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兒崇洋,雖然洋文不通,可是在言談之間帶幾個洋字兒,也有點唬人的作用。這唬人的「唬」字,怎麼翻譯?老夫想來想去,沒法兒譯得極其恰當,乾脆來個直譯,把唬字譯為Tiger,楞當動詞用。「你別唬我」,就容容易易的譯為「Don't tiger me」,好在中英文裏的名詞能兼做動詞用的多啦,再添個又有何妨。我們研究研究這唬字的來源,它是嚇唬的意思,是用誇大之言說給對方聽,目的是要對方聽了能信他、佩服他,甚至於怕他。所以這唬人,有像老虎一般的令人害怕的含意。為什麼不說「狗人」,因為狗太平常,不足以令人一聽就怕之故。我們再看這唬字有個口字的部首。因為牠是從人嘴裏說出來的老虎,並不是真實的老虎。
一般虎平常不吃人,除非牠餓極了——可能因年老力衰捕不到野豬。吃人極易,一掌就倒。在森林中的人以獵戶為多。膏於虎吻的也正是他們。老虎的頸部有極強的肌肉,能叼著一百二十公斤到一百七十公斤的大野豬穿過樹林,一路拖著,連小樹都被撞斷。
⑥右邊的虎,頭前伸出一個鉤狀的筆畫,許是代表虎出的聲音。左邊是木字傍,合起來表示用木頭做的一件東西,能出老虎的聲音。這就是吹的號筒——木製的大喇叭。老式北平婚禮的新娘花轎之前還有幾對吹號筒的人。西藏喇嘛吹的「羅格當」也是長長的號筒。吹出來的聲音低沉而達遠,如虎吼一般。
「我們在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和河南各地打獵,問過不少當地的人,可以確定仍有老虎活在這些省份裡。一九一五年我在河北東陵見過老虎腳印。一九一六年冬到過熱河喇嘛廟(多倫諾爾),在一處廟裡見到一張虎皮——是在城郊打死的。河南西部伏牛山的土著告訴我們在高山上有虎。在陝西和甘肅也聽到許多虎的傳說,連新疆亦然。一九〇九~一〇我在山西寧武山的雪地上見過虎跡。但是不易追蹤。土著獵戶雖知牠的窩在何處,可絕不願領人去打。他們怕虎魂來害人(筆者以為這種迷信倒不失為保護動物之道)。我在山西西北部和綏遠打大角盤羊時,土著也說虎有時出現。在歸綏見過一張當地西南不遠黃河大轉彎處打來的虎皮。一九三三年收到山西省西南角上的虞縣的一位傳教士Henrik Tjader和北平協和醫院的譚白(Pai Tuan譯音)二位先生的來信。全說在虞縣之南四十華里處有個白坊村。去年十二月清晨有隻老虎進了村子。一家雜貨店姓邵的老闆瞧見牠走進了門,差點沒嚇死。牠走入內室,一口咬住睡在炕上尚未起身的老闆娘的肩膀,拉到地上,同睡的孩子驚醒之後逃了出來,邵老闆一叫,鄰居們也來了,大家把門關上,鎖緊。(筆者見二信上均未提及傷者如何)趕快通知這地區的主管,派了些武裝警察來,原打算捉活的。不過誰也想不出辦法來。只好上了房,揭開幾片瓦,把老虎打死了,抬到縣政府裏去陳列著。並且照了相附在信內。這是最真實的華北產虎的證明。」
④這字左為一虎,右為一跪著的男人。因為男子頭頂有髮髻,橫插一簪,如「夫」字就是如此而形成的。至於這字的含意?我想可能是「畏妻如虎」。如有怕老婆協會,大可用這字做徽章。
有時連日大雪,虎不能遠出尋食,牠會到鄰近村莊去找家畜。如果牠吃過了人,知道人是如此的軟弱無用,從此放心大膽的進入村中,在街上大步而行。人吃了虎肉並不能增加勇氣,虎吃了人卻正相反。那被虎光臨的村莊到了日色偏西就家家關門閉戶,不敢出來。但是老虎跳牆而入,毫不費力,於是鄉下人只好預備了槍械。黃昏之後,把房門頂緊,萬一虎來了,他藏在窗眼之後想開槍,卻又不敢,怕老虎一聽槍聲,不論中否都會衝進窗戶。那可一家老小和老虎都湊在一間屋子裏了。這個Party可不好受。
⑪小篆,和暴是同一個字。左為虎,右為武,指戈為武,兇猛如虎,安得不為暴乎!
