便獨自當先。
李寧走過來道:「這七個洞暗分日、月、五星。最上一洞乃是萬流交匯之路,中層斜列三洞,左右二洞一通中洞一通北上洞,已被封鎖。下層左右二洞,一風、一火,俱不可深入。祇二層和下層居中兩洞的圓甬路,一個是由南洞去往東洞的曲徑,一個是明日我們啟行時的出路。我們此時且由這二層小洞中走去,我當先引路,所經甬路有幾處轉折和道路均與別洞相通,須要記住才好。」
易靜說時,英雲二人一面留神細看。那池中小人俱已聞得三人問答,醒悟過來,先將身子化成兩道白光打算凌空飛起。誰知那水竟和膠漆一般,任他閃轉挪騰,祇不能離開水面。這才惶急起來,互相還了原身,跪在水面上,狂呼道:「何方道友至此,相助一臂,異日必有報!」人小,那兩道光華真其細如絲,呼聲更是比蚊子還細,約略可辨,神態悲窘萬分,看去頗為可憐。
輕雲見側洞不遠橫著一條玉榻,甚是寬長,形式奇古,便拉了英瓊易靜二人坐下,重問適才右壁探路之事。才知英瓊易靜二人也和輕雲一樣,由李寧指示的門心仄縫裏飛行而入,初進去時的門戶道路俱和輕雲所經之路差不多,不過經了幾個轉側之後,漸聞地底波濤之聲,洋洋盈耳,路盡處也有一個小門,出去一看,面前頓現出一片奇景。
仗著飛行迅速,雖然頃刻出險,因為來去匆忙,變生瞬息,聞警之時急於奪路逃回,經行之路並未記清。不似輕雲去時就處處留心,默識於心,以致後來二人三入幻波池,費了許多手腳,此是後話不提。
英雲二人俱覺奇怪,易靜道:「以我三人的目力,少說點也可看出數百里遠近,這條甬道難道比紫雲宮還長麼?看前面空洞洞的,除微有一點雲氣氤氳外不見一物,不是幻象,便是埋伏。好在頭一個主要難關已然渡過,想來縱有法術埋伏也無足為慮。」易靜說罷,仍由她當先,往前飛進。
行約七里,才行走到第二層洞府的壁前,那門比頭一層要矮小一半,門黑如鐵,上有兩個木環,李寧如法施為,祥光閃過,門即開放。眾人見那門寬祇四五尺厚,恰似兩根石柱一般,也不往內開,竟向壁間縮了進去。
李寧道:「此乃千載一時良機,不可輕易放過!裏面說不定有仗雙劍合璧之處,你怎能不去?你既有如此孝思,等到開府以後,祇須多積內外功行,不愁沒有相見之日,何必重此半日之聚?」
易靜知是全洞各處禁法埋伏的總匯,上面埋伏發動未完,徼幸發現,正可按圖索驥,揀那有害之處,逐一破去,可省卻許多阻礙。便和英雲二人說了,照著屏風所刻東洞全景,仔細一查,凡是屬於東洞的埋伏,大部毀壞無遺。祇那藏珍之處是一間寶庫,尚還完好,料是先來的一男一女所為。
二人上前拜見之後,英瓊眼含清淚哭問:「爹爹怎得到此?」
李寧笑道:「瓊兒畢竟年幼無知,你看你兩個姐姐道法俱比你高,均未說話,祇你一人逞能,試由你試,但是不許你毀傷這洞門。」英瓊原想紫郢劍無堅不摧,打算齊中心門縫來上一劍,一聽不准毀傷,便作難起來。
二人讚賞了一陣,因為不可久停,還想有所發現。易靜因此來除將幻波池水源探出外,別的尚無所得,這洞中如此神祕,說不定珍奇重物藏在塘中,為水所隔看不出。與英瓊一商量,決計一同辟水入塘查看究裏。英瓊天生好奇,自是贊同,當下便由易靜行法,各駕遁光,一同飛和_圖_書身穿波而下。
李寧囑咐已畢,走向門中盤膝坐下。兩手握著靈訣,朝著兩旁一抬一放,那門便朝中央擠來。李寧忙將兩掌平伸,一邊一個將門抵住,閉目合睛打起坐來。二人見那門心離地尺許,果有一個人高的洞。輕雲向左,英瓊向右,易靜跟在英瓊身後,三人分兩路入內。
易靜久聞白眉和尚是近數百年第一神僧,李寧是他傳授衣缽的門徒,又是英瓊之父,知道此去必然還有緣故,連忙恭身答道:「老前輩盛意見招,哪有不去之理。」英瓊、輕雲二人自然更無話說,李寧便命三人站好,大袖揮處,一片祥光瑞靄,簇擁著騰空而起。三人俱都驚羨佛法精奧,比起玄門道術又是另一番妙用。百餘里途程頃刻之間便到,祥光飛近嶺半便即落下,一同步行而上。
李寧道:「我祇當艷屍玉娘子崔盈,還未煉體復元,怎知適才元神分化進內,妖屍已可起身了!」
李寧讚道:「賢姪女來此不久,經閱無多,居然領會到此,異日成就實未可量。我不願用法寶法力毀傷此壁,也是為將來有許多用處之故,這裏外面看去俱是石壁,所有道路可經人行者不下十數,全都暗藏壁內,你三人可各去尋來,看看你們眼力如何!」
再尋那水聲發源之處,乃是洞中心一個十畝方塘。那塘甚深,塘中雲霧溟濛,波濤澎湃,激成數十百根大小水柱,直上塘邊,水花亂滾,珠迸雪飛,景尤奇絕。二人正自留連觀賞,易靜猛一眼看到近洞的壁上面有好些處地方水光閃閃,流走如龍。仔細一看,想起下來時所見幻波池奇景,不禁恍然大悟,便和英瓊說了。英瓊隨她所指處一看,再一聽解說,也自把疑團打破。
