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花惜鳥
狗亦有道

「狗只想做它愛做的,並不明白是與非,狗將家裡搞亂,也不知對或不對,狗完全看主人的表情而反應,所以家中有了狗,你在家中就不可以發脾氣,更不可以對陌生人兇,狗很快就學會你生氣兇暴的態度,訓練小狗最理想的效果是學會友善。」
我在山徑散步的時候,常常遇到狗,有的狗大如狼,尖喙長毫的澳洲牧羊犬,身上大塊棕色與純白,雄武非常,牽著它的往往是嬌美的小女孩。有的狗乾瘦如小鹿,小頭銳面,身上是杏黃與白色成斑塊狀的艾比森獵犬,令人愛煞,牽著它的往往是白髮的老婦人。
欣見國內通過了「動物保護法」,如此提昇國際形象的大事,報紙卻登載得很小,還不如調降利率、促銷名牌的篇幅大。其實一國的國民,能否躋身於世界先進國家中而無愧,讓先進國家以平等的眼光看你,不是靠財富的炫耀,不是靠名牌的穿著,而是靠國民隨處表現出來的教養與愛心,對周遭生物的尊重,便是教養與愛心的指標。
狗咬狗,二嘴毛——東方社會冷眼旁觀狗的相打,用這句諺語,還帶點且看好戲的心情。而西方社會,大狗咬小狗,竟成了這兒社區報紙的頭條新聞呢!狗若打架,每週三開狗的法庭,依據狗的法律,有狗律師,調解狗的糾紛。
狗把門框狠——擔任警戒、偵察、救護、導盲任務的狗已不多,大部分的狗是寵物作伴用的,寵物不僅是被抱被玩,而是要教養它情緒能平衡,不胡亂反應,寵物不和-圖-書求狠,只求友善。狗尾下垂而搖動,就是友善。既然養狗就得好好弄清楚狗脾氣,古人說「盜亦有道」,那麼也該明白「狗亦有道」的呀。
狗肉不上秤、狗肉不上檯面——春秋時代,狗與豬一般,供國人食用。「然」字的組成就指「燒犬肉」,「厭」字乃是「狗肉好吃,吃到饜足時就厭膩了」,至今還有人相信香肉是冬令進補用的,西方人看吃狗和吃蛇一樣,是野蠻可怕的事。
小狗身上包了一條毛巾,喬治說:「毛巾上有小狗熟悉的媽媽味,就好訓練。」又說:「小狗在三至十二週中決定其行為特質,這段時間決不能浪費,一旦惡習形成,就改不了。」
右鄰孀居的蘇珊養了二條英國ㄍㄥ(左側從犬部首,右側為更;類似「梗」字,改去木部從犬部。)狗,金鬃色的長毛遮住眼睛,如三尺髯鬚。她平時省吃儉用,但有一次狗屁股紅了,帶去看獸醫,看診一次就一百元。問她捨得花這麼多錢?蘇珊說:「二條狗就是我的兩個女兒,女兒生病,哪裡還管花多少錢?」真的,每次她都是喚狗為「好女兒」「好孩子」,天天為它們刷毛,先刷頭,再刷耳後、脖子、兩脅、胸……又常常帶去專業美容店,為它們剪指甲、剪毛,每次只剪一點點,要常常剪,這方面毫不儉省。晚上睡覺,二條狗都窩在她床上。
我又參觀馴狗師訓練獵犬,將三座發射臺分置彎彎的池塘旁側,從遠近不同的三座臺上先後鳴槍,各彈和-圖-書射一隻剛死的鴻雁到半空裡,然後墜入湖中不同的地點,教獵犬去一一銜回來,以訓練其視覺、聽覺、記性及游泳技術,獵犬做正確了就獎賞。
狗吃牛屎:不圖味道只貪多。——狗的食品已注意營養維他命,還有低脂的,如何准狗吃牛屎?狗吃屎吃草,往往是有病了?