m•hetubook.com.com在華北的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等地確有老虎的紀錄。不過數量極少。我在讀大學時曾到距北平不遠的霧靈山去採集鳥類。從北平出發,先乘汽車向東走九十公里到薊縣。然後換騎騾子,向東北行群山之中,出長城的馬蘭關到興隆縣,雖只六十公里,可得走十一小時。這兒已是接連熱河的霧靈山脈的南端了。我到的前兩天正有一個伐木工人在山上遇見了一隻豹。那豹大概餓極了,偷襲他,被他用鐮刀砍死。雖比不上武松打虎,可也算得上是勇士了。一般人稱他為「氣死騾子」,因為他能扛起四百斤的木頭。這張新剝的皮正好歸我收買了。據他說這山的深處確有老虎,他信這是鎮守皇陵(清代列帝的陵寢所在地,稱為東陵,在馬蘭關之南)的神虎,不會傷人。
聽說有些馴過的狗會用吠聲表示出牠所遇之物。見了野豬,吠聲比平常響一點。遇上熊,吠得不熱心,和鄰居的牛撞入院中差不多。對於虎可大聲狂吠,但有間歇。這批狗吠累了,由另一批接著吠。如果雪太深,狗群陷了進去,那可極危險,老虎能一拍一個的打死牠們。狗對獵虎極感興趣,打完了獵都不願意回家去,一路的回頭看,流連不捨。
一、DON'T TIGER ME
三、滿洲虎
烏蘇里江流域的農墾區逐漸發展。又加以獵人的濫捕,野獸日少。興凱湖附近老虎已絕跡六十年以上了。湖西南山地尚有些,數量已遠不如前。從前雪地上虎跡常見,在四十年前已難得一遇。吉林一帶到了十月就開始下雪,落地不會融化,一層層的積起來,下面的就變成了冰。樹枝上也積雪盈寸,變成一株銀樹。晴天時,太陽出來,中午也不會升高,連點熱氣都沒有。照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上,反光極強。上面襯著蔚藍的天空,真是壯觀的奇景。尤其是到了四點多鐘,夕陽西下,一抹的紅光染滿了山峰。這時候天空已灰暗了,更令山峰顯得像一塊大琥珀雕成的一般。此刻除了苦寒之外,倒也是人間仙境。這會兒老虎就快出來了。
二、裏海虎——裏海之西高加索山脈,至伊朗、阿富汗之北境。
第三種獵虎方法最安全,可是效果少,先調查老虎出入之道,在半路上放一隻殺了的動物。人藏在大樹上。等黃昏時牠來到樹下送死。如果一切順利。天色已黑,人不敢下來。在樹上度過零下三十度的漫漫長夜很不容易,萬一睡著就會凍死。只好勉強在樹上,上上下下的爬一夜。如果老虎沒來,那更是自找苦吃。
如果按幾十萬年前的化石來看,在北極圈內的幾處島嶼也發現過老虎的化石。前幾年在臺南的菜寮溪新生代地層中也找到過虎頭前半部的化石。有人以為牠是已滅種的劍齒虎(比獅子還大,上顎齒長二十公分)。我拿牠和現在的爪哇虎比較,看不出有任何不同。總之臺灣在幾十萬年前和大陸相連,象、犀、虎、大鹿、鱷魚全有。讀者先生,您如在那時代到臺南去看看,真是一所大規模的天然動物園,可惜咱們生得晚了一點。不過比現在的孩子們還強多了,等他們長大之後,大概任何野生物都看不見了,不久就要「趕盡殺絕」。可惜競選的人,竟沒人知道以愛護動物做口號,其實我們這一類的人也不少呢!
