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名的生活藝術

近讀《林語堂傳》,印象頗深。他說,每逢考試,他常常考到「第二名」。他的說法是:「誰知道,就永遠有那麼一種傻瓜,他們太愛分數啦!所以死命的用功,當然考得到第一名。」言下,帶給我一些思索。
於是我試著去推敲,「無用」沒人理、「有用」被人砍的莊子伐木哲學,是否就是林語堂這種「第二名」生活藝術的本源?
這樣的道理,印證在生活中,其實俯拾即是。
我常喜歡剖析我自己。人有兩種,一種是「將」才,另一種是「相」才。在我的生活四周中就遇到了一些「將才」型的人和*圖*書。我常常也跟著這種人「轉」,我笑稱如果我算「人才」的話,頂多也只能做個「相」才,而這個「相」字是否也就意味著這種「第二名」的人生哲學呢?
做做「第二名」,生活就很有轉圜空間的,不是嗎?
古人說「滿招損、謙受益」。一個「滿」字的背後充塞的往往就是搶第一,做老大的生活態度:「我」最了不起了,沒有「我」你們都怎麼過活?像一個過度「呵護」自己子女的父母,說穿了,不也是一個「滿」子在作祟?
兒子是棒球迷,除了迷戀比賽之外,偶爾也hetubook.com.com會和我聊一點球經。他是國內四支職棒隊之一——統一的支持者。他分析:味全龍隊對球員的要求就是要永遠保持「龍頭老大」的精神,而統一隊成軍的歷史短,他們勉勵球員就是只要拿第二就可以啦!因此,這次的年度總冠軍就是這樣到了「統一」手裏啦!當然,這只列為姑且聽之,因為球場如戰場,而球是圓的,誰知道手氣如何?更何況球迷就是球迷啊!
(散文集,一九九二年出版)
那年,美國總統甘迺迪遇m.hetubook.com.com刺的時候,我們還很年輕。當時貴為美國總統的他,年輕、英俊、多金,又位居萬人之上,真的是好多年輕人嚮往的楷模、偶像。而那一天,一夕之間,「偶像」突然遇刺、死了、毀了,真的如晴天霹靂。可是,第二天我們發現:副總統詹森立即就位,太陽也照樣出來,地球也照樣運轉,人們的生活一如往昔,甘迺迪一下之間只淪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助。所以,當了第一名又怎麼樣?
林貴真
八十年九月我離開了教書的工作,無形中和*圖*書「時間」就多出來了。我的一個朋友每個月有兩次從臺北到花蓮,為一家護專教「人生哲學」的課,順便的我就成了她的跟班。因為是好朋友,她也就免費收容我成為那班上的一員,跟著她的學生一起聽起她的人生哲學課了。在這兒,「知性」的學習姑且不談,因為就是這樣,我有機會到這個校園瀏覽,樸實的、莊嚴的希臘式校舍、操場、圖書館,甚至校舍頂樓的佛堂都成了我流連的地方,我發現我真的喜愛這山城,空氣清新外,人不多沒有壓迫感,這那是臺北能夠擁有的。繞操場的時候,我發現,山就在遠處呼喚,www.hetubook•com.com人像大地上的一粒棋子,隨時有被吞噬的可能。在這兒,也幫助我體會了不少人生哲理。我的朋友是「將」型的人才,我跟著她走,做做第二名,有什麼不好?
林語堂這個人絕對是聰明的,每逢讀書、考試,他總像不費「吹灰之力」第二名就到手了。這種天資,那裏是人人有「分」的。其實,仔細推究,「第二名」真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只要你讀到他那種有「疑」必「究」的生活態度,不論在他的讀書、研究、發明上都還真管用的。凡事以「第二名」的人生態度去處理,也就成全了林語堂先生全部的「生活的藝術」吧!我想。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