二人一聽大驚,知有變故,連忙捨了鍊子飛身上塘時,四外波濤忽如排山倒海一般擠壓上來。二人雖有飛劍法術護身,也被撞得盪了幾盪。同時又見水深處有千點碧螢飛舞而上,二人哪敢怠慢,各運玄功加急飛升。及至衝出波心一看,上面已是陰風怒號、怪聲大作、四壁搖晃、似要塌倒!百忙中窺見入口小門,剛得飛身出去,偶一回顧,小門已合,群響頓寂。
英瓊巴不得有這一句,忙即飛升頂上,到了神鵰身旁,手微一撫摸,那些新長的茸毛真是比雪還白,入手溫暖,柔滑異常,以前的鐵羽鋼翎早已脫落淨盡。英瓊不禁把神鵰的頭摟在懷內,一陣心酸,落下淚來。神鵰見主人這等愛撫,也微睜二目將頭連點,意似感激。一會輕雲易靜也一同飛了上去觀看,英瓊還祇管撫慰不休,直到李寧相喚,才隨了輕雲易靜一同降落。李寧道:「癡兒癡兒,似你這般情長,異日怎得容易解脫!」
三人談了一陣,見四壁俱都植有奇花異卉,不下百餘種,因李寧入定,也未去取,互相觀賞品評,各人俱看中了好幾種。再看頂上青蓮光焰純碧,裏外通明,懸立空際,甚是美觀,上面懸的神鵰身上白茸毛已長了好些,英瓊自是心喜。
李寧道:「不是你們眼力不濟,祇緣不能有所毀壞,受了限制。兩洞人形是個臥象,你們再略為審詳部位便可看出來了。」
那穴底地面比上面要大出好幾倍,有五個高大洞府,齊整整分排在四圍圓壁之上。池底中心水落之處是一個無底深穴,大約數丈,恰好將那根水柱承著。所以四外都是乾乾淨淨的,並無氾濫之跡,再加地平如砥,四壁石英雲母相映生輝,明如白晝,越顯得宇宙之奇,平生未睹,益發讚妙不止。
英瓊道:「以爹爹的法力,何不趁著她未成氣候以前,帶了女兒與二位姐姐合力將她除去,豈不是少卻許多後患麼?」
原來那片大石正是門房,一則石體龐大,又經過聖姑神工修飾布置,嚴絲合縫,密如渾成,如非知道底細的人絕難看出。一則三人為壁間許多奇形怪狀的磊塊所惑,沒想到那大的石壁竟和門一般可以移動開閉。七個圓洞現出以後,三人覺著靠上面兩洞微微有光影閃動,寒氣侵人,不知何洞可以通行。
三人見那依還嶺正當峨嵋歸途的西南方,伏處深山之中,並不見怎樣高。滿嶺盡是老檜松柏梗楠之類的大木,鬱鬱森森,參天蔽日,奇花異卉,遍地皆是,加以谿谷幽奇,巖壑深秀,珍禽異獸,見人不驚,端的是一座靈山勝域!
英瓊不由動了惻隱之心,剛要開口,易靜連忙搖手示意,將英雲二人拉到一旁,低聲說道:「我看這兩人路數,雖不敢斷定他便是異派妖邪,也未必是什麼安份之輩。我們已得此中奧妙,此時將他放走並非難事,不過藏珍尚未到手,萬一放出之後他比我們深知底細,捷足先登。」
易靜道:「此法名為大須彌障,適才那些成排大木捲來,一個破不了,便即被陷,此時我三人正好在屏風上樹林之中捉迷藏呢!當時不知如此厲害,稍為疏忽了些,已然入伏!若非周姐姐動手的快,那面天遁鏡先將它止住,怎得從容應付!這一男一女定是李師伯所說先來探洞之人,他已將洞中好幾處埋伏破去,明明知道這裏雖是以木為本,暗中藏有五行生剋,變化無方,何以不能趨避,被這一泓之水所困?」
那室四壁漆黑,約計高出地面已有數十丈,奇香襲人,四壁黑沉沉空盪盪的。劍光照處,祇當中一座長大黑玉榻,上面平臥著一個羽衣星冠的道姑,美秀絕倫,安穩合目而臥,神態如生,甚是嫻雅,那微光便從道姑頭上發出。輕雲猜是聖姑遺蛻,忙躬身施禮默祝,道了驚擾。正要近前細看,忽見道姑星眸微啟,瓠犀微露,竟似回生一般,緩緩坐了起來!輕雲雖然久經大敵,不覺也嚇了一跳,忙往後退了兩步,那道姑也隨著臥倒,似這樣三起三落,輕雲知道聖姑不願人進前,方在遲疑進退,忽聽一聲長嘯,似龍吟般起自榻底。陰風大作,四壁搖搖欲倒,猛想起李寧來時之言,不敢久停,慌不迭的回身遁走。一路加急飛行,暗中默記道路,不消片刻,已達門外。
英瓊這才率領眾人由水空之處飛身而下,約有數百丈深方行到底。英瓊等抬頭往上一看,那池竟凌空懸在離地數百丈的空際,波光閃閃,一片晶瑩。細一觀察,才知穴頂一圈俱是泉湯,因為穴|口極圓,水從四方八面噴出來,齊射中央,成了一個漩渦,然後化成一根大水柱直落千丈,宛如一根數百丈長的水晶柱,上頭頂著一面大玻璃鏡子。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