六、蘇門答臘虎。
在這些荒林裏也有極少的居民,有的是土著的獵人,另外的就是歹徒。俄國的職業獵人知道了何處有虎跡出現,聞風而至,打死一隻老虎能賣一千元左右的現大洋(銀元),足夠他一家老小三四個月的生活費用。至於業餘以打獵為娛樂的人可沒敢上這兒來的。獵虎人四人一組,在初冬首次降雪之後出發。擇地紮營,到林中去找虎跡。找到之後,沿跡追蹤,查查牠吃了什麼沒有,還僅是從此經過而已。如果要遠追下去的話,只能去兩個人,另二人拆了營帳,在三公里之後跟著。到將晚之時立好帳篷,預備好一頓熱飯,等那倆追蹤的人回來。和_圖_書第二天他倆休息,另二人前往。昨天出發的兩人今天管移營的事情,如此輪班的追下去,不知要多少天。
「我父子倆騎著帶跨子的摩托車(車旁附一坐艙)從杭州出發。順浙贛鐵路走,一路修理。最後只好打電話給上海的朋友叫他寄條新的鏈子到江山火車站。換後,引擎又壞了,只好把這破車交火車運回杭州去。我們坐公共汽車到福建省最北端的浦城。這裏風光明媚,鳥語花香。有車到南平,正常時一天一班,也許四五天都沒有。路是只有一百二十公里,車行要八小時,搞不好要走上三天。於是僱了一隻小船南下。沿溪水禽很多。九十公里到建寧。又三十公里到南平,沒趕上去福州的公車。再坐船順閩江而下。船底被石頭撞破要修。兩岸的風景極其秀麗。到了出發的第十三天才到了福州。再轉福清才會合了當地的兩位西友,有一位廚師——中國人——是獵虎的專家,曾射殺過二十二隻。第二天我們坐汽車走了十二、三公里到了一處小山坡上的村子。買了兩隻羊做引虎的餌,不久找到虎跡了。又沿跡走了一公里半就發現了虎窩的所在。那兒是個大山谷,長滿了又高又密的劍葉菖蒲,還有不少灌木,是個濕氣很重的地方,我們用樹枝和草葉做了一個屏障,攝影師和我藏在後面,父親把羊拴在較為空曠的地方,把繩子綁短一點,牠不舒服了就容易叫,一叫就能把虎引出來。現在是午後,不是牠該出來的時候。不過老虎在家裏聽得食物送上門來,安有不顧之理。正如貪汙者伸出手接到紅包,不料調查人員正藏在旁邊。
唐魯孫先生年輕時上北平西北三十六公里的妙峰山。有天清晨望見對面山腰裏一隻黑色的老虎,三跳兩跳的走了。他絕不會把牛驢之類的家畜當做老虎。豹比虎小得多,也不致誤認。至於黑色也是可能的。普通的金錢豹和美洲虎全會生出黑仔子來。不過在虎中卻無變黑的正式紀錄。我倒知道有一隻出名的黑虎,那是神話中的武財神玄壇趙公明的坐騎。趙公明名見晉干寶搜神記,至於封為財神可出在舊小說封神榜內。其中有著者的深意,他說趙公明黑面虬髯,披烏油鎧,手提鋼鞭,這等的扮像賽過山大王。不如此厲害怎能發財。這還不夠,又添上一隻黑老虎給他騎,更顯得窮兇極惡。可惜唐魯孫先生不知跟蹤黑虎而去。沒準兒那一天玄壇臨凡,故意派黑虎去引他,要給他聚寶盆。他不明玄機錯過機會,直落得個臨老爬格兒。不過他的文章倒也像個聚寶盆,裡頭全是雞、鴨、魚、肉。
第二種方法是用狗,獵者不必自備多少好狗。他可以在附近的村子裏租狗。最要緊的是要狗明白這次的打獵是專為了捕虎,別為野豬分了心。這要經過幾週的訓練。有些狗在追豬時兇狠異常,見了老虎可馬上縮到主人身後去。我見過些狗聞了放過死虎的地方都會嚇跑了的。一定要牠們習慣大猛獸特有的體臭。每群臨時湊起來的狗過不了幾天就會推舉出一二位領導者,大家會跟著。如果中途失去了領導犬,狗群就不前進了,得等一陣子之後,才能恢復正常。牠們會在森林裏分散開,尋找獵物的蹤跡。不會遠離主人,獵人一定要看得見牠們。牠們會找到最新的虎跡,獵者要跟牠直追下去。狗也會回頭看看主人,如太遠了,牠會跑回來找主人。