聽了馴狗師所說,心中不免暗生慚愧,國內在教育人的時候,還免不了拳打腳踢,愚魯野蠻,不以為恥,誰懂得訓練狗的教法,重要在飼主「愉快的表情」,而不是「咆哮的喝斥」,主人生氣,狗就搞不好,要多撫摸它,給它玩具,或一小片食物,長期的獎賞,才贏來珍貴的友情。
斜對門的麥克,養了一條愛爾蘭ㄍㄥ狗,滿腮鬍子而且是方頷的,像老翁也像學究,行動有點不便,一見我就汪汪叫,麥克制止它,它仍不理,麥克就向我道歉說:「它耳朵已聾,是資深公民,它仍是友善的,原諒它吧!」
「買一條小狗,未來有十幾年成為經常的伴侶,不僅要小心選擇,學習好如何照顧它,陪它玩,帶它去社交,如此住在一起,才有喜悅的回報經驗。」
打狗看主面——人家的狗你無權打,自家的狗也不該打,狗是不可以虐待的。
狗可改不了吃屎、狗不吃屎?擺什麼架子?——西方的超級市場,狗罐頭、狗食品佔了一整排,養狗不比養人輕鬆,狗去吃屎,才是主人的羞恥。
聽著他的滔滔不絕,我腦中掠過的是「娶妻看其母」、「桑條從小壓https://m•hetubook•com.com」「有樣學樣」等中國諺語。原來養狗和養人真的很類似,也同樣責任重大,不是說養就養,說扔就扔,更不是給它一點食物,就隨便踢它吼它。
「訓練小狗,動作必須明確,如果不准它上沙發,就永遠不准,狗生病了也不准上沙發。永遠堅持,狗才懂。不喜狗跳別人身上,也永遠不准,嚴肅而沒有彈性,若有時可以,有時不可以,狗就迷惑不快樂。所以我們全家四人,都必須規則一致,家庭人多,狗就難養,因為標準有時會紊亂。」
他說:「買小狗需要先觀察其母親的氣質、性情、行為。你想買狗,不只重視它的外型與血統,必須合乎飼主的為人特質、生活型態與期望,例如狗與主人都是活潑幽默的,或都是頑皮固執的,才是愉快的配對。」
為此,我想起許多有關狗的中國諺語,其中表現的國民觀念,大都已經落伍,亟待改造,例如:
問她為什麼不養一對鸚鵡?她又說:「養了一對就不會說人話了。只養一隻,我寂寞時就對它講話,我不在家時就讓它聽收音機,它在寂寞中才學會說人話。」不管養什麼寵物,都為了排解寂寞作伴用的。
狗醜主人羞——解釋不同了,如果不打免疫針,令狗癩皮生病,如果不常洗刷,令狗生蚤有氣味,這才是醜狗,成為飼主的羞恥。而不是狗的傷殘老病,如果不給狗保險,狗老醜了就棄養虐待,主人才更羞。
狗死隨水流——狗活著不流落街頭,狗死了不hetubook.com.com拋棄河中,西方人看狗是有情的作伴者,十年的友情,養生送終,常為狗造墳墓。
她的狗都在自家花園上廁所,她說:「自己的園地上,自己撿拾掉,比帶出去散步遛達時拉在小徑上更負責任,即使帶著塑膠袋小鏟子,小便仍無法收拾,不合適的。」每天入睡前,她帶狗去後園固定的地方,狗一聞氣味,就知道那裡是它的廁所。
麥克每天用車載這條老聾狗去散步,我看西方人好像為了遛狗才去散步,兩狗相遇,極喜社交,兩個狗主人才站在路中間聊天,不然西方人很少散步聊天的。老聾狗常常變成關心的話題,我看麥克毫沒有「狗醜主人羞」的習氣,反而當老朋友那樣倍加憐惜它。
每條狗都經過良好的訓練,才如此友善,公園空地上常見飼主們在訓練狗,銜飛盤、銜球、銜扔到湖中央的木棍。我看這些狗對於「坐下」「過去」「留在原地」「躺下」四種口令都十分熟練,主人還經常操練它,是為它運動瘦身。有位飼主告訴我:「保持它的身材,可以長壽,這就是對它最好的獎勵。」
馴狗師說:「傳統那種用鍊條、打罵的處罰教育,只會使狗的身心受損,達不到學習的目的。訓練狗要多用獎勵,讓它跟著你很愉快,生活在一起才有親和的感覺。」又說:「如果常常處罰,狗就不喜到你跟前,反應也愈來愈慢。」
有的山徑標明狗必須以皮鏈扣住,有的則沒標,沒標的小徑狗就自由跑,飼主則跟著趕,狗到我腳邊聞聞,飼主急急趕來和_圖_書,一面抱歉,一面介紹狗的名字,總愛說:「吉姆是斯文的!」「泰得是溫和如紳士的!」「溫娣只想和你說哈囉!」
在西方先進國家,狗與貓,早成為眾多家庭成員的一分子,養寵物已提昇至養人一般的水平。我家左右前後,都養狗,只有對門獨居的珍妮養的是鳥。
國內動物保護法中明確規範:「飼養寵物須年滿十五歲,對於無故棄養或虐待動物的飼主,將處一萬至五萬元的罰鍰。」有了法律依據,比無法可管好多了,但法律條文還需要許多社會機構的設立、國民觀念的改造,才使乾枯的條文,形成豐盈的國民愛心,動物的保護工作才可能落實。
問她為什麼不養狗?珍妮說:「養狗須領牌照,想養名種的狗,賣狗者先要調查你的經濟能力能扶養得起嗎?調查你的居住環境有足夠寬敞嗎?調查你肯接受飼養動物的教育訓練嗎?更重要的詳細調查你有沒有責任感與愛心,甚至需要推薦函,不然,不輕易賣給你。養鳥則不領牌照,所以養一隻鸚鵡。」
左鄰的喬治是醫生,有二個孩子,他家剛買來一條身長腿短的小狗,是德國種的獵獾狗。和他提起那小狗,他就談興不淺,他參加過養小狗的課程指導,講狗挺在行。
原來養狗不容易,賣主的要求嚴格,所以想買名種狗,先得證明自己有時間、有精力、有金錢、更有奉獻的精神。也因此,家中養一條好狗,不僅是身分地位的證明,也是為人品性的保證,難怪牽著名狗散步的主人,總是挺神氣得意的樣子。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