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暴力孤獨
對人性的顛覆

如果前述那位在華盛頓被逮捕的槍手,有機會在審判庭上侃侃而談,我相信會非常精采。他辯論的內容將會觸碰到合法暴力與非法暴力的議題,可是我懷疑這個畫面會不會在電視上播放出來?他提出的質疑可能會動搖美國人的基本信念,美國在越南做的事不是暴力嗎?在阿富汗做的事不是暴力嗎?在伊拉克做的事不是暴力嗎?而在這個時候,我們對暴力的本質就能有更多樣的思考,同時就會發現自己早已經被劃分在一個合法暴力機構裡,去抵制非法的暴力。
法國劇本作家卡繆,在作品《正義之士》(The https://www.hetubook.com.comJust Assassins)裡面,提到在俄國革命的時候,有幾個無政府安那其組織的黨人,設計一個非常周詳的計畫,要謀刺俄國暴君。行刺當天,殺手看到暴君旁邊的兩個孩子,一派天真爛漫的模樣,他下不了手,忽然開始檢討起暴力的本質。此劇本在法國引起很大的討論,到底殺手是婦人之仁還是革命本質上的一個暴力的再認知?
政府的軍火買賣也會運用所謂的高層和黑道之間的關係,這種買賣的金額大到幾百億美金,使類似案件的處理hetubook.com.com難上加難。暴力,絕對不只是動拳頭的問題,透過一層一層之間的牽連,會糾纏成一個政治富商與所謂的黑道之間的複雜關係。
這件事情發生在一九九七年,震驚整個社會,我記得當他潛藏到天母某一個大使館家中,電視二十四小時轉播。那天我到學校上課時,沒有一個學生來,事後他們還反問我:「你怎麼會來上課?」
那是在台灣空前偉大的一個「暴力儀式」,從年紀最大到最小,都在電視機前面參與,我不覺得那只是陳進興的個案,而是代表全台灣對於暴力的聳動和暴力潛意識的渴望,當https://www.hetubook•com.com時人們面對這個事件的心態,就像我小時候看到馴獸師把頭放在獅子的嘴巴裡一樣,又希望他被咬,又希望他不被咬。哪邊的比重比較高?我不敢去想。
性善論本身有漏洞、有矛盾,人性中的確存在一種我們無法捉摸的東西,若我們的文化裡只是一味地發揚孔孟之道,忘掉像荀子這一類提出不同思維的哲學家,我們在面對各種社會現象時,就會失去思考的平衡點。我相信,荀子的哲學若能繼續發展,就會發揚出所謂的暴力美學。
其實沒有答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在那一剎那都會猶疑,就是我要殺的是這個暴君www.hetubook.com.com,他該死,可是那兩個孩子不是無辜的嗎?要怎麼去面對孩子的死亡?人常常陷在兩難之間,就會想以黑白分明的邏輯,將問題簡化:十惡不赦的人就該死!然而,所有的文學家、哲學家,他們的思維都是從這些十惡不赦的人身上去發展,不然文學與哲學都失去意義。
人性裡還掩蓋了多少我們不自知又不敢去想的狀態?
春秋戰國時候,孟子說人性本善,人是性善的發揚;另一個非常大的荀子流派,則說人性是惡的,因為性惡,才需要很多的教養和禁忌去限制。這兩種絕然不同的流派,爭論不休;到了今天,好像孔孟之道的「人性本和*圖*書善」論是主流,然而,既是人性本善,何來那麼多的禁忌與法律?
從這個角度來看,陳進興的死亡也應該是我們談暴力孤獨時一個重要的議題。從法律、從受難者家屬的角度去看,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若是從暴力孤獨的角度去看,他所表現出來的暴力本質,正是對人性的顛覆。
觀看美國的《教父》系列電影,你會知道,所謂暴力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絕對不是幾個小流氓打打架而已,教父是遊走在合法和非法之間,包括國會議員都是他的人,你可以想像他能做到像甘迺迪槍殺案那樣,到現在還沒有辦法破案,背後的黑道力量大到什麼程度?我們無法想像。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