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的享受

「愛廬」的清晨,我沿著山徑漫步,兩側的柏樹,散出濃烈的藥香,作了幾次深呼吸後,全身毛孔舒暢。再走到一排松樹林下,又聞到芳郁的松香,我停住腳步,靜下聲息,貪婪地享用這微風中寄來的芬芳。此後我留心每一種草木,發現各有動人的氣味,桂的烈,蘭的芬之外,許多不知名的「微馥微薰」,都有著「養氣攝靈」的奇妙感覺。
我想起古代的皇后住的「椒房」,已經懂得塗椒香於堂壁,又想起傳說中西施https://m.hetubook.com.com遍體有異香,每次洗澡後的水,宮人都爭取來灑在帷帳上,使滿室生香。如果真有其事,那西施一定已有了祕製的香水。而傳說荀令君到別人家裏坐,一坐就「坐處三日香」。又傳說賈氏與韓掾私通,韓掾身上染的香味久久不散,想來當時一定已發明了「香精」,後來中國家庭普遍流行香爐,所謂「朱火燃其中,青煙颺其間,順風入君懷,四坐莫不歡」,中國人普遍慣m.hetubook.com•com於享受這氤氳的薰香,誰說中國人嗅覺遲鈍?
他這種主觀的聯想與品味,是否有人會生同感,還很難說,但我仍佩服他對每一種自然物的氣味辨別,竟如此凝神與專注,懂得草木各自的異香,才能進一步認識草木各自的本性,草木的異香,就如同人性的靈慧,當你掐下任何一張草木的風莖露葉,嗅上一嗅,你才驚覺造物主在天地間布下了如此繁多的奇香,而我們竟忘了領略與享用。一天二十四小時,只和圖書有呼吸時刻未停,誰若是放棄了呼吸的享樂,生活的樂趣損失很大,何況董說講過:「養生不可無香」,在勞碌的紅塵間,我們只追求錢財、名位,我擠你奪,整日做逐臭之夫,被忽略的東西真是太多,也太可惜了。
我佩服古人董說,他對各種草木的異香,有著特殊的敏感,因而他在香的世界中,尋獲了特殊的樂趣。他說在爐上加點松針去蒸薰,就會聽到瀑布聲,陣陣松濤清風,足以消暑;加點柏子,就會恍忽間隨著「飛天www.hetubook.com.com」上崑崙去,闖入仙人的境界;如加點菊花,就好像踩著落葉與霜花,進入古寺去;如加點臘梅,好像抱著一個古質奧妙的商周鼎鼐;加點蘭花,就如在看山地部落的古畫,有原始的野味;加點荔枝殼,就寒意全消,渾身溫暖起來;加點橄欖,就像古琴奏鳴,妙得難以評價;加點薔薇,就如秦觀的兒女小詞,覺得又柔又艷;加點橘葉,就像登上秋山去望遠方;加點甘蔗,那就像大車高馬,走進通邑大都,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行路難」!www.hetubook.com.com加點薄荷,就感到孤舟在秋水裏,上空有雁兒在南翔;加隻梨子去蒸,那就像在春風中得意,什麼借酒消愁、什麼離愁別緒,全勾銷了!
我不相信某人說的:中國人是一個嗅覺遲鈍的民族,大糞缸家家千年依舊,臭豆腐風靡觀光勝地,至今大陸上每戶少不了的陳年馬桶,從戶內仍飄臭到戶外。就算中國人也懂得薰香,但是三代的銅器只有吃東西實用的鼎爵,卻沒有生活品味的香爐,最古的焚香之器——漢代的博山鑪——香爐的發明大概也是外國傳來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