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思維孤獨
把自己的聲音變成唯一的聲音

前篇提到莊子與惠施討論「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他們兩個人的對話就是思辨的過程。可是如果你下次看到魚的時候,對旁邊的人說:「魚很快樂。」他大概不會發展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問題吧。甚至可能在你hetubook•com.com的朋友問了這句話後,你還會覺得他今天是怎麼了?我們的社會,像這樣的問話愈來愈少,意謂著哲學和思辨愈來愈少。
大家都在講一樣的話,電視裡面的東西一直重複m.hetubook.com.com,既沒沉澱也沒有思維。通常對立會產生思辨,但台灣社會對立有了,思辨卻無法產生,我們的對立只是為了打敗對方,得到一個一致的結論,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當我說,解嚴以前沒有思維可言,www•hetubook.com.com很多朋友會說解嚴以前至少還有秩序,我不表認同,因為一個命令一個動作不叫秩序。秩序應該是大家各自有各自的意見,但彼此尊重。harmonious,和諧,是源於音樂的概念,將各種不同的聲音融合成最和*圖*書美的「和聲」(harmony),而不是只有一種聲音。
只有一個聲音的社會是有問題的。大陸文革時期,整個社會的聲音最一致,毛澤東講什麼,底下就講什麼,但那不叫作秩序,也不叫作和諧。
我一直期待解嚴後的台灣,會從一個聲音變成很https://m.hetubook.com•com多聲音,可惜到現在都還沒發生。只有對立,沒有思辨,都想把自己的聲音變成唯一的聲音,這是非常危險的事。
沒有一種聲音是絕對百分之百的好。任何一種聲音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有其存在的理由,可是它也必須與其對立的聲音,產生互動,那才是好的現象。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