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食藥物時,可將藥物種類或名稱及劑量電告醫師,由醫師判斷是否過量。如有中毒可能,還是送醫為上策。
一般人在燙傷時,喜歡用牙膏、漿糊、醬油等之類的物品塗佈傷口,這種做法不但無濟於事,反而容易污染傷口,增加醫師處理時的困難,千萬不能使用。
孩子神智不清時,不要在家中催吐,以免嗆到氣管而窒息。某些強酸、強鹼、有機溶劑或清潔劑,也不可自行催吐,因為它們可能腐蝕消化道而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最好是用胃管洗胃,由醫師處理。
4 誤食藥品或毒物
燙傷之後,不論傷情如何,一定要先用水(自來水或冰水)冷卻患部,不但可以減輕疼痛,還可以降低燙傷對和-圖-書皮膚損害的程度。要維持患部的清潔。有水泡出現時,不可弄破,以免容易感染細菌。
5 流鼻血
吞食鐵釘或針類、大魚刺之類者,如果卡在咽喉或食道上,需立刻請專家設法取出。如果順利吞入胃部,可能有刺傷消化道的可能,應該仔細觀察大便,看看有無出血或有無排出異物。
流鼻血時,先讓小孩靜坐或側躺,以免流血加劇。請注意,坐著時,不要向後仰,以免血液流入咽喉,因而吞下太多的血。
7 一氧化碳中毒
1 割傷、刺傷
2 燙傷
在預防方面,剪刀、針、鐵鎚及其他的尖銳鐵器,應和_圖_書收藏妥當,最好能夠加鎖。兒童的玩具,要選擇不易打破而且沒有割刺傷之虞的製品。
6 溺水
兒童意外事件發生年齡,以一至二歲居多,其次為三至五歲。前者剛學會走路、會跑,好奇心重,又難管束。後者正值反抗期,父母禁止的,他偏要試一試,往往父母忙於家事時,稍一疏忽,意外事就發生了。
然後清除口中穢物,施行人工呼吸後送醫。要注意保溫,將濕衣脫掉或剪開,用乾毛巾或毛毯包住身體。
表面光滑的物體,例如彈珠、鈕扣、錢幣,誤食之後,如果順利進入胃部,沒有特別的不適,也不需處理,只要注意有無排出即可。如果進入氣管或卡在喉頭,小孩會有呼www.hetubook.com.com吸困難或劇咳,厲害者嘴唇可能發紺,應緊急救治,可嘗試用手挖出異物;或將孩子腳上頭下倒提,在背部上方用力拍打;若不能見效,應急速送醫,不可拖延時間。
最常見的情況是口香糖,只要數量不多,大都會自己排泄出來,不需特別處理。
被小刀、玻璃碎片、剪刀或銳利的器具割傷時,大部分會引起疼痛及出血。受傷之後,要趕緊檢查傷口,看看有無異物存在,有的話設法拿掉。如果是玻璃碎片割傷,留在傷口深部的可能性很大,應請醫師進一步清洗傷口。
鼻血的原因大多是鼻中膈前半部的微血管破裂,碰撞、用手指挖鼻孔、發燒、用力哭等等,都可能使血管破裂而流鼻血。
3 誤食異物
和圖書醫院如果離家很近,最好是將小孩連同吃剩的東西,趕快送到醫院。如半小時之內無法到達,則在家中迅速緊急處理。
止血可用冷敷或壓迫法。用冷水或冰毛巾置於鼻根或上唇,可以促進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壓迫法是用手指或棉花、衛生紙、紗布對出血部位直接壓迫,可在數分鐘內達到止血目的。如果出血不止,應請鼻科醫師診治。
小孩常因頑皮而遭熱水、熱湯或火焰所燙傷。燙傷可分為三度,輕度的燙傷可在家自行處理,甚至不處理也會自然痊癒,第二度、第三度的燙傷,需由醫師處理。
首先要把進入胃部或氣道的水逐出,抱住腹部或使腹部頂住膝蓋,頭部向下,用力拍打後背,可使水吐出。
有傷口和*圖*書
時,除了傷口處理外,要施打破傷風預防針,不要為了怕痛或省錢而拒打。
緊急處理後,用清潔的紗布或面巾覆蓋患部,再送醫救治。
主要是煤氣、木炭或煤球不完全燃燒所致。首先讓孩子呼吸新鮮空氣,取出口中穢物,維持呼吸道暢通。呼吸困難時,儘快施行人工呼吸、保溫。
以下是依據意外事件的種類,擇要敘述。
如果傷口太深,出血厲害時,就不必顧慮到傷口的消毒,以免耽誤時間。可先將傷口簡單包紮止血,或以清潔紗布直接壓迫傷口止血,趕快就醫。
最主要的原則,是讓小孩嘔吐。先服下一些牛奶或開水(約一百西西),然後用手指刺|激咽喉催吐。吐了之後,再喝水、再催吐,直到嘔吐物清澈為止,處理之後,再送醫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