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回頭書」說起

一般出版社寧願讓作家抽版稅,普通是百分之十。所謂百分是指書後所印的售價而言。譬如有一本五十元的書,出版社以七折(三十五元)批給書局,再從三十五元中抽五元給作家。出版社和作家之間當然有個契約,各家不同,大概以一面倒的居多(出版社樣樣有理,作家樣樣沒理)。舉個例來說吧,出版社拿了作家的稿子之後,在多少日子之內必須印出來,並無規定,很可能壓在櫃子裏,判了無期徒刑。又如一版究竟印了多少本,作家難以確知。到底印了多少版?作家也無從知道。很有些作家只拿了第一版二千冊或三千冊的版稅,從此杳無下文,有些書不但在書店中見不到,這出版社自己所出的書都沒這本的廣告,等於死了一般。作家如自費重印,那出版社還可以告他。總而言之,作家如把稿子交給某一出版社,必須多方打聽這家的信用如何。不知徵信所除了給太太查丈夫的外遇之外,能不能代辦這一工作?我有位朋友把稿子交給了某一出版社,壓了不少日子之後,老闆說沒錢印,要向他借六七萬元。作者借了給他。好,從此錢也沒了,稿也沒了。
其實出版社剋扣作家並非上策,臭名一出,大家望而生畏。怎能吸引好稿子。近來有的出版社和作家立的契約新穎而公正,並不一面倒。於是就能吸收名家的稿子,出的書也本本銷路不錯。發出去的書也全和肉包子打狗一般,「有去無回」。絕無「回頭」之虞和_圖_書
開出版社也不容易,第一要「識時務者方為俊傑」。你要知道哪些作家的文章是大眾所愛好的。這不能和報紙副刊的主編相比,報紙的主編儘管可以一意孤行,也不用打聽打聽讀者是否喜歡。只要新聞豐富確實就銷得了。副刊如何,雖有影響,但是不大。再說報社又不是主編個人開的;他是被聘請來的,隨時會離去。開了出版社可不行。不能固執個人的成見,要以大眾的喜惡為目標,才能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最後,告訴隱地先生,您有不少回頭書,千萬不可賤賣。這真是您來了大運,有了發財的機會,一定要把握住。你先沉住了氣,聽咱舉個例子說給你聽。在宋朝宣和年間,木版書發明不久時。有家書坊刻了五百部康熙字典。書成之日正趕上汴京失守,天下大亂。那有人在這會兒肯買字典呢。一直都存在家中,到明代賣了一部分,價錢不錯。到了清初,每部售價已超過原訂價的三百多倍。自印成後經八百年到了民國六十三年只剩了五部,已成世界上各大圖書館不計代價的爭購之物。子孫們直罵他們的祖宗賣得太早了,如一千部全留到現在賣,豈不更好。由此看來,咱勸隱地先生別性急,不可扔到太平洋裏去。留下給子孫們真是一筆大大的財產。務請記著在下的金玉良言。
作家的稿子上了報,等於租給他,登過一天之後,報社該付作家稿費。大報社半個月一結,小報社兩三個和圖書月一結。以前竟還有不給稿費的,居然也有人投稿,「高風亮節」令我欽佩無比。
這部宋版康熙字典聽說臺北的九歌出版社要影印發行。不過先得找找清聖祖康熙皇帝的嫡派子孫,要得到他的同意才行。這年頭兒常有為祖宗打官司的,不可不謹慎從事。
有些作家一心只想出書,只要那家出版社肯印,將來白送他兩百本就行。這是最清高的第一流人物。也有的作家隨出版社的便,送個一萬或八千的,就此把稿子賣斷。這是不斤斤計較錢財的第二流人物。賣斷版權的價格很不一致。要看作家的商業頭腦而定。
我把這篇大文「退書、退書」看下去,原來這些「四壁圖書」全是被書局退回來的。出版社老闆眼看著這些洋洋大著「四處發出,八方退回」,已付出的版稅、印刷費、廣告費……全成了泡影,演成「血本無歸」。安有不「怵目驚心」之理,如果資本太小的老闆,可能就此清潔溜溜。如心胸窄狹,看不開的,可能放把火把這些書一舉而焚之,自己也站在當中,和它們同歸於盡。至於房子麼,那是租來的,有否影響和自己沒什麼關係,甭去管它;不過這樣的人還沒見過。然而在全省一千多家的出版社中落得如此光景的卻也不在少數。這不怨別人,只怨他選出版物時看走了眼。你個人所好!未必是大眾之所好。
