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快樂的要素
第十五章 道德:生命中的神聖和尊嚴

當他們還在翻書想要找到適當的方法時,這位大師已經溺斃了。
道德的實踐不應該只限於個人,而是需要社會全體一致地實踐。若想擁有一個安寧的社會,人們不應省略心靈的修為。人們或許認為他們可以恣意行事不受懲罰,甚至採行電視所誤導的價值觀。但是,無人能規避行惡所得到的後果。由道德實踐者所組成的社會,才能夠得到寧靜。
你的財富可以粉飾住處但是,只有美德能裝扮自己你的服飾可以點綴外在但是,只有你的行為能夠代表你。
由這些特殊的傳統、課題和渴望中,有些人相信只有他們的思想是正確的,而且依循此觀念來行事,這種本位主義是不健康的。認知和信仰乃是根據過去的經驗、日常需要和對未來的期望而建立起來。
個人所信仰的宗教若只限於情感或崇拜,該宗教將不具有價值。除非,他的行為舉止也因此變得彬彬有禮。但是,怒氣若仍存在於內心,外在的進步只是假象。
道德的開發,是人生重要的一環。但是,人們常誤解了道德的定義,以為公認的體面外表,如穿著、禮儀、矯柔做作和偽善就是道德。人們忘了這種傳統的道德定義是人為的,受社會制約的,無法隨著時間改變,因此比較容易過時。適合當時氣候或場合的穿著,卻可能隨時變得不合宜。穿著完全是習慣的問題,並非深沉的道德課題。習慣不能與永恆的宇宙定律混為一談。
承認自己罪行的人,勝過那些佯裝無罪的人。莎士比亞在他的劇作中表達了上述的理念:馬克白夫人慫恿丈夫殺死國王前,先將蛇蠍般的臉孔佯裝成純潔的玫瑰花般。對於在光天化日下犯罪的人,我們能夠輕易地hetubook•com•com找到。但對於偽善者的惡行,總是在事情變得無可救藥時,我們才發覺他們的企圖。

保有善心還是行善

道德是獲得永恆祝福的第一步,也是心靈的基礎。少了堅實的基礎,人類無法擁有進步和心靈的增長。缺乏道德的個人不但瀕臨危險,也將危害周遭的人。只有在道德基礎已建立的情況下,人類才可能發展個人的心靈和智慧。這樣的努力可引導個人脫離低層次的生活,邁向積極的高層次心靈生活。最後,到達幸福歡樂的頂端。

