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廟會,女扮男裝,去看花光燈影,歡樂倍增;寄食於非親非友之家,又遭裁員失業,妻子強顏慰藉,憂愁減半。
恩愛夫妻常常在平板的生活中生出妙趣,不是無聊日子的不斷重複。
恩愛夫妻的興趣同不同,價值觀同不同,都不成問題,因為真恩愛就會體恤地追隨對方,將生命力量及光榮幸福,全寄寓在對方身上。
丈夫喜歡插花,將花插得有風晴雨露的神妙,而妻子也發明昆蟲標本及藤木香草的活花屏。丈夫讀書作文,妻子也以李白為知己,以白居易為啟蒙師。和-圖-書
倒是他倆正恩愛時,弄不懂許多老年夫妻,竟相視如仇,那算什麼意思?有人告訴他:「不這樣,怎能白頭偕老呢?」於是他一直擔心「樂極災生」,太恩愛會遭造物之忌。後來芸娘死了,沈三白居然深信「恩愛夫妻不到頭」的俗諺,以自己為前車之鑑,奉勸世間夫婦,既不該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讓那些「不打不罵不長久」、「吵吵鬧鬧過到老」的渣滓腐敗思想,反有了藉口。
恩愛夫妻在一起,歡樂來臨時,用乘法,乘以二,歡樂加和圖書
倍;憂愁來時,用除法,除以二,憂愁減半。
夫妻的大願望,就是偕遊太湖後,還想偕同遨遊天下。若做不到,只求在一起,布衣暖菜飽飯,一室和樂,優游於泉石之間,就是煙火神仙。
清人有納妾的陋規,芸娘為了要替丈夫找一個美而韻的麗人作妾,竟去和娼妓結拜姐妹,欣然告訴丈夫說:麗人已得!
在《浮生六記》裡,可以歸納出恩愛夫妻的定義:
恩愛夫妻不是靠妻子視而不見、丈夫聽而不聞來維持長期安寧的,倆人永遠有談不完的新鮮話。
丈夫到南https://m.hetubook.com.com園遊樂,嫌「對花冷飲」沒情趣,妻子就提供個雇用餛飩擔的奇想。即使家中靜室散香,佛手如何供?香櫞如何供?茉莉如何佩?沉速香如何烘烤,才能幽韻而無煙?生活細節,時時改進。
恩愛夫妻總覺得此生無憾,而在奢望來世再結良緣。
初嫁之時,刻了兩個「願生生世世為夫婦」的圖章,作為往來書信的憑證。平時也談及今生來世,常覺「知己如君,此身無憾,比翼連理都做到了,至臨終仍只想說來世來世……」
恩愛夫妻間,妻子為了博取丈夫的hetubook.com•com歡心,常常冒險犧牲而不顧一切。
倆口子談話,老覺得「猶談不了」。夜深時長談,「更無合眼時矣」。
《浮生六記》裡的沈三白與芸娘,是中國傳統恩愛夫妻的典範,結婚相隨二十三年,時日愈久而情愛愈密,遭遇愈窘而相知愈深,一言一笑,都入詩入畫。西方大詩人拜倫說:「婚後的情話沒有人愛讀。」《浮生六記》就打破了西方人的偏見。婚後在窄道相逢,握一下手,問一聲「去哪裡」?有時握手不通片語,而兩人魂魄恍恍然化煙化霧……這種記述,讀來毫不覺得肉麻。和-圖-書
沈三白與芸娘所以「白頭不終」,經濟不能自立、愛巢不能自築,是主因。他倆適宜過明末生活美學家們插花、作畫、品茶、賞妓的優閒生活,卻偏降生在清初以科舉為上進、以務實利害為處世標準的時代。所以我看他倆的「白頭不終」,就像看清初務實思想對付明末審美態度的一場歷史迫害戰爭,剪花疊石的虛靈的天真雅趣生活,被授衣分食的現實的嚴峻家規所壓碎,優雅的美夢,輕易地被禁錮的老觀念所擊破。與夫妻恩愛太深不相干。
恩愛夫妻只求長相廝守,心相向,身相依,其餘都看得很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