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見報載獄政機關極為有情,讓死刑犯在伏法前完成婚禮,使懷孕的新娘正式歸宗,死刑犯將有正了名分的兒子,必將啣恩於黃泉。對照一下臨死前夕亟欲「得子」的心態,與當今許多單身貴族以及「無後」家庭,在「生子」觀念上的差異,耐人尋味。
「養兒防老」的現實觀念,隨著社會福利制度的演進,以兒子防老遠不如以退休金防老。「繼香火」的血緣觀念,也隨著和_圖_書宗教風俗的改變,很少家庭仍逢節必祭祖先,誰掃曾祖以上的墓呢?對自己父祖的家風,後代常嗤笑為「吹牛」,香火的傳承也名存實亡了。
第二是有了兒子,對錢財會放鬆三分,古人形容「沒兒子者的錢」與「乞丐的命」相似,扣得特別緊,自有其心理上的癥結。兒子不必是父親的儲蓄單,也不必是父親補償行為的替身,但兒子畢竟是希望的再生,有希https://www.hetubook•com•com望的人不會太吝嗇於財物,有了兒子就減少財物方面的顧慮。
古人有「跨竈」的期待,至今仍存在。竈上有釜,釜父音近,跨是越過,跨竈是期待子孫勝過父祖,使門楣光彩。天底下只有父親不嫉妒兒子勝過自己。像蘇東坡給朋友寫信,說他的長子蘇邁一定會「跨竈」,杜甫寫詩一再說他的次子宗武是「驥子」,爸爸太偉大了兒子如何hetubook.com.com真能勝得過?這種天下父母心,至今未變,父祖不讀書,希望生個博士兒子,期待子孫去實現私心嚮往的目標,以此為養兒最大的樂趣,仍大有人在。
生兒子的好處,依我看,另有三點,第一是古人「繞膝趨庭」之樂,仍是千古未變。親情是高貴的天賦,嬌兒癡女成長過程的美感,以及對親生骨肉一握一抱的充實感,根本不必計較未來是否成龍成鳳的結局,已是心靈無https://www.hetubook.com.com比的幸福享受。
古人還有「妒賢者絕後」的報應恐嚇,也失了效用。什麼積德積善以求子孫福報,也少人相信。難怪社會愈來愈自私,那麼生兒子究竟還有什麼好處呢?
一位結婚多年堅不生育者坦率地說:「我一結婚就決定不生育,省多少麻煩!從小父母賺錢給我用,長大自己賺錢自己用,多快樂!」集二代經營於己身,好現實的精明算盤!
古人還有「青箱傳業」的想法,亦已經動搖https://www•hetubook•com•com了,「克紹箕裘」或許是沒出息的形容詞,「良冶良弓之子」承襲家業,也無可讚譽了!即使連愛書人的兒子愛書,做到世代「青箱傳業」也未必真可羨慕。工商大企業大財閥崛起以來,誰仍以清白守家業為傲呢?
最重要的第三點,有了兒子,就會把死也看輕了三分,在宇宙間落入「斷滅」,原本是生命中的大恐懼,如果血脈相承後繼有人,「添兒輕看死三分」,這話有理,難怪死刑犯在臨死前如此渴望有子歸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