老虎也知道有人追來。一連多少天藏藏躲躲,每天走的路也越來越短。牠也會故意把腳印踩亂了,跳到一株倒下的大樹後面,另換一方向走,最好能上山,好把追蹤者擺脫了。牠忙得連捕食的工夫都沒了,越走越餓,也越生氣。平常捕食時總得細心用計,現在又氣又急,見了什麼都直衝過去。有一次獵人看見一株大樹下,洒了不少鮮血,一地熊毛。那是老虎撞上了熊,大戰一場,各自負傷而退。老虎固然不住的逃。人也要不住的追,要看誰能支持到最後,就是勝利者。不幸此刻來了一場大風雪。一切腳印全蓋上了新雪。那獵人的辛苦就全付之東流。老虎才安然而去。
四、和*圖*書中亞虎。
浙江之南是福建,山林多,野獸有安身之地。老虎的產量也是全國各地之冠。外國人到那兒去打老虎的很多。但是要一篇可靠的紀錄,卻不容易。民國三十六年之後外人更不能攜槍進入大陸。我從一九三五年的中國旅行月刊上找到一篇Kaymond Snell寫的「福建獵虎記」。原文很長,我節譯一部分如後(該月刊是西人在中國出版的英文雜誌):
五、中國虎——華北、至華南。
虎既有如此廣大的產地,那麼牠們是不是全是相同的一種呢?有位英國的獸類專家Mr. R.I. Pocock依據各地老虎的頭骨和皮把老虎分為八個亞種,如左:
古人對虎欽敬之餘,也利用牠的體型到各種藝術品上,甚至服裝上去。您看第二圖(註圖缺),就是一件河南安陽出土的青銅虎頭盔。這種盔一直傳流到國劇的戲裝裏。在國劇裏,中級軍官,頭上全戴綢做的虎頭盔,前加小額子,扮兵卒的上手(正派方面的)戴黃布的老虎帽,下手(反派方面的)戴黑老虎帽。又如武將所穿的靠在兩肩及腹部正中全繡成虎頭形,盾——古人用藤牌,輕而有彈性——的前面也畫虎頭,這是把唬人的意思推廣到軍事上,戰爭原是要唬的,孫子兵法「九變」篇中說「兵以詐立」就是要能唬敵人之意。
有一位研究中國獸類的專家名叫Arthur De C. Sowerby在一九三三年左右寫過不少關於大猛獸的報告,我現在引用其中的幾段,如下:
五、華東的老虎
狗群如果追上了老虎,不但狂吠,最勇的狗會跑上去咬牠的後腿,甚至於跳到虎背上去。其實老虎要殺隻狗可極容易,一掌就能打死。但是狗多了,牠衝不開這個重圍。就被藏在樹後的獵人開槍打死了。邊疆上的土人魚皮韃子說老虎如和成群的豺狗(野生的犬類)相鬥,常常失敗。現在牠把獵犬誤以為是豺狗。所以要找個退身之處。因此就耽誤了大事,慘遭橫死。真是所謂「虎落平陽受犬欺」了。
⑦左邊的符號是「執」字中的一半,就是被擒的意思。這是被綑上的老虎。至於死綑、活綑就不得而知了。可見綑虎也專有一個字。殷代時老虎還是常見的,常要綑。特定一個動詞。
⑨大篆,虎頭,伸一爪,右下可能是個人。人被老虎抓著,當然是受「虐」待了。這就是虐字的來源。
「天是下了毛毛細雨,我等得直發睏。不料攝影師輕輕的說牠來了,他也預備要拍片了。這時老虎已走過來,想要撲羊。忽然覺得不對勁兒,大概聞到了人味兒,抬頭看了看。我趁此一槍正中前胸。牠好像不太在乎似的,轉身要走入長草,我又一槍,打得牠跌入深溪的岸邊。我們分開草莽去找,只見牠用三條腿站著。目露兇光,鼻起皺紋,四顆大犬齒發出閃光,要向我們衝來,接連幾槍,牠倒了,此時天色已晚,我們次日去把皮剝了。剖開體腔,我的第一槍正中心臟,牠居然還能走這些路,我雖把彈頭銼平,或是沒在心內攪動,大概火藥不足之故,一條前腿已打斷了。……」
一、印度虎——印度、緬甸、泰國、越南。
①虎泛指一般老虎而言,也可專指雄虎。正如英文的man字既指男人,也指人類。只有雄性的才可代表這一族類。古時是男權至上的。至今不論多怕老婆的男人,在戶口名簿仍居戶長之位。
二、東方的百獸之王
四、中國虎
我國的東北九省,昔日稱為滿洲,英文叫做Manchuria。在自然科學上也用這名字,並不是我親日。不得不先表明心跡。滿洲虎在這兒的地盤已比從前縮小。我根據三十多年前的紀錄,牠出在北韓、滿洲東部(合江、松江、吉林等三省之地)及中蘇交界處的烏蘇里江流域一帶有山林的地方遍山漫野的森林,一望無際的樹海,人跡所不到。松花江、拉林河、牡丹江、穆陵河、綏芬河一帶廣大的區域裏。樹林中野豬成群,山嶺上黃羊聚居。牠們是老虎的和_圖_書
