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魁之酒力雖漸不勝,唯同輩寶刀未老者,所在多有;後起之秀亦代有才人。前者如名家楊牧,楊牧善飲啤酒,可連飲數小時,不動如山;後者如許悔之,悔之能混飲,愈飲而經史典故滔滔上口,精言妙語亦不絕如縷,二人共同見證酒党之薪火相傳、英俊輩出。
至於我與酒党之關係,則似密還疏、似疏還密。蓋我略能飲而不宜飲;極愛善飲之人,卻苦乏其豪氣,時恐和_圖_書一己拘謹,稍掃眾人之興。據我長期觀察,酒党中人,多富性情,為君子人。其「尚人」不「尚黑」,縱然舉世皆濁,堅持我必獨清,故作「党」而絕不作「黨」——僅此一端,可知其精神、旨趣矣。今酒党成員愈益增多,以我之見,此一則反映不願沆瀣一氣者固不在少;一則反映逃於「醉鄉」者亦頗為眾;二者俱有古潔人隱士之意。酒党為一hetubook.com.com柔性、隱性之党,然其存在、發展,綜合上述,知自有其奧義在;其復可供今之政黨「對鏡」之用,故特略記其要,以示讀者。
酒党創党之初,党魁仍當盛年,善飲白酒,百杯不醉;今則党魁已捨白就紅,雖不可同日而語,然猶時時奮力一飲而盡,維干雲之氣於不墜,亦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創党之初,島內正值黃金歲月,人人歡愉、家
和-圖-書家富足;今則光輝燦爛難再——自党魁飲酒之盛衰,正可見島內政經之盛衰!然党魁不勝飲乃時間推移所致,固自然之理,非人力可回;況體氣雖衰,心志仍健——今之從政者又何說?
臺灣有所謂「酒党」者,名聞遐邇,經十餘年之發展,已成島內第一大党,無論歐、美、日、韓、港、星,乃至中國大陸,俱有其「党羽」,蓋酒党重實不重形,凡識酒趣、知酒味、和圖書好酒道、具酒德者,皆我類也,故族繁不及備載。酒党之創始者——即党魁,乃臺大中文系曾永義教授,其精研戲曲與俗文學,出口成章,言必有物,與一般所見党魁「不學」而「有術」者懸絕;其為人嶔崎磊落,雄豪放曠,有王者氣概,亦與一般所見党魁錙銖必較、睚訾必報者迥異。故雖自謂萬年党魁,永不退位,而萬眾欽服,絕無異議。酒党之組織大抵完備,党魁下設副党魁,再下m.hetubook.com.com則有文傳、青年、婦女、海外等部,各地又有支党部。其主事者,出出入入,上上下下,去職、復職屢見不鮮,而皆歡然無所間;爭位、卡位之事於酒党可謂天方夜譚。酒党中人,學界、政界、商界、藝文界,乃至市井小民、畎畝之農莫不有之,人人平等,絕無階級意識——此亦與一般所見政党相去甚遠。
二〇〇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聯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