今天偶然在奔走衣食之暇,有點閒工夫在家翻翻中華日報出版的書。隨手拿了一本「書https://www•hetubook.com.com與我」,也隨手翻開一頁,題目是「退書、退書」,這位作者筆名隱地,大概是位開出版社的老闆。按其文中所說的光景看來,他那辦公室中必然是「四壁圖書,琳瑯滿目。」風雅得很。比起圖書館來更為整齊。存書本本大小一致。洋洋數萬冊,莫不相同。但是你再細看看,這些書究竟和圖書館的不一樣,圖書館的書是一本一本散放著的。這兒的書卻是用繩子綑著的,幾十本綑在一起。我看這篇文章時,瞧到此處,心想這位老闆大概正在志得意滿,大批的新書全印好了,即日要發行上市,不久就能把大把的支票換了現金回來,豈不是人生至樂?諸位讀者若說老夫的見解太俗——視大把支票為至樂,那只好請您改看別位清高作家的文章吧。我是庸俗出身,既不會昧著良心說瞎話,也不會扭扭捏捏的「冒充聖人」,我出生的年月日不好,五行缺金,故而命窮,終身為衣食而奔走,養成視錢如命的見解,所以想著如有一大把支票當然是「人生之至樂」。在此必須附註幾句,這些支票是書店來批書時所開的期票,金額也不大,不至於被退。被退三張一百元的支票和被退三張一千萬的支票全會變成相同的拒絕往來戶。故而小額的支票反而比大額的把牢。
第三是出版社要肯花錢登廣告。雖說咱們貴國的讀書風氣不盛,廣告倒還是有人看的。在幾本書的廣告同時登出後,看看預約的情形踴躍與否,也就能和*圖*書料到不久這本書上市後的銷售情形的「吉兇禍福」了。廣告不僅要登將出版的新書,連已出版的舊書也得有時上上報,有提醒讀者之效。永不肯登廣告的出版社也有的是。其中固然有的是資本少,登不起,也有的是已掙夠了錢,自以為全國馳名,無登報的需要。結果呢!銷路不如常登廣告的,這也是商業上一定的道理——凡事不可自滿。
第二要有相當的資本。買紙、排版、印刷、製封面(包括設計)、裝訂、宣傳,以及第一次應付作家的版稅等等全不能開期票。所以先要墊出一大筆錢去,等一切本利,全收得回來時,最快也得五個月以後。如果是暢銷書在剩下千本左右時就得趕快再去印,否則會在市面上斷了貨,斷久了就被讀者所忘了,以後就沒人要買了。很有些頑固的出版社過於小心,某一本書剩下七八十本時還捨不得去再版,非等一冊不賸時才去印。在市面上要斷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日後的銷路就大有問題。
有的出版社有門市部,但大多數是沒有的。書要由中盤來批購。社方按六折、六三折、六五折、七折的價錢收兩個月或兩個半月的支票。中盤為什麼有不同價格呢,也是有道理的,專供應書報攤的中盤風險比較大,報攤老闆隨時可以背上包袱就走,你上哪兒找他去?有些中盤向他按六五折和七折收現金,報攤老闆如賣不出去,就活賠老本,中盤批給書店所得的中間利潤較小,安全性比較大。這一切全是商業的常m•hetubook•com.com理。販嗎啡的利潤最大,危險性也最大,有槍斃等著呢。
再說到作家和出版社的關係。在外國,尤其是在日本,讀書風氣很高的國度。作家的收入著實不錯,大作家發大財,小作家發小財。在咱們貴國可還差得很遠。除非在幾家大報上天天寫連載小說,寫一家報紙月入萬元左右,寫個三四家就很不錯之外,若像老夫難得上一次副刊的,收入微薄得可憐。如果只是一身一口,一天吃兩碗陽春麵都不夠。如果要抽煙麼,只好抽「彎腰牌」的——撿地上的煙頭。所以必須另有個有固定收入的正業才行。我家累重,不得不在下班之後兼個送晚報的差使,送完回家吃飯。接著去當「守望相助」的巡邏員。天將亮時去新公園練太極拳,然後去牛奶廠取奶,挨家分送,到了八點半上班去矣,忙裏偷閒爬點格兒,買點煙抽。居然有些人叫我為作家,真是謬讚,愧不敢當。您要不信,以為我那來如此大的精力,咱告您說,全是練太極拳之功。幸而政府對我們這群「苦哈哈」有個德政,免課所得稅。
有點名氣的作家把報上發表過的稿子剪存起來,出版社會自動找上門來。不過像老夫這等無名小卒就得抱著稿子各處磕頭拜託。出版社的老闆不但怕印了我的書賣不出去,覺得連我進門都會帶了霉運給他們。有一家說,自我去過之後木造店面就生了白螞蟻,啃壞了書;另一家說從我一走,房東就來要漲房租。又一家說當我一離開,房頂就漏雨,浸濕了不少的書。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