口糧。如此才能淘汰老弱,保持自然的平衡。正如大富翁家裏要配合個敗家子一樣的公道。
虎倒之後,仍會掙扎。真死之後,狗全上來,拚命的咬。主人喝不住,用棒子都趕不開。要燒著根木頭,用煙來薰,狗才能安靜下來,圍著死虎臥下,還不許人來接近牠。
⑩小篆,虎旁有口,必是虎叫之意,人聽虎吼安有不怕之理,於是就有了唬人之功。平常說「嚇唬人」,是在嚇人之外又加上一點令人怕的意思。小篆始於秦。這字未見於甲骨文和大篆。據老夫推想秦始皇最擅於唬人,齊國生生的被他唬亡了。所以李斯作小篆時創了此字,您別信我的話,這也是唬人之談。
滿洲虎不但體大,毛又長,外國人叫牠做羊毛老虎(Woolly Tiger)。雄性的兩頰白毛特別長。不但美麗,也極莊嚴。牠們在這一帶是極老的住戶。一九三一年在哈爾濱附近的新生代後期的地層中曾掘出過虎骨和虎齒的化石。不過牠並不一定限於這個區域之內。有時初長成的青年老虎為了建立牠個人的生活地盤(有如春秋時的食邑),要開闢新的地方,也會做個長途旅行。有一次竟向西南走到了吉林省城附近。更有遠達興安省的大興安嶺的。一九二七年冬天,有七隻老虎從俄國走到冰凍的黑龍江,到了中國的伯力(俄人稱之Blago-veschersk)附近,攻擊鄉村。當地派了一隊兵去打牠們。不料晚上反被老虎所偷襲,有兩人被咬死。次日軍隊去搜捕,只打死了一隻極大的老虎——重二百八十一公斤,運到奉天,送給大帥張作霖了。
和虎有關係的字,在楷書時代裏比篆書時代少多了。現在只剩了「虍(部首)、唬、彪、虐、虔、虓、虎、虙(伏)、虖、虛、虜、號、虞、虢、虧、虩等二十來字了。聽史紫忱教授(著「文學人」的那位文學家兼書法家)說在篆字裏有一百多個虎字部首的字。為什麼如此廣被利用。我推想那原因就是三代之時,蓁莽未闢,野豬和鹿類多,因此老虎也就繁衍了。牠有獨特的威嚴。人對牠不光是怕,而且怕中有敬。和日常的生活關係密切,常常要說到。所以關於牠的字也用得多。以後人口多了,山林開發成農地,老虎少了。連帶的有關於牠的字也就少了。剩下些,含意也變了。我舉幾個殷代甲骨文中的例子,您得跟第一圖對照著瞧(註:缺圖)。
⑤虎字頭上有兩隻手,好像要抱著牠。那就是養著的老虎。後來左方的手變為爪,右邊的手變為寸字。形成楷書的虢字。是個地名。楊貴妃的妹妹就封為虢國夫人。
七、爪哇虎。
八、巴里虎
外國人古時只知道獅子,聖經裏常提到,可從沒提到老虎。中國人正好相反,只知老虎,沒見過獅子。大凡甲骨文中有字的都是中華土產。譬如駱駝就沒象形的字,只因牠在漢代才從西域或蒙古輸入。師子(老師的師)的傳說東漢才有。印度古代獅虎全有,這名字隨著佛經而來。於是中國人在師字的左旁加了一個⺨的部首,做了一個新字——獅。中國古人畫的老虎雖不高明,好歹還有幾分像。對於獅子的形象卻根本不知道,畫成一種想像的動物,成了一隻全身青綠的哈巴狗狀的走獸。
我們的老祖先對這神勇的走獸由怕生敬,何況牠額上的斑紋略似王字,頭後勺又像個大字,正好是「王」而且大。認為牠身體的各部分有潛在的神力,不但虎鬍、虎爪有避邪之功,連骨肉等等全入藥有益人體。全身沒有一件廢物。我有位愛打牌的朋友一定要我從標本上拔一根鬍子給他,好去翻老本。約好四六分賬。不料他老本沒翻成,又貼了新本進去。他回來向我大吵,說我給他的鬍子是塑膠做的,所以不靈。
在浙江的避暑勝地莫干山和牯嶺(上海富翁多有別墅)有有虎的傳說,但苦無確切證明。由杭州的事情看來,莫干山和牯嶺確有猛虎出現的可能。浙江中南部(除了沿海一帶之外)山地很多,尤以和福建相接之處常有虎出現。我很希望讀者仁兄們有親身體驗過的老虎事實賜教。將https://m.hetubook.com.com來可以收入文集中。
