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香刻翠

債可以纏死人,相思也纏死人,其實死亡本身也是一種纏,從人一出生就來纏,儘管每人旅程不同,一條恐懼的長繩遠遠就纏繞牽引,向墳墓奔進。貪吃的人,牙齒幫忙他挖墳墓,貪勢的人,野心引他去腐心蝕骨,貪色的人,脂粉堆就是白骨精。就算這人什麼都不貪,只想逃,逃到四海,逃入空門,俗語道:「逃出三千里,仍在棺材裡。」又說:「三歲做棺材,到老有用場。」休想時空茫茫,找人不到,誰能逃脫死神的糾纏?
入山看見藤纏樹,
出山即見樹纏藤,
樹死藤生纏到死,
藤死樹生死也纏!
https://m.hetubook.com•com
佛家說纏就是煩惱的異名,相思之情最纏人,也最煩惱。推而廣之,只要有情相繫,都是纏。家族親戚太多是一種纏,你讀《紅樓夢》或《浮生六記》,自然相信西方人說:「家裡親戚少乃是一樁幸事」,中國人在表親同族之外,還廣交義子義女,親攀得愈緊,纏來纏去,自然纏得愈雜。中國人也懂得「親戚遠離香」的道理,保持距離,不要天天黏在一起,才會在心頭留點甜蜜感,更不要有銀錢上的擾和,多少人家單是兄弟姐妹的纏,就累和*圖*書死人。
假若說相思是一種債,債當然也是一種纏。債務纏身,坐立不安,餓著肚子睡覺還容易,背著債務起床就難了。人一欠債,就學會說謊,被債務纏擾的人,都躲進謊言的繭裡,所謂「債多不愁」,不過是說謊時臉不紅、心不跳,豁出去連命都不要了,還愁什麼信用友誼?所以人想長期交朋友,最好是短期內結清帳目。俗話說得好:「債是一根無頭繩,解勿開它纏死人!」
儘管佛家說:情是最不自在、被繫縛住不能出離生死的「苦報」,但是人間似乎都情願纏在「苦報」裡,以為享樂。許多人情願纏磨在一絲別人看也看不見的,從不曾發露出來的隱藏情和圖書思中,一生甘心享受這隱隱的痛。
人的一生都在百結糾纏中渡過,我不清楚「纏」究竟好不好?「軟藤會纏死硬樹」,纏的確很可怕,但是「纏藤狂風吹不壞」,纏似乎也有其好處。愛寫作的人,個個被文思纏住,作繭自縛,還自以為樂。你是願意跳出纏縛去清淨,還是寧願在人海情海中,讓情債虧欠去纏、讓詩魔病魔去纏、讓鄉愁國恨去纏個沒了呢?
相思纏得兇,不好直說他是相思病,就說他害了一種「木邊之目、田下之心」的病。細想人生,纏的東西實在多,就說病,病本身就是一種纏。姑且不論百病纏身,即使單單被某一種病纏住了,人就老在想那種病。www.hetubook.com.com假若他病的是胃,一條蛇樣的纏惹上胃不放,他逢人就愛談胃病,管你對別人的胃有無興趣,他不離三句話,馬上帶你去了解他的胃胃胃,胃的知識多到何其纏人。
再推廣去看,國家民族宗教歷史,那一樣不是纏?國與國越是靠近,恩怨的歷史越是纏人。愛爾蘭英格蘭,在別人眼裡兩者差別何其小,卻鬧了多少年你死我活?日本人中國人,在西方人眼裡分也分不清,但各自都以為是最優秀的,此種情結的糾纏,誰知道是有害的幻覺,還是有益的自信?儘管文豪伏爾泰疾呼:「尋求真理的人,不應當有祖國!」然而誰放得開在血脈裡的祖國糾纏?哲人愛默生也呼籲:「克服民族性https://m•hetubook.com.com才是文化的勝利!」然而誰不在珍惜那分出生地的草根思維?宗教歷史更是終生敏感的纏,別人的宗教歷史,就像別人的眼睛,碰入一些些塵埃,就血脈通紅,不纏到恥愧交加涕泗滂沱是不會罷休的。
這首歌句句有纏字,大顯纏功,藤纏著樹,樹纏以藤,生纏到死,死還要纏。山歌中當然是在比況紅男綠女情愛的糾纏,由樹上枝葉的纏,想到心上日夜的纏,纏到難以入睡,纏到天明不醒,生時要活纏,死了也不放,恩恩怨怨,有人緣結三生百世還不夠。
「纏」在中國文字裡,算是很難寫的字,絞絲旁再加上那半邊的聲符,有人少一點,有人多兩點,拐彎抹角,筆畫就很難纏。有一首客家話的山歌唱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