道德指引和年輕人

「救命!救命啊!」這位大師叫著:「我不會游泳!」信徒們說:「請等一下,大師,不要沉下去啊!我們仍在翻這本聖書,裏面一定有當你掉下水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馬來人有句俗諺:
實踐教義能使個人由自身擁有的東西中,體會到心靈的轉換,而非一味地奢求夢中閣樓。表面的物質享受不能使個人變得神聖,只有內心的澄淨和模範的生活才有此種力量。特權、階級、膚色、財富和權力並不是做紳士所必須的條件。只有良好的特質能使個人變得偉大,值得人尊敬。
在某些方面,父母親必須為這些青少年的壞習慣和缺乏關愛負責。現代心理學者鼓勵父母親對小孩寬容,但卻給予青少年過多的自由,使得他們為所欲為。通常,父母親花太多心思在追逐物質的滿足,卻忽略了孩子。為了防止道德的沉淪,父母親有義務將世界上最偉大的宗教引薦給孩子們。
能把握瞬間喜悅的人,將永浴於燦爛的陽光中。
在教導道德倫理的過程中,採用何種宗教並不重要https://m•hetubook•com•com。任何宗教皆有一套道德準則來規範信徒,使人類過著文明的生活。同時,宗教可回饋社區居民對信仰的支持和尊敬。假如教徒間產生了歧視、敵意和嫉妒,那將是件不幸的事。
真正能淨化人心的宗教,應該能讓我們瞭解到生命的本質,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幸福,我們不但能愉悅地接受,當幸福離去時,也能坦然地承受結果。威廉.貝克進一步地說明這項事實:
罪惡毋需導師就可學成,但美德的培養卻需要一位教師。好的習慣難以養成,卻容易接受;壞的習慣容易學會,卻令人難以忍受。
樹木是經由本身的果實而廣為人知;同樣地,真正的宗教必須有永恆的結果。因此,透過它的結果,我們可以判斷一個宗教的價值。
道德是什麼?它是判斷正當行為與否的標準和原則。在巴厘文中,它是Sila,意思是道德發展的自我準則(戒律)。它意味著個人準則的建立並非來自對懲罰的恐懼,而是來自於追求純潔的動機——愛、獨立和智慧,瞭解自己和自我是一種幻覺。
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若是公正且富善心,閣員們也會變得公正而富善心。當閣員們是公正且富善心時,將影響高級職員們。當高級職員們是公正且富善心時,下屬將受其影響。當下屬們變得公正且富善心時,全國的人民也將變得公正且富善心。
這個故事要傳遞的訊息,是我們不應被過時而保守的想法所局限,以至忘了使用我們本身所擁有的知識,而應該運用一般常識,將聖經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隨著環境的變遷,新的知識和發明不斷出現,我們必須學著適應它們,並且有責任地去使用它們來創造人類的福祉。
哲學家桑塔亞納曾指出:https://m.hetubook.com.com「人生所面臨的最大難題並非在善與惡中做抉擇,而是在善行與善行間做一抉擇。」當年輕時,我們並不能瞭解欲望之間有著許多矛盾。一個年輕男孩可以在面對未來的許多計畫時躊躇不前。但對成年人而言,他必須放棄許多計畫來完成他的責任。
對於情感的處理方式也是如此,我們可以諒解年輕人一再轉換他們的興趣,但若成年人的舉止如上述的年輕人般,此事就成為一件笑柄。成年男子穿著屬於年輕人的休閒服,成年女人仍在為洋娃娃打扮,皆是令人感到可悲的畫面。他們尚未學習到成長需要許多的犧牲,才能達到偉大的目標——這個目的地充滿了成熟的愛和完整的成就。
道德意識如同一道藩籬,保護了自家和鄰居免於被搶奪。
撒哈迪斯在他的《佛教倫理學》中曾說道:「一般來說,道德有兩種解釋(一)保有善心;(二)行善。」前者是真正的道德,後者僅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方法。個人可保有善心,便可做善事。但是,很少人能保有善心。有些人表面上的舉止是有利他人,但實際上做的是利己之事。這種行為的動機來自渴求晉升、祝福、進天堂或獎勵之故。或者,因為害怕遭受懲罰下地獄而行善。以上這些善行皆源於自私的心態,所以佛教認為保持善心方是真正的道德。
輿論皆認為今日青少年的道德感已經淪喪,當然這並非指所有的青少年,但確實有不少的人行為叛逆和對當今的社會現象產生困惑。他們的行為和習慣違反了公共寧靜,使得愛好和平的無辜人們遭受凌|辱和痛楚。
道德和倫理形成了理想社會、經濟、政治和宗教的核心。假如愛是生命的血液,那麼道德就是人的脊椎。缺乏道德的生命是危險的,但是,缺m•hetubook•com•com乏了愛人的心,生命將形同枯槁。生命的品質隨著道德開化而增長,當道德覺醒時,體內就會充滿了愛。既然人非生而完美,人們就必須經過努力才能發展美德。
除此之外,生活在和平、幸福的社會,居上位者更需確切地實踐道德規範,因為他們的行為舉止將影響居下位者。佛陀曾說:
學習過程需要實地練習才能進步;釋尊曾說過:「一個有智慧的人若不學習佛教教義,就如同色彩美麗的花朵,少了香味。」美德的教導需要格言和實際例子,最佳的例子就是釋尊以豐富的熱情貢獻於人類社會。釋尊的道德和哲學應該要人仔細研習和實行,最重要的是被人所瞭解。因此,只單純的獲取書中的知識,而不加以理解,將無助於我們解決問題。
當個人信仰某一個宗教時,該教義應該可以改進個人的行為。倘若他仍如以往般貪婪、懷恨和善妒、不為受苦者感到悲憫、受到輕微刺|激即以刀刃相見,那麼,該宗教即不具有勸善的能力。
語言使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差異,但它卻不能完全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飲食習慣和宗教信仰仍然是我們知覺的指標,雖然一個人的價值觀時常掩蓋了事實的真相。
對於人類而言,何者為其行動準則?實在令人難以抉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知道影響抉擇的準則,如同水也有其一定深度,輪迴也是如此。若給予適當的環境,輪迴將得到順其自然的結果,達到最高修為。這是自然的演化,而非獎懲的後果。對於意志不堅強者而言,佛教的教誨有助於鼓勵他們向上,制止他們被邪惡所吸引。
亞里斯多德說:「理想中的人類是樂於幫助他人,但卻為了他人幫助了自己而感到不好意思。」由上述說法可知給予他人善意的行為通常和圖書被認為是高尚的行為,而接受他人的幫助卻是卑下的。但是,在佛教的教義中,無論是給予或接受,都不應有高高在上或矮人一截的想法,不應有秘而不宣的動機,也不應該有希冀物質或心靈回報的念頭。如此一來,我們的行為動機將是純潔的,不包含一絲一毫的私心。
當蘇格拉底遇見他的老師時:蘇格拉底年輕時去了一間妓院。當他正要離開時,看到他的老師正好經過。這個年輕人感到不好意思,想要偷偷地溜走。但是,老師走近他並問他為何要避不見面。蘇格拉底說他對自己的作為感到羞愧,他的老師勸告道:「你在有所行動之前,就該對自己感到羞愧了。那麼,你就不會對你現在所為感到羞愧。」
你可以事先後悔;事後的悔恨是無益的。
一個人雖然富有、幸運和享有往生善報,卻不具有美德與善心,就如同以積蓄為生的人,一直從他的積蓄內拿錢來花用,卻不再儲蓄。當金庫耗光後,他將是精神上的貧者。對於他悲慘的景況,他該怪誰呢?神還是命運?都不是!他只能責怪自己。
不要成為任何經典的奴隸:從前有個人建立了一套宗教禮儀,人們皆尊敬他,視他為有學問的人。有些人遵照他書中的指示來行事,經過數年後,這本書包含了愈來愈多的指示說明,並且建議信徒在做任何事之前,應先參考這本神聖的書籍。於是,信徒們皆將這本書當作日常生活的指南。有一天,當這位領袖走過一座木橋時,不小心跌落河中。雖然他的周遭有許多信徒在身旁,但他們卻不知道在這般景況下該如何做。所以,他們翻閱聖書找解答。

透過宗教來改造個性

上一頁