⑧是大篆的虔字,虎頭的形狀已改變。古人解為「虎行貌」。這我可不外行。從正面看老虎慢慢走過來,真就是這個樣子。肩部高聳,頭低,而且向內略彎的前腿交互而走,幾乎全踩在一條直線上,正合乎這字。現在的「美姿訓練」,小姐也要走這種剪刀式的步法才顯得儀態萬千。古今同意而不同物。這更當然是出於甲骨文,但在甲骨文裡卻未發現。
世界上老虎的分佈情形,請看所附圖(註:圖缺)。在那些深色的地方有牠出沒的蹤跡。古時可能很多,現在是難得一遇。其中有些地方可能已成絕跡。在圖上,最西起自黑海與裏海之間,向東經西伯利亞的南部一帶,最東到日本海,包括朝鮮半島、滿洲,向南到華北,沿中國東海岸各省,以及長江下游。包括海南島,向西擴及東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巴里島、印度全境,以至喜馬拉亞山南麓為止。此外在波斯灣的阿巴丹地方也有一個小據點。這一片面積不可謂不廣。在中國只有新疆、西藏一帶沒有。民國二十年左右的幾次外人探險隊去找貓熊,搜索華西群山從未遇見過老虎。現在連印度都少了。只有爪哇還常有虎皮輸出。一張九呎長的售價約一千美金。
一九三三年二月一日上海週日時報(Shanghai Sunday Times)發表了一則新聞,說:「一月二十六日在浙江省會杭州西湖的名剎靈隱寺的後山,有個鄉下人在積雪之處發現了獸跡,回去召集了附近的獵人,帶了土造的獵槍上山去。居然找到了兩隻小老虎,登時開槍全打死了。一隻四十斤,一隻七十斤。」據我想,這是一對四個月大的乳虎。母虎帶了牠們出來尋食。忽然聽見人聲,嚇得棄子逃走。幼虎無知,不知跟著,竟遭此大禍。鄉下人也不知道捉活的賣,豈不能掙更多的錢。我在杭州西湖博物館中見過這倆幼虎的標本。如果我遇上了牠們,一定帶牠們去找牠們的媽媽。就怕那位虎太太誤以為我拐帶了牠的子女,那就有理說不清了。再說河北東陵有守山的神虎,靈隱的後山正是我家的祖墳,那母虎還許是我家的守山神虎呢!
三、滿洲虎——西伯利亞的東部,我國東北、至朝鮮。
人對老虎的生態觀察實在太少。只有一位G. Schaller在印度Kanha自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內住了一年——一九五四~一九五五有一長篇報告,因本文已太長,改日再寫。
③虎左的記號是牢籠之意。大概這字是說被活捉的虎,或捉虎的動作。可見捉虎也是常事。所以要創出個字來。
這樣的分類也不見得十分可靠,因為所根據的標本實在太少。又如爪哇和巴里二島相距極近,老虎能游泳過去。民國十八年時曾有一隻老虎游到香港去過。據我個人所知滿洲虎和中國虎確有些不同。第一前者體大,我看過的滿洲虎皮最大的長達三尺半(從鼻到尾尖)。毛長可達三四公分,色澤較淡,中國虎較小,毛也較短。老虎越向南就越小,爪哇虎的皮只有二公尺七八,毛短,色深。南方的老虎的黑色條絞也較密,而且橄欖狀的條紋(二條上下端相合如橄欖形)也較多。一般畫家全沒注意過,只有韋思統知道。
在民國四十一年的中英文報紙上出現過在福建發現過「藍虎」(Blue tiger)的新聞。這並不太胡說。因為英文的Blue也指略帶青色的灰色而言。可能是色澤變淺的老虎。至於白虎,是生物的偶然「變白」,我見過變白的烏鴉,只是白虎的白能遺傳,在華盛頓動物園中有好幾隻呢。變黑也是可能的,唐魯孫兄在廟峰山固然遠遠的望見一隻。在河北的東陵接一封當地人寫給一位洋人的信中也提到他們打到了黑虎的事情。我一生經手過上百張的虎皮——動物園死的要剝製;還有給客戶修理破損、裝頭、鑲牙補眼的。以及自己收購了來轉手出賣的,至於黑的白的可全沒見過。
②是母虎之意,肚子下的那匕形大概代表孩子的簡略圓形。這種記號也用到別的獸類字上,如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