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拆道:你看「死」字上面是「一」大畫,下面的「夕」配上「匕」,「匕」像「口」,夕加口就是「名」,第一名已經很明顯了,而「匕」又像「巳」,「夕」又像「勹」,勹加上巳就是「包」,包第一名,若不是,打掉我這攤子吧!
放榜後,果然名列第一,先父很窩心,也不知測字先生從哪裏飛來的靈感。
記得先父曾有一次奇妙的測字經驗,當他去考青浦簡易師範,考畢在茶肆中小歇,即有一個抬盤子測字的來糾纏,他有點厭煩,就隨手寫了個最壞的字眼:「死和_圖_書」,讓測字先生拆解,測字的十分驚愕地問:「你是要問考學校嗎?」先父答:「你看考得上嗎?」測字的故弄玄虛地說:「如果在從前科舉時代,不給二十兩銀子是不會拆給你聽的!」這時逗得先父驚愕地問:「為什麼?」
太監說了個「友」字要他拆解「國事如何?」測字先生一聽便大聲說:「不好了,反賊早出頭了!」原來「友」字正是「反」字露出頭角,反賊有了出頭天啦!
後一個聽了不服氣,質問同樣畫圈圈,為什麼一個大發一hetubook.com.com個大虧?測字先生指著圈圈道:「他畫的圈,圈首在內,圈尾在外,可以越轉越大;你畫的圈,圈首在外,圈尾在內,只能越轉越小。……」二人一喜一愁地走了,尚不知應驗與否。
這種種觸機,且別認真它準不準、靈不靈,單看隨機應變,急中生智,也就趣味十足了。
這種機變,很像祝允明在《志怪錄》裏記載的:前一考生拆「串」字,不但能中舉人,還中進士,串字就有二個中字。旁一考生也想討個吉利,也拆「串」字,結果不但考不中,反而https://www.hetubook.com.com
會生大病,因為前一人無心寫的,後一人有心寫的,串上加心,便成病「患」,心機不同,吉凶遽變了!
太監趕緊又改變說:「不不不,我要拆的不是有沒有的有,是申酉的酉。」測字先生聽罷「哎呀」一聲大哭道:「那更糟糕,天子是至尊,現在這至尊將斬頭截腳,只剩個酉字中段啦!」大概時局不好吧,測字者也只往壞的方面想。
測字故事中最教人絕倒的趣談,大概要數傳說崇禎皇帝末年的那一次,李闖造反,逼近京城,皇帝教一名太監微服出禁城去探和-圖-書聽消息,卻遇到個測字的。
又記得抗戰年間,在某小鎮路邊,看見有人圍著測字攤,二個文盲要遠行,測個字談談運氣,由於不識字,其中一個只畫了個「〇」請求拆解,測字先生問:「要問什麼?」「到遠地去做生意,好不好?」測字先生大大讚誇說:「大有發展,大賺錢。」
新年到了,有人賭一場小牌,鬆弛一下氣氛,有人燒幾炷香,默禱上蒼庇佑,也有人去算個命、測個字,看看來年的運勢。其中以測字最其中國特色,臨時觸機,妙不可言。測字算不上中國文字在生活藝術中的運用,但將https://m•hetubook.com•com這種迷信,視為機智的遊戲,也挺有趣。我不曾去測過字,但倒有幾則趣談:
另一個見了也心癢,也求測字,同樣不識字,見別人畫圈圈結果大發大利,也畫了個「〇」請求拆解,測字先生問:「要問什麼?」「到遠地去做買賣,好不好?」測字先生眉頭一皺說:「一無發展,大蝕本!」
太監趕忙改口:「不不不,我要拆的不是朋友的友,是有沒有的有。」測字先生大驚說:「更不好了,大明江山已去掉一半囉!」原來「大」字去掉一捺,「明」字去掉半邊「日」字,「大明」二字各去一半,才合成「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